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绷跤曰鹎沟难芯拷够故呛苈獾模偶阜止睦挠锲灾芰炙档馈
周林对能得到御林军总统领的赏识感觉到荣幸,同时也很卖力,在听到刘愈的改进意见后便动手操持。便在此时,有小太监来通报刘愈,皇上传召他进宫商议选妃的事。看来是袁博朗已经准备就绪。
本来皇帝选妃是皇帝自己的事,外人不宜插手,但这次的选妃意义不同。新皇身边就有一名刚娶的王妃,连封号尚未加,只要女子能入宫中常伴在皇帝之旁,当个贵妃甚至是当皇后都有可能。新主年幼的情况在大顺朝建国以来还从未出现。
说好听点叫新皇年幼,说的难听叫国无长君,往往这也是国家动乱的开始。
刘愈见到苏彦时,苏彦正在一处偏殿里手足无措焦急等待,并不见袁博朗。一问才知道,原来袁博朗给了他一份名单,想让苏彦按照名单上的人来选。苏彦登时没了主意。
不但刘愈想左右新皇纳妃,袁博朗也想插一腿。刘愈看了下袁博朗所提的名单,基本都是第一批那二三十名备选者,看起来这些人应该都算是与袁博朗亲近或是他想拉拢的家族。之后扩充备选者的人员,只是不想让朝臣心生非议,认为他想在纳妃之事上发展自己派系的势力。
有阴谋!
袁博朗为人耿直愚忠,这种政治党派斗争的伎俩未必是出自他的本意,也就是说袁博朗身边也有智囊一样的人物。单就从备选者数量增加这一点上刘愈就能觉察,这智囊的手段还是很高明,也充分调动了一些中立势力的积极性。
中立势力虽然旗帜摇摆不定,但现下长安城的三大势力,刘愈、袁博朗和苏碧,都想对这些人发出橄榄枝,就看谁的条件更加诱人,谁的势力更得人心。
“别管他,该怎么选还怎么选。主要一点是你自己喜欢。”刘愈对苏彦嘱咐道。
有了刘愈的话,苏彦心中也安定下来,点点头便想出去,这时袁博朗也走进来。见到刘愈,袁博朗明显一愣,应该是没想到刘愈会出现在这里。
“刘统领,新皇纳妃,你一介朝臣应不宜干涉。”袁博朗趾高气扬道。
刘愈点头笑道:“右相说的是,不过你我是……彼此彼此而已。”
新皇纳妃倒成了文臣和武将之间的博弈,两人也在暗自较劲。不过刘愈并不担心袁博朗的影响力,在新皇的信任问题上,袁博朗跟他还不是一个等量级上的,这点刘愈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他心中想的是更阴损的招数。
二百多名候选皇妃,衣着整齐手中各拿着一条自己所绣的手绢,在一片小平台上成队形地分散站着。太阳老高,虽然已经过了中秋,但正午时分还是有几分热。这些备选者还是要身子笔直地站着,跟上次不同,这次她们已经清楚的知道此行的目的,她们也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是新皇陛下,她们为了达成家族的目标,必须给新皇留下最好的直观印象。
选妃,连句话都未必跟皇帝说的上,最重要的是相貌和仪态,手上的手绢是对其心灵手巧的一个佐证,如果在相貌和仪态上失分,皇帝也没心思看她的绣工如何。
刘愈陪着苏彦出来,放眼一望,跟选美有些不同,倒好像是一群新生在操场上罚站,一个个大家小姐一动不动像是木头桩子。
“师傅,这么多,怎么选?”苏彦在袁家看到二三十个备选者眼都花了,现下看到一二百个女子,更是像狗熊掰棒子,顾得了一边顾不了另一边。
“选两遍,如果第一遍没有太中意的,再看一遍,有个比较。”刘愈道。
苏彦再点点头,于是乎苏彦便在近侍吴公公的陪伴下一个个过去细细端详选择。而刘愈毕竟是外臣,不宜在此时靠近这些皇妃的候选人太近,免得遭人非议。
苏彦在今天的任务是选择,而吴公公手上拿着的是一个花名册,上面记录着今天候选皇妃的详细资料,如果新皇对哪个有几分意思,他会在旁解释一下,如果苏彦只是看看便路过,他也会很识趣的一句话都不说。
刘愈和袁博朗各自站在台子的边缘,二人刻意保持着距离。反正等待旁人在选美也是一件很无聊的事,刘愈走近袁博朗,笑着打了声招呼。袁博朗这几天在身边那些大臣的吹风之下,对刘愈更加恨之入骨,此事只是冷哼一声不说话。
“袁相国,你说我们都是新皇的臣子,何必这般计较得失呢?做个朋友不好?”刘愈说话时候好像很淡然和气,也好像在腆着脸求袁博朗冰释前嫌。
袁博朗气势占了上风,傲气更重,冷声道:“你我没什么可计较的。”
“但愿如此。”刘愈一笑,“有件事要知会袁相你一声,皇上近来,有重设左相的意图。”
刚才刘愈还低声下气的,马上就给袁博朗打了一剂强心针,若是袁博朗心脏不好,一准会被刘愈给气出病来。
以新皇那无所事事一切都无关紧要的态度,会想到重设左相?多半又是眼前这小子搞出来的花样,而重设左相如此兹事体大,竟然不经朝议,不跟朝臣打招呼,但就他一句话,就想将事情给坐实。这些都已经够令他恼怒,最关键的是,这小子居然提前给他打预防针,明显是用心不良。
“刘统领,你是何意思?”袁博朗用冷冷的目光斜瞅着刘愈。
“没什么别的意思,就是想知会袁相,免得皇上说起来你没有准备,这事呢,皇上的意思好像挺坚决的,到底设不设,设谁的问题,袁相要不回去好好参详一下?”
