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7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榜了,我陈华上榜了,第一百二十七名,翰林院三品大学士,哈哈哈,太好了!”

“第三十二名,翰林院二品大学士,哈哈哈,我雷鸣可光宗耀祖了!”

“该死,这上面怎么没有我的名字,我明明考的很好的啊!”

“我落榜了,如何归乡,面对父老乡亲!”

“……”

在公告栏的大红告示之下的,有欣喜若狂的读书人,有垂头丧气的读书人,上榜的落榜的,喜极而泣的,抱头痛哭的……

人生百态,在这些读书人的身上,栩栩如生的呈现出来。

“科举探花,翰林院一品大学士,马良!”

一个公告栏之前,有人看着的公告栏上的名字,轻轻的读出了榜上了一句话。

“这马良是谁啊?”

“探花?他何德何能?”

不忿者大有所在,毕竟在科举之前,马良并不出众。

“榜眼严畯!”

有人惊呼了出来:“那可是江东书院的名人,严畯,严曼才!”

“新科状元,蒋琬!”

这一个名字,让无数人惊奇起来了。

……

钟山之上,新的探花之荣誉的少年马良,恭敬的跪在垂暮再床的郑玄床前:“老师,学生无能,输给了严畯和蒋琬!”

“季常,你知道你最大的优势在哪里吗?”

“请老师明示!”

“年轻!”

郑玄裹着一层薄被,浑浊的目光有些的怀念:“一次失败而已,只要记住就可以,无需在意,因为你还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去挥霍,科举只是一个开始,日后在官场的上的争锋,才是人生的成败!”

“良紧记老师之教诲!”年少气盛的他,一下子被两人挫败,多少有些的心灰意冷,但是郑玄的话提醒了他,他还年轻,有的是机会。

“状元何人?”郑玄问道。

“蒋琬!”

马良低声的回答。

……

蔡家大宅,蔡邕的身躯盘坐当前,左边的是盛宪,站在堂下的是新科榜眼严畯。

“此次殿试之败,学生不明,还请老师教诲!”严畯的神色有些愤然,恭敬的跪了下来。

这一次是孙权亲自定下来的名次。他不敢质疑孙权,但是心中始终有些不明白,自己输在哪里。

“曼才,你没有输,只是……内阁可能不合适你!”蔡邕淡淡的道。

“老师这是何意?”严畯有些的糊涂了。

“大王的问题不是随意问的,你认为有些荒唐的问题,答案很重要,在答案上面,蒋琬表现出来的适合在内阁麾下为官吏,而你,你的回答,恐怕军方那些杀坯比较看好你!”

蔡邕平静的道:“状元之位是为日后的内阁留下了,所以,在这一次的科举之中,你输给了蒋琬!”

“老师的意思是,我要去军机处发展?”

读书人多少有些鄙视军旅粗人,严畯也不例外。

“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

蔡邕摇摇头,平静的道:“你们还有一年的翰林院生活,要是这一年之中,你能让内阁的人转变态度,你还是会留在内阁麾下,不然,你只能去军机处或者参谋司!”

“学生明白了!”严畯定了定心,皆然还有机会,他自然不会就此认输。(未完待续。)

第七百九十三章封禅之议

金陵城,吴国王宫。

御书房。

孙权盘坐长方形的御案之前,神色有些凝重,把手中的卷宗审核了好几次,然后才微微抬头。

他琥珀晶莹的目光扫过站在御案之前的朝堂巨头:“孤刚才说的,尔等都可记住否?”

如今吴国朝堂,在民间牵动万般风浪的科举大事情,其实只是一件小事,毕竟储备人才只是储备而已,和朝堂大事相比,有些微不足道了的。

对于如今的吴国朝堂大臣来说,孙权即将要加冕帝位,吴国的国体封禅皇朝,这才是真真正正的大事。

“大王,如今天下尚未真正的统一,吴国若是贸贸然的封禅于天,岂不是落人话柄,而且封禅的时间还是定在明年的一月一,距离然如今只有是三个月而已,是不是过于急促啊?”

内阁首辅张昭目光看着孙权,问道。

现在的时代,还没有经历过南北朝那个时代的混乱体制,对于一些人的意念来说,是根深蒂固的。

当年秦始皇加冕为帝,成为千古一帝,是因为他已经一统了天下,在他未统一天下之前,尚未敢称帝。

秦末,群雄并起,但是皆然只能自封诸侯王,即使是曾经掌控中原大半壁江山的项羽都只能号称西楚霸王,而不敢称帝。

刘邦也是统一的天下,才刚加冕为帝,建立大汉,之前,他也不过是一个汉王。

帝王天下,天下唯一。

所以在不少读书人或者天下百姓的心目中,想要加冕帝位,必须要统一天下。

而如今的天下,南北双雄,西面还有的一些零零落落的势力,说到统一,还有些远。

“孤也不想!”

孙权叹了一口气。道:“但是魏国已经走到了我们之前了,一旦曹操加冕,孤这个吴王,不就等于大魏朝之下的诸侯王了吗?”

魏国封禅。天属大魏,天之下的诸侯,不就是大魏朝的诸侯王吗?

