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记事簿-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觉着找到靠山的李由美很喜欢跟韩俊玩,只是韩俊比她大太多,并不喜欢哄孩子,特别还是小女孩。每次韩俊被她缠的没办法就做出一副凶巴巴的样子吓唬她,只是每当那个时候,李由美总是躲到一边吃吃地笑,也不怕他,只是暂时不纠缠了而已。
    这种情况没有持续多久,半年后这家人就搬走了,临走的时候的李由美很是郑重地跟韩俊要了地址说要给他写信,原本以为她是说笑,韩俊也没当回事儿,可没想从原本稚嫩歪斜的笔迹到慢慢的有点样子,这信一写就是五年,虽然都是些鸡毛蒜皮的琐事,韩俊还是很有风度的有信必回,对这个貌似没有父亲的女孩,他还是很同情的。
    “鼻涕妞也不错啊,起码预备下个媳妇儿啊。”韩世鹏跟韩俊开着玩笑,看儿子的窘样,韩世鹏乐不可支。
    “爸,千万别,我以后的媳妇可得美若天仙。那鼻涕妞不成的。”韩俊摆摆手。
    “哟,又是庸脂俗粉又是美若天仙的,还跟你老子掉起书袋来了,那聊斋能看懂吗?”
    “还成,今天买了套康熙字典。”韩俊提起《康熙字典》,又想到跟字典内容“严重不符”的笔记难免有些心虚,不过这种微妙的情绪变化却没有引起韩世鹏的注意。
    爷俩儿聊了一阵,韩俊把想说的说完,没了心事就回到自己的屋里继续了。
    韩世鹏看着儿子的背影,想着他所说的话,心里若有所思。
    他有他自己的考虑,有些事情并没有跟韩俊娘俩儿说的太白,这件案子实际上是由他们中队负责,市里很重视,自己也跟领导打了保票。目前所有准备都已经做好,但根据情报,并没有这些人持枪的信息,如果自己在这个时候再表现的过分小心谨慎,难免让人笑话自己胆小,在所有人眼里,那伙儿匪徒已是瓮中之鳖,案上之鱼了,捞取这趟功劳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了。
    可是儿子的话又很有道理,万一歹徒的火力出了自己的预想,案子出了岔子自己可也担待不起。两难之下,韩世鹏决定为了万无一失,面子,就不要了!
    方一计定,韩世鹏抬头看这墙上挂着的石英钟,已经八点半了。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起身穿好衣服,跟韩俊交代了一句“小俊,爸去单位一趟,晚点儿回来,你跟你妈先睡吧。”骑着自行车向市局驶去。
    “看来老爹果然重视起来了,那我也就放心了。”韩俊趴在窗台上,看见韩世鹏骑着自行车离去,微微一笑。
    “明天就要去奶奶家了,如果那笔记里记载的是真的,或许,未来的日子……会很美啊。”带着满脑子的绿石头,韩俊睡着了……
    ps:新书上传,日放送12,求收藏,求推荐喽

第四章 疯狂的石头(A)
    第二天一大早,韩俊醒来,金芳已经给韩俊做好了早饭,留了张条子,和五十块钱,上班去了
    “饭在锅里,自己热热,把你那头理了去,五十块钱给你奶奶买点东西,去了多帮奶奶干活儿,别光玩。”
    看着母亲的字条,韩俊挠挠头,这些事情都要嘱托,自己在他们眼里一直都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草草吃过早饭,韩俊收拾了几件换洗衣服,想了想,又把笔记装到书包里,这东西还是带在身上吧。
    去大院儿门口的剃头摊随便找了个老师傅把自己留了好久才留出来的蘑菇头理成了小寸头,虽然不太情愿,不过照着镜子一看也蛮精神的。
    奶奶家在市郊,去那里要倒好几趟车,两个多小时后,韩俊似乎已经闻到了空气中的海的味道。
    崂山,是我国海岸线第一名山,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它耸立在黄海之滨,高大雄伟。山光海色,山海相连正是她的特色,正是因为“天地钟灵秀”的特质,崂山也是一座道教名山,据说金庸老先生笔下的“全真教”就是出自崂山的道士。
    韩俊的奶奶就住在崂山东麓仰口海滩附近一个名叫峰山村的村子。百十户人家,大部分人家世代打渔为生,后来因为临近崂山山灵水秀,比较适合果树的生长,渐渐的也有人家开始种植果树。韩俊的父亲是家中独子,又因为在市里上班,韩俊的爷爷早逝,家中没有壮劳力,打渔是不成了,于是在村里邻居的帮衬下,韩世鹏出钱给母亲包下了五亩果园,种着樱桃。本来韩世鹏想将母亲接到自己家住,凭着韩世鹏一月400多块钱的工资养活一家人还不太吃力,只是一来韩世鹏家太小,母亲去了只能跟韩俊挤一个屋,二来,老人家不愿意空着老屋也不习惯市内的生活,再怎么说,没事跟老街坊拉拉家常也能解闷,所以一直独居在老屋。
