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绝大多数人因为才上了两周民法课,所以连冯见雄刚才和邱老师聊的话题都听不懂,更不知道冯见雄不经意又装了多大一个逼。
人生真是寂寞如雪啊。
冯见雄收拾书包,正准备去找刘教授谈事儿,旁边闪过一个不知什么时候悄然进来的妹子,温言说:“刚才那两个案例对比很有启发呢,元素又充实,又有冲突性,完全可以写进民法学教材。”
冯见雄一抬头,原来是虞美琴。
虞美琴是二班的,民法课并不和四班一起上,所以应该是凑着冯见雄下课的点来蹲他的。
“原来是虞同学,有什么事吗?”
虞美琴略有深意地停顿了一下,才试探着问:“下一场和新传院的辩题出来了,你接到通知了么?”
冯见雄一愣:“是么?没有。”
“果然……”
第15章 辩题有内幕?
“果然?果然什么?”冯见雄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
毕竟前一刻他还在跟邱老师讨论问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虞美琴大致解释了一番:“昨天晚上,校学生会刚刚通知到翁得臣那儿的,下一场我们院和新传院的复赛辩题,是‘免费策略对互联网文化的繁荣与传播,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比赛时间是下周,十一放假前最后那天。
翁得臣连我也没第一时间通知,只是通知了陈思聪和付一鸣。还是我一大早上课的时候主动问他,他才和我说起的。”
还有几句话,虞美琴没有说出来。
那就是翁得臣在告知辩题后,还委婉地劝她“新院刊的事儿一直要忙到国庆之后,复赛还是交给他们几个去应付吧”。
这些话是她的私事儿,就没必要和冯见雄说了。、不过她也由此弄清了翁得臣的心态:翁得臣觉得和新传院一战凶多吉少,不如就丢给冯见雄去发挥,赢了再来摘桃子,输了就落井下石。
虞美琴内心的鄙夷,也不知不觉又多了一分。她决定不顾翁得臣的劝阻,一定要和冯见雄漂漂亮亮赢了新传院,这才第一时间赶来通知冯见雄辩题。
冯见雄虽然满脑子想去找刘渊明教授谈谈生意,不过虞美琴找上门来,他还是很快进入了状态。
这就叫敬业,一个大律师和大喷子的敬业。
他思忖着探询:“辩题是‘免费策略对互联网文化的繁荣与传播,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好长,好复杂,而且貌似此前没有在各大顶级赛事上出现过吧?”
虞美琴很确定地回答:“没有,从来没在往年的国际大专辩论赛或者别的顶级大赛上出现过。我已经了解过了,是校方组委会的命题组新命的题目。”
冯见雄不由有些诧异:“新命题?命题组有那么空?往年不是说至少要到半决赛,才能保证用新出的题么?复赛就开始新命题,命题组岂不得想十几个反复权衡、正反势均力敌的题目?”
冯见雄的诧异是很正常的,因为稍微懂点辩论赛的人,都知道势均力敌的辩题不是那么好出的。
如果没有经过命题组内部反复预演博弈,最后拿出去用出现一边倒的局面,那观众们都会吐槽命题组的无能:居然命出这种明显对正方/反方有利的辣鸡题目!
所以往年命题组只在最后三场重头戏,也就是两场半决赛,一场总决赛,才出新题。
幸好,虞美琴很快解开了冯见雄的疑虑:“今年组委会和命题组里都有新传院一系的人。而且他们游说组委会,说应该加入一些紧扣时事热点和行业脉络的题目。
近两年互联网新传媒发展很迅猛,今年刚出了新浪博客这种免费传播的自媒体,骑虎的周红衣也在筹备免费的安全软件360安全卫士,听圈内新闻,再有几个月也要推出了。
组委会那边觉得,‘文化’、‘传播’和‘版权’、‘创新’这两组利益冲突,非常适合搞传媒的和搞法律的人辩论,所以就提前把这个题目拿到我们和新传院的对决中使用了而且,昨天要不是我们非要赢了数科院,加上新传院此前又失手成了小组第二,这两个院之间的对决也不会那么快上演。”
听这么一解释,冯见雄马上秒懂了。
这个题目是早就出好的,而且原本说不定就是拟作为上半区半决赛的题目用的。
因为新传院往年基本上大多数时候都能杀进四强,而今年组委会里新传院的人又多了,势力膨胀,便想着在四强进决赛的时候背后推一把,所以命了一个对于搞传媒的人而言特别适合发挥的题目。
当然,如果新传院没走到半决赛,那他们这手准备也没啥亏。
如今因为新闻和法学两派提前撞车,而法学院上一场看起来很强势,有高手坐镇。组委会内部那派游说势力,才用“这个题目特别适合学新闻传媒和学法律的人双方辩论”为由,提前了上来。
有这个认识打底,冯见雄立刻做出了判断:“这个题目字数那么长,看起来明显是对正方做出了不少平衡的。如果题目敢说‘盗版对互联网文化传播创新的利弊’,那基本上不用辩了,正方肯定输,因为盗版肯定是错的。
但是把‘盗版’改成内容运营者主动提出的‘免费策略’,那就不违背法律了,加上新媒体和免费软件、共享软件今年大热,正方就可以略有优势了。”
他想了想,又追问了一句:“那正反方的抽签结果出来了么?”
