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门-第3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愈叹道:“具体我过不过去,我还没想好。这次我带天子南巡,目的地不是岭南,而是往建康城,到那里我再决定是否亲自动身南下,但在这里我可以跟韩老哥你保证,我不会把天子带到岭南去。”
    韩升想了想,最后终于点头,他似乎是明白了刘愈的用意。
    刘愈不敢把琪儿留在长安城,一来是因为琪儿身边最大的依靠就是他刘愈,少了刘愈在身边,琪儿在遭遇挫折时无法稳定大局,而只要琪儿离开长安城到了南方,那琪儿也就远离了跟她争夺皇位的潜在的敌人,长安城虽然是龙气所在,但也是权力核心地所在,想叛乱,发起点也绝对是在长安城。
    “所以,你准备让姓李的小子来负责长安城的戍卫?”
    “嗯。”刘愈再点头道,“安内侯会随同銮驾出发向南,一起到建康城去,同时出发的还有女儿军和新军大部,到时韩老哥你还要操心一点,把长安城内的事管理好。”
    刘愈说齐方不适合领兵,却要带齐方在身边,这明显是带有猜忌的一种举动。韩升很明白刘愈的为人,虽然刘愈看起来信任身边的所有人,但同时他除了自己谁也不信,现在事关天下安定的最后一战,刘愈事必躬亲才能安下心来。
    韩升同时也能感觉到,相比于齐方这个姐夫,刘愈更相信一个外人,一个跟他在市井就相识的老朋友。
    李糜。

第四百九十五章 天子南巡(下)
    攘外必先安内,临出征之前刘愈先要肃清长安城中的反对势力。
    从正月二十的叛乱到如今已经将近三个月时间,长安城中旧有派系的世家被拔除了一批,这仍然不能让刘愈放心,刘愈一方面着手更换朝廷一些要害部门的官员,一方面对旧派系进行打压,很多历经两朝三朝的老臣被革职查办。
    文官方面尚且如此,在武将方面刘愈下的狠手更大,为了不至于在他离开长安城之后发生武将的叛乱,刘愈先是以李糜为同防司衙门统领兼兵部尚书,以瞿竹任长安城东水大营和南长安大营统领,除二人外,新军将领全面占据了长安城戍卫防务的重要职责部门,朝廷在逐渐去顺朝派系化,逐渐有变成刘愈一家天下的趋势。
    对于此,朝廷一些顺朝的旧臣也是敢怒而不敢言。
    到三月十五,天子南巡之前的一切准备工夫都已经停当,刘愈也已经跟韩升和隋妤交待好国政方面的事情,紧接着就是天子出长安城。经历了几天前的劝说之后,此时的韩升不再劝解刘愈,只是希望让他能早去早回。
    这次天子南巡,走的路线跟苏彦御驾亲征那次基本相同,也是出潼关往洛阳,然后折道向东南往徐州城,再渡江而下往建康城。一路上本会有地方官员作为接待,但刘愈为了不扰民,已经先行派人到各地去下旨,天子出巡一律以官所和行宫为夜宿点,地方官一律不得拜会送礼。刘愈心里很清楚。这趟名义是去南巡。实际上是把据点搬到建康城。方便他南下去平乱。
    刘愈此行带的侍卫说少不少,已经能让人看出要出征的端倪。此行中以女儿军女侍卫和新军侍卫为主,加起来有三千人的数量,本来天子出巡,总要带不少的宫女和太监,但这次出巡过程从简,銮驾也是轻装而出,不过刘愈却把全家人都带了上。连老丈母娘林妃都不能例外。
    刘愈定的出发日期是三月十六,也就在出发的前一天,三月十五,定国侯刘兆派人过来找刘愈回家叙话。在定国侯把家从汉中重新迁徙回长安城后,这还是刘兆第一次主动来人请刘愈回府。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刘愈的大哥,刚上任户部尚书不久的刘贺。
    “父亲想叫你回去说说天子南巡的事,似乎父亲有什么想法,这几日都是寝食难安的,十二弟你还是回去看看吧。”刘贺见到刘愈。话有些难以启齿的模样,让刘愈不太理解。
    刘兆现在虽然还是定国侯。但已经没有武将官职在身,空领着俸禄,难不成他想重新进朝廷为国效力?
    刘愈心说,可不能让刘兆再接触到实职,当初刘兆联合六皇子造反的事还历历在目,刘兆的人有多浑,那简直要比他刘愈还浑!刘愈可不想在自己的大后方制造麻烦。
    “夫君,既然父亲要见你,妾身便随你回去一趟。”
    徐轩筑本想同行,刘愈却摆摆手道:“夫人还是先做明日动身前的准备,为夫一个人回去便可。”
    趁着离天黑还有段时间,刘愈在刘贺陪伴下一起回到定国侯府,刚进院子,便觉得院子里的氛围哟徐i额不太对,只见整个院子里的花草都乱成一团,像是被谁刻意破坏过,而家丁和丫鬟都躲在墙角里,刚进门便能听到“呼呼”地风声,刘兆身处在院落中央,一把大刀耍起来是虎虎生风,不过破坏力也是极强,根本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能砍就砍,能断就断。
    刘兆老脸通红,整个人就好像在耍醉刀,府里的人别说上去劝,人都躲的远远的怕被误伤。刘兆正耍的浑然忘我,刘贺赶紧喊了一句:“父亲……”
    刘兆才一边耍刀一边望向门口的方向,与刘愈来了个对视。
    “砰!”
