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在预言家、裁判家、未来前景分析家的种种言论下,新一期的“故事会”和“最灵异”同期发行!
《画皮》很火爆。
《黑暗中的冥灵》也很火爆。
“故事会”和“最灵异”同样很火爆!
霎时间,贴吧、论坛、微播、小说pp群、学校、办公室等等等等的有人的地方都在讨论着两本书。
在经过种种的震惊与豁然开朗之后,网络上关于两本杂志的数据也开始被人整理放了出来。
在经过近两周的角逐,“故事会”最终以198万册的销量和“最灵异”打成了平手。
粉丝。
读者。
业内人士。
有一个算一个,在看到这样的数据后都惊呆了。
“最灵异”是老牌的杂志了,破百万对他们来说就是很寻常的事,但“故事会”才办了三期,典型的就是个粉嫩粉嫩的新人,而主持它的人更是新的不要不要的,可就这,竟然在三期之内把销量追了上来!?
不可思议!
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读者震惊。
粉丝震惊。
作家震惊。
杂志主编震惊。
震惊之余,不少人在微播上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华夏第一届金牌杂志主编胡彩华:“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会因为看到了杂志界杀出来的一匹黑马而感到震撼,但事实上,这就是我目前的所有想法,晨阳真的再一次证明了他是天才,或许,他永远不需要证明,因为,他本身就是天才,他应该属于商界,而不是在作家的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前杂志行天下总裁董耀文:“一百万的销量对于一个杂志社来说并不算什么,如果有能力,百万、千万的销量也是可以实现,但如果这样的销量附加在一个只出了三期的新杂志上面,我已经有点儿不知该说什么了,我想,如果有一天,那个叫晨阳的青年愿意将华夏杂志发扬光大,即便他说要将某本杂志做到世界第一,我也会毫不犹豫的相信,因为,他有这个能力!”
金牌杂志评论员郭冬梅:“昨天在很多人的推荐下看了眼‘故事会’,可以说这是一本很适合上厕所看的读物,是的,它就是这样的没有任何水准,但就是这样没有水准的杂志,却让我看到了它的闪光点《聊斋》!这本书无疑是全杂志最令人感到惊奇的小说,但我很担心,如果这本书完结之后,这本杂志该如何走下去。”
华夏悦乐杂志总裁转发郭冬梅的评价:“‘故事会’现如今被吹嘘的很大,但在我看来,这只不过是靠着一本书把整个杂志撑起来的路,现在的辉煌就是他们未来的衰落的征兆,晨阳是天才,但他却不是个好主编,因为主编最重要的不是如何展示自己的才华,而是应该挖掘别人的才华,以此来推断,晨阳只是个极为自负的青年人而已,‘故事会’怎样的发展,还是要等等再看。”
309 晨阳讲灵异!
帝都。
最灵异杂志社。
邵逸拿着最新一期的销量报表坐在皮椅上把玩。
太阳从办公室的落地窗户里照进来,让午后的办公室显得暖洋洋的。
如果不是知道现“最灵异”这段时间以来遭遇了什么样的对手,那么现在的这个时间点,很适合让人拿杯红酒从32楼这个高度来欣赏下外面的情景。
当然,更多情况下,可能只有雾霾能供大家观看。
然而这只是如果!
因为从上个星期后,整个杂志社就不那么平静。
“故事会”的突起如同一场龙卷风,不仅令整个杂志行业为之震惊,更多的还是令他们这个龙头老大成为了万众瞩目的守擂者。
助理小陆站在邵逸的面前,想要说的话在嘴边徘徊了几次,终于被邵逸看出来了。
“站这儿半天了,想说什么?”
邵逸手里依旧把玩着销量报表的文件夹,脸上没什么表情,仿佛那里面令所有人震惊的数据在他看来丝毫没有被放在心上。
小陆舔了舔唇,“邵总,我觉得,要不要采取点儿什么措施?我们是在太低估‘故事会’了,还以为它是本一言堂的杂志,活不过两期,但现在看来,他们已经成为我们的竞争对手了。”
邵逸笑了下,把手里的文件夹放在桌子上站起来道,“竞争对手?我们课从来不缺竞争对手啊。”
“可是……”
邵逸抬起手,“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故事会’确实是目前杂志社最大的潜在对手,但我却很高兴。”
“为什么?”
