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百总道:“当然是安国亲王殿下了,海公公再厉害,也不过是个太监,军政大权哪能放在太监手里。”
王校尉犯了迷糊,怎么两位王爷都到长安来了,他虽然官职不高,也知道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心里疑惑又不好开口,只好随意一抱拳:“再说吧,我还有事。”
张百总拉住了王校尉,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道:“麻烦你带些钱给我兄弟,我最近是回不去了,没办法,亲王提拔咱,咱不能不识相啊。”
偏巧张百总的兄弟正是那三十八个被斩首士兵中的一员,王校尉是个实诚人,不擅撒谎,望着银子发了愁:“张百总,你兄弟他……”
“我兄弟怎么了?”
“唉,一言难尽,人死不能复生,你也别伤心了,吃粮当兵总免不了这个结局的。”
“到底是谁杀了我兄弟!”
“哎哎,你别揪我衣服啊,是总兵大人下令斩首他们的,只因为你兄弟误杀了燕王的侍卫……”
“燕王?”张百总也傻了。
王校尉整理一下领口,道:“兄弟,心里有数就行了,别对外说,现在燕王殿下到潼关了,这陕甘地界,到底谁才是一把,还得另说,我劝你也早点看清形势,别跟错了人,唉。”
趁着张百总还是发愣,王校尉转身走了。
王校尉飞马奔回潼关,此时燕王的探马还在路上。
登陆一起看中文网,支持正版阅读,支持《武林帝国》
马加鞭赶了一夜又一天,王校尉终于回到了潼关,脸也没洗就进了夏总兵的房间,这才去了三天,夏总兵都快愁出了白头发,看见人来,赶紧派人喊王魁过来商议。
王魁慌里慌张赶了过来,这一切都没瞒过燕王耳目的眼睛,燕王是干什么吃的,打小就在皇宫里耳濡目染勾心斗角那一套,这些玩意,他熟的很,早就安排人监视夏总兵和王魁了。
王校尉将长安城打听到的消息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听的夏修志和王魁四只眼睛鼓了出来,这也太匪夷所思了,新钦差杀老钦差,安国亲王总领陕甘,怎么想怎么不对劲,皇上就算傻了也不会把两位皇子都派到长安来,这样说必定有一个是假的了,燕王不用说,已经证实过的,货真价实的王爷,那么说假的只有呆在长安的那位了。
反贼胆大包天,竟然能干出这么逆天的事情来,偏偏这伙贼人还是经过潼关去的长安,还是在潼关四百骑兵的护卫下干出的杀害钦差的勾当,这个罪责,无论如何是脱不开干系了。
两个人欲哭无泪,死罪都是轻的,至少抄家灭门啊。
夏修志长叹一声:“事到如今,只有一条路可走了。”
“什么路?快说。”
两人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藏在窗户跟下偷听的那人听不真切,便悄悄地离开了。
“砰”燕王狠狠一拳砸在桌子上,“这两个废物,竟然把反贼放走,还奉送四百骑兵,简直罪无可恕!”
亲信道:“他们俩在商议对策,我怕对王爷不利啊。”
燕王是干什么出身的,那可是参加过宫变的狠角色,当机立断道:“事不宜迟,动手夺取潼关!”
干就干,趁着夜色,三百多名侍卫悄悄集结起来,甲胄上身,刀出鞘箭上弦,燕王也是一身甲胄,手拿佩剑,亲自指挥作战。
潼关虽然是重要关口,但是现在天下太平,并无战事,所以吃了晚饭之后,大多数士兵都躺下了,只留有少数士兵在城墙上值守,其实不难对付。
燕王深知擒贼先擒王的道理,亲自带领一队精干侍卫直扑夏修志的房间,院落外面,一个小兵正在打盹,被人一把拽下去结果了性命,大脚踹开房门,一群人蜂拥进去,大呼奉旨拿贼。
夏修志正在收拾细软,他和王魁商量过了,无路可走,只有潜逃,没成想燕王如此机敏,竟然抢先下手,连逃跑的机会都不给他。
夏修志到底是个武将,哪肯束手就擒,伸手就把墙上的腰刀拉了出来,踢开房门刚想杀出来,迎面十几枝羽箭就射了过来,可怜夏总兵就这样死在自己的房门口。
王魁那边也好不到哪去,被砍伤了一条膀子,血流如注,眼看是活不了了,此时潼关守军被惊动,躺下的士兵们都爬了起来,穿盔甲拿兵器,蜂拥出军营,来到总兵衙署前,只见火光熊熊,一人站在衙署大门口,手里提着一颗血淋淋的首级喊道:“夏修志附逆,已经伏诛,现在潼关由燕王殿下主管,尔等还不速速退去,否则一概以谋逆论处!”
此时一身鲜血的王魁也被拉了过来,跪在大门口,侍卫们横眉冷目,和潼关守军对峙着。
黑压压的人群望着夏总兵的人头和身负重伤的王监军,鸦雀无声,他们只不过是普通士兵,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并不清楚,也不需要了解,他们只知道,夏修志再坏,也是他们的总兵大人,而这些骄横的家伙们,不过刚来三天,就杀了他们三十八个兄弟,现在又杀了他们的总兵,于情于理,这些士兵都难以接受。
不接受又能怎样,大周朝的天下,还能造反不成,人家可是堂堂的王爷啊。
正在僵持,忽然西门处一阵噪杂,有人喊道:“西边来军队了!”