虞美琴肯定地说:“出来了,不过不是抽签抽之前,组委会问翁得臣和新传院的领队代表,说有没有各自认领辩题的想法、能否达成一致。翁得臣主动抽了反方,新传院主动抽了正方。”
冯见雄点点头,对这个结果也不感到意外。
辩论赛的辩题,大多数时候固然是用抽签决定正反方的主要是为了显示公正,免得被围观者和参赛者说‘辩题本身不公平,内定其中一队辩容易辩的那一方’。
但是,也有一种例外,那就是双方本身对持哪一方观点已经形成了皆大欢喜的共识。
也就是一方主动想辩正方,另一方主动想辩反方。
这种时候,既然双方都认为没吃亏,当然可以从其约定。
而对于翁得臣和新传院领队的选择,冯见雄也完全可以理解:免费利于传播,明显是很适合搞传媒的人发挥的角度。而免费不利于传播,显然更对天天盯着盗版版权问题的法学生胃口。
真要是掉个个儿,大家都要用对方的职业思维去考虑问题,反而会束手束脚。
见冯见雄还在独自沉吟思索,虞美琴有些等不及,追问道:“那你周末有没有空呢?有空的话我们就先排练起来,今天下午有空也行。新传院这个题目肯定是吃得很透的,我们不好好准备可不行!我觉得这场就我顶下付一鸣,你,我,史妮可,陈思聪,四个人上场就够了。”
“那就周末吧,我今天还有点事儿,有几个问题要请教一下刘教授,就先失陪了。”冯见雄抱歉地说了一句失陪,准备先忙自己的。
虞美琴微微有些怅然若失,不过也没说什么。
一直很没存在感跟在虞美琴身边的白静,见状倒是松了口气,暗暗在心中自忖:“幸好,那木头也是个不解风情的。怎么可以让姐姐大人喜欢男人呢!”
第16章 东窗事发
冯见雄跟虞美琴告别之后,径自按照邱老师提供的联系方式,找到了法学院知识产权领域最权威的刘渊明刘教授办公室。
他整理了一下衣襟,换了一副谦虚的表情,才敲响办公室的门。
“请问刘教授在么?”
“请进。”里面一个略带威严的中年男声回答道。
冯见雄不卑不亢地进去,便看到一个颧骨有些凹陷、前额发际线较秃的四十岁男人,正是刘渊明。
冯见雄先问了好,说明是邱雪推荐他来的。然后大致拿出几个问题请教一番,算是套套近乎至于所用的手段么,无非跟他刚才折服邱雪的招数差不多。拿一些案例对比请教对方,一来在建立起自己“勤奋好学”的
至于冯见雄提到的案例内容,便不再水字赘述了总之比索尼和微软反诉消费者案的对比更加戏剧性、更加有法理研究价值。具体细节哪怕写出来,诸位看官也是看不懂的。
刘教授一开始挺不屑,听着听着表情倒也凝重起来,跟刚才邱雪的反应差不多。显然是意识到冯见雄随口请教的问题背后,都凝聚着一个不错的论文素材盲点。
如此一来,刘教授对冯见雄也就和蔼起来。
冯见雄见火候差不多了,于是就开始旁敲侧击地问今天的正事儿。
“刘教授,我平时就对知识产权相关法律非常感兴趣。开学之前那个暑假里,就勤奋自学了《专利法》和《专利法实施细则》、《专利审查指南》。
我最近根据soopat数据库上查询到的前人案例,自己练手写了一些不一定有经济价值、但是依照法律可以凑出新创性的文件。
但苦于我没有资质、想验证一下自己的火候,是否真的能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审核,也没有合适的渠道。我想我们院里就数您这方面最在行,不知道能不能给个机会?”
冯见雄的话说得挺委婉,但他相信刘教授能够听懂背后的意思。
他今天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试试看刘教授在外面兼的知识产权事务所,是否批量收“混职称用的垃圾专利”。如果对方收,那冯见雄不介意花点课余时间,赚点小块外,先解决自己生活上的窘迫。
专利这玩意儿,在很多普通人看来是挺难搞的,但是在专业的,懂法律会钻空子的人眼里,那简直是予取予求随便排列组合就能刷出来的
注意,这个刷是靠洞察力检索现有专利库中某一类专利新颖性和创造性排列组合中的漏洞,然后补漏。
而不是跟那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