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13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对阎行沉声的补充说道:“阎行,你率兵在他们后面追击,记住,只追,不击,尽量把他们赶去美索不达米亚之地!”

“是!”

阎行想了想:“若是他们反击呢?”

“那就打一场,尽量以震慑为主,莫要全歼他们!”

“末将明白!”

阎行率领第四十二军主力,马不停蹄的向着西南方向追击而去,

“全军团将士听命,立刻打扫战场,清点俘虏,然后进驻苏西亚城!”

“是!”

其他几个军长率兵开始收拾战场,清点这一战的俘虏。

太史慈和诸葛亮返回一个营帐,激战了一夜,并没有立刻休息,反而开始提笔磨墨,给远在金陵城的孙权写上一份战报。

“捷报怎么写?”

“夸张一点!”诸葛亮微笑的道:“陛下现在的压力很大,毕竟中原才刚刚统一,就给我们增援的一个军团,虽说这个军团主力还没有抵达,但是他们的先锋军就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我们如今需要给陛下一点支持,让陛下在朝廷上更好的说话,更好的给我们增兵!”

“好!”

太史慈道:“你来写,我盖印!”

诸葛亮闻言,微微苦笑,也没有推辞,亲自撰写了这一份捷报,然后盖上太史慈雪豹军团主将的印鉴,派人以最快速度,传回金陵城。

接下来的时间,吴军开始疯狂的扩张,占领一座座安息城池。

安息军之中仅存在尼萨城的兵马面对吴军的步步紧逼,一战不大,就已经退出了安息帝国的境内,向着美索不达米亚地区退去。

半个月的时间,太史慈和赵云会师,全面占领了安息帝国。

——————————————————————————

金陵城。

御书房之中,孙权看着手中漂洋过海传来的战报,一双琥珀晶莹的眸子闪烁着明亮的光芒:“打赢了,也算是一件好事,之前朕多少有些担心他们吃了败仗,如今朕也算是有脸面对内阁了!”

“陛下,微臣认为,他们的这一份战报恐怕有些虚假!”

郭嘉面无表情的道。

他本来就是一个行军老手,这些战场上的数据他再清楚不过了。

这一份捷报,普通人看没问题,但是行家一眼就看出问题,在他眼中,就是一份绝对不真实的战报,其中战损肯定隐藏了,而且战绩肯定夸大了。

“元直!”

孙权闻言,嘴角扬起一抹淡淡的笑容,斜睨了一眼郭嘉,然后看着徐庶:“你怎么看?”

他身边的哼哈二将,最近有些不对盘。

不过他也乐意看着两人互掐。

“陛下!”

徐庶毕恭毕敬的道:“这一份战报的确有夸大的嫌疑,但是我相信他们的本意并不是想要领取战功,他们是想要为陛下解决一些困难,毕竟他们估计也猜到陛下面对朝廷的压力,需要一份拿得出手的战绩,稳住朝廷的悠悠之口!”

“陛下,战报是战场将士以生命换来的报告,神圣不可侵犯!”郭嘉打击起这些东吴老臣,毫不留力:“不管什么理由,都是不能虚假的,他们要是开了这个头,日后恐怕就会引发军中的陋习!”

“郭参谋此言就有些诛心了!”

徐庶眼眸之中寒芒森然。

“徐参谋,我只是就事论事!”郭嘉平静的道。

中原已经开始渐渐太平了,随着军机处和内阁的改制制度在渐渐的在落实之中,已经腾出手的朝廷高层开始了派系斗争。

这是历朝历代都不可避免的事情。

利益就是要争。

利益就是冲突。

孙权伸出手,抚摸了一下额头,微微有些苦笑,他能稳住大局,但是派系之争,他是无法压制的,每一个人都有立场,每个立场都有他们的利益。

看他们两个就知道如今朝廷表现出来的太平盛世之中的暗流潮涌。

不过争一争也好。

只要不触及他的底线,就算他们打起来,最后得益的还是自己。

当权者,最怕的是手底下的人一团和气。

“好了,都别争了!”

当然,也不能他们太放肆,孙权伸出手,压住了两人,道:“元直,你拿这份捷报,交给宣传司,我要半个月之内,报纸上都是这个消息!”

“是!”徐庶目光一亮,得意洋洋的斜睨了一眼郭嘉。

“奉孝!”

“陛下!”

“你代表朕,手持朕的七星龙渊,走一趟安息,两件事,第一件事,以朕之名义,犒赏大军,第二件事,以朕是名义,口头上申斥太史慈和诸葛亮,夸大战报,罪不容赦,每人罚俸半年!’

孙权平静的道。

“是!”

郭嘉嘴角扬起了一抹冷笑。

孙权这是利用自己的手,压制太史慈诸葛亮他们。

但是他乐于成为孙权手中的刀子。

只有这样,他才有存在的价值。

“该死!”

这一下轮到了徐庶的面容有些不好看了,这是明摆着给郭嘉机会,让他去给太史慈诸葛亮他们找茬。

更让他有些难受的是,孙权好像越来越器重曹魏一脉的降臣了。

这对他们来说可不是好消息。(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朝堂之争

“雪豹军团血战三日三爷,剿灭安息大军,为大吴朝拓疆千里之外!”

