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洋枭雄-第2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说投降,开玩笑呢,南方联邦里都是些老顽固,张之洞当初既然搞出这个南方联邦来,而且还能联合一大群满汉封疆大吏一起搞,这就代表着北洋在南方省份真没什么影响力的,而且张之洞为首的南方联邦体系和北洋体系存在根本上的矛盾,这种矛盾是南方工商界资本和北方地主阶层以及工商资本的根本性矛盾,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福元纺织厂、葫芦岛纺织公司等北方棉布纺织业和南方大生纱厂、南通土布的矛盾了,这两大体系为了争夺国内的棉布市场这几年来可是杀的难分难解,又比如福元卷烟厂和南洋卷烟厂等南方卷烟厂对国内卷烟市场的争夺,福元卷烟厂的那些股东们做梦都想把自己的福元卷烟打进南方诸省的卷烟市场,而南方的那几家卷烟厂一样对北方诸省的卷烟市场垂涎无比。
  任何一个军政势力,尤其是大规模的军政集团基本上都会代表着某一个群体的利益,而苏系所代表的就是直隶、东三省等北方资本的利益,赵东云背后就是福元公司,而福元公司背后就是福元机器厂等一系合资公司,而这些子公司尤其是想福元机器厂、唐山钢铁厂、福元卷烟厂这样的超大型企业,里头的股份是非常分散的,基本上大部分的北方资本家都或多或少参与了进来,奉军每一次的超大规模军购对于北方资本而言都是一场盛宴,而且奉军每占据一个省份,那么就会打破这个省份原有的厘金、工商体制,而没有再给国内其他省份横行起到的厘金以及各种各样的关卡,那么直隶和东三省诸多企业的产品就能够和潮水一样占领当地的市场。
  在奉军的入关作战和现在的南下作战力,奉军的将士们在前线不断推进,而后面的那些资本家们也是带着他们的产品和潮水一样跟着军队的步伐涌进,然后挤占每一个市场的角落。
  所以当你看清楚了南北内战的本质,你就会发现南北之战并不仅仅是所谓的帝制和共和之争,而是南方资本和北方资本的生死之争。这种矛盾属于不可调和,不是你死就是我死的那种。
  再者赵东云继承的可是正儿八经的北洋传承,你要想让张之洞这个洋务名臣对你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北洋军阀投降,你直接杀了他算了。
  而北洋的其他几家军阀虽然和赵东云没有这种什么资本上的竞争,但是这些北洋大佬一个个都是野心足以吞象的角色,尤其是段祺瑞,人家可是铆足了劲要和赵东云一争高下,在段祺瑞的心里头,这北洋老大的位置还是悬于空中,落入谁家还真说不定呢,你赵东云除非把皖军彻底打残,不然是别指望段祺瑞的争霸野心了。
  王士珍、张怀芝、王汝贤甚至吴凤岭这几个人也是有着类似的想法,王相将侯宁有种乎!凭什么你赵东云就能够做大总统,执掌天下,而我就只能乖乖俯首称臣?谁有敢说你赵东云不是下一个王英楷,谁有敢说我不是下一个当上大总统的那个人?
  这就是威望不足不足以服众的情况,还要入主中央的后果了。
  如果同样的情况换成袁世凯来,依靠袁世凯的威望那些北洋军头还不得乖乖听话,就连和南方联邦停战谈判也是有可能的。
  赵东云如果要想那些人乖乖投降,那么办法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把他们彻底打败,到时候他们就会和王英楷、卢永祥、鲍贵卿一样乖乖投降了。
  而要想打败他们,就代表着赵东云需要更多的部队,更多的火炮和弹药,而这些最后就会变成军费,统帅部军械部总长赵东平说如今的军费缺口高达数千万可不是什么空穴来风,而是事实!
  而军费的巨大缺口就是苏系想要向外国借款的最大原因,但是钱虽然要借,但是有些事情是不能谈的,有些条款是不能做任何退让的,他宁愿当一个残暴的统治者把北方诸省搜刮到底朝天,也不愿意让自己背上卖国贼的罪名千万年,这和他想不想卖国无关,而是现实不允许他这么做。
  所以赵东云很干脆的拒绝了英国方面提出的这些借款要求,但是拒绝了前面三项条件并不代表就关上谈判大门了,相反这所谓的善后借款还在继续进行中,英国人那边要价太高还有其他国家呢。
  比如德国那边就很愿意给赵东云提供贷款,嗯,用来购买德国的军火!
  法国人那边也是钱多,表示愿意进行接洽。
  而美国呢,这个国家现在有点怪,经济上是毫无疑问的一流强国,足以和英法德比肩,但是军事上顶多算三流,海军还凑合,但是那支陆军估计都打不过奉军,但是国际政治影响力连三流都算不上,因此美国在国际寻找市场的难度大得惊人,要不然也不会天天喊着门户开放也没人鸟他了,如今赵东云找他借款,只要给出足够的代价他们是非常乐意的。
  但是让赵东云很郁闷的是,历史竟然惊人的相似,一看到赵东云和其他国家进行谈判的时候,英国就是再一次发挥了超级帝国的流氓范,竟然把法国、德国、美国都联合起来,弄成了一个所谓的四国银行团。
  然后向赵东云宣布,如果赵东云想要从四国获得贷款,就必须同时和四国谈判!
