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奶奶看不过眼了,“小飞,你就带着她去吧,又不是什么大事。站在田埂上看着她点就好。”
关飞见奶奶发话了,只好答应,对还赖在奶奶怀里的妹妹说 “那好,我等会带你去,但是你可不许烦人。”
关耳在心里默默偷笑,终于有机会能下田看看了,说不定还能偷偷弄到些秧苗呢。
于是,村口郑英家的自留地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一幕,郑英的大孙子小飞一脸苦笑的带着小圆圆坐在田埂上看着人家在插秧。小丫头嘴甜的很,看到村上的人路过自家田边就叔叔伯伯婶婶的叫着。真是古灵精怪。
和堂哥的无奈相比,关耳可是很兴奋,插秧耶,貌似就算是前世,自己也就是小时候见过。后来因为出去上学、因为村上的田地被征收,基本上就没怎么见过了。现在村前的田里很热闹,很多人都在自家的田里忙着插秧,真不愧是农忙。
看看旁边的堂哥,她就故作好奇“哥哥,妈妈和我说过我们吃的米是从稻子里面出来的,那么稻子是怎么种的呢?”
关飞对这个问题嗤之以鼻,刚想说自己知道,准备说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从没怎么下地干活,也不知道具体的。本来嘛,奶奶只有两个儿子,却只有他一个孙子,当然舍不得他下地干活。不由支支吾吾起来,“就是、就是你爸爸他们到种稻子的时候把育好的秧苗种下去,过几个月稻子熟了再把它割了。。。。”
“哈哈哈”听着小飞越来越小的声音,路过的强子叔差点笑弯了腰。好一会儿,才缓过来。“小飞啊,不知道了吧?还是你强子叔告诉你吧。在二三月的左右,我们要把选的谷种洒在一小块精心耕过的秧田里面进行育秧。等到秧苗长到一定高度是时侯,就施点肥。到四月中的时候秧苗就差不多育好了。先把秧苗从秧田里面拔出来,然后捆成一小捆一小捆的。把秧挑到弄好的水田里面。插秧的水田要有一公分左右深的水。拿起抛入水田的小捆秧苗,解开,放入左手开始插秧。每个人左手拿着一把秧苗,右手迅速地插着秧,在右手插秧的同时,左手的拇指和中指同时迅速地从一把秧苗当中就是分出一小撮,然后让右手插入秧田,我们插秧时都是一边插一边往后退的,能插的宽度大概有一米多宽。技术好的人能插成笔直的一条线。小子,现在知道了吧?还是学着点吧。不能生在农村不知道庄稼怎么来的啊。”
关飞只好点头称是。关耳这才知道原来种稻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怕旱、怕涝,收成好不好基本上都得看老天爷。
等到田里的人觉得累了休息的时候,关耳让爸爸抱着她在水田里面走了圈。她暗地里观察着比较好拿秧苗却又不容易被发现的地方。终于在中午他们收工回家吃饭的时候找到机会,趁乱收了田埂上一捆秧苗到空间里面。希望空间能有保鲜的功能吧。她默默祈祷。
好不容易等到晚上吃完饭,她按耐住内心的激动,确认爸妈睡熟之后,关耳默念“我要进去”,就到了空间那片肥沃的土地。把洒落在附近的种子、铲子和秧苗找好,就开始种田了。
我也种田了哇,她美滋滋的想着。种子什么的就随便撒在地上吧,秧苗的话用用小铲子挖些小土坑,应该能种活的吧。管他呢?对了,好像没浇水,嗯,出去找个小瓶子吧。
闪出空间拿了瓶子又进去,去河那边取了水,一共跑了几趟,终于把种子秧苗都浇好水了。她也气喘吁吁、累的要虚脱了。4岁的身体啊,真是太虚弱了,要加强锻炼的啊。喝了几口空间里面的水,等到呼吸平复过来了,就回到了自己的小床上。小孩子的状态真是讨厌。不过有机会重新体验下童年,还是挺不错的。
今天还真是种田忙啊。她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的想着,不知不觉中就睡了过去。
赶集
叮铃铃,清脆的铃声驱散了晨间的薄雾,也惊醒了林里的宿鸟。太阳现在才刚刚从东边的山头露出半张脸来,照的远处的山林忽隐忽现、忽明忽暗。村里的小公鸡正想照常打鸣,却发现主人家早就已经起来了。
一条几乎看不出来的土路,不断向前蜿蜒着。路上已经有好些人在赶路了。
今天是四月八,每年这个时候,离家十几里路的镇上都会有个很大的集市,他们这是要去赶集呢。不宽的泥路上几乎都是要去赶集的村人。骑着车呼啸而过的基本上都是些年轻气盛的小伙子们;年纪大点的就几个一起,挽着篮子、小桶什么的,晃悠悠的边走边聊。别看他们这年头,坐车虽然钱不算多,但是谁家不是精打细算着过日子,都不愿意花那个闲钱。偶尔几个小子后辈知道心疼人,想让相熟的婶子大妈坐上车子都被拒绝了。开玩笑,农村的土路基本上都是坑坑哇哇的,即使再小心避开,还是会很颠簸,人倒是没关系了,那篮子里的鸡蛋啥的不得颠碎了啊。那还咋卖钱啊?谁要啊?
