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李向前夫妻俩在县里也买了房子,前头还买了一辆小面包车,就连家里老大也弄到县城的店里去上班了。
前头老杨家两个闺女也没有跟上辈子一样辍学出去打工,老大去读了中专,老二还在县一中上高中,眼见着马上又要出一个大学生。
老二跟老三在边上看着自然眼红,背地里说风凉话那是不可避免的。
这些事情李文秀心里都有数。
“找我出主意?出什么主意,我二叔跟三叔也是有手有脚的吧,村里那么多人能出去找活干,就他们不行?我怎么记得前两年不是还说去沿海找活干,怎么这马上一转眼就想起我来了?”
听儿子这么一说,李日和顿时就没下文了。
迎面开过来一辆手扶拖拉机,轰轰的声音嘈杂得厉害,李文秀不叫你又想到了当初李向前起早摸黑送他们父子俩来县城卖马沓子的情形。
眼睛瞥了一眼他老子脸上已经深了不少的皱纹,心里顿时又软了下来。
“爸,老二跟老三到底是个什么说法?就让我出个主意?”
李文秀心里其实有句话没说,以老二跟老三的性子,肯定是目的明确,做事情嘛,无非就是借钱,他老子估计也是不好开这个口。
有了之前李开借钱自己没肯答应的先例在,这会儿自然也不好轻易松口。
“还不就那点事情,说是要借钱,我没好跟你妈说这个事情,你不是不知道她的脾气,一说准儿要吵起来。”
果然。
李日和一开口,李文秀心里就暗自苦笑,这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老子怕娘老子,估计这辈子是没什么出头之日了。
如果自己没记错的话,前几年村里发水淹掉围堰的那一次,老二跟老三就欠了一屁股债,第二年自己就松了口,借了不少钱替他们还债。
这都快四年了,当初借出去的钱还没见到一分的回账,横竖是自个儿家里的亲叔叔,他也不在乎那几万块钱,自然没提过。
不过这事他娘老子心里肯定有数,碍着儿子现在的身份拉不下面子去吵着要还钱就已经是很不错了。
这会儿前面的账没还又来借钱,别说是他娘老子,就是李文秀自己心里都觉着有些膈应人。
做人,不带这么厚脸皮的。
“爸,这事你可千万别跟我妈说,老二跟老三前些年借的钱我妈那里还有本账呢,你要说再提这个事情,她肯定新账旧账一起算。”
提醒了自个儿老子一句,李文秀心里想起自家娘老子的脾气也是有些发憷。
“我心里有数,这不是跟你说来着,回头下去,你二叔跟三叔估摸着还要跟你提,我给你透个气。”
李日和的话也是让李文秀多少都有些无奈,摊上一个这么强势的娘老子,他也说不上来他老子这辈子是值了还是委屈。
但是别的不说,上辈子的记忆李文秀还是很清晰的,如果不是刘金兰的强势,估计老李家这一家子四口人,老早就被人吞的骨头都不剩了。
强势那也得看人,如果不是护犊子,刘金兰断然也不至于放着好好的贤妻良母不做,非要做那一副泼辣的样子。
“那他们到底是打什么主意,借钱做生意还是做什么?我记得我二叔跟三叔家里也不差房子住吧,借的钱没要他们还,日子应该还算是过得去才对,这多少人连屋子都还是祖上传下来的,没道理他们过不了。”
这人心啊,还真是不好琢磨,李文秀心里也是感慨。
上辈子就是再苦的日子也过下来了,反倒是日子好了还过不下来,的确是没道理。
但是李日和接下来的一句话顿时就把李文秀雷的外焦里嫩。
“还不是木匠家伟强闹的!”
木匠家的儿子?
李湾可就一个木匠,就是王敏她老子。
木匠家的儿子,那不就是王伟强?这跟王伟强怎么又扯上关系了,还真是够扯淡的。
“伟强不是前两年去南方打工带回来一个媳妇,你记得这事吧?”
“记得啊,怎么了?”
这档子事情李文秀自然记得,为了这事,他还跟王伟强那狗日的说了好一通,自己跟杨欣这里八字还没一撇呢,这小子倒好,高中毕业出去每两年,媳妇领了,儿子都有了。
不过他还是想不通这跟王伟强又有什么关系了。
“伟强前年过年没回来,听说服装厂那边没折腾到钱,年底的时候自己跟人合伙搞了一个小生意,听说是做什么mp3的,这不挣了钱,上个月开车回家,当着村里人的面,给他老子一口气掏了十万块钱,说是孝敬父母的,那阵仗老大了去了。
你二叔跟三叔还不是因为前两年围堰的事情跟木匠有点口角,回头就因为钱的事情闹了矛盾,心里气不过,就想着法儿折腾点什么……”
李日和那里还没说完,李文秀就猛地一个急刹车。
二丫头顿时就叫嚷起来,李文秀也是有些懵,车停路边上老半天都没回过神来。
绝对不是因为他大惊小怪,而是太特么的意外了。
太震撼了!
