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海平揽山丹入怀,在她耳边轻轻地说:“我要保护你不受任何伤害啊,我都把你当宝一样护着,哪里允许这等腌臜之人来诬陷你!你说呢?”
山丹羞红了脸,她紧紧地靠在顾海平结实的胸膛上,她在想:等她一毕业,她就要和他结婚,把自己完完全全交给他。
现在还不行,她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她是一个很传统的女孩,她也不想给人家看不起,或者看轻自己,其他都可以让步,这一点她一定要坚持到结婚那一天。
她更在意的是两个人的心灵相通,相濡以沫。不在乎富贵、名利,她要的就是一个可以惺惺相惜的爱人,他可以为她赴汤蹈火,她也可以为他任劳任怨。
她要有一个知心爱人,他理解她、他疼惜她,她一个眼神他就能读懂她的心!她也会全心全意地爱着他,一辈子不会有二心,不会背叛,哪怕前途坎坷曲折,她都准备好了和他一起度过。
本来打算顾海平和山丹各自回家过年的,但临到头顾海平又想和山丹一起回江岸草原去过年了。
山丹心里很是高兴,但她担心家里人会有不同意见,也不好说出来:担心拂了顾海平的面子,伤害到顾海平。
所以顾海平陪着山丹买了一些过年货,山丹也高高兴兴的领着顾海平大包小包地回了家。
不想家里人见顾海平来过年,都表示很欢迎。
家里也在准备过年的各种吃食了,炸糕、炸麻花、炸骆驼蛋子,烙烧饼,熬糖心,蒸点心,蒸包子,准备花生、瓜子、大豆,各种菜蔬也要储存。
忙了一年的草原人要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充分享受冬日里的闲暇和惬意。
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
山丹和顾海平也加入准备年货的行动中,大家干得热火朝天。
山丹回家的第一天,母亲就把放了一冬天的猪血拿出来解冻,准备灌猪灌肠。
山丹很喜欢吃灌肠,母亲每年都会放着等山丹回家才灌了新鲜的来吃。那加了葱、姜、蒜和各种调料、肉块的猪灌肠甭提有多美味了。
先是母亲把各种要放的东西,样样切碎,放入猪血中,再加入面粉:小麦粉、荞面,开始搅拌,直到搅得各种料都混合均匀,才把血糊糊灌入早已清洗干净的猪大肠。
猪大肠外面的肠绊油母亲不舍得去掉,别人家都会弄下来炼成猪油日常做菜时用。母亲却每年都留下来,这样做出来的灌肠才会够油水——美味可口,不会干巴巴。
清洗好的猪大肠要反过来,把外面的油翻入里面,里面光滑的内壁翻出来,这样蒸出来的灌肠看着漂亮,里面油渍拉碴的才好吃。
灌灌肠也是个技术活儿,灌之前猪血的稀稠度和灌入猪大肠的猪血的量都要恰恰好才行,否则灌出来的灌肠就不好吃,或者因为灌入的猪血太多,在蒸的过程中爆破。爆破了灌肠的美味便会丧失殆尽。
蒸的过程也要把握火候的恰到好处,太急会爆破,太缓便不会蓬虚美味。
所以每次母亲都会亲手调制,忙上整整一天,才能把一口猪的血和大肠都灌成美味的灌肠。
一个腊月,山丹每餐都会切几片来吃。
男人们就着二两烧酒,更加有了风趣。
然后是每天都发一盆面来蒸点心、肉包、豆包,热气缭绕,整个屋子都被白白的水汽充满着,那种氛围才有了过年的气息。
八十七、草原年节
八十七、草原年节
还有腊月二十三的蒸糕、炸麻花也是腊月里一个重头戏。
前一天,铁蛋儿把一口袋糕面从粮房背回家解冻,第二天就是腊月二十三,是送灶神上天复命的日子,家家都要蒸糕,喂炸糕和糖心给灶神爷吃,给灶神爷甜一甜嘴,好上天报告好事忽略坏事。似乎有了贿赂的嫌疑。
先前已经把胡萝卜擦丝沼熟的汤水,放在屋外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温经过冷冻结冰在消融去掉冰碴,然后反复地熬煮就成了蜜甜的糖心。
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家家都是一大早就开始粉糕面:把解冻的糕面放入一个大铝盆中,加入温水用手拌匀搓涅,直到用手用力一抓就可以捏成一个球为止,大蒸糕之前要拿一点看糕面本身的软硬,才能估计加水的多少。
粉一个小时左右,便开始蒸了,把粉好的糕面放入沸水上面的蒸笼中,看到粉状的糕面变成黄橙橙的就再一层层撒上去,几粻糕蒸出来,便是揌糕了。
把蒸好的素糕放在涂上素油的大面板,铁蛋儿就洗干净手准备揌糕了,用手按揌刚刚出锅的素糕,会烫的不得了。所以旁边放一盆冷水,手要不时放入冷水里降温,还不能把冷水带入素糕,否则,下油锅的炸糕就都成了捞不起来的糊糊。
