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大的事情,王哥呢?他知不知道?”
“小老板,王总已经知道了,上午红梅姐回去就是他送回去的,王总还在账上支了2000块钱,喏,这是他留给你的条子。”
李文秀把纸条接过来一看,当时也是松了口气。
王有来倒是不糊涂,那2000块钱支过去以防万一的。
这个李文秀倒是很清楚。
王有来虽然是格子铺的二老板,但是去年年底分红的时候,除了给李红梅他们发工资,李文秀自己跟王有来并没有拿钱,而是留在格子铺的账上继续用作扩张的资金。
要他自个儿从腰包里掏出几千块钱,估计也不大可能,就连李文秀平时用钱都是从格子铺的账上支的。
两个人都用钱的账本,除了私用的以外,就是公用的,这一点李文秀倒是不用怀疑。
“我知道了,回头他打电话回来,你们问问具体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文秀也没多说什么。
“小老板,这是这个月的账本,你看看。”
李文秀把6月份的账本简单地看了一下。
五月跟六月连续两个月,二中这边的销售额都没有太大的变化,数字基本上已经稳定下来了,起伏很小。
平均每个月的销售额都在10万上下的样子,比一中那边少了接近3 万块钱。
李文秀也知道松平的两家直营店现在基本上都到了一个瓶颈,要想突破现在的瓶颈,经营模式肯定要进行一些变化。
不过改革这种事情向来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
杨彪那边,除了5月加盟的3家店以外,截止到6月底,又新增了4个加盟店,扩张的速度比较平缓。
目前整个海州市下面一共是9个加盟店,新增的4个加盟店里面,有三个是省外的。
李文秀下一步的计划是在海州市内新增至少一个直营店和3个加盟店。
随着时间越发的临近2000年,李文秀也越发地觉得紧迫,杨青那边,广告在5月底的时候也已经开始拍了。
底片李文秀已经看过,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在7月份就会正式在市台里面播。
而在这之前,市里的第一家直营店,目前也已经准备妥当,开业的时间也定在了7月初。
跟之前的加盟店不同的是,在市里新开的直营店,李文秀已经做好了开始转变经营模式的准备。
六月已过,七月在望,李文秀现在缺少的,仅仅只是时间问题。
而在1998年,时间恰恰是李文秀最需要的东西。
133 熟人(求订阅)
吃过饭,李文秀这才慢悠悠地下了楼。
刘艳跟江婷婷也有些无精打采的。
在店里呆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原本两个乡下的小姑娘倒是养的一个比一个水灵。
虽然两人的样貌都不出彩,不过看起来已经比之前刚从乡下来的那会儿利索了不少。
看到李文秀下来,两人打了个招呼就埋头做事情。
由于放假的原因。
店里的生意也不是很忙。
偶尔有几个人进来挑点需要的东西。
不过日常的经营还是仍然按部就班地运转自如。
“小老板,咱们店里的货已经不多了,这个月还要进一批货才行。”
李文秀点了点头。
二楼库房里的东西他这几天也看过几次,的确不多。
原本是打算月初的时候进一次货的。
不过李红梅一走,这事就暂停了下来。
李文秀琢磨着月初也是该再进一批货了。
不过他也有其他的考虑。
格子铺发展到现在,基础虽说没打多扎实,但是也已经有了本钱去进行一些其他的尝试了。
“先等等,过几天红梅姐回来了,咱们再合计合计,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我打算利用假期把店里好好拾掇拾掇。”
吃过早饭。
李文秀也没啥地方可去的。
二中的校园里现在连个人影都找不到。
李红梅一时半会还回不来,他也走不开。
不过再过几天。
他还得跟王有来去一趟市里。
杨青那边已经打电话过来催了。
月初的时候,广告已经完全定下来了,就等他这个老板去签字拍板。
加盟店那边。
杨彪也已经联系得差不多了。
等他去市里,肯定有一阵子要忙的。
再次回到学生时代,李文秀第一次觉得假期是如此漫长。
因为之前已经跟家里打过电话,刘金兰也没催他回去,现在到处都在下雨。
已经是七月初,新闻和报纸上到处都在传播关于长江水位不断上升的消息,防汛防洪的压力陡然增大。
到了这时候,李文秀原本最担心的事情反倒是突然卸下来重担,连带着心情也好了不少。
趁着天还算凉快。
李文秀把楼上房间里的东西都清理了一遍。
重新置换了一张床和写字台,柜子也重新买了新的。
上个月李文秀已经跟二中这边的房东进行了初步接洽,他是打算把这栋房子全资买下来的。
有时候李文秀也有些得意。
从21世纪陡然回到高中时代。
不知不觉中,他竟然做了这许多的准备。
不说别的。
现在每个月格子铺给他带来的收入都是一个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
两个直营店每个月都有将近十万的利润。
就连新加入的那几家加盟店,最差的,月销售额也已经超过了8万。
按照当初签订的合同,作为品牌的投资方和最大的股权人,一家加盟店上交的利润每个月最少都有将近2万多块钱,多的甚至可以达到4万。
搁现在,月入将近40万已经算是一个天文数字了,不过李文秀自然不会有什么得意的想法。
跟那些真正的大佬和巨头相比,他已经落后了很多。
作为重生者,在占据最有利的优势的前提下,这样的成绩其实并不突出。
李文秀比任何人都清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机会可以说是遍地都是。
但是真正能把一家企业做大做强,在千万个竞争者中杀出一条血路的人其实并不多。
“小老板,有人找!”