刘愈说话的态度更加令袁博朗捉摸不透,他毕竟不是个善于耍手段的人,一根筋的,面对一个满肚子花花肠子的,就好像一个学武才几天的武夫遇上武林高手,完全没有对策。
不过刘愈话中也带着另一层意思,让他回去商量一下,不用说就是准备接招,并不是强塞给他让他马上接受。袁博朗若是想力挽狂澜还有的是机会,毕竟现在文臣基本都站在他这一边,如果回去跟大臣们商议一下,准能商议出个对策。
“你等着,老夫非要你好看!”袁博朗吹胡子瞪眼对刘愈道。
第一百八十章 尽管放马过来(下)
刘愈和袁博朗在这面聊着,而苏彦已经将所有的候选皇妃都看了一遍,正在跟吴公公说着话。本来刘愈和袁博朗不能靠近这些皇妃,不过刘愈也不是十分避讳,直接走了过去。
“师傅,选好了。”苏彦将吴公公屏退,对刘愈笑道。看他的样子,似乎是不用再选第二遍。
刘愈看了下花名册上勾选的,一共有三个,刘愈道:“把这个叫袁湘儿加上如何?”
“她……是谁?”苏彦不解地看着花名册。
“哦,她是那犟老头的孙女,相门之女,选上多好。”刘愈淡淡一笑。
苏彦皱了皱眉头,显然不太乐意,刘愈明明让他随心意选,现在要强加给他一个。他以为刘愈为了拉拢袁博朗才选他孙女。
实际上刘愈另有盘算。
“这个姓曹的就别要了,她……不太适合你。”刘愈详细看了一下苏彦选中的三个人的情况,而在之前袁博朗名单上的,只有曹家一人,可能是此女子才貌双全,令苏彦看上眼,本是无心选中。但刘愈却有意让她落选。
“为何?”苏彦更加不情愿,“这个曹怡,很漂亮的,师傅要不您去看看?”
刘愈看苏彦着急的模样,显然他对曹家小姐动了心,本来也无不可,少选一个多选一个不在话下。偏偏曹怡是新任副都御史曹景化的女儿,可说是袁博朗身边新提拔起来的重要官员。隋乂升为京兆府尹,便卸去了副都御史的差事,品级上不变。从二品京兆府尹。而紧接着袁博朗便举荐曹景化为副都御史。足见其人在右相一党的重要性。
刘愈想借选妃之事教训袁博朗。首先就是让袁博朗举荐的人全都落选,令这些千金小姐身后的家族蒙羞,而偏偏让袁博朗的孙女入选,借以来令他和一众拥趸产生隔阂。之后再提左相,本来徐翰在朝中威望甚隆,蓝和的影响力也不低,如此更能获得一些左右摇摆中立官员的投靠,达到平衡文官的目的。
跟苏彦解释起来会有点麻烦。现下刘愈只能动用一点强迫的力量。
“总之是对你有好处,另两人不变,加上袁湘儿还是三人。”刘愈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
苏彦平日里对刘愈言听计从,唯独这次很不情愿,刘愈知道若是将一个人本已到手的心爱之物再放弃的那种痛苦,但现在是非常时期,刘愈必须要让苏彦明白一个皇帝应有的立场。
“师傅怎么说就怎么是。”苏彦经过刘愈的劝解,虽然这么说,但整个人的情绪都很低落。这倒让刘愈提起兴趣,这曹怡真有那么大的魅力?
皇帝选妃结束。苏彦和刘愈到了台子边,袁博朗也迎了过来。
“恭喜袁相国的孙女入选。”刘愈笑着上前。那模样像是在恭喜,却让袁博朗听着发毛。
当他看到那张写着寥寥三个人名字的名单,心里更加毛,甚至有些火大。
“皇上,要不您再去仔细看看,多选几个?”袁博朗怕是新皇草草选择了事没看他的那份名单,这跟原本的计划完全相违背。说完这话他才意识到多半是刘愈在搞鬼。不然怎会不选旁人专选了他孙女,袁湘儿在这些候选者当中资质平庸,即便作为祖父也明白孙女的姿色的确不入流。
“不用了,朕看的很仔细。”苏彦没精打采道,“相国你安排一下,朕想先回去休息。”
袁博朗显然被皇帝的选择弄懵了,本来他还想借机说说押后设左相的事或者将此事提到朝议上说,现在他也顾不上许多。只能眼睁睁看着苏彦在刘愈的陪同下往雅前殿的方向走去,而怎么跟那些落选者背后的官员说,他一点头绪都没有。
“吴公公,这到底是何事?”袁博朗只能询问事情的当事人之一,陪同新皇一起选妃的吴公公。
“袁相国,老奴也不知,不能说,不能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