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才长安已经把永平侯夫人传来的信息告诉了永平侯董惠泽,“太夫人身体不妥。让永平侯尽快回家。”
宁昌侯孙家和永平侯董家离的很近,只隔了一条街,骑马都用不了半刻钟的时间。
永平侯董惠泽下马后,把手中的缰绳扔给了上前接应的门房,大步跨进了府门,里都没理一路上给他请安的仆妇,急匆匆的赶往太夫人的院子。
太夫人的房中。永平侯夫人正带着两个儿媳和董佳颜、董佳音、董佳容姐妹三人守在太夫人的房里,董家的五位少爷除了在外面查看店面不在家的三少爷董嘉鸿以及去宫里请太医的世子董嘉礼。剩下的三位少爷都留在客里焦急的等待着。
永平侯董惠泽一进门就问,“到底是怎么个情况?”
听见父亲的问话,董嘉生、董嘉全、董嘉杰兄弟三个赶紧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二少爷董嘉生是留下的三人中最年长的,可与永平侯董惠泽并不亲近,在永平侯董惠泽面前总是唯唯诺诺的,忽然听到父亲焦急的问话,看到父亲烦躁的态度,心里紧张,哼哧哼哧的半天说不出所以然来。
永平侯董惠泽皱着眉头,看着董嘉生的模样,更加的生气了。
四少爷董嘉全虽然比五少爷董嘉杰大,可是作为庶子,他不好越过二少爷董嘉生抢着回答问题;只有五少爷董嘉杰是嫡出,又是年纪最小的,最得永平侯董惠泽疼爱,没有两位兄长的顾忌,见二哥回答不出来,爹爹生气着急,急忙说道:“爹爹,我们也不是很清楚,现在祖母昏迷不醒,母亲已经让大哥进宫请太医去了。”
“那就没先请个大夫看看吗?”永平侯董惠泽不等他们回答,一边说着一边进了内室。
在屋里听到永平侯董惠泽说话声的永平侯夫人,赶紧的往外走了几步,对着进来的永平侯董惠泽解释道:“老爷,你先别着急,已经请大夫看过了。。。。。。大夫说母亲年纪大了,身体虚耗过度,这才昏迷的。”顿了顿,等着永平侯董惠泽把信息都消化了之后,永平侯夫人才接着说道:“妾身怕大夫医术不佳,又让大少爷去宫中请太医,已经走了不断的时间了,应该快回来了。”
永平侯董惠泽一边听着永平侯夫人说话,一边向太夫人的床前走去。
等看见太夫人紧闭双眼,面容慈祥,不带一丝痛苦的睡在床上时,永平侯董惠泽心才稍稍的安稳了一些。
永平侯董惠泽坐在太夫人床边的矮凳上,不说话,静静的守着太夫人。
不知过了多久,屋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同时响起了世子董嘉礼低沉的说话声,“祖母怎么样?”原来他怕太夫人在他请太医这段时间病情加重了,一回来就急急呼呼的问着在客厅里的弟弟们。
董嘉礼和守在客厅的兄弟三个,以及请来的两位太医,呼啦啦的一起进到了内室。
没等两位太医问礼,永平侯董惠泽就催促他们查看太夫人的病情。
两位太医分别把了脉,又商议了半天,才由那个年纪稍长的太医出面,把永平侯董惠泽领到一边,单独说话,“侯爷,恕微臣直言,老夫人并没有什么毛病,只是年事已高,生气耗尽,时日无多罢了。”人生七十古来稀,生老病死都是难免的,何况太夫人已经六十六岁了,无病无灾到最后,算是长寿幸福的了。
永平侯董惠泽犹不相信的低声喊道:“不可能,我母亲能吃能随睡的,好好的,怎么忽然就生机耗尽了呢?”说完把平日负责太夫人饮食起居的大丫鬟叫到身边,详细的询问太夫人这段时间的饮食起居、以及身体情况。
没想到丫鬟的回答没有超出太医的预料,近两个月来,太夫人的身体急剧的老化,从拿不动筷子,到走不动、站不稳,下不了床,到今天的忽然昏迷,一切都显示着太夫人身体确实衰败了。
永平侯董惠泽和永平侯夫人等人之所以不清楚,只是因为太夫人从不让丫鬟们说出去罢了,直到现在再也无法隐瞒。
太医对永平侯董惠泽的失礼的举动也不生气,毕竟是关系则乱。知道现在自己说什么话都不合适,太医低着头沉默的不说话。
过了一会儿,永平侯董惠泽稳定稳定自己的情绪后,才缓缓的问道:“太医,那我母亲什么时候会醒?”