这么一来,魏国就稳稳当当地压制吴国打,不要小看这个名义。名声言顺者,得民心。

“大王,那我们也可以缓一缓!”

顾雍低声的道:“明年的一月一,太急了,就算推迟半年也好,最少我们的准备时间多一点,能把封禅的事情办的充足一点!”

“诸位,不是大王急,而是魏国逼近了,在雒阳的消息传回来了。曹操要在十月初,在雒阳开坛,封禅加冕!”

锦衣卫大都督李涅平静的补充了一句。

“十月初?”

“现在已经九月底,没几天了!”

“这个魏王,心可真够急的!”

众人闻言,面色顿时变了变,一个个神色明显有些的难看起来。

“若是可以,孤倒是想要推几年,再封禅天下,但是现在不可以。明年的一月一,这个时间已经是军中儿郎付出无数生命,为我们争取的时间,青州的战鼓一响。杀敌一千,必然自损八百!”

孙权目光锐利的扫过,坚定的声音响起御书房:“一国之争,在于一个势,势不可弱,他曹孟德要加冕。汝若是顶着吴王的头衔与其交锋,岂不是自落下风,孤自然不能让曹孟德压一头,所以加冕之事,势在必行!”

“末将同意!”

潘凤咬咬牙,站出一步,恭敬的道:“如今吴国,兵强马壮,疆域广阔,已经不下于昔日的大汉,大王为何不能加冕乎?”

“大将军所言甚是!”

军方的人管不了百姓,他们如今手握重兵,根本不畏惧魏军的兵锋,当然赞同。

“封禅之事,关乎一国之体!”

周瑜眉头微微有些蹙起,这一次,他意见和张昭的不谋而合:“大王加冕之势,是势在必行,但是也不能操心过急,必须要做好万分准备,此乃和吴国万千百姓息息相关的事情,不可有一丝的纰漏!”

“魏国有封禅之心,他们尚且不怕,我们吴国有岂能落于下风!”鞠义抬头,平静的道。

“……”

你一言我一句,军机处居然还和内阁争起来了。

“好了!”

孙权面对那些大嗓门,脑袋里面嗡嗡的,连忙摆摆手,然后冷冷的道:“封禅加冕之事,不用争吵了,这事情我们没有选择,没有困难要上,有困难的话,克服困难也要上,总而言之,明年开春,一月一,孤要加冕帝位,封禅于天!”

“诺!”

众臣闻言,一双双目光看着孙权变现出如此坚定的态度,也不在说什么,相继应声而领命。

孙权继位不过一年多一点而已,但是吴国的一场大变法之下,他吴王的威严已经深入朝堂深处,不可触犯之。

“吏部!”孙权目光转动了一下,最后盯着吏部尚书顾雍。

“臣在!”

顾雍连忙站出一步。

“计划不如变化,你们吏部今年考勤的事情,已经拿下了的官吏就算了,但是还没有动的,先放一放,孤不想在这个时候,朝堂动荡!”

孙权斩钉截铁的道:“孤给你一个月的时间,想办法给孤抚平下面的那些惶惶不安的官吏人心!”

“微臣明白!”

顾雍深闻言,呼吸了一口气,点点头,虽然这事情看起来有些虎头蛇尾,让他失去了吏部立威的最好机会,但是事关吴国封禅,孰轻孰重,他心中明白。

“张纮,你们御史台立威的计划也要放一放,杀鸡儆猴不在这一时,但是谁敢阻碍吴国封禅,就是孤的敌人,明白吗?”孙权看了一眼吴国官场上的黑面神张纮。

“大王,孰轻孰重,微臣心中明白!”张纮有些无奈,但是只能点头,他沉声的道:“御史台这段时间,会尽量放松一下,不会影响朝堂之运作!”

“你能明白就好,户部!”

孙权的目光转向了周瑜。

“臣在!”周瑜拱手。

“你们如今在筹谋之中的钧田事情,也先放一放!”孙权平静的道:“封禅在即,孤不希望吴国上下。有一丝的动乱,包括民心!”

钧田就是分田,户部筹谋了有一段时间,本来是想联合吏部。拿兵部尚书陆俊开刀,然后以陆家之田地为开端,实行江东钧田之事。

“诺!”

周瑜点头,他的目光仿佛若有所想的看了兵部尚书陆俊的背影。

真好命,又让他逃了一劫。

“张首辅!”

“臣在!”

“内阁的第一次人口普查。结果出来没有?”孙权低声的问道,管理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不就是人吗。

所以人口普查,很重要。

“快了!”张昭连忙答复,道:“最多一个月的时间,吴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就可以完成了!”

“很好!”

孙权嘴角露出了一抹满意的笑容,道:“这一次的封禅之事,全权由内阁负责,你亲自来的支持,此事关乎国体变迁。兹事重大,万万不可有一丝丝的怠慢!”

“内阁不会让大王失望的!”

张昭坚定的道。

“好了,今天的会议到这里,内阁和御史台的人先退下去,你们如今的时间不多了,赶紧去做准备!”

孙权淡淡的道:“军机处的人留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