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横行无忌闯三国-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整一个多月,东莱令都被管亥弄得焦头烂额。东莱县地广人稀,本来县城里有八千守兵的,可是东莱令吃了六千的空饷。剩下的两千人也都是些老兵油子,打仗一般,逃跑很强,没有什么战斗力。所以打不过管亥一千精兵也是正常的。

大年初一一大早,当东莱县内正在欢度春节的时候,东莱令也在府中和他的姨太太们一起吃着早饭。

城外,十几人簇拥着一辆车缓缓的朝县城走去。到了门口,卫兵立刻拦住他们,厉声喊道:“干什么的!”

车旁边立刻走来一人,笑呵呵的说道:“官爷,我们是打把势卖艺的,如今正好趁着春节赚点小钱。”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吊大钱塞进了城门卫兵的手里。

“好吧,进去吧!”卫兵乐呵呵的说道。

接下去,卫兵又放进去三波打把势的,四队耍杂技的,还有一队送葬的。

当天晚上,在大家都围坐在桌前吃团圆饭的时候,白天进城的打把势耍杂技的那些人却悄悄地杀了城门守兵,开了城门。管亥令大军趁势杀进县城,直奔东莱令府。

城中守军大多回家过年去了,而百姓听到外面喊杀声,纷纷封窗闭门,没人敢出来。管亥一千多人杀到东莱令府,并没遇到真么阻拦。

管亥一马当先,冲进东莱令府,然后就开始寻找东莱令,最后在一个床底下发现了东莱令。管亥一把把东莱令抓出来,只听东莱令哆哆嗦嗦的道:“好汉饶命,好汉饶命,我给你钱,你要多少有多少,只要你饶我一命。”

管亥恶狠狠的道:“钱在哪,快拿出来!”

东莱令连滚带爬将管亥带到自己房里,从床底下拉出了三个大木箱子,打开一看,两个箱子是黄巾,而另一个箱子是整整一箱珍珠。

管亥冷哼一声:“这个狗官还真是贪了不少,哼,这些民脂民膏我们收走了,多谢你了!”说着一刀将东莱令的头给砍了下来。

……

第二天,城中听说东莱令身首异处,顿时大乱,东莱令的师爷幕僚们群龙无首,不少人干脆收拾包裹跑了。余下的人正聚集在一起商讨此事。

“张师爷,咱们该怎么办呢,都让贼人杀进城了,今天是县令大人,说不定明天就是咱们了!”

“我也没有办法,你们都说说该怎么办!”

“要不咱们也都跑了算了!”

“那可不行,这海盐盐税可是个肥羊,咱们到这里不就是为了这个,前几个月方大力可又孝敬了咱们不少。”方大力是东莱最大的私盐贩子,每月都会把进项拿出一半来孝敬东莱令和师爷们,而东莱令和师爷们也就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众人想想每个月方大力的孝敬,纷纷打消了逃跑的念头。

“这伙贼寇在起来不到三个月,就打到县城来了,我看啊,咱们还是得想办法干掉这些贼寇!”

“干掉他们,凭什么,凭着城内这两千老弱?”

“咱们当然不行了,可是咱们可以让别人帮忙啊!”

“谁?”众人齐声问道。

“北海太守张德!”

————————————————

今天因为看男篮,就更三章了,晚上还两章,求下推荐!另外给朋友做个广告:《三国残兵》,馋虫不多说了,很有潜力的新书!

第六十五章 武安铁坊(求推荐)

 “咱们请北海太守张德来帮助咱们剿灭这伙匪徒!”

“好主意,听说北海太守一到任便剿灭的北海境内大小贼寇,要是他能来帮助咱们,一定可以剿灭这些流寇的!”

“可是那个张太守肯来帮咱们么?”

“这个北海太守张德是张让的儿子,阉寺都是那个得性,咱们只要多送点钱过去,应该没有问题!”一提钱,众人脸色都变得不好看了,不少人露出了肉痛的表情。

张师爷见大家都沉默了,便道:“各位,所谓细水长流,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这个时候大家就不要犹豫了,现在花了钱,以后咱们都能挣回来!”

第二天,张师爷带着另外两位师爷领着八百人押运着一辆大车,朝北海走去。远处,管亥等人看着这一队人,有个头目问道:“将军,要不要劫了他们?”

管亥笑呵呵的道:“不用了,咱们太守的鱼儿上钩了!”

