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歌-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出征的军力配置,先说留守人员:

依据林丹汗的遗命,大明富平侯舒烨稷,有权力掌管500名披甲兵丁。可是‘铁槊科诺特’太敏感,所以舒烨稷手下掌领的,仅仅是乌云娜帮忙调配的500名普通士兵。

由于黄得功发觉贵英恰有些不靠谱,于是把申甫的一营半人马,都留下来归舒烨稷掌领。这样,舒烨稷手中的500甲兵,加上一营骑兵和半营炮兵,就是留守五强中,力量最强大的。

其余四强分别是却图汗的500科诺特、额哲汗的500科诺特、图巴太锡的500朵颜军,再有就是贵英恰台吉的500科诺特。

我们都知道,察哈尔这边的铁槊科诺特,最早是5000人,黄得功抽调了4000人之后,额哲汗名义上的军队,就剩下这1500名的铁槊军了(其中500是却图的)。

留守归化的人当中,自然要选出一个形式上的主帅,这个主帅就是多罗特部的一等台吉图巴太锡,奥巴的长子,同时也是额哲汗的大舅哥!

留守人员敲定后,就是出征人员了:

黄得功的忠真军,三个营。前营都司是高恒波,左营都司是李老栓,右营都司是冀乐华。每营4千人。

曹变蛟的河套军,三个营。前营由他自己兼任,左营都司是李定国,右营都司是白文选。每营4千人。

申甫的忠武军,原本同样是三个营。但他分了一半的人马给舒烨稷。所以真正出征的,只有一个半营,共计6千人。其中整编营属于炮兵营,另外半个是骑兵营。

原本忠武军的两营骑兵,是贺赞管辖锦衣六卫的班底。但这次出征,锦衣六卫需要留在国内帮忙看护。所以,专门由山西关抽调了6千骑兵配给他使用。主将都司是山西偏头关的段大绪。

蒙古联军同样是三个营,察哈尔这边是4千名铁槊科诺特,主将是察哈尔铁槊军的大苏木哈尔巴拉,舒烨稷的老朋友。

却图那边是4千轻骑兵。因为却图汗的老家在漠北,所以,后续人马还会陆续补充进来。主将是额尔德尼木图,却图汗的小儿子。

奥巴这边同样是4千名大明铁甲装备的骑兵,但训练水平和实际战斗能力,却远远不如其他部曲。主将庆格尔泰台吉,奥巴的三儿子。

一共是10个半营,4。2万人。

整个这支军队的主帅是黄得功,副帅是哈尔巴拉,其余人都领副将。黄得功的职务,也正式由大明参礼正使,变成了大明助安乐王征北大将军。这是早就写好的任命诏令,专等事态进展顺利后,进行公布。

从舒烨稷掏出这个诏令开始,黄得功就清楚,自己短暂的驻外使节生涯,彻底结束。

……

第七章:纸醉金迷

第七章:纸醉金迷

很多事情,都经不起往细了琢磨,北方冬季,严寒曝雪,食物匮乏,在这样残酷的自然面前,仍然有将近20万的将士,同时在四条火线上浴血厮杀。他们在哼唱着思乡的悲歌时,国内的大后方,却在夜夜笙歌。想想,确实挺他妈操蛋的。

但不论怎么说,世界是多极的,也是多姿多彩的。无论是人也好,家也好,包括国家在内,都是同时面对多重事务的。上午喝喜酒,午后去烧纸,单一面对一件事儿的时辰,还真是没有。所以,对于国家或者民族来说,战事,需要尊重,纸醉金迷,也同等重要。

马世奇,今年丁丑科状元郎。现在,正苦恼地闷坐在书房之中,他的苦恼,来自于摆放在书案上的五封请柬。

有的时候细想想,人活着,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儿,顶顶没劲的,是快乐与烦恼并存。

上苍,这个被我们寄予无限祈愿的象征,赐予我们的快乐,却好少好少,总结来,总结去,无非就这么四句话: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除了这四样,大家琢磨琢磨,我们人类还有什么第五种快乐吗?你举多少个例子,上苍就会残忍的叫你痛苦多少次。

多少种情感就有多少种痛苦,每个人、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拥有这样那样的苦难,其中有一种苦恼,是人类所共同拥有的,那就是局中之迷。

当局者迷,旁观者却未必清。

呵呵,大家都想当官,出将入相,朱门深宅深几许。可是高处不胜寒,风光无限却偏偏在险峰。千百万人盯着你,算着你,都盼着你下来之后他上去。每日里燃脂焚膏地动脑子,这么份苦楚谁懂得?

大家都想发财,金山银山,数钱数到手软手酸手抽筋。可是钱财动人眼,白玉连床连着鬼,任谁都想分你一杯羹。子孙亲族,新朋旧友,外加官府盗匪。偌大个家业,事儿事儿都要操心,凭般地操劳谁懂得?

