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二十四监-第2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面的指挥官一见前面大乱,立刻感觉到了不妙,立刻鸣金收兵,但撤回去哪里有那么容易?带着大盾撤,速度肯定慢,而且脚部还容易暴露无遗,成为净军的靶子;不带大盾撤,转身逃跑,能否活命,就只能是听开由命了。
    这样的战机何可纲当然把握的死死的,让净军们开始向前推进,从阵地慢慢的保持进攻阵形,三分之一的人jǐng戒、三分之二的人行进。
    一路上碾了过去,直到土垅的尽头,逃退回去的蒙古军在平地上,用大盾重新列好了阵形。这一战,直接灭杀了五百多名蒙古军,俘虏近一千名蒙古军。
    胜利了,但不能大意,顾不得高兴,忙让奴隶们,收拾一下土垅。然后高高兴的回去也就是了,但何可纲看着那大盾,又是突发灵想——船。
    这个大盾长宽基本上就是六尺高,上边还有把手,看它那个厚度。如果绑在一起,基本上就是个木筏子,虽然这六七百面不一定能渡多少人,但如果,能从水面上来绕过去,跑到敌人的侧面,那将是多么写意的一件事啊?但他没想到的是,就因为这一神奇的想法,差点让净军全军覆灭。
    弄回去大盾后,何可纲立刻挑人来试验大盾的承重xìng,然后试着改造,一下变成筏子。何可纲如此明目张胆的造筏子,虽然是个好注意,但却给了进攻失败的蒙古族一个绝好的提示。
    蒙古是一个没有水军的民族,打水仗,并不是他们的特长,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不能利用水。最起码他们还有孙云鹤这样的正宗汉人。蒙古阵地离净军阵地不足一里地,对何可纲的动作当然看的是清清楚楚。
    孙云鹤立即想到,既然净军可以改造大盾为筏子,为什么蒙古军不能造些筏子划过去呢?而且蒙古人的筏子可不是木筏子,而是羊皮筏子。在河套地区,临近着黄河,哪里有人不懂得羊皮筏子呢?虽然说制造羊皮筏子有挺多的讲究,但如果仅仅是把羊皮缝在了一起,吹上了气,用个几天而已。那就无须这些讲究了,反正蒙古人这边带的羊也足够多,杀些羊也不会受到净军的重视。
    而对于那个土垅,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只需要做一些单人用的大盾,或者不要如此的急促进攻,到了土垅之处,慢慢的一边推进,一边把土垅推平也是可以的。但看到净军如今开始造筏子,如果一心的乘筏子逃了,抓回一睦奴隶和宦官杂役,又有何用?
    所以孙云鹤想到了两条腿走路的方法,急忙的跑到了温布楚琥尔那里买弄去了。
    在第二天中午时分,蒙古军先是从正面开始发起了进攻,按着孙云鹤的战术,一步步的推进着,不过速度不是很快。把对面的净军看的是又气又急,气的是蒙古人学狡猾了,如此这样一点点的折腾,让人看着没办法;急的是,这样推进虽然慢,但却不失为一种对付土垅地形的好办法。如果让他们一点点的靠过来,还真是让人束手无策。
    战斗仿佛又回到了最原始的状态,但在何可纲的心里绝对不是一样的,这不,现在有了退路——木筏。经过了一天半的努力,四三百只木筏已经改造完毕。一个木筏只能乘五个净军和一个撑筏的,因为有竖盾的存在,载人量有限。面对气势汹汹而来的蒙古军,何可纲决定利用水路,绕到左翼。只需一千五百个净军,由点破面,在没有大盾的阻碍之下,相信没有人能挡住净军。到时候打散了蒙古左翼,如果能从背后和守阵地的净军前后夹击大盾蒙古军。那此战危机自解。如果不能夹击,也能跳出包围圈,沿湖再走就是。
    想到就办,何可纲立即着人下水,左翼在湖边的位置,离自己的战地很近,只有一里左右,所以很快就到了。但到了之后,就不是这样的情况了。约一百五十面大盾立即冲了出来,也不进攻,只是挡在了河边,木筏往回走,人家不理,往东,人家就接着往东,反正在岸上的速度比在水里还是要快的。
    这里净军里有人无意中回头看了一下阵地,猛然发现,有大约几百个羊皮筏子已经飘到了战地后面的湖泊之上,向监军立刻汇报,监军一看,立刻如临深渊——中计了。虽然从宫亦开始就打仗,要说什么战斗经验,净军还是很少很少的,对于各种埋伏、军阵之类的东西,也接触的不深,都是孙承宗在训练之余和他们闲聊里才说的。

第261章 危机时刻
        而对于什么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兵书也根本就没看过,所以此时遇到这咱情况,的确有些慌神了,好在对方只是看着大盾挡住他们的去路,不让他们上岸,让他们惊恐万状的心思,慢慢的平复起来。