……

北海城内,张德来到了城内最大的铁匠铺,武安铁坊。

张德此次前来是希望见见这里的大老板。前些日子张德发给农民的农具都是从这里定制的,而这次张德是来定做铠甲兵器。

本来这些东西都应该是官坊做的,可是北海没有兵器制造的官坊,最近的武器制造官坊在临淄,而且汉末官场腐败,掌管官坊的官员一定会想办法从中克扣,所以从官坊制还不如从民间买的便宜,张德的钱可都是自己的,平时舍不得多花一分,因此张德便找到了城里最大的铁匠铺。

这武安铁坊已经有好几十年的历史了,祖传几代都是打铁的。青州多游侠,加上武安铁坊手艺确实好,附近兖州,冀州和徐州的大户都到这里定做铁器,所以铁匠铺的生意一向都不错。发展到现在铁匠铺里已经有近百名铁匠师傅了。

本来定制铁器的事情不用张德亲自过来的,可是毕竟这次定制的是兵器铠甲,为了慎重张德还是决定亲自前来。

武安铁坊很大,里面有数个大院。一进去,就感到而浪滚滚扑面而来,打铁的叮当声响彻院内,虽然现在还是一月,天还是很冷,可是仍然能看到打铁师傅脸上滚落的汗珠。

张德一进去,便有一个老头迎出来,这老头并不认识张德,还以为张德是普通顾客,便上前道:“这位客官,你想打些什么,不管是农具、兵刃、铠甲,小店什么都能打。”

旁边宗宝说道:“这位是太守张大人,我们想见见你们这大老板!”

老头听了一愣,急忙笑脸道:“原来是大人亲自前来,大人请跟我来。”说着将张德引到后堂,奉上了茶点。

老头又说道:“大人请稍等,东家马上就来!”

老头话刚说完,就见门外来了一个大汉,手提双锤,一进门便喊道:“啊,家里来客人了!”

张德一看那对大锤子,突然想起了一个人,只听老头此时说道:“大人,这位是我们少东家武安国,少东家,这位是太守张大人,还不来拜见太守!”

张德心说,此人果然是武安国,和自己所料不错。

这时候门外走来个年近五十的妇人,见到张德,慌忙下拜道:“老身武安家于氏,见过太守大人!”

张德这才明白过来,敢情这武安国不姓武而姓武安哪!怪不得起个名字叫武安铁坊呢!此时刚才那个老头说道:“大人,这位就是我家夫人,也是小店大东家!”

这个妇人正是武安国的母亲,武安国父亲早亡,母亲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不过还好铁匠铺里的人都算忠心,刚开始凭着祖传的铁匠铺和几位老师傅,母子俩也算是衣食无忧。武安国的母亲于氏很会理财,所以后来于氏执掌武安铁坊后生意一天比一天好,铁匠铺的规模也一直在扩大。

“前些日子多谢太守大人关照小店,来人哪,端上来!”于氏说道。

只见下人捧着个大盘子走进来,盘子上盖着红布,于氏打开红布,原来里面是一盘黄金,只听于氏说道:“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还希望大人笑纳!”

于氏老早就打听到新任太守张德是张让的干儿子,前几日张德从铺子里做了大批农具,于氏并不知道张德用的钱都是当时张让给的,以为张德用的是库里的钱,这回是来要回扣的。所以一听说张德亲来,立即准备了黄金送过来。

张德见于氏误会自己了,急忙说道:“您误会了,在下前来是想再从这订制一批武器铠甲!”

于氏愣了一下,说道:“大人,老身所知,我大汉官府所用兵器铠甲向来都是官坊所制,不知大人怎么找到小店?”

张德叹了口气道:“实不相瞒,官坊远在临淄,况且官坊价高,在下承受不了!”

“不知道大人需要多少武器铠甲?”于氏问道。

旁边宗宝掏出一张纸递给了于氏,于氏看了看,皱起了眉头,道:“没想到大人要这么多,小店恐怕心有余力不足!”

“为何?”张德问道。

“大人,您所需的东西需要生铁甚多,小店所存生铁上次做农具已经用得差不多了,所以小店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于氏答道

大汉朝盐铁专卖,民间用的铁都是官府定量发售的,所以民间生铁价格不仅贵,而且量不是很多。特别是黄巾之乱之后,朝廷对铁的管制更加厉害,所以武安家才没有多少多余的铁。

张德想了想,道:“老夫人,生铁的问题不用担心,在下自会从别处调来。”

“那这笔生意老身就接了!不过这点薄礼还请大人笑纳!”于氏又将黄巾端了上来。

张德一再推辞,而于氏偏要送,弄得好不麻烦,旁边武安国看不过去了,说道:“娘,既然张大人不要,你就留着吧!”

————————————————————————————————

说明一下:关于武安国的到底姓武还是姓武安,馋虫也不知道。毕竟正史上关于武安国记载的太少了。馋虫查了一下野史传说,有一说是武安国名大,字安国;也有说武安国是白起的后人,白起当时被封为武安君,后来白起获罪,白起的后人为了避祸,改姓武安。不管实际如何,馋虫在这里就当武安国姓武安吧,毕竟馋虫翻了一下三国,发现除了少数民族和复姓武将,大多数人名字都是两个字,所以馋虫偏向武安国姓武安,也算给大家点新鲜感!有不意见书友也不要和馋虫争了,小说么,本来就是虚构的多!顺便厚着脸皮再向大家要下推荐!

第六十六章 兵发东莱(修)

 武安国道:“娘,既然张大人不要,咱就留着吧!”

武安国话还没说完,于氏就狠狠瞪了武安国一眼。张德才想起旁边还有个武安国,演义里这个武安国能和吕布大战十几回合,应该是个猛将,自己现在手下没多少人手,要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