李文秀正躺在床上神游天际的时候,江婷婷突然在门外面喊。
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
他还有些愕然。
等他下楼一看,找他的竟然是个熟人。
黄小波抖了抖手上的长柄伞,这雨下的又快又急,裤腿上已经湿了一大片。
他没好意思进店里,而是站在门口的走廊下面,脸上的表情不怎么自然。
他老子跟李文秀之间的那点龌龊事他是清楚的。
当初黄春元给格子铺印贺卡的时候,就没少在中间搞幺蛾子,现在要他求到人家头上,脸上自然不大好看。
但是跟他老子黄春元不同,黄小波知道自己毕竟还年轻,不可能一辈子守着家里的那间印刷店过一辈子的。
自从年前跟着李文秀个王有来做了那桩生意之后,他心里就一直琢磨着自己要另谋出路。
原本这事也找不到李文秀头上。
但是自打上个月去隔壁县里一趟,看到邻县竟然也开了两家袖珍格子铺,他这才意识到他老子恐怕错过的不只是一桩生意,而是一个天大的机会。
在98年这会儿,能把分店开到邻县去的人,能简单么。
一想到这,黄小波心里就不是滋味。
自家这糊涂老子,这一次还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断了自己的财路。
“黄小波,是你找我啊?”
李文秀也有些意外。
他虽然跟黄春元有过合作关系,但是那次合作可不怎么愉快,不过黄小波这个人还不错,比他老子强。
所以李文秀倒也不怎么反感他,不过黄小波这会儿来找自己,还是有些意外的。
“进来吧,站门口算什么事,婷姐,你别愣着,给人找块干毛净擦擦,倒杯开水吧,这天破风破雨的,别感冒了。”
见那个被李文秀叫婷姐的女营业员马上起身去拿毛巾,黄小波连忙摆了摆手说不用。
不过李文秀还是让江婷婷给他找了块干净的毛巾把头脸上都擦了一遍。
两人这才去了后面院子里的雨棚里。
现在院子里除了之前搭的厨房,雨棚也用石棉瓦加固了,四周都重新起了水泥柱子,挺结实的,风吹雨打倒不了。
李文秀平时没事就坐这里吹吹风,小日子还是蛮惬意的。
这懒散起来,简直就是没个头。
说到底也是李红梅他们惯的。
李文秀是老板,而且年纪还不大,对他们也不吝啬,逢年过节的,不是包红包就是送东西。
这时候的人还是比较单纯,远没有十年八年后的那么多功利心。
你对我好,我自然也不亏待你。
李文秀的衣服有人洗,饭菜有人做好,平日里一下楼躺院子里的躺椅上,刘艳她们几个还给他端茶送水的。
整一个二世祖败家子的模样。
“你找我有事?”
李文秀也不拿着捏着。
一坐下来就直奔主题。
黄小波似乎有些面露难色,不过还是开了口。
“那个…我想跟你做生意!”
134 朝前看
黄小波对做生意的理解无疑是比较狭义的,粗浅的说法就是买卖东西。
至于创业,在98年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汇。
黄小波并不是一个十分大胆的人,但是经济利益的趋势还是让他变得有些躁动和不甘心。
“你想干什么?”
对黄小波的想法,李文秀自然多少了猜到了一点。
袖珍格子铺虽然目前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力,不过有心的人自然能够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关于自己的定位,李文秀的想法其实比较简单,虽说他并不惧怕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