潼关保持这么多的驻军,就是为了防止万一,现在有人来攻,不需要人下令,士兵们就自发的赶了过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战位,很快就按部就班进入了战斗位置。
可是他们却惊讶的发现,来的是自己人,当先一人正是潼关骑兵营的张百总,他一身铁甲风尘仆仆,想必是连夜赶来的,身后黑压压一片也都是潼关自家的骑兵。
张百总大喝一声:“城里那个燕王是假的!安国亲王,陕甘总监军海公公有令,拿住假燕王者,赏银万两,官封千总!”
城头上顿时一片哗然。
第五卷 问鼎天下 第5…24章 … ~招兵筹粮经略长安~
下面这么一喊,城墙上的士兵们顿时醒悟过来,原来这伙京城来的家伙们是冒牌货啊,怪不得这么阴狠呢,杀了俺们的兄弟不说,连夏总兵也被他们杀了,合着他们是想夺取潼关啊。
人总是容易相信自己认识的人,张百总是潼关的老人了,带着骑兵营从长安赶过来,那还能有假?先入为主的印象一确定,所有人都不在相信燕王的身份,大小军官们领着士兵一边大开城门,一边提着兵器去找燕王算账。
城头上一闹腾,燕王在下面就听见了,他派出侍卫手捧自己的金印前去弹压士兵,可是事到如今,谁还认他这一套,侍卫很快就被乱兵吞没,眼瞅着一队火把奔着这边来了,燕王束手无策,若是夏修志没死的话还能压一下,如今这些大兵看到自己就如同仇人一般,哪还有容他表明身份的机会。
无边的暗夜里,到处都是喊杀声,战马的蹄铁急促的击打在石板路面上,发出暴雨般的声音,燕王一行人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四面八方都是要杀他们的人,每个侍卫都知道大难临头了,但皇家侍卫的骄傲依然支撑着他们的意志,没有人贪生怕死,毕竟他们的家人还都在京城,若是附逆,就不是死一个人的事情了。
潼关是一座大要塞,驻扎着数万士兵,此时虽然是夜晚,但大家已经涌出兵营,到处是人,西门已经开了,张百总印着从长安一路急追而来的一千五百精兵冲了进来,城内更加混乱了,天色黑暗,夏总兵又死了,没人指挥,没人疏通,到处乱作一团,但每个人都清楚一件事,那就是要干掉假冒的燕王。
燕王的脸色苍白,嘴唇有些哆嗦,就算上次皇宫政变的时候他都没有这么害怕过,可现在身处异地,身边只有几百个士兵,在这样一个充满了仇恨士兵的要塞里,杯水车薪。
更何况,他面对的敌人神秘莫测,居然胆子能大到冒充亲王占据长安,倒打一耙说自己是假冒的,这种级别的敌人太难对付了,燕王没有把握。
急中生智,他一把扯下头上的束发紫金冠,塞在身边一个和自己身材相仿的侍卫手里,急道:“穿上我的衣服。”
侍卫一愣,随即便明白了,替王爷死本来就是他们的责任,此时也不敢有二话,赶紧戴上王爷的金冠,披上杏黄袍,燕王另外找了一套潼关士卒的普通号衣,胡乱套了上去,带领十几个侍卫仓皇从侧门逃走。
潼关城内的乱局帮了他的大忙,到处是兵,黑灯瞎火都穿着一样的号衣盔甲,谁也认不出谁,燕王和他的部下们混进人群,小心翼翼的向东门靠拢,正走着,忽听总兵衙署方向一阵杀声,是乱兵们在进攻,他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想回头看,又忍住了,咬一咬牙,继续前行。
总兵衙署本身就修建的如同一座小堡垒,易守难攻,潼关兵马虽多,但一时间也发挥不了战斗力,当然,最终结果毫无悬念,侍卫们死战不降,为燕王的出逃赢得了时间,三百多侍卫战死大半,剩下的也都身负重伤。
到了凌晨时分,战斗终于结束,假冒的燕王被生俘,连同那些车辆仪仗太监侍女一并押往长安,至于生俘的侍卫们,则一一押上城头,斩首示众。
领军前来潼关的是大将军汤和,老将军出山的第一战打得并不算漂亮,但也达到了战略目的,虽然未捉到真正的燕王,至少潼关是牢牢掌握在手里了。
他下令将侍卫们斩首,更是出了潼关众军心中一口恶气,然后又下令厚葬夏总兵,更是博得了官兵们的好感,汤和顺理成章的接管了潼关,卡住了中原通往陕西的咽喉要道。
至于如何安插班底,彻底收服军心,那是后话了,凭着汤和的本事,这些不在话下。
登陆一起看中文网,支持正版阅读,支持《武林帝国》
……
长安,城外大校场,一杆高高的招兵旗迎风飘扬,朝廷又招禁军了,待遇优厚,不光管饱,一个月还有三吊钱的军饷呢,大批青壮闻风纷纷前来报名,巴望着能吃上粮,当上兵。
关中是个人口密集的地区,地少人多,渭河平原的良田再肥沃,也养不了那么多人,而且这禁军不比平常的省军,乃是朝廷的军队,吃穿军饷都有保障的,死了伤了也有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