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穿越谭-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错特错,”义继决定给他当头棒喝,“如果长曾我部家愿意出手的话,那个姬若子绝对不会给你留下一丁半点的残羹的。”看到信教略带失望的眼神,义继决定继续打击他,“所以本家绝对不赞成你现在就招募一千军势去土佐。”看到信教迷惑的神态,义继难得耐心的解释一次,“原因有两个。第一,明国有谚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条家现任当主兼定公虽然骄奢淫逸不务政务,但以一条家的实力和在土佐的威望,如果全力动员的话,纠集七八千军势应该不成问题,那么信教大人你认为在如此优势的敌人面前你的一千军势和两千军势有区别吗?”义继缓了缓给游佐一段时间考虑,自己喝了口茶,才继续说道,“第二,以游佐家积累的财力,招募并维持一只二千人的农兵的确可以,但到底能维持多久呢?何况阿波方面给大人的支持不过一千农兵和一年的军粮,再多还不如阿波守自己出马呢。再说了,打仗总要有损失,那么大人的损失怎么弥补呢?掏老本?还是那句话,这样能维持多久呢?”

“那只有一千兵,能起什么作用呢。”听着义继的话信教痛苦的回应着,“到时候,不要说一条家,就是西土佐的豪族都不一定能轻易对付,臣,臣,不明白。”

“好吧,本家就彻底的交代给你。”义继看着整个志大才疏的野心家不由得叹了口气,“谁叫大人也是本家的一门呢。”虽然义继是用调侃的语气说的,但游佐信教却一本正经的点点头,这倒让义继有些哭笑不得,“大人应该知道本家和长曾我部家的盟约,盟约中本家许给对方东土佐的四郡,但是目前情况是长曾我部家完全掌握的只有香我美和长冈两郡,而安芸和土佐两郡还有很多反对的势力。”

“本家会给元亲公写一封信,就说大人是本家派去支援他一统四郡的,那么看在本家和大人领兵相助的份上至少这一千军势每年的军粮开销就能免了,那阿波给的三千石就成了大人起家的最初军费对不对?”义继的话让游佐频频点头,“有了这笔军费,那么兵员和物资的补充就不成问题了,再说大人是去帮助长曾我部家的,人家总不好意思不分点战利品给大人你吧,就算只有一点点,但积少成多,总够大人再招募些农兵的了。而且大人在帮忙的时候自然会和长曾我部家混个脸熟,如果几年内长曾我部家完成了四郡的统一,那么大人问他家借用一个边境的城砦作为攻略西土佐的据点,元亲公也抹不开这个脸,不给本家和大人一个面子是不是?”

“再说,一千兵正好,多了喧宾夺主让人家有了戒心,少了不像样子不成事,何况这些农兵不是武士,不是拉上战场就能作战的,正好利用在东土佐的战场上训练一下。”事实上义继想说的是信教也没有什么战场的经验,但最后还是决定婉转一点,因为他深知一旦小人忌恨起来的后果,虽然他作为天下第一大名是不惧怕的,但总归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到了大人有了出击的据点,大人多年积蓄也就有了去处,到那时候兵精粮足,自然和现在不可同日而语。”说完义继终于如愿以偿的看到了游佐信教脸上出现的喜色,于是义继决定再加把火。“再说,本家会利用和大友家的盟约在这一两年的时间将一条家拖入争夺伊予的战场,到时候损兵折将的西土佐还不是大人的囊中之物?”

“臣,臣多谢主公指点迷津。”说道这,信教已经激动万分,他没有想到义继竟然会为他考虑那么多,不由得深深的俯下刚才挺得直直的腰,叩拜起义继来。

“好了,大人打下西土佐本家也不是没有收获,要知道那些知行本家和大人可是一人一半的。”义继的话半是玩笑,半是提醒,“另外,本家财政拮据也无以为助,这样本家就免除大人三年年贡吧,也算本家的一点资助。”义继想了想又给了信教一个支援,“另外本家今年在招贤会上招募了十几个没什么特长只是弓马还算娴熟的浪人,原来想收入御亲兵充任足轻头的,这样一并支援给大人了。”

“主公大恩,臣无以为报。”游佐的话很动听,但义继却分明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一丝不甘和戒备,“臣即刻就去准备。”

“好好好。”义继含笑看着游佐退下,突然脸色一整,对着廊下一边侍立的本多正信问道,“佑笔头,你看这个人怎么样?”

