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洪荒封神-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清再次开坛讲道,暂且不表。

    话说轩辕黄帝杀了蚩尤,奠定天下之后,在他的统治下,人族繁衍强盛,渐渐,人族的脚迹遍布大地各个角落,数十年后,一天,只见天空仙瑞之气大盛,五彩缤纷,花雨降下,轩辕抬头一看,便见伏羲和神农驾御着龙辇而来,俩人身旁站立着玄都**师。

    轩辕赶紧焚香迎接两圣皇,然后带领族人拜见伏羲和神农。拜毕,玄都**师先是对轩辕施了一礼,然后自怀中取出老子的法旨,念道:“轩辕黄帝统治人族百年,平四方,合百族,如今功德圆满,证得人皇之位,当与天皇伏羲和地皇神农同往火云洞参悟大道。”

    轩辕接旨叩谢圣人,突然,天降大功德,罩住轩辕黄帝身上,受了这份大功德,轩辕黄帝修为大增,然后,伏羲和神农都上前笑道:“恭喜皇弟功德圆满,证得人皇之位。”轩辕黄帝忙还礼:“烦两位皇兄前来,过意不去。”接着,轩辕便将人族共主之位传与其孙高阳,乃后世所称的五帝之一的颛顼帝。

    将人族共主之位传下之后,轩辕黄帝便在人族的拜伏之中与伏羲和神农坐上了龙辇,驾起云雾而去。

    自此,天地人三皇终于功德圆满。

    而颛顼接下人族共主之位后,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宗教改革,因为当时被轩辕黄帝征服的九黎族,虽然归降了轩辕黄帝,但是大多为巫人,仍然信奉巫族祖巫,并杂拜鬼神,于是,颛顼便强令他们顺从黄帝一族的教化,促进了各族之间的文化融合,使各族发展。

    同时,颛顼很重视人事治理,并努力发展农业,而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人族之中,男子慢慢成了氏族之中的主导力量,女人的地位渐低。

    而且,颛顼依各部落版图创制了九州,并建立统治机构,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当时,内黄西南一带有个黄水怪,经常口吐黄水淹没农田、冲毁房屋。颛顼听说後就决心降服它。可黄水怪神通广大,颛顼虽然是轩辕黄帝之孙,学有其传下道法,但是毕竟道行浅薄,二人激战九九八十一天却是无法将这黄水怪收服。

    于是,颛顼便上天求助女娲娘娘,女娲娘娘知其来意后,便将天王宝剑交给颛顼并教他使用方法。颛顼用天王宝剑打败了黄水怪,为了给人间造福,他用天王剑把大沙岗变成了一座山;取名付禺山,又用剑在山旁划一道河,取名硝河。

    颛顼在位七十八年后,传位于族侄帝喾,帝喾十五岁便帮助颛顼治理天下,三十岁接位,其在位期间严以律己,是一位万民诚服的帝王。

    帝喾之后,便是放勋的长兄挚继承其帝位,帝挚却没什么突出的政绩。

    而放勋十五岁时封为唐侯,他在唐地与百姓同甘共苦,努力发展农业,妥善处理各类政务,不仅受到百姓的拥戴,而且得到不少部族首领的赞许。于是,各部族首领也就亲放勋而疏远挚。帝挚九年,挚亲率官员到唐将帝位禅于放勋,放勋即帝位,帝号尧,因初封于唐,即以唐为朝代号,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号,后人称其为唐尧。唐尧即位后,顺应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为政勤慎俭朴,定历法,施德政,抗天灾,建国制,选贤能,政绩卓著。

    ( )

第六十九章 三皇五帝

    尧在位期间,时常受到唐河、滹沱河水患浸害,水势浩大,奔腾呼啸,淹没山丘,冲向高冈,危害天下,民不安居。

    尧对此非常关切,征询四岳的意见,问谁可以治理水患,四岳推荐了鲧。尧觉得鲧这个人靠不住,经常违抗命令,还危害本族的利益,不适宜承担这项重要的工作。但是四方诸侯之长坚持要让鲧试一试,说实在不行,再免去他的职务。于是尧任命鲧去治理水患。鲧治水9年,毫无功绩。

    尧很后悔当初因四岳而改变的决定。

    后来,尧老了,不过他的儿子丹朱的德行不够,尧觉得做刘邑陶唐氏族首领还可以,但做接任天子的位子就不够了。因此与四岳商议,请他们推荐人选。四岳推荐了舜,说这个人很有孝行,家庭关系处理得十分妥善,并且能感化家人,使他们改恶从善。尧决定先考察一番,然后再行决定。

    尧先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从两个女儿那里考察他的德行,看他是否能理好家政。舜和娥皇、女英住在沩水河边,依礼而行事,二女都对舜十分倾心,恪守妇道。

    尧又派舜负责推行德教,舜便教导臣民以“五典”——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美德指导自己的行为,臣民都乐意听从他的教诲,普遍依照“五典”行事。

