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咸丰五年)45岁2月12日夜,石达开总攻湘军水营,烧毁湘军战船余艘。曾国藩座船被俘,“文卷册牍俱失”。“公愤极,欲策马赴敌以死”,罗泽南、刘蓉力劝乃止。
年(咸丰六年)46岁7月,坐困南昌月2日,杨、洪内讧(天京事变)后,太平军元气大伤月,曾国藩在长募勇组建吉字营入援江西。
年(咸丰七年)47岁2月27日,其父去世,偕弟国华回籍奔丧月,两次上疏,请求在家终制,获咸丰帝准许。是年建“思云馆”。
年(咸丰八年)48岁5月19日,李续宾、杨岳斌率水6两军攻陷九江。弟国华入李幕月13日,接上谕命其出办浙江军务,17日起程月5日,抵武昌。与胡林翼会商进兵、筹饷之策月15日,李续宾、曾国华死于三河之役月,作《爱民歌》以训湘军。
年(咸丰九年)49岁1月,李鸿章来建昌进谒、留营襄办军务。是月,曾国葆改名贞干,入湘军,为其兄国华报仇月,作《圣哲画像记》月,拟四路进兵之策,攻取安庆。
年(咸丰十年)5o岁5月,辑录《经史百家杂钞》26卷,“取精用宏”,“尽抡四部精要”月,左宗棠来营,留住两旬,商讨东南大局;奉命以兵部尚书衔署理两江总督月,委授两江总都,并以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月18日与胡林翼、李续宾商筹北援之策。上疏请求带兵北上扫夷勤王、以“雪敷天之愤”月,祁门大营两度被困,太平军距大营仅2o里,“危险万状”。
年(咸丰十一年)51岁8月23日,是《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9月5日,湘军攻陷安庆日,移住安庆月2o日,奉旨督办四省(苏、皖、浙、赣)军务,其巡抚、提镇以下悉归节制月,在安庆创办内军械所。年底,定三路军进军之策:“以围攻金陵属之国荃,而以浙事属左宗棠,苏事属李鸿章,于是东南肃清之局定矣。
年(同治元年)52岁1月31日,奉旨任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曾国荃补授浙江按察使月14日,左宗棠率军由江西入浙江月,李鸿章率军抵上海月,曾国荃率军进驻雨花台,会同彭玉麟的水师围攻天京月18日,为借兵助剿事再疏力陈利害:“岛人借助剿为图利之计而中华之难,中华当之”,决不能让洋人以助剿来“蹂躏中国之土地”月,为死于战乱而未及安葬的桐城儒生方东树、戴钧衡6人立石修墓,妥为安葬月,其弟曾国葆病死于雨花台湘军大营。年底,华衡芳与徐寿父子试制成中国第一台蒸汽机,曾国藩见后,于当天日记中写道:“窃喜洋人之智巧我国亦能为之,彼不能傲我以其所不知矣!”
年(同治二年)53岁1月28日,安庆军械所造出我国第一条木壳小火轮,曾国藩登船试航后,喜而命名“黄鹄号”月7日,致函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谓“洋人本有欺凌之心,而更授以可凌之势;华人本有畏怯之素,而逼处可怯之地”,反对购买要由海军上校指挥控制的船舰月,与容闳见面,商筹建立一个可以灾圃旎器的工厂月3日,交容闳68两银赴美购买机器。
年(同治三年)54岁1月,派李凤苞测量江浙外海各岛屿沙线月,江浙藏书遭兵动多有毁损,定刊书章程,即于安庆设书局,刊刻各种经史月3日,洪秀全病逝天京,其长子继位月19日,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军宣告失败月,曾国藩赏加太子太保、一等侯爵。曾国荃赏太子少保、一等伯爵月15日,奏准裁撤湘军25人月,行辕移驻安陵月,奏准停征厘舍、亩捐月,主持修复江南贡院,补行江南乡试,会考江南优贡。
年(同治四年)55岁1月,选汉唐以来各臣奏疏17,编《鸣原堂论文》月,主持修葺种山、尊经两书院。收养八百孤寒子弟,并从自己养廉银中捐款课奖月26日,接上谕:率军赴山东剿捻月,主持王船山遣书》完稿,共32o卷,交金陵书局出版月18日,北上剿捻之策:重镇设防,划河圈围,清野查圩,马队追踪月,经杨州、清江浦抵徐州。一路调兵布防堵围,沿途又张榜招员月,将金陵制造局上迁海虹口,和李鸿章原设的炮局及购自美国人的铁厂合并,再加容闳购回的百多部机器建成江南制造总局月,核定长江水师永远章程及营制营规。
年(同治五年)湘军总领曾国藩奉令进驻周家口,以钦差大臣的重权身份,督师剿捻。
曾国藩根据捻军行踪不定、流动作战的特点,采用了“重点防务、坚壁清野和画河圈围”的对策,但最终全部失败。后来,他在周口西至漯河建立起“沙河百里防线”,企图借此天堑消灭捻军。