太医认真的说道:“这个微臣说不清楚,多久就会醒来是因人而异的,现在老夫人只是睡了过去,肯定能醒过来,要是强制让老夫人醒来,对她的身体损害会更大。。。。。。老夫人的情况不需用药,如果一直不醒,熬些参汤喂老夫人喝下,慢慢保养着。”
看着太医的模样,永平侯董惠泽也清楚太医说的是实话,就把世子董嘉礼叫来,吩咐他把两位太医好好的送了出去。
等太医出去后,永平侯董惠泽就看着屋内的家人,把太医的诊断情况说了出来。
永平侯董惠泽刚说完,永平侯夫人的眼眶立马就红了,平时最得太夫人疼爱的世子妃王晴更是留下了泪水,少爷、小姐们的脸上也是难掩悲伤,抽抽泣泣的哭了起来,在这种哀伤蔓延的气氛中,永平侯董惠泽也不再强撑着,放任情绪外露。
过了半刻钟,永平侯夫人打起精神,安慰永平侯董惠泽道:“侯爷,母亲还在呢!我们怎么也要让母亲舒舒服服的走,不能受了一丝委屈。。。。。。这个家还需要您撑着呢!母亲的状况还需要告诉弟弟妹妹们,怎么也要让他们见母亲一面。”
永平侯夫人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就是永平侯董惠泽,二儿子董惠勋现在浙江任职,浙江与京都相隔太远,不知能不能及时赶回来,女儿嫁到了离京都相隔三百里的春城,还有三个庶出的儿子早早的被太夫人分了出去,也需要通知。这些事情都需要永平侯亲自写信、安排人去送信,时间紧急,越快越好。
永平侯夫人看着永平侯董惠泽恢复一些精神了,放心下来,回身对着儿媳、女儿、儿子们说道:“从现在开始,咱们轮流着伺候太夫人,六个时辰一轮换,每次两个人陪着。”想了想把名单排了出来,“我和五少爷杰哥先来,接着是老大家的和三小姐佳容,再来是老二夫妻两个,后面是三少爷和大小姐,再后面是四少爷和二小姐,这一圈轮下来,就是三天,第四天再从我开始,这样依次轮下去。”
第一百零五章 临终前的交代
没有安排永平侯董惠泽和世子董嘉礼,是考虑到他们二人都有官职在身,不能长久的在家里陪着太夫人。永平侯董惠泽贵为礼部尚书,三天一小朝、五天一大朝的朝会更是要不间断的参加。
董嘉礼从小由太夫人抚养,祖孙二人感情深厚,见永平侯夫人没有安排他伺候的日子,立刻提出也要伺候太夫人。
永平侯夫人想了想说道:“你有孝心是好事,可也不能耽误了正常的差事。。。。。。要不每天你回家之后,来陪你祖母一段时间,也算是尽了孝心,平日里不是还有你媳妇替你照顾祖母吗?”
现在新帝刚刚即位,朝臣们都在谨慎行事,为了前程着想,董嘉礼的确还要在政务上好好表现。董嘉礼不是那种死板不知变通的人,见母亲……永平侯夫人安排的很是合理,忙应承下来,“那儿子就回家后陪祖母,不会耽误的正常的公务的,请母亲放心。”
从第二天开始,董嘉礼每天到点就离开衙门,推掉一切应酬,赶回来陪太夫人一个多时辰。
很快十几天就过去了,期间太夫人断断续续的清醒,虽然家里人都瞒着太夫人,可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太夫人知道自己已经不行了。趁着醒着的空挡,总是把永平侯夫人叫来,把她的那些私房一样一样的交代清楚,让永平侯夫人在她去世后,按着她的交代分发给各人。
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团圆佳节,不过因为太夫人身体的缘故,整个永平侯府都没有心绪过节。
随着昏睡的天数越来越多,太夫人昏迷的时间越来越长,清醒的时间越来越短。围绕在她身旁的儿孙也都清楚,太夫人时日无多,就是这几天的事情了。
前两天,永平侯董惠泽进宫把自家母亲的状况禀报了康元帝。
康元帝和永平侯是近亲,太夫人也算是康元帝的长辈,知道太夫人的身体状况后。康元帝亲自来永平侯府探望太夫人。在离开之前。康元帝让堂叔……永平侯董惠泽和和堂弟董嘉礼都暂时放下公务,待在家里陪着太夫人走完最后的日子。
八月二十四这天中午,太夫人在昏迷了整整一天两夜之后,再次清醒了过来。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太夫人的精神格外充沛。
这几天一直待在太夫人房里,寸步不离的守着的永平侯董惠泽和妹妹董文娟兄妹二人均是心底一凉。知道太夫人并不是好了,而是回光返照,忍不住的悲伤起来。
太夫人也知道自己大限及至。忙吩咐永平侯董惠泽把所有的儿孙都召集过来。
因为不知道太夫人几时会去世,为了让大家都能陪着太夫人到最后,这几天所有人都停下了外面一切的活动、应酬,待在永平侯府中,不到半刻钟,所有人都来齐了。
在儿孙们来之前,太夫人对现在守在身边的两个亲生儿女说道:“你们两个也别难过。生老病死都是难免的,我活了这么大把年纪了。还有什么看不开的呢!现在你们都成家立业了,儿女也不少,我都看见了,也知足了。。。。。。就是到了地下,对着你们爹爹,我也有的说。。。。。。”像儿女们小时候那样,爱怜的摸摸董惠泽和董文娟的头顶,接着说道:“我就生了你们兄妹三个,打断骨头连着筋,你们三个可要相互扶持。。。。。。老大你为长,你弟弟要是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你要管教和包容。。。。。。娟姐以后有什么事就告诉你大哥大嫂,他们会为你做主。。。。。。老二是回不来了,我也见不到了。。。。。。”
“娘,您会见到的,我早就给二弟送信去了,他正快马加鞭的往回赶。。。。。。娘,您一定要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