“赵云上将军孤军深入,夺安息帝国都城泰西封,一战定大局!”

“一战而胜,大吴战旗屹立西域疆土!”

“天权元年,旗开得胜,朝廷气运,蒸蒸日上!”

“大吴扬威万里之外!”

“……”

随着宣传司有计划的爆发,接下来大半个月的时间之中,一份份报纸的头条都清一色的宣扬西域这一战胜利,整个金陵城,甚至整个大吴皇朝都开始沸腾起来了。

毕竟这是吃掉了一个西域帝国,开创了中原之始。

作为大吴子民,能看到自己的皇朝战旗屹立在遥远的西域,雄霸天下之巅,这是一份荣誉,一份让所有人都激动的荣誉。

“大吴这才平定中原,没想到大军就在西域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

“我大吴神威,无人可媲美也!”

“这报纸上说赵云上将军孤军深入,以微弱兵力夺取安息帝国的都城,何其勇武啊!”

“一直认为雪豹军团在西域就是吃干饭的,没想到他们还有点能耐!”

“陛下雄才伟略,大吴之辛,天下之幸!”

随着战报宣扬,一个个话题从金陵城开始渐渐的蔓延出去,在天下每一个州百姓之中的喧嚣起来。

前方将士的胜利,总能让国内的百姓兴奋。

而且因为这一次大胜而归,增强了大吴朝廷在民间百姓心中归属感。

大吴朝廷建立时间很短,底蕴不深,而且有些疆域还在权利的交接混乱之中,这时候的一份来自西域的捷报,等于一针强心针,振奋了无数民心。

“吴军如此强悍,也许日后我们的日子就能太平了!”

“最少吴军将士能保卫我们的太平日子!”

“吴军都已经打到了西域之外,必然也能保护中原百姓的安危,我等虽归降于吴,从一个魏人成为一个吴人,但是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谁说不是,当初曹魏统治江山的时候,我们连饭都吃不饱,如今吴朝政策,家家户户都分到了田地,我们再也不用看那些世家门阀的嘴脸过日子了!”

“我儿子以前因为家里面吃不饱,才去做了魏军将士,最多也就拿回来一点粮食,可是自从归降吴军,听说每个月的军饷就有五个银元,足够我们一家子过日子了!”

“希望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就算是刚刚才臣服在大吴战旗之下的曹魏疆域的百姓,在这个时候,在这一份战报之下,他们也下意识的去忘怀了曾经的曹魏皇朝,认可了这个蒸蒸日上,如日中天的大吴皇朝。

————————————————————

金陵城。

紫禁宫。

宫城中央,曾经因为围剿南华老仙和于吉两大仙人而被打成废墟的朝会大殿如今已经被重新的修筑起来,八座巨塔萦绕之中,殿堂的形状宛如盘龙仰天,异常威武,名为朝天大殿。

朝天大殿在如今大吴朝的意义,就是等于后世的中南海,超于内阁大殿和军机阁大殿存在了意义,真真正正的大吴朝廷核心。

能够进入这座大殿议事的,绝对是大吴朝最有权柄的人。

这一天,天气很好,但是在朝天大殿里面的气氛却有些紧张。

一张长方形的会议桌,放置在大殿最中央的位置,正面的首位是高了一个台阶,屹立在所有位置之前,雕刻这金色龙头的椅子。

孙权盘坐在金色的椅子上,神色虽平静,威严颇重,一双琥珀碧绿的眼眸不怒自威,一扫而过。

左边是以内阁首辅张昭为首的内阁大臣,右边就是军机首尊程普为首的军机大将,一个个面容正色,甚至有些紧张起来了。

“朕已决议,在内阁,军机处,御史台,三大衙门之外,成立一个朝廷议会!”

孙权平静的道:“决策朝廷大事,不是内阁的一言而行,也不是军机处一怒而战,军政两大衙门各司其职,但是军政从来不分家,下有下分,上有上合,在年底之前,朝廷议会就是决议朝廷大事,以朕为首,决议出朝议大臣的名额!”

这个事情在他的心中是早有想法。

他当初成立内阁和军机处,是为了能够分军政。

自古以来,掌控军权又掌控政权,就等于一方诸侯,大吴朝廷是绝对不允许在内部出现一方诸侯了。

在中央集权这方面一直朝廷做的都很顺利。

孙权已经做到的军政分家而治理,军队之中的大将无法干涉政务,内阁大臣也无权指挥大军,这种政策对于他平衡军政来说很有用处。

但是朝廷之上,一些大事情从来都是军政一家,分不清楚什么是军务和政务。

分了之后,也要合起来。

所以朝廷议会是必须成立的。

在泰山封禅之后,孙就已经有了准备,如今趁着拿下安息帝国的这一股胜利之风,他果断的把这事情提出来,整合朝廷的力量。

“陛下,成立朝廷议会臣赞同,只是那个朝议大臣……”

张昭微微眯眼,他知道,这将会是一场战争,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