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立志传-第1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中山需要杨洪森,没有杨洪森的支持,他会很快从元首宝座上跌落下来。

杨洪森也需要孙中山,以前需要他的声望,现在需要他作为总理权利的延伸。

由于最近人气的飙升,杨洪森特地抽出时间,接受了《中央日报》、《上海申报》的采访,他们在提出了一些关于国府未来政策等问题后,也提出了社会上比较关心的话题。

“恒生银行、中国石化在美上市的成功,我想说的是,中国民族实业家,不应将眼光局限于国内,应当展望更加宽广的国际舞台,参与到国际经济合作,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份子。”

“我认为不管是在国内上市,还是在国外上市,任何企业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相对于国内市场,国际竞争将会更加惨烈,任何准备在美上市的企业,都应做好充分准备。”

“对于具体个人经济状况,我甚至于不如经济顾问李德尔斯那么了解。”

“如果我弃政从商的话,我的目标的就是全球首富。”

中国人现在早已知道地球是圆,除了中国以外,还有美国、英国、法国,那么全球首富有多少钱呢?扣除那个神秘莫测的罗斯切尔德家族,以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家族、金融大亨摩根家族为例,他们的财富让人咂舌,现在国人发现与大巫相比杨洪森就是小巫,他们与小巫相比也就什么都不是了。

《中央日报》、《上海申请》因为这一期的采访销量猛增。

对于杨洪森到底有多少钱其私人经济顾问李德尔斯被问即时始终笑而不答。

《上海申报》的记者们并没有刻意去调查杨洪森的老底,只是拿着记者证到国府税务总局去了一趟,拿到了中国十大企业的纳税情况表,然后将杨洪森持股的企业标出来,人们发现十大企业中有一半属于或曾经属于杨洪森,其中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都已转化为国有控股企业。

杨洪森旗下的希尔顿烟草集团公司也成功入围,目前,他们是中国最大的烟草公司,英国、美国烟草公司被打的节节败退,通过走私希尔顿烟草公司甚至打入了日本市场,而广大的日本烟民一直认为他是美国烟,甚至很多中国烟民也是如此认为,实际上除了那洋气的名字外,他是个彻头彻尾的中国民营企业。

当然杨洪森的每年投入到慈善事业的资金也是惊人的,记录在案的捐款在1916至1918年两年期间共有数十笔数千万新国币。

巨大的财富容易引起社会的警惕,这是杨洪森大肆捐款的一个原因。

美国著名钢铁大王卡耐基有句名言:“一个人到死的时候还是家财万贯;这是一种耻辱。”

这句话对杨洪森来说更有意义,钱对杨洪森来说并不是一切,他就算开出1亿美金,也买不到PS。

他一方面拼命赚钱,另一方面他大把的花钱。除了慈善活动,他主要业余爱好就是收藏外国艺术品,这到不是他艺术欣赏水平有多高,或者宋美龄的原因,这完全有他的恶趣味在作祟。

   第十九章

两江经济在高速发展的时候,城市人口也在迅速增长,作为一个新阶层,工人力量也在茁壮成长,杨洪森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

俄国的十月革命、日本的米骚动都充分证明工人与农民一样不可小视。

中国的工人力量还很弱小,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工厂数量的增加,工人的数量必然增长,按照中国目前人基数推断,未来中国的工人力量将是最庞大的数字。所以,现在就在组织规划好。

上海一些颇有远见的实业家很早就提出为工人增加工资、提高福利、缩短工作时间等等,但整体的情况是中国经济在增长,资本家的利润在提高,但是工人的生活水平却在不断下降。

在城市中工薪阶层是工业产品的主要消费群,而中国资本家更看重出口,而不是内需,这些人并不在乎工人们是否买得起他们的工业产品,因为国外的市场需求很大,购买力更强,获利的利润高,即使放弃国内市场,他们依然有足够的利润。

杨洪森却不能和这些资本家一样短视,中国的企业太过依赖于国际市场,若国际市场出现波动,比如经济危机什么,这些出口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对国民经济更是沉重的打大。

当外国商人虎视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时,中国商人却自己出局了。

杨洪森利用强大的国家机器对国民经济进行干涉,大规模的挖掘、培育国内市场。

拉动内需的前提是国民手中要有Money。

没Money,没市场,没内需,有Money,有市场,有内需。

别看现在是民国,但农村的那种封闭小农经济依然存在,这决定了目前中国工业产品主要消费在城镇,而不是乡村,通过中国当前税收情况可以充分反映了这一点,城市税依然是国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工薪阶层增加收入的前提是,资本家们愿意与他们分享利润,可是更多的资本家不愿与他们分享利润。

“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二条腿的工人满地都事,你不干,身后有的是人干。”