    是的,的确是中计了,孙云鹤的计谋说出来一钱不值,利用人多的优势,孙云鹤给温帅献计,昨天一天和今天一上午,准备了三百面大盾,一千百面小盾,五百个皮筏子。因料定了,净军造筏子肯定会在蒙古军一步步的土木工程攻势之下,会下水逆袭。而逆袭的对象也会是蒙古触水的非左既右两两翼,这是正常的思路,只要肯想想,应该不难。
    所以分别的把三百大盾、一千面小盾、五百羊皮筏子放在了左右两翼,一旦发现了净军的方向,则利用快马飞快转移这些东西。然后在净军抵达半渡之后,用羊皮筏子运兵突袭阵地后方。不能早了,羊皮筏被弩箭一shè就漏气了,上边的蒙古人一辈子洗不洗澡都不好说,更别提游泳了,虽然这些人都挑的黄河沿岸的,但半渡之后,净军就是回头,也已经来不及阻止他们上岸了。
    何可纲当然看到了一千蒙古兵yù从后面上岸,立刻惊恐万状,看来自己太小瞧蒙古人了。立即从阵地上调五百净军来守住岸边,没用何可纲吩咐,到位的净军们,直接的朝着皮筏shè击,这也算是另类的shè人先shè马了。
    蒙古军这时靠岸已经越来越近了,因为就是沿着岸不远飘过来的。一见净军赶了过来,立刻做出了防护措施。两人举着小盾就挡着前边。连人带羊皮筏者护住了,后面一人则拼命的划着皮筏向前。挡住了净军shè来的弩箭,继续前行。
    “大势以去,皇上,何可纲对不起您啊!”何可纲看着如此情形,感到了一丝的绝望和自责,想到了对皇上的保证,更是心如乱麻。如今仅仅是前面那个龟速前进的土木工程队。就已经够让人头疼的了。现在分出的一半兵力只能在湖上打转转,而无法上岸。后面的千人蒙古队又带着盾就要冲上来了,何可纲真的绝望了。
    而下面的奴隶百姓们,当然也看到了如此情景,看到了皮筏子一点点的接近着,他们不在想回到以前的生活(如果再次被抓,估计就是他们想回到过去。蒙古人也不会让他们回到原来了,在蒙古人的眼中,他们不再是奴隶,而是十恶不赦的魔鬼,肯定会百般折磨而死的。)所以他们鼓起勇气,勇敢的对何可纲请求。让他们用生命去扒开蒙古人身前的盾牌,给净军们提供shè击的机会。这几天的交往,让他们对净军的神弩有了一定的了解,只要有视野角度,基本上是百发百中。
    “将军。让我们下水和蒙古鞑子拼了吧,有死而已!”这的的确确是大多数奴隶百姓的想法。虽然他们一直都是卑微、懦弱的被别人踩在脚底的小人物。被别人欺压成这样,甚至连反抗、自杀的勇气都没有。但经过了疯狂报复和这几rì的战争经历,他们开始变的有了尊严、有了面对死亡的勇气。
    面对着一千蒙古兵,三四千的百姓上去,能有什么用处?除了拼死拉下他们的盾牌,给净军创造shè击的机会外,他们还能做什么?他们连件武器都没有,难道用牙齿咬吗?
    看着他们那瘦骨嶙峋的样子,何可纲可叹的摇了摇头,依他看来现在蒙古人此次人数有所牺牲损失,这样百姓应该能保留下命来。
    “将军,小人等如再落入蒙古人之手,必死无疑,且将军对我等有救命之恩,恩同再造,不仅让小人等大仇得报,又活了这几rì象人一样的rì子,死都值了!将军,我等去了!大恩大德,来生结草衔环,当牛做马,必报将军!”此时一懂点文字的奴隶站了出来,斩钉截铁的说道,对于他来说左右是个死字而已,以前活的生不如生,更没勇气自杀,现在的他,已经有了脱胎换骨的感觉,要活就活出个人样来!死更要死的有价值,虽然没有弄死蒙古人的本事,但死死的抓住盾牌,给净军们创造杀敌的机会,那还是能做到的。
    他的话,立刻引起了三四千奴隶百姓的热烈响应,纷纷的要去拼命、去送死。何可纲感动了,看到这些争着去死的百姓,他感到了百姓的可爱,以前不理解朱由校常说的一句话:‘我们汉人百姓,是这个世界上最知道感恩的百姓,只要拿出你的真心,必定换回一片天空’,现在虽然理解了一些,但却要看着这些百姓去拼命,去给净军创造机会。
    就在他左右的思想斗争之中,甚至想着狠下心肠,成全这些百姓之时,战场发生了转机。
    正在观察着整个战场的温帅突然接了斥候的通知,一支从大同方向起来的大队战车、马队,打着上次大同东南一样旗帜,正在快速的向这里接近当中,离此只有三里地了。依那支队伍的行军速度,估计很快就能直到。
    温帅一颗心一下子落到了谷底,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啊,自己早已在这一路上设了几名斥候,一直注意着大同方向,就是怕这位明皇过来搅局。
    这段时间他可没少往明皇那边使心思,就是为了能够在明皇来此之前,也在草原联军到来之前,把这三千人给吃掉了,否则把这些武器和联军一起分享,那简直是在从他的嘴里抢食了。为了这三千净军手里的武器,他可是在大同不战而逃的。但现在,还是前功尽弃,明皇又来搅局了。
    自己的手里根本没有能够对付他的武器,那个巨弩根本不是人类能够对付的。但就这二千多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