“野心勃勃却又无勇无谋,”刚才的整个过程本多都看在眼里,所以很快给出了答案,“但还不落入了主公的算计。”

“算计?本家算计他什么了?”义继假装糊涂的说着,“你倒说说本家怎么算计他了。”

“主公的算计有三重。”本多慢条斯理的分析着,“第一是算计着游佐大人,利用他的野心去为三好家到一时无力顾及的地方开疆辟土。”本多竖起第一个指头,“第二,主公算计长曾我部家,其实就算游佐大人不去支援,长曾我部家也有能力在几年内统一四郡,但主公为了限制他家的发展,特意派了游佐大人去土佐,这样一来,长曾我部家为了不给本家口实只能按照主公设计的发展路子走下去,这样就永远被绑在一个叫三好的战车上,成为本家听话的小伙计。”本多的第二根手指也竖了起来,“第三,是算计大友家,谁让大友家是一条家的姻亲呢,本家现在还指望大友家拖住毛利家,自然不能和他翻脸,等一两年内本家缓过手来,那么对不起了。”

“哈哈,哈哈,”义继大笑,这个本多果不其然是个阴谋家,这点魑魅的事情都瞒不过他,“说得好,好极了。”接着义继陡然沉下脸来,“不过,正信啊!说话要说完,本家可不希望你遮遮掩掩的。”

“臣,”换成别人早就被义继的话说得找不到北了,但本多却一脸平静,“回主公,臣没有遮遮掩掩。”

“这就不对了,本家不是那种听不进逆耳之言的人,”义继看着本多,“你来本家都快半年了,你整天不是看从长庆公开始的本家历代佑笔留下的文牍就是和本家上下各色人等交谈,以你的聪明难道本家的情况还不了如指掌?”

“臣。不敢,”本多正信自然知道义继会派人监视自己,但义继的话已经说道这个份上了,自己再不露点破绽出来,以后义继也不会再大用自己了,“既然主公要臣说,臣就直言不讳了,主公还要算计阿波守长治大人或者是赞岐守存保大人,一旦他们有不满主公命令的举动,主公当会以雷霆万钧之势派人取代他们。臣的话完了,如果不对,还请主公责罚。”

“责罚什么?本家这是知无不言,言者无罪。”义继这是从脑海深处中截取的一段引蛇出洞的历史记忆,“何况你说的很对,这样就对了,本家立刻表奏大人为正七位下,以后知道怎么做了?”

“臣明白。”正信作出一副俯首贴耳的样子,但义继深知收服这个人仅凭恩威并施是远远不够的。

隐忧

 “主公,氏家卜全大人和小牧长信大人回来了,正在外面候见主公呢。”义继正在和竹中重治谈论着出兵越前的细节的时候一个近侍前来通禀。

“知道了,”义继看了看竹中,“先生,先到这吧,一起去看看他们带回来什么了。”

“也好,”重治点点头,建议道,“是不是让其他评议众也来听听。”

“民部大丞,此行有什么收获?”由于不是正式的评定所以义继倚卧在坐床上面,而几个评议众散座在义继的下方。

“臣这次一路上拜访了不少寺院,也在本藩治内寻访,”氏家卜全一脸的风尘,当然他侧后的小牧长信也一样,“不少寺院对本家以往的政策颇为不满,但自从臣传达了本家招募学问僧的消息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各寺社一定的补偿后,情况有了转变,本家和各寺社的关系变得和睦了。”

当然,真金白银都花出去了,还要有什么不满那就是不知死活了,义继腹诽着,点点头,示意继续。

“但是臣这次寻访藩内却发现两个隐忧。”氏家卜全没有报喜不报忧,当然如果他不报,小牧长信也会私下和义继汇报,那么性质就不一样了,“其中一个是关于那些国人和小名主的。”卜全看了看义继,当然也看到了其他几个他不认识的新人,犹豫了一下,但是还是说了出来,“永禄七年底主公曾下令两个命令规定知行五十石者必须出仕本家,而凡出仕本家者必须到饭盛城下居住。这就造成了下层武士生活的不便和极度拮据,现在还看不出什么,但有可能动摇本家的统治。”

“民部大丞,此话怎讲。”原本义继是倚卧在坐床上的,这下听了氏家卜全的话,变成了正坐。

“那些国人豪族一方面要在饭盛城下置有屋敷,另外要在任所置有屋敷,更要在知行所在地保有屋敷,这笔开销,不少几十石、甚至几百石知行的小国人、小名主根本无力承受,只能向商人借贷。而主公最近又发表乐市乐商的政策,许诺不再颁布德政令,这就更加断绝了下级武士的希望,”不听不知道,氏家卜全既然揭示了一个如此巨大的危机。“更加令人不安的是由于这三个地方都要留守人员,让不少武家疲于奔命,稍有不慎就会发生殆职或田地抛荒或领民隐匿产出的事情,这就将对本家造成巨大的损失。”

“这的确是个问题,”义继认真的问着四周的评议众,“你们看怎么办才好?”

“如果修订这个法度,怎么样?”想了半天,土岐光秀第一个开口,“千石知行以下的各家不必在饭盛城下居住,当然主公特命的除外,怎么样?”

“不妥,”竹中摇了摇头,“主公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彻底杜绝国人反叛的可能,千石以下的国人绝对是占了各地国人的绝大多数,放他们回去怕是纵虎归山。”

“是不是,可以分级呢?”本多提出一个新的建议,“千石以上仍居饭盛城下,百石以下可以令他们居住在各地郡代的治所,百石以下还居本土。这样一来,即可防范有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