  获知这个消息后,负责具体借款谈判的财政部总长周学熙在赵东云面前就是破口大骂:“他们这些欺人太甚!”
  前些时候赵东云之所以分开向各国谈判,就是为了在各国里头进行选择,然后以争取最优良的条件,但是如今搞出来了一个四国银行团,后头可就不怎么好办了。
  “日本和俄国人那边呢?再去找他们,告诉他们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没了这一次以后可就没机会了,条件也可以适当放宽一些!”赵东云皱着眉道:“另外比利时、意大利、奥匈甚至荷兰等国家也都一一联系!”
  说罢这些后,赵东云觉得自己给出的筹码还是不够吸引这些国家,要想让他们顶住英国的压力借款给自己,这抛出来的筹码如果不够,他们肯定是不愿意,于是想了想后道:“再放风声出去,就算我国打算借款建造一条南北铁路,预定从天津到南京。”
  这是用来吸引普通国家的,但是要让英国和美国以及德国等分裂,还得用其他办法,而在任何时代再也没有什么比超大规模的军购能够引起那些大国们的争夺了。
  “另外,让海军那边也透风声出去,就说我要重建海军!”赵东云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嗯,就说我们要采购至少八条战列舰以及相匹配之辅助战舰!”
  周学熙也是被赵东云的话吓到了:“重建海军是应当的,只是一下子就采购八条战列舰,恐怕外头不信啊!”不管外人信不信,反正周学熙自己是不信的,如今财政已经是陷入破产边缘了,重建海军要是能买得起一两艘炮艇就很不错了,那里有钱购买战列舰啊,而且一下子还是八艘之多,毫不客气地说,把现在的整个中国都卖了,都凑不齐组建一支拥有八艘战列舰的庞大舰队所需要的资金。
  赵东云却是平淡道:“他们信不信不重要,重要的是告诉他们我是准备这么做的!”


第295章 各国嘴脸
  随着北方共和政府放出风声说要筹建津浦铁路和重建海军,一下子就是打破了平静的远东局面!
  不用多久,朱尔典就是再一次的拜访外交部总长陆微祥,旁敲侧击的问津浦铁路和海军重建计划,并直言说英国造船实力强悍,完全有能力承建最先进的战列舰,而英国企业也足以承建一条数千公里的超长铁路。
  不用多久美国公使的柔克义、德国公使雷克司、法国公使巴斯德也是相继找到了陆微祥,说的话题和朱尔典差不多,都是为了铁路和海军的订单而来。
  说实话,这些外交官们其实也都是知道赵东云囊中羞涩,别说筹建一支拥有八条战列舰的庞大舰队了,估计一艘战列舰都买不起,但是中国要重建海军乃是迟早的事,到时候就算重建规模要小一些,但是哪怕是几艘巡洋舰的订单,那也是动辄数百万英镑的大订单啊,而身为外交官,他们的最主要任务就是维护国家利益。
  什么是国家利益?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地方上对他们而言什么是利益?两个字:市场!
  当代的中国在诸多列强眼中,实际上就是一个工业品的倾销市场,从棉布到轻工业产品再到重工业产品以及军工产品,这些都是列强们争夺的市场。
  而且承建铁路和军购订单和善后借款严格上来说是分开来的,铁路和军购订单对于列强来说,这是属于他们国内企业的蛋糕,而善后借款乃是纯粹的各国金融业的蛋糕,这原本是两不干涉的事情,但是对于赵东云来说这两者是一码事,所以当赵东云把两者放到一起后,就是无形间加大了谈判筹码。
  不过外交部和列强的谈判还没有正式开始的时候,海军方面的人却是大喜过望的找上了赵东云,为什么?因为不管最后海军重建的规模有多大,但是最后的受益人是谁?毫无疑问那就是海军。
  如今的中国海军情况很不妙!
  甲午战争后虽然清廷花费了力气重建海军,尤其是庚子年前的重建规模很大,使得清朝海军重新拥有了两艘防护巡洋舰,也就是海圻号、海天号,但是海天号在1904年搁浅沉没后只剩下一艘了,此外还有海容级三艘巡洋舰以及飞鹰号驱逐舰、海龙级四艘驱逐舰、建威级驱逐舰两艘,训练舰通济号、镜清号,而其中的海龙级四艘驱逐舰在庚子年被各国俘虏。
  除了上面的这些巡洋舰、驱逐舰等可以远洋的舰艇外,还有就是诸多炮舰、鱼雷艇了,吨位较大的炮舰包括日造楚字系列七百四十吨的炮舰六艘,江字系列五百五十吨的炮舰四艘,英造的七百四十吨的福安号炮舰以及十多艘百吨以下的鱼雷艇。
  而上述海军舰艇中,在去年又是分裂为北方和南方,诸多海军舰艇投靠了南方联邦,虽然今年年初很多海军舰艇才重新投向了北洋共和政府,但是依旧有不少舰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