天,曾国藩从《商水县地图到曾庄、曾楼村的村名,随修书差人送至商水城西曾庄,邀了几个老翁赴周口议事。议事间,曾庄来人知道是曾国藩的用意是与他们认宗。这也是求之不得的事,能有这么威武的同族亲近人,曾庄人还愁什么光不能沾到呢,于是他们齐跪在地拜见曾国藩。
宴餐三日,曾国藩随曾庄曾氏族人至曾庄曾氏祠堂祭拜了先祖曾参肖像,又去曾氏坟茔洒酒扫墓。之后,他把一面上书“全权钦差大臣曾国藩”的黄绸旗子留作纪念。直到解放初期,这面黄绸旗子才被查禁销毁掉了。
年(同治六年)57岁3月,在江南制造总局下设造船所试制船舰。同时拟设译书馆月,会同李鸿章将江南制造总局由虹口迁高昌庙,征地扩迁,规制大增月,补授体仁阁大学士。
年(同治七年)58岁4月,奉上谕改授为武英殿大学士月31日,至上海视察江南制造成总局月,奉命调任直隶总督月,江南造船厂试制的第一艘轮船驶至江宁,曾登船试航,取名“恬吉”月,抵京师,陛见那拉氏与同治皇帝。
年(同治八年)59岁2月27日,奏陈直隶应办事宜,以练兵、饬吏、治河为至要月,奏请按湘军制改造直隶练军月,作《劝学篇示直隶士子》,提出儒学有义理、考据、经济、辞章四科,唯义理为治学根本月,奏陈:“直隶清理积狱计审结并注销之案四万一千余起,多作尘牍,为之一清。”
年(同治九年岁4月,肝病日重,右目完全失明。奏准病假一月月续假一月月,天津教案生;奉命前往处理月11日,抵津。出令放告,要求津民据实检举揭日,法国公使罗叔亚来见,要求杀天津道员、知府、知县为法领事抵命,并以战争相威胁,曾国藩严词拒绝日,奏陈:挖眼剖心,全无实据;津民生愤,事出有因月,奏陈:本案凶犯已拿获九名,惟罗叔亚意欲“三员议抵”,断难允求。府、县本无大过送交刑部已属情轻法重月,两江总督马新贻遇刺身亡,曾国藩调任两任总督,李鸿章调补直隶总督月17日,起程南下月3日,六十大寿,御赐“勋高柱石”匾额日,作家训日课四条:一曰慎读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说,四曰习劳则神钦。
年(同治十年岁8月19日,挈李鸿章联衔会奏《拟选子第出洋学艺折》月,视察水6各营防务、训练情况月抵上海。
年(同治十一年)62岁2月27日,领衔上奏:促请对“派遗留学生一事”尽快落实。并提出在美国设立“中国留学生事务所”,推荐陈兰彬、容闳为正副委员常驻美国管理。在上海设立幼童出洋肄业局,荐举刘翰清“总理沪局选送事宜”。
月1日,时脚麻之症,舌蹇不能语月12日,午后散步署西花圃,突脚麻,曾纪泽扶掖回书房,端坐三刻逝世。是月,清廷闻讣,辍朝三日。追赠太傅,谥文正月25日,灵柩运抵长沙月19日,葬于长沙南门外之金盆岭。次年12月13日,改葬于善化县(今望城县)湘西平塘伏龙山。与夫人欧阳氏合葬。
编辑本段'
成就
曾国藩继承桐城派方苞、姚鼐而自立风格,创立晚清古文的「湘乡派」,他论古文,讲求声调铿锵,以包蕴不尽为能事;所为古文,深宏骏迈,能运以汉赋气象,故有一种雄奇瑰玮的意境,能一振桐城派枯淡之弊,为后世所称。曾氏宗法桐城,但有所变化、展,又选编了一部《经史百家杂钞》以作为文的典范,非桐城所可囿,世称为湘乡派。清末及民初严复、林纾,以至谭嗣同、梁启等均受他文风影响。所著有《求阙斋文集》、《诗集》、录》、《日记》、《奏议》、《家书》、《家调》及《经史百家杂钞》、《十八家诗钞》等。不下百数十卷,名曰《曾文正公全集》,传于世。另著有《为学之道》、《五箴》等著作。
编辑本段'
军事功劳
咸丰二年(1852年)十一月,太平军自湖南北出,攻克汉阳。咸丰三年(1853年)曾国藩建立地方团练,称为湘军,分6军、水师两种,士兵则招募湘乡一带农民为主,薪俸为一般绿营的三倍左右,全军只服从曾国藩一人。咸丰四年(1854年),总计有6军十三营六千五百人,水师十营五千人,会集湘潭,誓师出征。初战在岳州、靖港败于太平军,接连吃败战,曾国藩几跳水自尽,在上书时,只能以「屡败屡战」自嘲。后重整军实,复占岳州、武昌,太平军势力退出湖南。咸丰八年(1858年5月),攻占九江,气势很盛;咸丰十年(186o年),曾国荃包围安庆,以「扎硬寨,打死仗」闻名。同治三年(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南京)。
太平军抵抗湘军,让湘军吃足苦头,南京城破时,曾国藩说:「今粤匪之变,蹂躏竟及十六省,沦陷至六百余城之多,而其中凶酋悍党,如李开方守冯官屯、林启容守九江、叶芸来守安庆,皆坚忍不屈。此次金陵城坡,十万余贼无一降者,至聚众**而不悔,实为古今罕见之剧寇」。曾国藩入南京后,搞三光政策,「……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秦淮长河,尸如麻,……三日夜火光不息。」其实十余万人大多是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