话刚说出口,助理小陆就有点儿后悔了。
他怎么会说这么愚蠢的话?邵逸在纸媒界摸爬滚打了这么长时间,说出这些话一定是有道理的,他这么问,就等于变相的质疑了领导的决定。
不可否认,小陆很崇拜邵逸。
但在职场上,他只是个下属,一个下属去质疑领导,这不管是在哪儿,都是大忌。
“因为最灵异已经达到了饱和。”
深吸一口气,邵逸说出了下半句话。
虽然关于灵异市场是否饱和的问题他多次被提问过,也多次在媒体和同行们面前否认过,可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个问题一直都存在。
而且不只是纸媒行业,就是任何一个行业里都有,只是最灵异现在已经走到了这一步。
这两天的销量一直在大跌,外界因素有很多,还比如杂志本身质量,华夏目前人均gdp,再比如说最近是否考试,目标读者是否有空闲时间等等的原因都可能影响整个杂志的发行量。
但最根本的,还是目标读者的饱和。
这两年灵异杂志如雨后春笋般疯了的往市场涌,纵然这对于做大市场有积极作用,但那毕竟是长久的计划,在短期来看,多家灵异杂志社都在争夺十五到二十五之间的读者。
市场就这么多,读者的选择确是多样的,不管是龙头也好,凤尾也罢,做到后面,总会形成自己的风格,而这种风格一旦失去了吸引力,必然会被市场淘汰。
从前他多次否认,说白了,还是不愿意面对这个现实的问题,“故事会”的崛起纵然令人感到惊讶,但同时,却也令他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
该怎么走?
未来的方向在哪儿?
如何保证一本杂志的长盛不衰?
这些,才是“故事会”逆天销量背后的他需要思考的。
《聊斋》只不过是绝大部分读者厌倦了一成不变的灵异风格下自动做出的选择,售出多少他根本不需要去多关注。
办公室很寂静。
暖暖的阳光从窗外照进来,将偌大的办公室包裹在一片温暖之中,而此时,站在办公桌后面的邵逸却感到了钻心的凉意。
他忽然发现,自己好像真的遇到了个强大的对手,一个真正值得铰链的对手!
……
网络上。
在接二连三的主编书评人发表自己的看法后,不少灵异作家也纷纷加入到讨伐晨阳一言堂的队伍中。
“我早就知道晨**本没有想要扶持新人的意思,一本杂志完全成了他自己展示的平台。”
“晨阳这种人就是垃圾,我倒要看看,等《聊斋》完结后他怎么和首府日报交代。”
“夜说心语的主编不是岳鹏吗?什么时候换成了晨阳?呵呵,真是瞎了眼。”
在灵异作家们众说纷纭的时候,很多猛料也随之而来。
什么晨阳耍大牌,欺压报社的同事,还有什么晨阳对老同事不尊敬,公然带着所有人孤立老同事。
言论很多,一些新加入进来的读者们都纷纷大跌眼镜。
“我靠!晨阳是这种人?”
“我觉得这些料很真实,毕竟晨阳最初就是喜欢怼人,你看他怼领导就知道了。”
“啊啊啊啊,好伤心啊,我喜欢的作家怎么能是这样的人呢?人品堪忧啊!”
“现在好多人写的书很好,但人品确实不怎么地,反正我决定了,以后的《聊斋》都不看了!”
……
首府日报。
第三期的“故事会”发行后,拧螺丝般的忙碌日子过去了。
大家的工作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就在这时,夏天忽然大吼一句,“你们看网络上。”
毕姚问,“怎么了?”
孔梦明道,“有人在诋毁晨老师。”
巴辛冷笑道,“我去,这都是什么和什么啊?还打压?晨阳打压谁了?哪个魂淡爆的料!”
大家都在鸣不平,晨阳进来了。
夏天第一开口道,“阳哥,你快去网络上看看吧,好多人都在骂你,说你打压别人,我们已经给你发微播澄清了,你要不要骂死他们?”
孔梦明道,“写首诗吧。”
巴辛也道,“就是啊,嘲讽他们一下。”
晨阳汗颜道,“我骂他们干嘛?爱怎么说怎么说去。”
这厮现在已经是百毒不侵了,什么谣言在他这儿都能被当做个屁放了,至于他是什么样的人这种无聊话题,他只想说四个字:关你屁事儿!
说了一句,晨阳转向毕姚,“毕姚,今天下午的课准备的怎么样?”
毕姚道,“都准备好了。”
晨阳道,“那行,我先去准备了。”
平手?
一百多万?
呵呵!
他能说完全没看上眼吗?
从今天开始,“故事会”将要真正的发挥它的实力!
310 晨阳的第一课!
下午五点。
华夏东城市。
薛东终于收到了从首府寄来的夜说心语故事会。
和市面上卖的那些“故事会”不同,他拿到的这本用透明塑料包着,里面还放这个薄薄的信封。
这里面装的是稿费,这本“故事会”是样刊。
翻开扉页目录,他写的《东临城下》被加黑放大,是以来表达杂志社对作者的重视和感谢。
打开信封,薛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