现在距离种好稻子已经有一个多礼拜了,田里的事差不多都已经忙清了。正好是周末,也不用上班,大家就都有时间去集市上转转,顺便把自家积攒下来的鸡蛋、鸭蛋什么的拿到集上去卖掉,换点蜡烛什么的日用品。
关耳种在空间里面的种子都已经发芽,长得老高,秧苗也是。绿油油的、煞是好看。估计再过个几天就能收获了。
她套了件大褂,坐在大国防前面,被爸爸载着,笑嘻嘻看着后面单独骑着车的妈妈。这四月八的大集可是很难得啊,记得两三年后就被改名为商品交流会了,再过几年政府觉得这天人流量太大,怕出现意外,连商品交流会都被取消了。
车子每走几步都会碰到个熟人,然后就婶婶、伯伯、姥爷、奶奶的喊一通,喊到后来都没什么精神了。这农村,邻里关系十分好,很多都有亲戚关系,即使不是,基本上七拐八拐的也能论上远亲。可就是太好也烦人啊。再加上这破路,虽然妈妈已经很贴心的弄了个垫子垫在单杠上,不过还是颠死人不偿命的。
关成看着女儿,很是困惑。这孩子原来听说能带她来赶集,开心得很,怎么现在这么萎靡不振的呢?难道病了?于是很小心的问“小圆圆,你怎么了?怎么不说话啦?病啦?”
一旁的妈妈钱兰听到了,也关切的询问起来。
关耳耷拉着小脑袋,瞅瞅单杠,摸摸生疼的臀部,“爸,这车太也太颠了吧?”要想富先修路,还真是真谛。
关成被女儿可爱的动作给逗乐了,宝贝女儿真惹人疼。要不是在骑着车,真想立马抱起来亲亲。忍住笑,“快好了,上了大道就好多了啊,再说,也快要到了。”
钱兰也是忍俊不禁。这孩子,可真逗。
颠簸了十来分钟,才终于看到平坦的大路。关耳终于松了口气。偶尔有一辆公交车呼啸而过、甚至还能看到几辆冒着黑烟、上面挤满人的拖拉机开过去。想起在家的时候,奶奶说过要坐一个堂叔的拖拉机去集上,于是指着一辆刚开过去的拖拉机,故作好奇,“爸爸,奶奶也在上面吗?”
“是啊,你奶奶和你大妈他们也在上面。”
“那为什么我们不坐这个过去啊?”
“拖拉机太小了,要做的人多。你奶奶已经带着鸡蛋坐上去了,我们就不好再去坐了。小圆圆,你不想跟爸妈一起过去吗?”
“想的啊。爸爸,集上有什么好玩的东西啊?”看着爸爸假装伤心的样子,真的很搞笑。关耳赶紧转移话题。
“这集上啊,好玩的东西多着呢,卖啥的都有,有卖糖葫芦的、有买糖人的,想要啥都有的。小圆圆,想吃什么,告诉爸爸,等会爸爸给你买。”
钱兰刚想出口阻止丈夫,就被丈夫一个眼神给止住了。这家伙真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也太宠女儿了吧,就凭他身上那点钱,要是小丫头不懂事想要贵死人的,看他怎么办。不过想想,小圆圆好不容易到了集上逛逛,做爸妈的总得给她买点东西啊,也得让她欢喜欢喜啊。再穷也不能穷孩子啊。
谈笑间,就来到了镇上。还没有进镇,关耳就看见人潮涌动的场景,真有点前世参加招聘会的感觉。还真是让人怀念啊。
整个镇上的街道两边已经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农产品。赶集的人们不停地穿梭在街道上,有的背篓、有的提篮、有的挑着箩筐、还有的扛着蛇皮口袋。一时间人们的吆喝声,激烈的讨价还价声和车的铃铛声,构成了一曲动人的交响乐。
关成把女儿抱下车,准备和老婆一起把车停在镇上相熟的人家。
“爸爸,我们要去哪呀?”关耳很是好奇,爸爸不像是在准备带着她去逛集市啊。
“我们要先找地方停车去把车停在你二爷爷家啊,现在就要带你去他家。”
“二爷爷?是不是东东家那个在镇上开小店的爷爷吗?”对于家里的亲戚,关耳一向是雾煞煞的。谁让爷爷的兄弟、堂兄弟啥的那么多啊。那都是自己的爷爷啊。
“是的啊,就是二爷爷啊。”关成抱着女儿,边推着车,边向他解释,还得注意越来越多的人群,真是忙得头都大了,不一会儿就满头大汗了。
还好,二爷爷家离镇口不是太远。等到了他家的时候,奶奶、大妈他们已经坐在那边和二爷爷家的人聊天了。二爷爷看着关成抱着小圆圆过来了,赶紧从货架上拿出瓶小汽水,打开瓶盖,再拿出些瓜子、糖果什么的,递了过去。
奶奶郑英赶紧推却,“二兄弟啊,哪能要你的东西呢,你不用卖钱的啦。”
二爷爷不是很在意,“一瓶汽水怎么啦,又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就是拿来哄小孩子开心罢了。不值什么钱的。再说小家伙不是也喊我姥爷的吗?就当是我这个做姥爷的一点心意啊。多的也没有。”
听他这样说,关成才接过汽水,递给女儿。关耳向二爷爷道了谢,又附送给他一个大大的小脸。真是好久没有见到这种瓶装的小饮料了,味道真不错,比以前喝得感觉好多了。
歇够了,奶奶就和二爷爷提出告辞,“二兄弟啊,我和关成他们带着小圆圆去逛逛啊,买点农具什么的。车子先丢在你这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