等把素糕揌到表面光滑,香味扑鼻时,就只等捏糕下油锅炸了。
糕里要包红糖、红豆馅什么的,还有就是捏成圆圆的片糕,趁着热乎放入烧开的油锅,个个炸糕都像小孩子冒出来的鼻涕泡,松松脆脆,里嫩外焦!再蘸上蜜甜的糖心那美味没的说。
炸完糕该炸麻花了。
铁蛋儿妈早已将炸麻花用的面起子叫做“肥头”的面发好了,然后加牛奶、鸡蛋、白糖和酥油到面粉里,一斤面粉二两肥头,把各色东西混匀,加入小梳打,用凉开水和面。一大早就和出来的面柔软筋道。
把和好的面切成一块块的小剂子,撒上素油,放在热炕上醒几个小时,在糕炸得差不多时,便要几个人同时开始搓麻花,把一个剂子放在两手之间搓,一边搓一边两手里的面条便拧在了一起,成了一条麻花绳,再两头一绕,一条三股的漂亮麻花就呈现在眼前了。
山丹和顾海平也一起学习,不一会儿就搓得像模像样了,还有几个村里来帮忙的亲戚一起,几个人同时动手,一锅炸二十几条麻花,轻轻松松就供得上油锅的进度。
每每年节,村里的亲戚便开始互相帮忙制作各种年货。家家热热闹闹的,一派辞旧迎新、和乐融融的景象。
腊月二十三也叫小年,各路神仙都会天上复命去了,这一天之后到大年夜这几天就是草原人所谓的无神日了。
然后是腊月二十六的大扫除,把一冬天积垢的尘土灰尘都打扫干净。
乡下的土房是土墙土顶,要把家里的行李、炕上的铺陈都拿起来放到里屋,把大炭炉子燃起来。
先把墙面和屋顶用抹布擦一遍,把使一次刷上去的白泥粉和落上去的尘土擦掉。
灰尘播土的像刮沙尘暴。顾海平自告奋勇地戴好口罩、帽子一块块地儿地擦,擦完一个屋子,人已经变成雪人一样了。
顾海平到院里使劲拍打身上的白灰,西伯利亚的冷风会把那陈年的灰尘送上天。
山丹说顾海平白胡子白眉毛像圣诞老爷爷。
铁蛋儿妈在屋里撒上水,等尘土落尽,顾海平又在铁蛋儿妈的指导下开始先用清水刷一遍,接下来用新调制的白石粉水再往墙上刷,横一遍竖一遍,刷出来的墙面是整整齐齐的网格,特别洁净漂亮。
那清新的泥土的气息满含了新年的韵味。
铁蛋儿妈对这个未来的女婿很满意,他做事的精细和认真,以及不怕苦不怕累精神,已经给她留下美好的印象。
通过几次的接触她已经放心地把女儿交给了他,她相信他不会让她的女儿受苦的。
等墙面干透之前,山丹和母亲开始擦洗家里的大红柜和取下来放出去的镜子和相框,还有没法挪动的大水缸。
把一切清理干净,就开始洗被褥的护里。
草原人还不知道用被套,他们的被褥只是在里面加上另外一层布单做护里,一年洗几次,拆拆洗洗。
一家人的被褥有八到十套之多,就是大约二十张布单要洗。
铁蛋儿妈用一个大铝壶在大炭炉子上烧了几大壶热水,把拆下来的护里用温水、洗衣粉泡好。
山丹和二莲便开始用两个大洗盆、瓦楞的搓板开始搓洗。
一冬天烟熏火烤,护里已经很脏,洗得水乌黑乌黑的,还有一股伴着汗腥的臭味。
先用洗衣粉搓洗一次,再用肥皂搓洗一次,然后用清水淘洗,洗三个来回,水终于清丽起来。
脏兮兮的护里终于在姐妹两的辛苦搓洗中变回了原来鲜亮的面目。
原来土坯的老房子,因为没有专门的厨房,炒炸蒸煮的大锅头连着大炕,没有隔离。睡觉吃饭都是在一个屋子里,你想干净都难。
所以铁蛋儿妈给铁蛋儿盖砖瓦房时,一定要求做工头的外甥独独僻了一个厨房出来。
顾海平帮忙把洗干净的护里拿到院子里,晾在一条长长的铁丝晾衣绳上,在家里先抖展开来,才拿出去。
一瞬间,搭在铁丝一层薄薄的护里布就被冻成一块薄冰,赤手接触都会被粘上去。
满院子的五颜六色晾晒的护里像是节日里迎风飞舞的彩旗。又给这个年增添了些许节日的气氛。
腊月二十八糊窗花,擦玻璃。
山丹小时候,还剪过各种好看的窗花。
用各色蜡光纸叠几层,上面垫一层书纸,用线订在一起。然后把原来的花样用水弄湿,贴在书纸上,放在煤油灯的火头上熏过,花样子便呈现在书纸上。
用一把剜花特用的小剪刀把没有熏黑的部分剜掉,剩下的就是和原来的花样子一模一样的窗花了。
叠不同颜色的蜡光纸便可以得到不同颜色的窗花。
山丹的手很巧,家里没有专门的剜花剪子,她就用父亲的一把小剪刀来剜,剜出来的窗花照样好看。只是小剪刀的圈圈手指套会把山丹的无名指卡出血泡。
最好看的是“喔、喔”高歌的雄鸡,每一根羽毛都惟妙惟肖。
正月里大家串门,少不得会对木格的窗户纸上的窗花评比一番,山丹的窗花便常常是最美的,因此也会有人慕名来索要。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