    尧又让舜总管百官,处理政务,百官都服从舜的指挥,百事振兴,无一荒废,并且显得特别井井有条,毫不紊乱。

    尧还让舜在明堂的四门,负责接待四方前来朝见的诸侯。舜和诸侯们相处很好,也使诸侯们都和睦友好。远方来的诸侯宾客,都很敬重他。

    最后,尧让舜独自去山麓的森林中,经受大自然的考验。舜在暴风雷雨中,能不迷失方向,依然行路,显示出很强的生活能力。

    经过三年各种各样的考察,尧觉得舜这个人无论说话办事,都很成熟可靠,而且能够建树业绩,于是决定将帝位禅让于舜。他于正月上日,在太庙举行禅位典礼,正式让舜接替自己,登上天子之位。

    舜接位之后,每五年巡视天下一次,其余时间,让各地君长到京城朝见。舜将天下划为并、冀、幽、营、兖、青、徐、荆、扬、豫、梁、雍十二州,以河道确定各州的边界。

    同时,舜对官员们三年进行一次考核,三次考核决定升降和处罚。因此,大小官员都努力建功立业,而其中禹的功劳最大,因为他劈开很多山岭,引导洪水流入大海,确定九州的划分,各自按规定前来朝贡。在五千里的范围内,无论是南边的交趾,西边的戎、析支、渠廋、氐、羌,北边的山戎、北发、息慎,还是东边的长夷、鸟夷,都受到安抚,天下人全都感戴帝舜的功德。

    帝舜以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为帝妃,娥皇无子,女英生子商均,另有庶子八人。帝舜知道自己的弟弟象和儿子商均都不成器,于是向上天荐告将帝位禅让于治水有大功绩的禹。

    禹接位之后,姓姒氏,人们将其尊称为大禹。

    大禹因治水有大功绩而接了帝位,但是大地江河何止万千,岂止是他靠数年或十数年之功便可将大地水患完全治善的,接位之后,大禹继续治水,不过,当大禹疏导长江三峡水患之时,却遇到了困难,因为长江三峡之中有一老龙潜于其中,兴风作浪,大禹虽然天生神力,而且修炼有上古圣皇所传下的功法,但是却无法斩杀这条孽龙,更让大禹感到愤怒的是这条孽龙对长江过往船只人族,无不兴浪将之残害,大禹无法,贴榜告知天下,寻求仙人相助。

    话说当初玉帝和西王母派下九天玄女助轩辕黄帝斩蚩尤,以示天威,便一直关注下界人族之事,对于大禹所遇困难,一清二楚,于是便将自己其中一个女儿派到下界去相助禹。

    这一日,大禹在飞凤山麓一平台正为那条孽龙之事而苦恼,突然,天空仙瑞之气降下,仙气涟漪,大禹抬头一看,只见天空一女子乘驾彩凤而来,不由忙上前拜礼,对于下界人帝,王母之女亦不敢无礼,忙还礼,然后道明了来意。

    大禹听到对方竟然是天界王母娘娘之女,而且下界相助自己,不由大喜,忙拜谢,并称颂天界王母玉帝之恩德。于是,在飞凤山麓一平台,授九卷天书与大禹,并给予一把金斧,还将天界神丁唤来相助大禹。后来,大禹凭借手中金斧和天界神丁之助,将孽龙的性命结果了,治理了长江三峡水患。

    而西王母之女遵了西王母之命,后来定居巫山,为民造福,日久天长,她的身影便化为俊俏的神女峰,人们感戴其功德,竖碑立祠,为其泥塑金身,尊其为巫山神女,为历文人墨士所传颂。

    水患治理后,禹把全国改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等九州进行管理,他还经常到南方巡视,在涂山约请诸侯相会。禹为纪念这次盛会,把各方诸侯部落酋长们送来的青铜铸成九个鼎,象征统一天下九州。

    禹在年老时,选择皋陶为继承人,但皋陶先死,后来授政于益。益让天下于禹的儿子启,而诸侯都去朝见启,启遂登上天子之位。

    自此,经天地人三皇定伦,然后颛顼、帝喾、尧、舜、禹五帝治世,人族渐渐成了这天地主角。

    夏启继位之后,破坏了禅让制,将历代人族帝王之位的“禅让制”变为“世袭制”,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从此,原始社会宣告结束,开始了奴隶社会。

    当时,有扈氏对启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后来,夏启发兵对有扈氏进行征伐,大战于甘,有扈氏战败被灭。

    这次胜利,使新生的政权得到初步巩固,再无人敢反对帝位的“世袭制”。

    夏启病死后,将帝位传于其子太康,后再传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扁等,至桀时,历四百七十二年,然桀即位后骄奢淫逸,筑倾宫、饰瑶池,挥霍无度,日夜与妹喜饮酒作乐,导致四方诸侯离心,而夏朝的诸候国之中的商国却慢慢强大了起来,当时商的首领叫汤,见夏桀暴虐,失去民心,遂决心灭桀,后汤拉笼诸侯,壮大其势力,出兵灭了夏朝,建立了商王朝。

    夏灭商立,暂且不表。

    青莲灵山的叶清自收东王公阳明为弟子后便开坛讲道,这一讲,便是五百年,五百年后,叶清停讲道:“这次讲道便到此,尔等回去好生体悟这次听道所得。”青莲灵山众山头密密麻麻的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