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记事簿-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样?爸,效果还行?”韩俊问道。
    韩世鹏微笑了一下,点点头:“挺清楚的,你回来晚了,要不也跟你奶奶说说话。”
    “嘿,路上骑的慢了点。”韩俊挠挠头,想着自己也打个电话试试,却不知道打给谁,心里不免有些气恼白猛给自己找的麻烦。无奈之下,拿起听筒按着按键玩。随口问道:“花了多钱?”
    “比想象的便宜。合着你奶奶家一起,不到6000块。”
    韩俊点点头。
    “别瞎戳起,小心弄坏了!”金芳见韩俊玩起了电话机,上前打掉他的手,小心翼翼的把电话扣好,又拿了块粉色的餐巾盖上。她的动作逗的韩世鹏一乐,说道:“哪有那么娇贵的东西。坏了再修嘛。”
    “你干嘛非要让它坏了?败家玩意儿。”白了韩世鹏一眼,催着韩俊赶紧吃饭。
    韩俊换好衣服,坐在饭桌前,歪头见那电话静静的摆在哪里,心道朱培江这会儿差不多该到北京了,也不知道安排的咋样了,展览能不能参加上。暗自摇了摇头,有些事情,他插不上手,又左右不了,全是因为自己仅仅是个学生。而学生要以什么为重?当然是学习。可如此一来,他便会失去很多的机会。头一次,韩俊是如此的渴望着毕业。甚至有些不愿意继续上大学,如果可能,他甚至想现在就退学。
    吃过了晚饭,韩俊回自己的小屋复习功课,可看着课文上规规矩矩的文字,无论如何也集中不了精神。前两天,听父母说起二舅红火的印刷厂,挂历的销售过了元旦就已经算是告一段落了,具体赚了多少钱,他并不知道,但肯定是他无法想象的。
    而且二舅现在又做起了自己提出的特制挂历,只要提供照片,他们就能印出专属于自己的挂历,这种形式的挂历一经推出,立刻收到追捧,又是赚的盆满钵溢自不必言。
    听父母言语间多有羡慕的意味,韩俊一时兴起,考虑到母亲没有什么技术,便给她提了一个不用什么技术便能财的门路。让她用去深圳进一批牛仔服牛仔裤卖!现在,滨海市已经有卖牛仔裤的了,但并不普及。可毕竟笔记里记载了这种服饰在九十年代初期迅在全国流行,也算是新潮的衣服,最为关键的是——相当的暴利!
    据说在广州深圳等地20块钱进一条牛仔裤,拿到北京就能卖200多。就算滨海市消费没有那么高,百八十的也能要上价去。
    想着自己二舅给的三万块钱,完全可以当本钱,除却按电话的费用,和路费成本,进1000条牛仔裤,轻轻松松就能赚一大笔钱。多了不敢说,十万很轻松!
    当他兴冲冲地把这个想法告诉母亲的时候,一盆凉水兜头浇下!这个提议被母亲无情的否决掉了。
    一来,金芳有她的工作,韩世鹏更是走不开,他们不会为了未知的未来而放弃眼前稳定的工作。尽管韩俊的提议让二舅赚了大钱,可真临到他们自己,金芳却没有他二舅独自下海的魄力。
    而另外一个原因,是韩俊说的言辞没有足够的说服力。
    他只是根据笔记里的只言片语,加上自己的揣测对金芳进行撺掇。笔记里头说进货便宜,可具体价格并不知道,上面说20真能就20吗?深圳是个什么样子,从哪进货,他都不知道,只有大概的目标却没有详细的计划,如何让人信服?无论从哪个方面,他都无法说服母亲。
    眼见二舅的日子越的红火,父母为之高兴的同时却只停留在眼馋的阶段,韩俊很失望,更多的却是无奈。他把这一切归咎于自己太年轻,太没有说服力,同时也太没有资本。
    父亲说过的话,曾经让韩俊精神为之一振(第九自以为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现在的韩俊,忽然现即便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要挥出应有的实力,自身的能力达不到依然是不够的。
    就拿牛仔裤来讲。
    韩俊想,如果此时他不用上学,是不是就可以自己亲自去深圳进货然后回滨海贩卖来赚钱了呢?很显然,这是最好的结果,可是,他能不用上学吗?不能,因此,此时的他不可能亲自去深圳。
    那么,如果此时的他,拥有很多钱,多的可以让父母忽略他们的本职工作,是不是就可以在自己的指点下,来完成笔记里所记载的那些让人心动的事业了呢?
    韩俊默默地想着……
    安定且温饱的生活,不会令一个中年人心生不满。可是,正是热血年纪的韩俊,在见识了笔记里所记载的神奇的“未来世界”,在成功的帮助父亲抓住匪徒,在圆满的帮助二舅大赚特赚之后,却再也不会甘于平平淡淡的一生。他越来越喜欢那种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生活,他越来越享受那种充满挑战的生活,虽然,那种挑战对拥有笔记的他来说完全变成了一种另类的实践……
    他第一次亟不可待的渴望得到金钱,得到实践他梦想的本钱!对,是实践!