    下了车的韩俊提着大包小包的礼品,走了约莫一刻多钟,***院子已经近在眼前了。
    “奶奶,我来啦,你在家吗?”大门没锁,韩俊绕过松鹤延年图的影壁,进了院子就嚷了起来,眼睛四下一瞟,院墙果然是自己熟悉的灰不溜秋的大石块,两米多高,以前并不在意的韩俊,此时看起那些石头来,两眼冒着绿光“没准儿,这都是钱啊。”
    “俊俊来啦。”奶奶刘美枝循声出来,一身灰布单衣,头花白,见大孙子来了,喜出望外地把他拉进屋来。韩俊见奶奶手里还拿着鸡毛掸子,显然正在打扫卫生,笑笑,心道老太太就是个闲不住的性子。
    “你说你过来看看奶奶就很高兴了,还买什么东西?奶奶这儿啥都不缺。吃饭了吗?”宠溺地望着孙子,隔代亲可是没得说的。
    “嗨,奶奶,这可是你孙子我的一片心意啊,我吃过了。”这家伙直接把他老妈的钱借花献佛了。放下手里的水果点心,准备抢过奶奶手里的鸡毛掸子“奶奶干活呐,我来帮您。”
    “行了,油嘴滑舌,怎么一个多月不来看看奶奶?”打掉韩俊的手,刘美枝似是埋怨道。
    “您看我这不是来了吗?前一阵考试呢,我又是体育队的,又复习又训练的。这不昨天才放假,我今天就来啦,我可要在这儿住上半拉月呢,您可别嫌我烦就行。”韩俊跟刘美枝解释着。
    “瞧你这孩子说的,多住会儿奶奶也不烦。”老太太乐的合不拢嘴,苍老的脸上尽显慈爱。
    又陪着老太太说了会儿话,刘美枝抬头看了看古旧的座钟,起身道:“快晌午了,你自己玩会儿,我去做饭,今天你来的巧,西屋金宝他爹送来两条黄花。”
    “是吧,我就闻着味儿来的。对了,奶奶,咱家镐头放哪了?”韩俊赶紧问道。
    “就在门墙(影壁)后边,自己找找去。”对于韩俊要镐头干嘛,刘美枝倒没做多想。
    刘美枝家有一间正堂坐北朝南,东西各一间厢房作为卧室,院子东侧垒了个小屋作为厨房,与影壁间隔了四五米的地方,以前种了棵槐树,只是不知道听谁说家里种槐树不好给砍了,后来就成了放农具的地方。
    在一堆耙子铁锨里,韩俊寻了把趁手的镐头,便在院子里转悠了起来,寻个下手的地方。石砌的院墙因为十几年的风吹雨淋,看起来灰不溜秋的,跟绿色扯不上一点边。以前他光听说过着垒院子的石头是从海里刨来的,却不知道这石头到底是不是笔记上所记载的那种绿石头。
    不多时,韩俊就看中了院前西北角的墙头,在哪里弄下一块石头即不会影响院墙的“美观”又不会因为刨石块而把墙给拆了。
    找了个凳子垫在脚下,韩俊抡圆了膀子照着接缝处就开始砸,要说这么起下一块石头,用锤子和凿子能更趁手,只是庄户人家一般没有石匠的家什儿,退而求其次,镐头也不错。“崩,崩,崩”几镐头,碎屑崩了韩俊一头一脸,选中的那块石头也被砸出了一个豁口,韩俊细细一看,果真呈现出了莹莹绿意。
    韩俊心中一喜,手上加了把劲儿,又是几镐头下去,石块终于松动,扔掉镐头,韩俊双手较劲,一块粘连着水泥的石块被生生起了出来。
    毕竟从海里挖出来的石头,形状并不规则,垒好了院墙之后,再和这沙子水泥修葺一番才能算完成,这会儿韩俊怀里的这块一尺见方的石块便是如此。
    “哎哟我的小祖宗,你这是要干嘛?刚来奶奶家就要拆我房子啊?”不绝于耳的砸墙声,吓了刘美枝一跳,赶紧出来看,却现孙子正在拆院墙,而且已经让他成功地拆下了一块,西北角的豁口就像一张嘴里缺了半拉门牙。
    “我没拆房子,我拆的是院墙。”韩俊指着院墙,下意识的反驳。
    “你想气死奶奶?赶紧给我垒回去!”
    见奶奶动了真怒,韩俊赶紧扔了石头,跑到刘美枝跟前抱着她的胳膊哄到:“奶奶,别急别急,我没拆,我就是起下一块石头来研究研究。”
    “破石头有什么好研究的?”
    “您不是说这石头是从海里挖来的吗?我想看看海里的石头有什么不一样。”韩俊狡辩。
    “石头还能分出个什么不一样来?前海沿儿上有的是,你不去那看来拆奶奶院墙?赶紧给我垒回心我告诉你爸揍你!”
    “好啦,奶奶,您别生气,我就完了我就给您垒会去。”连哄带骗好不容易让奶奶又回到了厨房做饭去。韩俊抱起刚刚起下来的石头仔细端详着。
    这块石头因为自己大力的几下猛砸,上面的水泥大部分已经松脱,露出了灰色的岩体,可是刚刚砸出那个豁口处,的确是明显的墨绿色。看来这块石头就是笔记里所记载的那种石头无疑。
    初步确认了院墙的“身份”韩俊又是一喜,胡乱的将石头摆到了墙头,没有水泥,垒,是不成了,那得等韩世鹏回来再说。
    既然不让在家挖,一会儿去海边也不错,反正海里最不缺的就是这种石头。
    中午美美地享受了奶奶烹制的黄花鱼,上了年纪的奶奶总要午睡一会儿的,随便找了个出去玩的借口,趁奶奶不备,韩俊提溜着镐头出了门。
    一路来到海边,清新的海风吹散了夏日的些许炎热,听着阵阵涛声,人的心情也跟着舒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