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还有一艘军火船被击中。
数千吨弹药发生了殉爆,并使附近的一艘登陆舰被毁。
此次地潜艇袭击,给中国登陆舰队带来了较大的损失。
登陆舰队司令钱坤海军上将立即下令登陆舰队紧急避入比斯开湾的法国港口,同时命令郭挺加大搜索力度,并向国内建议,在没有严格控制整个拉芒什海峡及比斯开湾之间海域的制海权的情况下,登陆舰队暂不进入上述海域。
同时下令后续的登陆舰队就近在土伦港、马赛港和尼斯港靠岸,将各种装备和人员卸载到码头上,然后通过火车运往加来地区。
钱坤的决定并没有被完全通过。
总参只同意了最后一种作法,但仍要求登陆舰队已经进入大西洋的分舰队不计伤亡代价,集体进入瑟堡、卡昂、勒阿弗尔等法国港口。
经过总参的计算,如果按照最初地计划,登陆艇队分成若干批次进入海峡的话,被英国潜艇的拦截几率要大得多,反而是一次性集体通过的损失最小。
于是在3月23日,登陆艇队经过重新编组后。
浩浩荡荡地进入了海峡。
虽然中欧联合空军牢牢地控制了海啸上空的制空权,但离英国这么近的海域集中如此大的舰队,仍然有多种方式可以让英国人知道。
因此。
在上午10时许,中国登陆艇队一进入海峡。
英国海军就派出了一支强大的舰队前往拦截。
这支由海峡舰队、本土舰队组成地大舰队,拥有3艘超级战列舰、5艘战列舰、3艘战列巡洋舰、9艘重巡洋舰、13艘轻巡洋舰和42艘驱逐舰。
这样大的舰队确实让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感到恐惧,因此,中欧侦察机一发现这支舰队出现在朴茨茅斯军港外的怀特岛海域,就立即发回了消息。
虽然在此之前,英国海军调集各大舰队地主力战舰进入朴茨茅斯军港一直被中欧联军的侦查力量密切注视,但由于处于岸基飞机及防空力量地保护圈内,中欧空军仍然无法对其进行轰炸,更谈不上将其消灭在军港内。
总参强令登陆舰队北上的作法,确实让钱坤无法理解,他甚至一度认为是中国的无线通信系统被英国干扰和欺骗所致。
直到总参将最终的计划发送给他时,才让他释怀。
原来总参在与法国、意大利的总参谋部共同协商后,制订了一个诱敌计划。
该计划借助英国海军一心希望全歼中国登陆舰队,保障英国本土不被登陆的念头,利用登陆舰队作诱饵,诱使英国海军的主力南下追击,脱离或在英空军战斗机作战半径末端时。
利用强大的空中力量歼灭英国大舰队。
由于时间关系,登陆舰队来不及将船上地物资卸载,只能满载着担任诱饵任务。
当然这样一个作战计划确实有些疯狂,一旦中欧空军无法有效阻截英国大舰队,加上拥护舰队也无法阻挡的话,那么这数百艘没有任何防御力量的舰船组成的登陆舰队就只有可能被英国的大舰队一一击沉。
虽然欧洲海军也拥有数量庞大的主力战舰,但由于需要封锁真个英国周边海域。
并对美国大西洋舰队和第6舰队进行戒备,大量主力战舰分布在北海、法兰群岛海域及爱尔兰以西海域。
留在海峡的欧洲海军只有1艘超级战列舰、2艘战列舰等主力战舰。
这样地力量显然无法与英国的大舰队抗衡。
掩护舰队只有4个航母战斗群,加上登陆舰队的2个航母战斗群,总共6个航母战斗群。
中国海军远征舰队的实力似乎可以抗衡英国的大舰队,但如果英国人将战斗拖延到晚上,则会极大地加大中国远征舰队的作战难度。
同时埋伏在四周的英国潜艇的威胁,是中国远征舰队基本上可以杜绝在夜间起降飞机的作法,也就是说,一到晚上,中国远征舰队将没有什么战斗力。
虽说掩护舰队内的“中华”号、“山东”号超级战列舰具有极强的对海作战能力。
但数量太少,所起作用并不会让人满意。
如此一来,中欧海军就只能在白天完成对英国大舰队的打击后,立即脱离战场,将夜间的攻击行动全部交给空军。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登陆舰队的安全。
于是,23日上午,登陆舰队一进入海峡海域。
钱坤就下令舰队减速,并作好随时掉头逃跑的准备。
而掩护舰队此时已经进入海峡群岛航行。
上午11时,掩护舰队与欧洲拉芒什舰队会合,并开始逐渐向英国大舰队逼近。
而同时,中欧空军开始与英国空军在海峡靠近英国一面地上空展开了激烈的空战。
数百架各型战斗机在这片狭小的空域里捉对厮杀,然后不断有飞机拖着浓烟坠入大海,甚至凌空爆炸。
英国空军的喷火、飓风、等战斗机虽然与法国、意大利空军的D0…520、MC…200系列以及仿制中国的CF…3战斗机则使英国一下子落了下风。
当CF…4型战斗机出现在空中时,巨大的性能差异终于显示出了巨大地战果差距。
