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洋枭雄-第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总办赵东云又身兼第三镇统制,为了给赵东云减轻肩上的担子和压力,他表示自己可以帮忙把锦州巡防营管起来,而且老调重弹,再一次奏请成立奉天常备军,并且这一次是拿出了详细的方案,那就是以锦州巡防营、奉天巡防营为核心,只要整合起来立马就是能够得到一个镇上万人兵力。
  同时也是说,只要奉天常备军成立后,那么原有锦州巡防营所欠缺的军费也由奉天独立解决。
  然后又给朝廷里的几个大佬写了私信,说的不外乎奉天已有第三镇,赵东云要是再搞一个锦州混成协来,那奉天到时候恐怕是要变成北洋的奉天了。
  朝廷那边对增祺的提议颇感兴趣,他们认为反正锦州巡防营已经练成,让增祺统辖也不会影响部队的编练工作,锦州、奉天两巡防营整合后,就能够弄出来一镇新军,而且还能够解决颇为棘手的军费问题外,这对于急于编练新军的朝廷而言,是一件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事情。
  除了这些明面上的理由外,此举还能够砍掉北洋伸向奉天的一只手。
  虽然说锦州巡防营算是赵东云弄出来的私军,但是依旧和袁世凯有着极大关系,而在外人甚至北洋内部人员看来,这个锦州巡防营就是属于北洋的旁系军队。
  现在袁世凯的声势大涨,尤其是在编练北洋四镇后让朝廷内的诸多满清贵族对此是感觉颇为复杂的,一方面是希望袁世凯编练更多的部队用来保卫朝廷,控卫京畿,但是另外一方面也是担心袁世凯掌控更多的军队后图谋不轨之类的。
  尽管堤防袁世凯的论调并没有出现,朝堂上下对袁世凯的诸多举动还是以支持态度为主,但是也是做出了一定的提前布局,比如说练兵处的成立如其说是袁世凯在推动,倒不如说是清廷试图集中全国军队,削弱疆臣军权的一种尝试。
  当然这种防备是不可能公开化,表面化的,现在的清廷对袁世凯依赖性极大,根本不可能做出一些公开防备袁世凯的举动来。
  所以朝廷虽然对增祺的提议非常感兴趣,但是却没有直接拒绝或者否决,而是把该文发往练兵处,着练兵处拿出一个处理章程出来。
  而现在的练兵处是谁管着?不就是袁世凯嘛,所以朝廷明面上是让练兵处给出一个意见来,实际上就是询问袁世凯的意思,这奉天常备军能办还是不能办?如果要办要怎么办?如果说把锦州巡防营划归奉天那边,你袁老大有意见没有?
  增祺再一次上奏请求开办奉天常备军,如果放在以往时候根本算不上什么大事,甚至增祺其实都不用朝廷批准他自己就能够开办奉天常备军,事后告诉朝廷我练成多少新军就行了,但是他之所以公开上奏,为的就是想要把锦州巡防营的控制权夺过来,并以此为架子搭起奉天常备军来。
  听闻这个消息后,赵东云脸色黑的有些难看,锦州巡防营虽然名义上属于奉天的地方部队,但是谁都知道这是他赵东云的私家部队,就连袁世凯都是承认这一点的,要不然也不会批准了赵东云上报的锦州巡防营第一混成协的所有部队主官任命了。
  这其实就是袁世凯承认这支军队是属于赵东云私人部队的一种体现。
  然而现在增祺竟然还敢把注意打到自己的这支私军头上!
  “难道他以为我们第三镇的人都是好欺负的吗?”赵东云还没有发飙呢,一旁的陈光远就是叫嚷了起来:“按照我说的,都不用给增老鬼什么脸色,这一次等端了张作霖后,回头我们把冯德麟也给灭了!”
  他说的张作霖和冯德麟都算是奉天巡防营的官兵,不过自从赵东云公开说张作霖抢劫己方军械后,张作霖所部就是被开出了奉天巡防营的编制,但是冯德麟依旧还挂着奉天巡防营的外皮。
  一旁的林永权道:“这一次增祺他的算盘打的倒是响亮,借着我们锦州巡防营粮饷紧缺的名头,又给朝廷那边许下了扩编新军一镇的好处,朝廷心动是正常的!”
  而王占元则是道:“哼,他想的倒是漂亮,锦州巡防营不管怎么样都是我北洋人的军队,他增祺想要吞下也不怕呛死!”
  这几个人说了说后然后齐齐看向赵东云:“大人,如今我们该如何办?”
  赵东云此时已经是收复了先前的愤怒心情,脸色回归平静的他淡然道:“慌什么?”
  赵东云说了这句后停顿了会后又道:“都放下心来,只要有我在,谁都别想夺走我们的军队,增祺不行,朝廷也不行!”
  这种话也许放在其他朝代里就是和谋反类似的话了,但是在清末时代这种话在封疆大吏或军队统帅的口中却是极为正常的,在陈光远、王占元等人的心中,北洋是北洋,朝廷是朝廷,两者并不是一体的。
  不管是赵东云还是陈光远又或者林永权,他们效忠的并不是清廷里的光绪或慈禧,而是袁世凯,甚至袁世凯都不是,其实他们效忠的只是北洋这个体系而已!