所以说,小民和贵族之间,相差的不是地位和财富,差别的,是上苍赋予你的角色和使命。

不论是幸福人的泪,还是苦恼人的笑,都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感受。你快乐,所以我快乐,就是这个道理。

现如今的光景,如果按传统纪年来计算,是崇祯十年冬十一月,快过年了。但如果按徐光启组建的西历局来纪元,就应该是1638年的一月了。

现在的大明,因为崇祯皇帝在登基之初,借着‘恩许令牌’的颁发,和皇商的遴选,大力发展了商业。

皇商的角色,并不是皇家采购代理这么简单。事实上,他们一方面是享受国家政策的行业巨头;一方面,又担负起利税大户的职责。

所以历经十年之后,大明社会的全体参与者,积累下了庞大的财富。并形成了茶杯盖形式的财富体系。广大士人、农民、工人、军户、匠户,财富接近,群体巨大,形成了杯盖的底托。

而皇族勋贵、高官巨富,财雄势大,数量较少,形成了杯盖的顶咎。大明现在的人口接近1。2亿,其中杯盖底托的人数有1亿多人。

但无论怎样,当社会财富、社会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奢侈性消费现象,便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奢侈性消费不仅包括珍珠玛瑙这样的纯消费品,还包括精神层面的消费。

现在的大明社会中,官宦贵族之家,最流行的精神消费,就是大摆筵宴。

请大家注意,筵宴这个词汇,绝对不等于宴会。筵宴的含义要广阔的多,一次成功的筵宴,要包含美味的食品、丰富的酒水,还要有高密度的各种游艺活动,诸如唱歌、跳舞、投壶、对诗、密谈,等等等等。这才是一次成功的筵宴。

这样的筵宴,通常在每五天一次的沐休日前夜举办,一直要搞到第二天上午,一群因通宵狂欢而浮肿着乌青眼睑的达人们,方才意犹未尽的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呵呵,当这种行为风传到皇帝耳中时,皇上愣怔了半响,之后笑嘻嘻的说:

“想不到社交活动,在朕的崇祯朝达到了顶峰,个中微妙,真真是难以名状!”

于是,‘社交’这个词,因为是皇帝的金口玉言,而被正式确定了下来。

有了社交,自然也就出现了社交界。有了社交界,就一定有要交际花。

自从崇祯六年,皇帝针对情色行业,正式开征了‘乐嬉税’之后。花魁制度,一度出现了消退的趋势,但随着社交文化的兴起,花魁制度,重新寻找到了生存的土壤。花魁,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光漂亮没用,还要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骑射剑舞,女红烹饪,必须样样精通。

中国的这些不良文人们,都有一种病态的猥亵心理,娶一名小妾,是这些家伙们最大的追求。注意,不是地位的小,而是年龄上的小。

大家可以这样设想一个场景:一名须发斑白的老灯,怀中抱坐着一名只有十几岁的少女,坐在宽大的太师椅中,午后的阳光静静的,斜斜的照进来。窗外时不时的飘进来几缕花香或者草香。偶尔一只燕雀,啾啾的叫着,追逐着飞虫,从窗前投下一抹掠影而过。然后,那个老不死的老灯,一手抚摸着雪椒青乳,一手扶着少女的葱葱玉手,正在一笔一划的教她写字。

我靠,这样的变态性趣,确实具有强烈的感官刺激和心理刺激。

所以,花魁们虽说样样精通,但唯有一样不灵光,那便是字。花魁们的字,通常不会太好,这个罩门,其实就是为了上面那个场景做打算呢,如果嫁给一个钱谦益这样的大儒,那么花魁们便可以略作娇憨姿态,让主君(妾对老公的称呼)教她练字。呵呵!

当然,花魁们也有可能嫁给商贾,那么这个时候,花魁们的字便停滞不前了。因此,野史杂文中保留下来的花魁墨宝,通常有好有坏。有意做个研究的朋友们,自然可以从中做一个管窥。

有了社交交际花了,自然还有社交界的宠儿。这样的宠儿,通常根据圈子的定位、社会的价值取向来决定。向马世奇这样,由崇祯皇帝亲自培养起来的青年才俊,通常是接到筵宴请柬最多的人。也就是我们说的社交宠儿。

与西方世界不同,西方世界的社交界,同时举办的活动,不得超过两家,甚至很少有两家贵族会选择同一个夜晚举办晚宴或者舞会。但东方世界却不同,呵呵,东方世界里,大家都很喜欢较劲。

在俗语中,较劲的人,又被称作‘轴人’,通常不被人所喜。但两个圈子之间的较劲,却被上升到朋友和敌人的高度了,这又叫做党争。

所以,今天这样一个沐休日前夜,在傍晚时分,最近社交界最红火的社交宠儿马世奇,异常苦恼的接到了五份请柬:

1。首辅温体仁。江南著名花魁杨宛,到场嘉宾:众多京官。

2。来京准备为九岁太子授业的前任首辅钱谦益。到会江南花魁柳如是(16岁)。已邀请到嘉宾:东林复社一系的各位大佬。

3。来京报业绩的皇族宗业襄理朱廷鄣。到会花魁,江南新晋花魁王月。到会重量级嘉宾‘一体堂宅仁医会’会首郑保御,率十三位各地名医。

4。来京报业绩的皇商施复。到会花魁:顾横波(19岁)、李香君(14岁)、董小宛(15岁)、王微,好家伙,江南新晋花魁一口气儿来了四位!皇商嘛,银子有的是。到会重量级嘉宾,周延儒、梁廷栋。

5。理藩院祭酒、天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