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立志传-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个星期内中石化将进行大规模勘探性开采,对于这个油田具体情况也会浮出水面。

在一个星期内艾斯克又打出了数口油井,苏俄方面的专家保守估计新油田的储量约在80亿桶以上奇Qisuu。сom书,至于油质对于这些长年与石油打交通的人来说一看便知,不过具体的还需要等待进一步报告。

德普勒极度兴奋,虽然这地方偏了一点,交通差了一点,但是这里有石油。

列宁要比杨洪森更进一步得到西伯利亚新油田的情况,而那些国际石油大亨们也都在很短的时间得到了关系西伯利亚新油田的消息。

中石化在美国的股票快速成长,那些个没把巴库油田啃一下大亨,把注意打到了中石化身上,但是杨洪森也不是好惹的主。

中国石油的主要市场在远东,除了满足本国的需求外,还向日本等国出口。

有些大亨想将这家亚洲第一大石油公司收下麾下,可是如果能那么容易办到话,美孚早就这么干了。英国试图让中国人就犯,在远东直接来场价格战,通过借“壳”进入俄国市场,这实在是太吸引人,深居幕后的洛克菲勒把打第一炮的位置让给了英国人。

有人开始兴冲冲地尝试收购这家公司,中石化的股份继续向上涨,面对收购杨洪森采用的是节节抵抗股价也随之增涨,中石化的股价已经完全脱离了其真实的价值,现在就算把中石化拆了也不值这个钱,在短短的二个星期之内,英国石油商就得到了中石化38。5%的股份,为此他们花去了数千万美元,将这个原来在3美元徘徊股票,一直拉到了36美元。美孚公司以平均每股11美元的价格获得了20%的股份,而根据华尔街的消息杨洪森手中持有的股份已经不到5%了,洛克菲勒以平均每股22美元将手中的20%股权全扔给英国人把。

英国怀疑美孚是不是放弃了远东市场。

美孚是不会放弃远东市场,只是他们放弃了中石化而己。

如果洛克菲勒是杨洪森的话,他会比后者做的更漂亮。

英国石油拆巨资收购中石化消息一发布,中石化股价小冲了一下后,振荡回落,接着它就开始了飞快的跳水,英国石油商连阻止的机会都没有。

因为从中国方面得到的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陕西、玉门因为事故需停产半年,苏俄准备接手西伯利亚油田,原本英国远东石油公司还以为他们手中至少还拥有北非油田,结果发现那不过是个空壳。这些商人在苏俄手下吃了暗亏后,他们又在杨洪森手中栽了大跟头。

他们花了这么多钱发现自己完全被人给耍了,他们到手的公司现正分文不值。

被气昏的商人们叫嚣着要对中国发动战争。

英国石油商开始与中国政府谈判,当然主要还是政府协议,因为他们的投资实在是太大了,如果他们什么都没有得到,那么他们身后的投资者是不会放过他们的。

“现在你们知道错在什么地方上了吗?”

“我们不明白,李德尔斯先生。”

“那么你们就继续迷糊吧,但仁慈、善良的我决定以每股5美元的价格,将你们手中的废纸收回。”

“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不,这是完全可能的。”

机构操纵股市并不可怕,如果国家加入进来,而且还是两个国家加入的话,那就十分可怕了,而且这两个国家此时都有大国的潜质。

“现在我们知道了,我们不应该打中石化的注意,就按5美元的价格吧。”

“你们真会开玩笑,那是上个星期的价格,3美元,在没有变成废纸前,我愿意接受。”

“开玩笑,就算那些固定资产也不值这个价。”

“说到这些固定资产,我更要提醒你们了,中国现在的社会治安很不好,你们可要小心,说不定你们出门就会遭到绑架。”

“李德尔斯,你这是在威胁我们呢?”

“威胁,比起你们收购前发布的那个价格战,这根本不算是威胁。”李德尔斯欣赏着他们的脸部的表情,十分绅士地谈然道,“你们不了解布尔什维克所以你们才会如此乐观的认为1920年之前他们就会被赶下台,现在你们犯的同样的错误,那就是你们不了解中国,更不了中石化意味着什么,你们完全被金钱遮住了眼睛,如果我们对你们展开反收购,……。”

“就你们公司?”英国有些不屑

“看来你们的工作完全的并不充分,杨先生他可以无限制的调动中央银行的资金,而且华尔街方面应该十分愿意提供帮助,……。”

李德尔斯只是想告诉眼前的这些人,杨洪森手中掌握着大量的可以变现的国家资源,而这些资源可以帮助他在短时间内筹集到足够的资金。

英国石油集团的老板们突然宣布放弃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的收购,如果真的再这么不惜一切的斗下去,未来会是什么样的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他们只是想通过迂回战术得到俄国的石油,而不是再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而双方都明白什么是适可而止,结果最后倒霉总是那些小鱼小虾。