王伟强这小子,竟然不声不响就折腾出这么大的家底?这搁在上辈子,一口气就掏出十万块钱,那是真的天大的事情,太特么的有钱了。
mp3?
皱了皱眉头,李文秀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这玩意儿,还真是个来钱的事儿,王伟强要是搭上了这股子东风,挣了大钱还真是有可能。
只是这特么的也太扯淡了一点,还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359 家里的兄弟难念的经
再次打火上路,李文秀心里也平复了很多,其实在他的印象里,王伟强的运气其实一直以来都还不错。
很多时候,运气其实也是一个人成功十分必然的一个条件,事业也好,爱情也好,生活也罢,运气总是占着很大一部分的比例。
但是运气这个东西,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甚至比爱情还要扑朔迷离一些。
国人信玄,自然把运气看的很重。
李日和嘴里也是念叨王木匠时来运转,反倒是李文秀心里不以为然,如果单纯是运气,王伟强肯定会成为一个不合格的流氓,而不是弄潮儿。
说到底,还是这个时代太过于五彩缤纷,上辈子王伟强这家伙可没这么好的运气。
王伟强在整个高中时代,严格上来说是极其失败的,这一点李文秀比任何人的清楚。
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哪怕是李文秀曾经试图用超越这个时代的手段去扭转一些什么东西也很难改变。
当然了。
现在王伟强能够诡异地以一种横空出世的姿态回来,李文秀心里除了惊诧以外,更多的是高兴,毕竟是两世人的兄弟。
至于羡慕或者嫉妒,基本上不会出现在他的字典里面,有金和实业在手,李文秀可以很不客气地装逼到底,至于c…book的未来,李文秀的规划里面倒是写得满满的,但是还是那句话,三分天注定,七分人打拼。
梅子岭的路并不长,不过李文秀中间还是拐了个弯子把李红梅送到家,再转过来下村的时候,已然到了将近10点钟。
进了村,李文秀老远就看到自己家里的楼房,把车开进院子里,李日和盯着院子里因为常年没人居住长成片的杂草和干死的青苔,脸上皱了皱眉头也没去收拾。
叹了口气估计也是没辙。
“算了,爸,别收拾了,长年没人在家里住,你就是收拾了也是一个样。”
李文秀也不好说什么。
当初卖马沓子的钱,有很大的一部分是用到了家里的这套楼房上面,结果还没住上两年就搬到县里去。
不舍归不舍,但是李日和也知道儿子说的对,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现在老李家回来住的可能性也不大,浪费了也不好说什么。
别的不说,就搁家里楼上的那些个盆盆罐罐的,当初走的时候也没带多少去。
进了屋子,李文秀耸了耸鼻尖,屋子里的霉味比较重,灶台上都积了厚厚的一层灰。
李文秀里里外外楼上楼下都转了一圈,自己房间里贴的墙画都已经开始泛黄了,还有当初自己熬了多少个夜晚写的那些计划书,基本上都已经有了岁月的痕迹。
这些东西都没怎么整理过,走的时候都一股脑地堆在了房间的书桌抽屉里。
人基本上都是感性动物,睹物思过往也是难免,反倒不如不去看它,心里反而要平静很多。
下了楼。
李文秀就看到前头老杨家的媳妇已经站在院子里跟他老子唠嗑,估摸是听到开门的声音。
“老大,金兰没回来?”
“家里还有事,她也走不开,就我们爷儿仨回来了,怎么样?今年还不错吧?”
“比不得你们,现在过日子靠我们夫妻俩是没什么出息了,还不是为了儿女。”
老杨媳妇是个实在人,当初李日和借钱给她,心里还念着那份情,死活拉着他们几个去家里坐一会儿,家里满地都是灰尘,椅子上也是一抹一个指头印,李日和也没客套,领着二丫头去了老杨家里。
“爸,你先去婶儿家里坐一会儿。”
李文秀自个儿还是在院子里转了两圈,东西还是那些东西,不过已经没什么人气了,但是毕竟是新屋子,加上也没过多少年,所以多少还算是有些样子,拾掇拾掇,住人还是没问题。
不过话说回来还是那句老话,今后估摸着回来住的可能性太小,除了逢年过节回来走一遭看看,十有**也不会回来。
在老杨家坐了一会儿,老二跟老三也过来了,进了院子一群人站那里拉家常。
李文秀站边上没说话,一米八的个子杵在那里也有了成年人的气派,加上还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倒是没有人还把他当做晚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