近二个小时的空战,双方不断派入新的战斗机参战,英国总共出动了438架战斗机,却只回去了115架。
欧洲派出了253架战斗机,被击落了169架。
而中国出动的165架战斗机,却仅损失了53架。
接着后期出动的中国战斗机担任的作战任务不再是争夺制空权,而是掩护200余架各型攻击机群。
对英国大舰队进行空袭。
鉴于印度洋海战及对日本“东京”号空袭作战中的经验,攻击机群的攻击目标并不是英国地那些战列舰或战列巡洋舰,而是征战放在了巡洋舰和驱逐舰上。
中国的飞行员明白。
不首先砍掉英国大舰队的防空火力,直接对英国主力舰队地进攻会导致严重的伤亡。
且并不能取得较好的战果。
从中午12时20分开始,全部由俯冲轰炸机组成的攻击机群开始对大舰队外围的驱逐舰和巡洋舰展开了攻击。
二百多架俯冲轰炸机散开,各自寻找自己的目标,进入轰炸航线。
攻击持续了半个小时左右,当最后一架俯冲轰炸机投完炸弹飞走后,英国大舰队才开始整顿队形,并救助受伤战舰及落水船员。
15艘驱逐舰被击沉,4艘遭到重创,动力被毁需要拖带;另有十余艘驱逐舰受到一定的伤害。
而舰队主力没有受到丝毫影响,13艘轻巡洋舰也仅有2艘被250公斤级航空炸弹击中,但都保持了全部的战斗力。
不过,中欧空军的俯冲轰炸机却受到了较大损失。
86架飞机被击落,21架受伤后坠毁,6架飞机受伤后仍坚持回到了基地。
英国大舰队的防空火力之强。
由此可见一斑。
当中欧空军的轰炸机群离开后,英国本土飞来的战斗机才出现在大舰队上空,这批一百架战斗机没有发现敌机,只好在舰队上空展开,为舰队护航。
舰队司令见状,下达了留下部分巡洋舰和驱逐舰进行救护,其余战舰继续前进的命令。
此时中国的掩护舰队与欧洲拉芒什舰队一起混编……
航母及4艘护航航母立即派出了舰载战斗机前往英国舰队上……
的意思很简单,不给英国空军以喘息的机会,因为他从空军联络员那里知道第二批攻击机群已经起飞。
这批舰载战斗机到达英国舰队上空后,立即与英国战斗机进行激烈空战,约半个小时后,因燃料问题,双方脱离战场。
此时英国空军一架被击落了42架战斗机,而中国仅损失了15架。
下午13时50分。
第二波攻击机群到达英国舰队上空,而此时英国空军的下一波战斗机正在前来的路上。
分散后地机群使海上的防空火力无法集中,战斗机先进行俯冲,对英国大舰队的各个防空炮位进行扫射,以便压制防空火力。
而俯冲轰炸机却立即寻找自己的目标,进入轰炸航线。
这一波攻击机群有120架各型俯冲轰炸机,除了携带航空炸弹外,还有40架中国的俯冲轰炸机携带了203毫米火箭弹。
这种专门用来对付驱逐舰一类目标的火箭弹,射程可达3000米。
每架俯冲轰炸机可携带4枚这种火箭弹,由于速度较快,可以使攻击更加准确,同时重达35公斤的半穿甲战斗部,即使命中一枚,也能对驱逐舰造成较大伤害。
这大大地加强了俯冲轰炸机的打击范围,并增强了自身的战场生存力。
而此次打击地效果也主要集中在携带这种火箭弹的中国俯冲轰炸机身上。
由于其余的俯冲轰炸机需要进入目标很近的范围内才能投弹,使英国大舰队的防空火力能够有效地抗击空中目标,在20分钟的攻击时间内。
就击落了43架飞机。
而携带火箭弹的中国俯冲轰炸机,则可以在小口径高炮有效射程外,就发射火箭弹,因此,只有3架被装有Vф引信的102毫米高炮击落,其余地都顺利完成了攻击。
这次攻击,使英国大舰队损失了9艘驱逐舰和1艘轻巡洋舰,另有7艘战舰受到不同损伤。
随着离本土越来越远。
到达舰队上空进行护航的英国战斗机越来越容易迟到,且巡逻时间也越来越短,从最初的一个小时到目前的20分钟。
下午17时40分,掩护舰队与大舰队的距离只有40公里,双方的舰载雷达都发现了对方。
英国的大舰队并不愿意与掩护舰队做纠缠。
他们的主要目标是中国的登陆舰队。
但40公里的距离,足够双方的超级战列舰上的主炮对对方战舰形成有效威胁了。
英国大舰队中的“狮”号、“英格兰”号、“苏格兰”号三艘超级战列舰对雷达回波中最大的几个信号进行了5次齐射,40枚457毫米炮弹仅有2枚击中了掩护舰队,但这种巨大的炮弹仍然造成了“徐州”号巡洋舰被毁,另一枚则击中了欧洲拉芒什舰队的“渥大惟”号超级战列舰,所幸没有造成太大的损伤。
中欧舰队立即进行了还击,但由于是以舰艏对着英国舰队,因此,只有6门533毫米主炮和12门457毫米主炮开火,6次齐射没有形成任何效果。
而且更重要地是,此时的英国大舰队因为航向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