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玩可以,这么冷的天,可别下海了!”嘱咐了两句,也就随他去了。
韩俊边答应便往外跑,一溜烟儿来到海边,可刚刚踏上沙滩,韩俊傻眼了……
只见,两百多米的海滩上,来来往往的起码有几百人!细看之下,韩俊更是瞠目,这些人没干别的,具是下海挖石头,见他们或拖,或抱着大大小小的石头走到岸边,有的直接回到村里,有的就近装车拉走,显然是村民和得到这个消息的商人!而暑假时还能看到露出水面的礁石,此时已然消失掉了!
“我的天!”韩俊瞪大了眼睛看着这伙人忙的热火朝天,原以为这里将会成为自己私人宝库的他顿时生出一股无力感,仿佛自己的玩具被人抢了,他却毫无阻止的办法。
韩俊根本没有想到新闻联播的威力居然这么大!可是……人家既然都已经知道了崂山绿石的价值,难道……自己要跟他们去抢吗?那也太没品了好歹自己有重生记事簿,好歹自己比他们知道未来二十年的事呀!
妈的!
可不去挖石头,又怎么去搜集更多的绿石呢?一股烦闷的情绪瞬间袭上了韩俊心头,没了逛海边的心情,皱着眉头往回走,可走进奶奶家的胡同口,一抬头,却看到奶奶家墙头的那块被自己撬出的缺口,一如既往地像缺了半拉儿门牙的嘴,可在韩俊眼里,这张嘴,却是哈哈大笑的……
ps:二更到~冲榜期间,望已经收藏本书的朋友们多投推荐票,你们的收藏推荐打赏是我码字的最大动力。谢谢你们。另外,这周的精华已经用光了评的朋友下周补上精华,另外还有积分奖励,想要积分的,就多多书评吧o(n_n)o~
第二章 疯狂的海滩(下)
朱培江回来了,一路顺利毫无意外的,他得到了一种亲朋好友的热情相迎。就像一个得胜归来的将军,看着他们或带着讨好,或带着惊讶,或带着嫉妒的笑脸,让他恍如隔世。
毕竟还带着韩俊的石头,他以路途遥远,需要休息为由,婉拒了亲友为他接风洗尘的要求,卸完了自己的石头,他还要去韩俊的奶奶家,想来韩俊应该等在那里的。
果不其然,敲门之后,开门的是那张英俊又熟悉的脸。
“朱叔!你回来啦!我道今天大清早就听见喜鹊叫呢!”韩俊哈哈一笑,把朱培江让进屋来。
“你这小子,哝!这是你的!”不理韩俊的打趣,说着,边招呼人帮着卸石头,边从棉猴内口袋里掏出一张崭新的存折和一本皱巴巴的本子。
韩俊一怔:“这是?”
朱培江微笑了一下,扬扬下巴:“打开”
翻开存折,“56000!?”韩俊讶然,原以为也就五万出头,却没有想到居然这么多,“这个本子……”说着,又翻开了本子,却现里面一笔笔地记录着自己那些石头的交易记录,甚至每笔交易后面还有购买者的签名和联系电话。
这个细节让韩俊很感动,自己把石头托付给他,如果说要避嫌,他完全可以不卖韩俊的石头,但既然有赚钱的机会,他没有忘记韩俊,却想出这个他认为最好的办法来让韩俊放心。
摸了摸鼻子,韩俊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朱叔,你看你弄的,我又不是信不过你。”
这会儿朱培江则正色道:“小俊,你是第一个认可我的人,咱俩说是忘年交也不为过,有人欣赏你的石头,要我作价割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既然这财有道,我怎么能让你白白错过这个机会?难道让人家千里迢迢的再跑到滨海吗?”
“嘿!咱不说这个了,有个事儿,我觉得朱叔咱俩得好好商议商议。”朱培江是个文雅的人,或者直接说是个文人,韩俊文化水平跟他可没的比,见他把自己比作知音,韩俊也有些赧然,不过正事儿要紧,不顾他旅途劳顿,跟奶奶知会了一声,让她帮忙看着卸车,自己便拉着朱培江朝海边走去。
听闻韩俊说有事儿,朱培江也愿闻其详,可韩俊不说却直接拉着自己朝海边走,一时不明所以,但一到了海边,朱培江也不由被眼前的一幕惊得目瞪口呆。
“老乡,你们挖这些石头干嘛呀?”心存侥幸的朱培江,只身来到海边,问起一个正搬着石头的村民。
村民见朱培江,此时的他穿着大棉猴,带着眼睛,丝毫看不出电视里的样子,毕竟当时接受采访时要简单化妆的,是以,他根本就没有认出眼前这人就是参展绿石的“持有者”。
听他语气和善,老乡就说道:“挖绿石啊,电视都报道了,这可是宝贝!忒值钱呢。大伙儿都在挖,还有外地过来的商人,咱要是不挖出几块来,可就没有了。”
“哦!”朱培江点点头。
回到韩俊身边,朱培江叹了口起气头道:“我的妈呀!这么多人?”望着海里采石的人群,一抹忧色浮现在了朱培江的脸上。
见朱培江面色凝重,韩俊微微一笑,说道:“朱叔,你有啥想法没?”