   第八章

德普勒在莫斯科也听说英国石油商对中石华发动的收购战,英国石油商在几乎胜券在握之机突然宣布停止收购实在令人费解。因为与这个老板他接触的不多,他对杨洪森也不甚了解。不过他和那些英国人犯了同样的错误,那就是喜欢用西方的思维去考虑东方的事情,而且在他们的眼中中国人是很容易上当受骗或受到恐吓的那群。

英美烟草公司曾经在中国横行一时,可是他们不知道什么叫“政策性”调整,结果在中国惨败,几乎一夜之间把远东的市场给全丢光了。花旗银行在华已近百年,他们同样不懂得什么“政策性”调整,结果他们被摩根大通给替换。

“政策性”调整的可怕在于他能让拥有100%市场占有率的企业,一夜之间失去整个市场。

美孚当年在短时间内将其它公司踢出中国,靠的就是“政策性”调整,所以美孚打一枪就走。

不管什么样的跨国企业要想在中国站住脚,首先就要与杨洪森保持合作关系,恶意行为最终得到的是恶意的报复。

德普勒极度兴奋地回到北京向杨洪森汇报了他的莫斯科之行的成果,可杨洪森却询问大量关于哈默在俄的近况。德普勒多次听列宁提到过哈默这个年青人,不过很可惜,在俄期间他们一直没有机会与其见面。

杨洪森从德普勒那里也得到了很多消息,俄国正在大力推行“新经济政策”,而他沿途发现俄国的经济形式并不乐观,这其中的一个因素是大量的军费开支,这里主要指的西线波兰战场。

俄波之间大的战事结束,但是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地区战争还在继续。

战争的结果对杨洪森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坐收渔利。

在国内因为这场收购的风暴并没有停止,随着英国石油商放弃对中石化的收购案,中石化在国内展开了大规模的吞并行动,从开采、提炼、制桶、销售各环节展开。中石化还在美国西海岸进行大规模收购活动,他们拆资150万美元,收购了数家炼油、开采企业,组建了独立的子公司“东方石油公司”。

美国的石油大亨们并未重视这家“东方石油公司”,“东方石油公司”下有五个油井,但是目前这些井不要说出油了,连水都没有出过。至于那些炼油厂,如果不是杨洪森花高价收购的话,用不了几天就破产了。“东方石油公司”资产貌似很大,而员工只有20人,如果炼油厂无法获得原油,而采油公司又无法开采到石油的话,在双重的亏损下,这家“东方石油公司”将会很快从半停产中重新回到破产进行时。

这个中国暴发户有钱,爱怎么乱花就怎么花吧。

6月,艾斯克受命回美招集人马打井,对于这位“上帝之手”美国的娱乐界狠狠地把他调侃了一翻。

德普勒已经不需要他艾斯克了的运气了,现在那片地区随便打打都是自喷井。

德普勒让艾斯克走人的深层次原因来自于艾斯克对其统治地位的威胁,对于笃信基督的俄罗斯百姓来说,他的那套“上帝之手”的说法很有市场,而那些敬畏神明的中国人更是如此,不把这个蛊惑人心的神棍踢出俄罗斯,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在俄事业,因为他们早已被内务部的那帮人给盯上了。

回到美国的艾斯克继续着他那不败的神话,在那五口废井中,他打出了二口油井,一口天燃气。

“东方石油公司”公司得救了。

这标志着杨洪森在美国的石油事业开始步入正规。

日本方面对于杨洪森石油领域取得一个接一个的胜利感到震惊,一些人开始寻求与中国的合作,以解决日本能源的需求问题。日本没有石油,对石油的需要完全依赖进口,而日本海军是用油大户。

中国对日本的原油出口日渐增涨,日本对中国的原油更加依赖,一些有实之士认为,日本需要拓宽渠道。东南亚是英荷的地盘,中、南洲是美国的后花园,至于中国、苏俄都相对较封闭。北非意大利属地已知的油田全在中国人的控制之下,波斯这里是英国的地盘,……,想要拓宽渠道谈和容易。

在日本不管海、陆有多么深的矛盾,但是对于吞并中国的想法却是一致的,关键是怎么吞并,陆军比较直接,海军策略显得过于四平八稳,中国国力的增强日本上下有目共睹,而日本的经济完全处于中国的经济阴影下,日本7%的经济增长率,来自与“经济协作体系”的初步确立。日本的工业原料在中国基本都能得到满,其工业产品有六成销往中国,一旦中日敌对,经济协作体系的崩溃,日本的经济必受重创。

海军反对与中国全面开战,因为陆军完全靠不住。

日本陆军部与海军部每次都会为那点预算争吵不休。

海军将美国视为敌手,陆军将中国视为敌手,征服太平洋与征服中国同样有难度。

中国军事工业在美国的扶持下发展极为迅速,他们从无到有,虽然他们的步枪比日本的还要粗、还要烂,但是他仍然在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