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后来国内优酷的尴尬,更多就是因为这种转型上的定位不清如果要拉拢更多“长尾效应”的内容提供者,它就不能卖太多免广告会员,而得尽量确保自己的透明。
这就是youtube的模式。
如果他放弃了这部分长尾效应、百花齐放的小作坊up主,那就只能全力专攻自制剧/自制综艺这些东西是由优酷的制片公司制作的,自己卖给自己,便不存在“分赃公信力”的问题。
而这就是奈飞(flix)模式了。(应该都知道吧,看过美剧的肯定不陌生,《纸牌屋》这些。但哪怕是奈飞,最被人诟病的就是上面的内容数量太少。精品剧是有的,质很保障,就是量不够。)
如果犹豫不决,最后的下场就是两头不讨好。
(优酷后来的的解决方式,是会员免费+会员用券。把一部分很难收回成本的长尾内容,做成vip会员都不能直接无条件看、而是要用券的,券又做成付费买和每月白送几张相结合的模式。
这样,要是某个长尾内容真的消耗掉了用户足够多的券,优酷哪怕没有直接收到钱,也会在分成上按券给这个制作者提供补偿。算是稍微挽留了一部分长尾内容提供者。)
虞美琴融会贯通之后,举一反三地问:
“那我可不可以这么总结:卖一个大会员,让会员可以免费、免广告看大部分内容,这种模式有利于产生‘大神’和‘自制剧’,但是不利于百花齐放。
要想百花齐放,就得有一套能让长尾、小众内容提供者都看得到的公平分赃机制?既然如此,我们有没有可能在视频/音频领域直接模仿站的模式呢?
站不就有‘会员包月’可以白看的‘运营方自制剧’,然后给这些内容的作者直接签买断价,每千字多少钱。然后对于小众、长尾内容则不含在包月范围内,仍然是每个读者每千字几分钱拿去卖?”
虞美琴这个创意一说,不仅周天音眼前一亮,连冯见雄都觉得很有道理。
因为历史上还真没有尝试把音/视频网站的内容付费机制,改成这样结构的。
“握草?我启发了个什么东西出来?美琴怎么会想到这种后世都没出现过的奇葩招数的?但看上去脑洞很可行啊。这里面的关键,还是如何运营,别让消费者觉得掏钱买会员买亏了……”
冯见雄大脑飞速运转着,盘算着这里面的商业逻辑。
他对虞美琴的智商,也是肃然起敬起来。
她真的发现了一个重生者都想不到的新东西,因为后世都没有过。
至少在做大做强的公司里,没有过。
说不定哪个小扑街尝试过,但是失败了,所以没有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浓墨重彩的记录,没被冯见雄听到。
不过,冯见雄是何等智商,他很快就消化了虞美琴的脑洞,把它与自己先前的另一些设想,有机结合起来。
……
“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想的。”冯见雄毫不脸红地总结道,“未来最好的办法,还是把目前的n站,拆分成两家机构。
一家专注于视频内容的播放,也可以加上一定的‘人工智能内容分拣、猜你喜欢’。而另一家,则专注于音频/文字内容的制作、分发,以及视频的制作。”
“这样拆分太奇怪了吧?为什么把视频业务的某一个部分,和音频、文字业务绑定在一起?你要是把音频、文字单独与视频分开,我都可以理解。”周天音立刻反驳。她倒不是在乎自己的权柄被削夺,她只是怕不能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
“我这么分当然有我的道理首先,我最基本的原则,是把我们的公司,拆成‘制片’与‘发行’分开的两个部分。
美琴和丁学姐这些年来操办《奇葩说》,积累了那么多经验,也把《奇葩说》做到了国内第一脱口秀。后来她又组织了网站不少的自制综艺和自制个人脱口秀,连高大松和罗胖子都是她负责指导规划的。
美琴,让你担任内容制作公司的负责人,我相信是最合适的。”
冯见雄这一番话,前面都是在和周天音说,只有这最后一句,是转向虞美琴的。
“放心,我知道自己的实力。”虞美琴点头表示了解。
周天音一想,到这儿为止,貌似没什么大问题,只是冯见雄一边说是“制作”与“发行”这两个拆分尺度,另一边又说“音频的发行和制作都交给虞美琴”,这让天音的思维稍稍有些混乱。
如果按照上面的话,音频的“发行”不也该放在n站、放在她那儿么?
她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
然而冯见雄一句话就打消了她的疑惑:“我之所以这么分,是因为音频的‘发行’,至少是传统意义上的‘发行’并不重要。所以没必要单独当一回事儿拿到n站了。其体系的完整性更重要。”
周天音:“为什么?”