    “我还有机会!”韩俊伏在写字台上喃喃自语,心绪,已经飞往了千里之外的都——北京!
    ps:上午网上不去了,刚刚弄好。一更到,二更稍晚,大

第二十章 疯狂的石头(D)
    1月13日,北京,天气晴朗
    位于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35号的北京展览馆,展厅大门上方高悬着“热烈庆祝第五届北京玉石展胜利开幕”的大横幅。
    15日就要正式开展,里面的会场布置,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届时全国各地前来参展的宝玉名石数不胜数,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20多名玉石鉴定专家前来担当评委。因为此次玉石展,不单单只进行展览,如果有爱好者看中了某块奇石,还可以当场进行交易,为了安全,北京武警总队派出了300名武警战士前来担纲安保和维持秩序的工作。
    上午10点的时候,在门口负责守卫的肖明君和战友滕亮,正在例行守卫,却见不远处缓缓开来六辆东风卡车,正好在场馆外停了下来。
    车上下来一人,灰色厚厚的棉袄棉裤,风尘仆仆,如果不是脸上架着一副看起来还算斯文的眼睛,他像极了刚从乡下来的老农。
    见他要往场馆里走,肖明君拦住了他,说道:“同志,展览馆15日才开放,里面正在进行布置,暂时不能进去。”任务所在,如果谁都能进岂不乱套了。
    “哦,你好,同志,我叫朱培江,从山东滨海市来,就是来参加展览的。”“老农”正是朱培江。他头一次来北京,啥都不懂,都的繁华给了他极大的震撼,天子脚下,卧虎藏龙,无论面对谁,说话时他都自觉不自觉的带着几分小心,不由让人觉得他谨慎有礼,谦恭异常。见武警战士守卫,朱培江更是对这次展览不敢小觑,赶紧自报家门。
    肖明君虽然见他衣着寒酸,但听说他是来参加展览的,说话态度又和善,也客气了几分,便问道:“哦,那你的展品在哪?需不需要我们协助你运进去。”
    “你们能帮着抬进去?”朱培江眼睛一亮,连声称谢:“太感谢解放军了!”说着,拉着肖明君就来到了他那六辆卡车跟前,命随行的几人揭开盖在斗上的帆布,露出满满六卡车的石头。
    “呃……”肖明君看着满满六卡车的石头,悔的直想扇自己俩耳光!这是多少石头哇!六卡车!一辆东风卡车载重6吨,看那轴承分明是满载的,甚至有可能载!这六卡车就是近50顿的石头哇!
    肖明君头疼,朱培江也没少心焦,自己这六卡车当时找了不少人帮着装车,可是到了北京才想起来,找人卸车也不容易啊,北京消费高,自己带的这点盘缠够不够付人家卸车费的?
    而且刚到北京,自己这六辆大卡车开在马路上,没少被交警指下,人家还以为这是拉建筑垃圾的货车呢,朱培江不断解释,“这是去参加玉石展的石头”到了这里,嘴皮子都快磨破了。
    不过北京的交警听说是外地来北京参展的石头,也没怎么为难他。在朱培江保证不撒漏的前提下,便放行了,只是说道“撒漏”,人家朱先生也得舍得让它撒呀?
    当然,少不得朱培江送上几块小巧可爱的崂山绿石,人家就更是热情的为他指路了,也体现了北京人民的热情好客嘛。
    再说肖明君,玉石展的筹备工作已经进行了十多天,前来带着自己宝贝参展的人他见了不少,却大都随身携带,多的也就几十块,一辆轿车足够,体型大的也不会过一卡车,哪见过带着六卡车石头来的?可话已经说了,自然不能反悔。于是跟滕亮商量了一番,两人进去把情况汇报给了领导,调来六辆托盘叉车,与50多名武警一起,费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才把六辆卡车的石头全部卸完。
    毕竟是展品,生怕损坏,朱培江看他们小心翼翼的样子,打心眼儿里佩服北京人的仔细。他的石头多,在缴纳了一笔不菲的展区占地费之后,场馆的领导便单独辟出一块区域专门放他的石头,可即便这样,六卡车的石头也不能完全放下,朱培江只能从中选择一些品质最为上乘的石头列于展区,剩下的,则放在展览馆的仓库里。
    通过与相关人员的聊天得知,这次展览不光有单纯的展览,顺带着还可以交易,如果有人看中了参展的玉石,便可以直接在场馆内交易。朱培江也乐得如此,如果自己的石头被认可了,大可以在这里卖出一部分,省的再拉六车回去的麻烦。
    到了展览馆,朱培江还头疼怎么样卸车呢,却有个热情的武警战士帮了他的大忙,朱培江顿时大感惊喜。可他却不知道,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等着他。
    1月15日,农历腊月十一,黄历记载,宜,开市,立碑,交易。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这天都是个召开玉石展的好日子。
    原定9点30分开馆,不到9点,门外已经聚集了一大批奇石爱好者。场馆内12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玉石专家已经悉数到场。正在讨论着这次玉石展相关鉴定事宜,他们将分成30组,对各色奇石进行赏析评价。更有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