大量进入的城市的外来务工人员为资本家们提供了过剩的劳动力,所以他们在选择劳动力方面有着更多的余地。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他们降低工资、延长工作时间,而工人们为了在城市中得以温饱,不得不接受资本家的压榨。

工薪阶层在城市中生活要精打细算,购买生活所需的工业产品时,他们首先考虑的是价格。在这一方面,中国的资本家败在日本和欧美商人的面前。

别看中国工人的工资少,但是其购买力无比强大,这就是市场潜力。

在杨洪森所属的两江财团,对于工人福利极为重视。

杨洪森接受过强大的政治教育,而且曾倒着阅读过德文版的《资本论》,对于资本家的本质有着充分的了解,对于他们剥削的方式有着深刻的认识。

资本家通过占有剩余价值来实际利润,而这其中又分为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根据国外的先进经验,美国的资本家们已经提前进入了相对剩余价值时代。而中国目前仍停留在半调子的绝对剩余价值时代。

绝对剩余价值剥削太露骨,太野蛮,太不文明了。

杨洪森收起了他的那张血盆大嘴,让自己看上去更想一个慈善家,而非资本家。

如美国商人福特提高工人时薪一样,两江财团在1919年全面提升工人薪金,由此带来的轰动效益远超过美国的福特。工人可以通过购买公司股份参加公司的分红,财团还提供教育、卫生、住房等多项福利待遇。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提升,企业效率取得了增长。工人在相同的时间内创造了更多的财富,而他们的创造的财富与他们享受的福利、增长工资比例却下降了。未能充分认识到相对剩余价值的绝对剩余价值孙中山,称赞杨洪森为“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骄傲”。

两江财团再次担当起了国府政策风向标。国府很快对国有控股公司的工资、福建等进行了调整,国会方面在杨洪森的推动下通过了《工会法案》。

这让杨洪森在工薪阶层中的支持率迅速攀升。

孔熙祥并不懂杨洪森的那套相对剩余价值论,“未来每年拿出那么钱去迎合那些工人值得吗?”

“我亲爱的大姐夫,对于实业你的不懂。商人追求的是短期效益,而我们实业家追求的是长期效益。”杨洪森用桌子上的蛋糕向他解释了什么是相对剩余价值。

孔熙祥笑道,“这样说来,增加了这么多利润,分给工人一些也没有什么?”

杨洪森的讲解孔熙祥并没有完全吃透,这引起了宋子文的白眼,宋氏三姐都听懂了杨洪森的意思。

宋庆龄说道,“这样说来工人们的收入相对来说没有增加。”

“正是如此,与他们所创造的利润增长率相比,收入应该相对下降了。”

宋庆龄坐在那里地思考着什么,杨洪森微笑着说道,“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的话,我向你推荐德文版的《资本论》。”

“那可是布尔什维克的东西。”孔熙祥说道。

“对于我们的世界,他同样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谢谢玉琨的推荐,我会拜读的。”

在这种家庭聚会通常都在宋蔼龄的住所,杨洪森在这里从来不谈政治,国际经济是这里的重要话题。但是政治与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想要完全不谈政治那又是不可能的。

当杨洪森将话题转到日本经济的时候,宋子文说道,“我看日本人经济崩溃了最好。”

孔熙祥道,“中、日经济相互依存,如果日本经济崩溃,只怕我们中国经济也会受到波及,更甚者会……。”孔熙祥啧啧嘴,一脸忧国忧民的架式。

孙中山最担心的日本因国内经济导致对华的政策的改变。

日本的如今的经济状况,一方面是由于畸形的现代化发展,一方面是来自中国的竞争。后者对日本的影响更大,由于中国的竞争日本经济在欧战期间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在中、日、朝这个经济大循环中,中国的市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中、日关系一直不能正常化,也直接影响到了日本的经济。

未来日本想要重新进入中国市场的难度非常大,前景不容乐观。日本政府希望中国放开市场刺激国内经济,但是孙中山可不敢轻易把那道门打开,这会引起连锁反映,目前他只能一点点地向日本开放市场,一下子全面开放是不可能的。

美国虽主张“门户开放,利益均沾”,但在太平洋上美、日争霸越演越列,这进一步促使美国不愿与日本分享中国。

中、日政治分歧在无法得到妥善解决的时候,杨洪森在经济方面是不会做出太大的让步,这一点日本政客们也是清楚的。日本的经济正处于震荡调整期,这一期间将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而日本经济的崩溃代表着日本军人力量崛起,标志着中、日之间的战争进入倒计时。时间对杨洪森来说是相当宝贵,杨洪森仍需要5至10年的时间,时间一到就算日本人不挑起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