    刘兆见到刘愈,这才将收住刀式,把长刀狠狠地插在地面上。一把青龙偃月式的长刀,长度堪比身长,刘愈曾经见刘兆练舞时就没见过他用过,这明摆着是要耍刀向他立威。刘愈心说,怕是父亲要对他来狠的。
    刘兆收刀,那些家丁丫鬟们才从惊魂未定中清醒过来,本来有事要穿过院子的一个个飞快从刘兆身边溜了过去,刘兆的那些妾侍,一个个赶紧过去给只穿着坎肩露着双臂的刘兆披衣服,却被刘兆伸手挡开,刘兆往门口这面迎了过来。
    “给父亲请安。”刘愈行礼。
    “哼哼,舍得回来了?来人,把刀拿给他。”
    刘愈心中犯糊涂,拿刀?这是要做什么?
    马上刘兆就回答了刘愈心中的疑问:“你想出征南方,还要把天子拐带走,这是将大顺朝的社稷玩弄于你一人的股掌之中,现在摆在你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放弃你的决定,要么胜了为父手上的刀。否则,你哪都不能去!”
    刘愈看了看刘兆一脸凶恶的模样,心说这就是明摆着犯浑。他出征是他的事,犯得着刘兆什么事?要出征就要胜的了他的刀,这根本是欺负他刘愈体弱多病,刘兆以一个征战沙场多年的武夫,胜他一个文质彬彬手无缚鸡之力的儿子,胜了他也胜之不武。
    家丁从武器架子上拿过来一把刀,这些家丁也倒实诚,让他拿刀就真的拿刀,不过是三尺长平常用的刀具,相比于刘兆插在地上的那把,递过来让刘愈接的这把就好像是把玩具。一寸长一寸强,光是武器上,刘愈就已经败定了,武艺上以强凌弱就算了,在武器上还要耍花样。如果不是碍于刘兆是他便宜老爹,刘愈心情郁结当场便会发作。
    刘兆见刘愈不接刀,喝一声道:“拿刀!”
    刘愈叹口气道:“父亲大人,不是我不想拿这把刀。而是这种东西。实在是过时了。”
    刘兆眉毛一竖。喝道:“刀乃是十八般兵刃之首,岂有过时的道理!?让你拿赶紧拿,是不敢了?”
    刘愈没跟刘兆强辩,直接从后腰里不紧不慢摸出一样东西,拿在手上,刘愈身边的刘贺一惊,因为刘愈手上所拿的东西是一把短枪。
    “父亲大人,现在流行用这个!”
    刘愈说着。“砰!砰!”开了两枪,一枪打在箭靶的圆心上,一枪打在院墙上,这两响有些惊天动地的意思,本来站的很稳的刘兆也后退了两步才勉强压制住了刘愈的气势。此时的刘愈手中拿着短枪,脸上带着几分镇定自若的笑容,已经不再是当初他所认为的那个病秧子的不争气的十二子刘文严。
    连刘兆都是心惊了一下,暗道上过战场的人就是不一样。
    “父亲大人,还要比过吗?”刘愈后面这句就属于挑衅了,明摆着长刀再快也要靠边站。就是用弓箭也及不上他勾勾手指头就能杀人于无形的速度,再这么问。那就是让刘兆难堪。
    刘兆脸上气的鼓胀,不过他此事却不知道如何发作,若是一口气说“要比”,他不知道以刘愈现在的耍浑程度,会不会真一枪把他给崩了。刘兆虽然时常犯浑,但偶尔还是会用理智考虑问题。
    刘愈道:“若父亲大人没别的事话,我这就告辞了!”
    刘愈刚进门跨了两步就要走,有点不孝的意思,但刘愈的主要目的是不想让刘兆继续再胡搅蛮缠。他这才一进门就要比刀,若是在纠缠下去,刘兆跟他一言不合互相砍了起来,那就大大不妙了。
    刘愈说出这话,刘兆站在那默不作声,而其他旁观客,比如说定国侯府的夫人和少爷老爷们,一个个却心惊胆寒生怕他们父子二人再闹出什么事,以前刘兆是一家之主,也是一家的主心骨,什么事由着他耍横也没人敢管。但今时不同往日,刘愈已经从刘兆手上接过棒,成为刘家的伎俩,这属于新老两个当家人之间的较量,如果两个人互掐到出状况的地步,那定国侯府在长安城中的地位也就没了。更要命的是,连刘愈身后的天子可能都要倒台,大顺朝都要陷入动乱。
    刘兆最后忍了又忍,见刘愈果真转身就要走,终于压制了最后一股火气,不再纠结于比刀,道:“谁说无事,进来!”
    众人这才松口气,刘兆难得这次服了软,这是顺应了大局。但刘愈那边不动,又让家人的心给提了起来。
    刘愈跟刘兆的性格简直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倔强的很,若刘愈不给面子就这么拂袖走了,那父子之间的关系再无缓和的可能。
    但刘愈似乎也没太计较之前刘兆的挑衅,忍气吞声将短枪别在裤腰带上,与刘兆一同进了正堂。
    等父子二人进去,没人敢进去听听他们到底在说什么。家里的女人试图将刘贺推进去听听,但刘贺却笑着摆摆手,表示自己这时候不适合搀和。
    “十二弟知道分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