冯见雄:“因为互联网公司的音频内容,不适合插播片头广告呀!我们总不能去找保健品公司合作,然后在音频前面卖药卖酒吧?而视频是很适合贴片头广告的,是会产生收入和利润的,这里面的利益分配和摆平要难得多。所以,我们只把容易产生‘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发行,留在未来的n站。”
没有利益纠纷的发行,并没有多少工作量,也不需要那么专业的才能。
冯见雄看妹子们没有异议,一气呵成宣布了剩下的决定:“所以,将来这样拆分之后,n站可以继续保留一定的年轻人属性,二次元热度,也卖会员。但因为音频和文字内容拆分出去了,所以n站的‘会员免广告、会员免费看’就波及不到音频、文字方面的业务了。
你们要知道,站在视频网站的角度,对它卖出的会员销量负面影响最大的事情,就是让用户发现‘我都掏了每个月的会员费了,居然还有内容要我再花钱看?’这种情况。
因为用户对于网站会员费的对标,是视为‘有线电视费’的。在美国那边,有线电视费交了之后,依然有付费点播的内容,美国人民习惯了,所以这没什么,奈飞的会员卖起来阻力也没那么大。
可是国内呢?中国公民习惯的是‘我交了有线电视费之后,电视机上的所有东西都该免费让我看’,他们理解不了收费点播节目。而互联网在国民眼中,永远收费应该比传统媒体更少,所以这也是优酷和我们n站迈不出去这一步的致命伤所在。
我们要不伤害用户情感,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一部分不能免费看的内容,变得‘它本来就不是n站的内容,而是另一家公司、另一个媒体的内容’。充其量,只是这家媒体是从n站拆分出去的,可以跟n站用同一个账号密码登录而已。
在我的设想里,以后一刀切买个vip就能看的东西,就由美琴制作好之后,卖给你的n站放,这主要是主流的、高成本精制作的兼容性大片、大综艺。
而那些买了vip后还要继续掏钱看的小众内容、长尾内容,那些小而美的东西。就省掉这一道‘制片方卖给发行方’的环节好了,美琴那儿制作好之后她自己直接卖。”
冯见雄说完自己的宏大设想,也懒得想名字,直接对虞美琴一个人说:“你那个公司,名字你自己想。不过面向消费者的app,我觉得可以改名叫‘得到’。我觉得这个名字比较吉利,争取把它做成上进者为内容付费的金牌平台吧。当然了,‘制片公司’的全面业务,你也要管起来。精力不够就让丁学姐帮你。”
《繁荣末世大逃杀》求收藏求推荐。
第250章 杰克马做不到,不代表雄哥做不到
任何一家做内容的平台,如果它同时又是内容创作的直接签约方,那么水深和腐bai肯定是不可能彻底消灭的。
无非多少而已。
大部分国内已有的互联网公司也包括直到后世2020年为止,那些还活着的公司所尝试过的廉洁自律、防止公信力下降的方法,主要就是这么三类:
第一类叫“编审和运营分开”,这是腾云系,以及很多后来做到港股上市的大型文学集团常用的办法,让和作者接触的工作人员,与负责给作品广告位的工作人员分开。
给作者提供建议、内容审核的人,本身无权排推荐位。而排推荐位的人又跟作者双盲,不许联系。这样一来,某些作者试图塞红包走后门的歪风邪气就被堵住了。让同行在攻讦网站“水太深”时,多少可以拿这个制度反击一下,建立口碑。
第二类,叫“所有推广资源内部结算”。这是阿狸系比较擅长的,也就是我不管你这个作品火不火,值不值得被砸贴片广告来推荐。反正公司的每一个广告每一个推荐位,都是明码标价的,就跟天猫上卖的“天猫直通车”一样。
你是大神,你也得6万块一个横幅真金白银掏钱买,你是扑街,你也一样可以掏这么多钱买只要你自己觉得你掏了这个钱、宣传了自己的影视剧之后,得到的增收会比你的投入更多,会火,你就可以赌。
广告效果不好的后果与风险,一律由创作者承担。(当然,阿狸系在这么干的情况下,他们收取的分成比例,会比腾云系的‘技术服务费’低很多。既然阿狸系的广告位是卖钱的,那么它上面的影视、小说、音乐销售得到的收入,网站刮走的比例肯定要降。
假设某点上写小说,网站拿40%,然后推荐位由网站分配。那优酷上可能网站就只拿20%,但推荐位要掏钱买。)
至于第三类……严格来说都不能叫措施了,那就是很多小作坊式的一团乱麻,一团和气,长官意志,那是最烂的状态。
但是,在冯见雄高瞻远瞩的眼中,这三类其实都不是最好的办法。
无论是阿狸系的还是腾云系的路线,说到底只是缓解了这个方面的大公司病,而没法根治利益分配的勾心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