“我光高兴绿石成名,却没想到,咱知道绿石宝贝,别人也一定会知道啊。”说着,摇了摇头道:“咱不能跟他们抢了,即便抢也捞不到好货色。”自嘲的一笑,朱培江接着说道:“我还以为这次赚了钱,可以多多雇人帮着采石头呢。”
他言语间,不免有些气馁,却见韩俊狡黠地一笑:“不过,他们都下海了,也不见得是个坏事儿啊。”
“这话怎么说?”朱培江心头一亮,韩俊虽然年纪不大,可见解却是独到,如果不是他鼓励自己去北京参展,如何能有今天的局面?眼见海滩已经没有自己的位置,他却如此淡定,难道他还有更好的办法不成?
韩俊却卖起了关子:“朱叔,你跟我来。”
一路上,韩俊只是带着朱培江在峰山村里闲逛,之后又去了临近的几个村子,一路转下来,只让朱培江走的两腿酸,他的体力可不能跟整天锻炼的韩俊相比,在加上旅途的劳顿,实在有些力不从心。
“小俊,朱叔可不比你,我这一把年纪,你拉着我走街串巷的是什么道理啊?”揉了揉酸胀的双腿,朱培江苦笑着说道。
“嗨!朱叔,你没现村里的建筑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朱培江凝眉思索,片刻,摇摇头:“没什么呀,都是普通的民宅,也不见什么突出的地方,再俊,你拉我走了这大半天,不是让我看房子的吧?咱们是有点钱,可这钱也不能来买房子啊,又不是些值钱的房子。”
韩俊听完他的抱怨,忍不住笑了起来:“朱叔,房子是一般,可你看院子了没?”
“呃?”一说到院子,此时两人正立身于一普通的民宅之外,看着院墙,灰不溜秋的石质院墙,刚待说什么的朱培江忽然怔住了,走到墙根儿,细细摸索着院墙,陡然瞪大了眼睛望着韩俊:“绿石!?”
“不错!”韩俊点头道:“就是绿石,我小时候听我爸说起过,咱海边儿的村子,盖房子用的石头一般都是从海里起出的石头,我奶奶家的院墙就是那绿石砌的,我已经落实了,绝对没问题。”
朱培江听了不住点头,可忽然眉头一皱,不无担忧地说道:“小俊,既然是绿石……那人家……”
“朱叔,村里的石院墙可不是泥巴糊的,结实的很,三五十年都不带倒的,你瞅瞅他的表面,光风化就得十多年了,不是老一辈的人,有几个知道的?”说着,韩俊那抹奸诈的笑容,连朱培江心里都有些一颤。
“可咱拆人家院墙也不合适吧?”韩俊说的很好,可这也的确是个问题,不能不考虑。
韩俊却早已成竹在胸,伏到朱培江耳边,如此这般地一说,听得他点头连连“好!好!好!就这么办!”
ps:各位兄台,老吾要冲新书榜,还求全票支持~拜谢!不要在吝啬您手中的推荐票了,砸像我吧,凌晨一更求票!
第三章 好心人老朱
冬天是封海的季节,忙年忙的又差不多了,腊月二十五这天,刚过完小年儿不久,雕龙嘴村的几个农妇闲来无事,趁着晌午日头正好,搬着马扎儿凑到一起聊天,张家长李家短的事情,是这些农村妇女最好的话题在农村里,从来都不会缺少这样的话题。
“你听说了没?村头的老刘头不知道交了什么好运,有人出钱帮他修院子哩。”一个胖头大脸的农妇边打毛线围脖边跟围坐在一起的几个街坊说着。
“真假?我也看见了,施工队正忙活着呢。我还寻思他了财,怎么就有钱修院子了,他那个院子几十年都没带修修的,要不是石头结实,估计早塌了。”她身边的一个街坊附和道。
不过依然会有人质疑:“大腊月的动土能好?”
“人家都是看着黄历来的,你不信自己回家看看黄历去。趁着年前修个新院子,新年新院子,心愿,多好听!”对于黄历这种东西,大伙儿都是深信不疑的。而一个好口彩,众人在腊月里更是注意,进了腊月门,都要说吉利话的。
“那不是他自己出钱修的?”这番谈话很明显的引起了其他几人的兴趣,纷纷问道。
“可不?听说是外村的一个姓朱的好心人,帮他修的,出砖,出人,那院子修的;啧啧,马平的水泥还贴着马赛克哩。”胖农妇得意地说道,好像是自己家的院子被人修了一样。
“不会吧?还有这样的人?他脑子是不是叫驴踢了?”一个农妇出了自己的质疑,登时引来一片哄笑。
胖农妇不以为意道:“不能!人家精神着哩。要不我说老刘头交了好运了嘛。”
她的说辞显然没有任何说服力,引来了更多的质疑:“那他为什么不帮着俺家修院墙?俺家那院墙也十好几年没修了,灰不溜秋的难看死了。看人家那砖墙的院子多平整,看着心里也舒坦。”
“哎,我就不明白了,你说这人图的个什么?”另外一人说道。
“我觉得吧,是不是他做了什么亏心事了?帮着村来人办办好事儿求个心安?”个中猜测不一而足,这或许只是其中之一。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