  当天,赵东云给北京练兵处去电,电文上说一通奉天练新军的诸多废话后中间插了这么一句:庚子年时将军府有兵将逾十万,然未能阻俄兵询月,去岁所练奉营至今徒有其表,今夏更有作霖抚而复叛……
  这话几乎是赤裸裸的说增祺庸碌无能,用兵练兵皆不能,如果把锦州巡防营五千余新军交给增祺,恐怕是要重演庚子年前事啊!
  赵东云的这封电报不会让人感到意外,他的反对是众人早有预料的,所以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
  实际上,人们更加关注的是袁世凯的反应!
  七月十八,袁世凯回复上谕:奉天练军当勉之,然锦营多直兵,奉营多奉兵,两营合之恐习性不通。
  这话一出,让朝廷的诸多大佬苦笑不得,那袁世凯倒是狂妄,没扯军费,也没有扯什么政治,更没有扯什么军官啊,练兵之类等问题,只是说担忧把锦州巡防营和奉天巡防营整合到一起后,恐怕两边的士兵生活习惯不一样,吃不好,睡不好……
  这话纯粹就是扯淡!


第132章 增祺的招揽
  但是这句扯淡的话却是明显的透露出了袁世凯的意思,那就是他增祺要练奉天常备军可以,但是不能挖我北洋的墙角!
  面对赵东云和袁世凯的齐齐反对,朝廷诸公自然是打消了要把两者整合到一起的心思,反正他们也就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能成了最好,不成也没所谓,反正这锦州巡防营在谁手里都不是在朝廷诸公的手里!
  但是增祺却是依旧没有死心,增祺之所以一门心思要搞新军,这倒不是他和袁世凯、赵东云那样想要当大军阀,他实在是被庚子年给吓怕了。
  当年他被俄国人打的抱头鼠窜,把整个东北丢了不说而且损失惨重,虽然依靠他多方活动没被撤职查办,但是也变成了“署理”。
  现在日俄就在边上打着,他最怕的就是日本和俄国那天跨过辽河然后挥军西进,要是到时候自己没能挡住的话,估计就不是自己的政治生命到头,而是自己的小命到头了!
  前几年开始他就是想要加强奉天省内军队的战斗力,前期是采取招抚土匪的方式,比如说招抚张作霖就是这种策略下的产物,然而自从他看到了赵东云手下的第三镇后,就一门心思想要练新军。
  当初他支持赵东云编练锦州巡防营也是因为这个,然而随着时间的过去他却是不满足只有一支名义上属于奉天的锦州巡防营,而是希望可以编练更多的新军,这才想要一门心思弄奉天常备军。
  不过编练奉天常备军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这才想要把锦州巡防营整合进来,进而奠定奉天常备军的基础,然而在前期的操作中,增祺一直都是小看了赵东云以及袁世凯对军权的渴望和重视程度,这才导致现在这种情况。
  然而虽然说上次的提议失败了,但是增祺对此并不介意,因为他这个时候想通了一件事,对他而言最为重要的是什么?
  那就是奉天省内需要更多的新军!
  只要他是盛京将军,那么奉天省内编练的新军名义上都是属于他的,而他要的就是这个名义,这份名义就已经代表了政绩,同时奉天省内如果有更多的新军,将来日俄进军辽西的时候也能够抵挡的更久一些不是,至于谁领军对于他来说是不重要的。
  基于这样的情况,他就是做出了赵东云从来都没有预料过的情况!
  七月二十号,增祺派人携带私信抵达锦州,信上说筹办奉天常备军乃是大势所趋,然要办常备军需先办奉天督练公所,并且直言邀请赵东云出任奉天督练公所总办!
  这不应该啊,赵东云对增祺的出招感到有些疑惑了,要知道几天前他给练兵处的电文里还大骂增祺庸碌无能呢,这增祺没有生气反而还邀请他担任奉天督练公所的总办?
  赵东云放下信,尽管他还有些猜不透增祺到底是怎么想的,但是他却是被这个邀请打动了!
  去年冬朝廷以北洋军政司为班底成立练兵处,然后袁世凯把北洋军政司残留的机构和人员改名为北洋督练公所,而后各省纷纷仿效设立督练公所或者督练处,乃是清廷推动全国编练新军的一个重要措施。
  而各省的督练公所作为统辖、整饬全省新军的机构,实际权力是非常大,不过这个督办一般是由总督和巡抚兼任,一般来说都是不管具体事务的,事务一般会落到总办头上。
  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是“总办”掌管这个机构甚至该省新军的全部权利,现在增祺把总办的位置拿出来,几乎就是要直接说我把全省新军交给你了。
  尽管奉天一声本来就没有多少新军,唯一个一个锦州巡防营还只是名义上属于奉天的,而且所谓的奉天督练公所估计现在连一个人都没有,不管怎么看增祺都只是拿出了一个空头衔给赵东云而已。
  然而事情不能这么看,增祺给的是什么?他给赵东云的是名义以及后续的财政支持,名义和军费,这两样东西这对于一个做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