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我们不想死,算刘辩他不杀我们的家人,算我们坚守邺城,也抵挡不了多久的,我们只想活下去,跟家人团聚!”一众将校异口同声道。
“主公他对你们恩重如山,如今他卧病在床你们却要杀他?好,我崔浩也不拦你们,你们要杀便去吧!将来九泉之下,我看你们如何面对主公!”崔浩拉着杨大眼走到一旁,声泪俱下的说道。
一众将校却停住了,他们想跟家人团聚,却也不想杀了袁绍,这些将校说到底也是世家出身,袁绍对待百姓虽然不好,但对手下的武将却非常好。
士为知己者死,尽管一个人再怎么不好,都能有一些人为他卖命。
崔浩见无人前,便说道:“主公他如今神志不清,恐怕没有多少时日。你们在这个时候弃主公而去,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依我看不如这样,刘辩暂时还没有给出期限,你们何苦着急发难?不如这样你们先回去,若刘辩到时候发难,你们大可出城投降,只是不可伤害主公,刘辩说要你们带着主公的人头投降,但你们不杀主公而投降,他不会接纳你们吗?”
众人一听,是啊,貌似杀主公跟投降刘辩并不冲突啊,不杀主公刘辩不接受我们的投降吗?
“你们也不要着急,我想出了个计策,今晚说不定便能救出你们的家人。尔等先回去休息,若是我的计策不成,你们大可趁夜出城投降刘辩!”崔浩沉声说道。
“那我听军师的,且先等待几日,若是军师计策不成,可别怪我们弃你而去!”一众校尉听了,都答应了下来,带着兵马离开了刺史府。
“呼!”崔浩长长的吐了口气,杨大眼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说道:“军师还真是高明,总算是把他们劝走了。”
崔浩苦笑道:“劝走又如何,过不了多久,他们还要投靠刘辩!”
“军师不是说有计策对付刘辩,救出他们的家人吗?难道是稳住他们的说辞?”杨大眼不解道。
崔浩摇了摇头道:“我确实有一计,但这个计策相当危险,若是失败,主公便完了。”
杨大眼眼睛一瞪道:“那若是成功呢?”
“若是成功,说不定可以一举击败刘辩,甚至于击杀他也不是不可能!这是我军最后的希望!”崔浩沉声道。
“如今这个局势,也只有冒险一试了,还请主公下令吧!”杨大眼拱手说道。
“城外有赵匡胤派遣的骑兵探子,我这里有一封书信,你立刻去送给他,随后再来找我复命!”崔浩从怀摸出一封书信递给杨大眼说道。
“诺!”杨大眼接过书信,来到城墙边,射到赵军斥候之,赵军骑兵斥候得了书信,飞马来报赵匡胤。
杨大眼返回刺史府复命,崔浩下令道:“刘辩用将校的家**迫我军,目的是逼迫我军投降,此刻汉军之,只怕是在准备收降士兵,所以我决定让你率领这些兵马诈降,若是他亲自接见于你,你便伺机将他诛杀,若是他不接见你,而是将你安排他处,你便依从他,寻找机会率兵突袭。”
杨大眼询问道:“他若是识破了我的诈降计策又该如何?”
崔浩回答道:“只要你一口咬定是真心投降,他刘辩又没有确凿的证据,怎么会在这个节骨眼胡乱杀害投降的兵马。但他要是真对你不利,我也已经通知赵匡胤,让他率兵相救。并且刘辩的这举动,我还可以告诉城内的兵马,刘辩根本没有真心接受投降,投降的兵马都被他杀害了,到时候便化解了危机。只是你这一去,必定是进入龙潭虎穴,恐怕……”
“军师放心,我若要逃,恐怕还没人能追得我,更何况不是死吗,我有何惧?”杨大眼笑道。
崔浩拍了拍杨大眼的肩膀说道:“去吧,我在这里守着,旁人便不会过来。”
“军师惨重!”杨大眼拱手告辞,带着刺史府外的一万袁兵前去诈降。而刺史府只剩下一万余人守护。
不过杨大眼却没有着急出城,而是让士兵大声喧哗,造成邺城发生动乱的模样。有想要投降的士兵过来打探,也都被崔浩找借口给劝了回去。
邺城的情况被汉军斥候回报刘辩,刘辩对着众将说道:“看来邺城之已经生乱,只是不知崔浩有没有稳住,接下来过来的兵马,不是投降,便是诈降,你们做好准备。”
刘伯温说道:“已经安排了下去,按照微臣的估计,若是投降,当有数万大军前来投降。若是诈降,应该只有袁绍的一些心腹,不过万人。”
杨再兴疑惑道:“军师怎么会这么看?”
郭嘉在一旁打着哈欠说道:“因为主张投降的人数占据多数,而想要投降的人,可能会来诈降吗。他们的家人都在这里,不怕出了什么差错?所以能来投降的,都是袁绍的心腹,他们不在乎别人的家人。”
杨再兴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如此便可以根据人数,来判断敌人是诈降,还是真心实意的投降了。”
刘辩点了点头道:“按照计划行了。若是袁军真心投降,朕便亲自接待,以示诚意,若是袁兵诈降,便按照计划歼灭!”
“诺!”众将士拱手领命,依计行事。
半个时辰之后,杨大眼派出骑兵向汉军交涉,骑兵纵马来到汉军营门之外说道:“还请禀报陛下,我军决定投降,先前城内发生兵变,杨将军已经斩杀袁绍,亲自出来献城投降!”
岳飞驻守营门,催马前询问道:“杨大眼率领多少兵马前来投降?”
“由于城内有些混乱,杨将军只率领一万人马前来投降,剩下的人马正在守卫邺城,剿灭忠于袁绍的余党,防备赵军进攻!”
“你等着,我回去禀报陛下!”岳飞说着便催马回营,不过一会便又回来了,说道:“陛下同意你们投降,让杨大眼率领士兵过来吧!陛下要见见投降的将校!”
“是,我这回去禀报!”骑兵催马返回邺城,禀报了杨大眼,杨大眼大喜道:“看来刘辩已经计,兄弟们随我出城!”
杨大眼率领一万兵马出了城门,行至汉军营寨之前。岳飞催马来到阵前,看着面前的一万兵马,心知这些士兵是过来诈降的,并且人人带着兵器,目的显而易见。
岳飞望着面前的杨大眼说道:“杨将军,既然是投降,何故带着兵器呢?还请将兵马交出来,我带你们去见陛下!”
第642章 转眼间就打了光棍
杨大眼带着一万兵马来诈降,岳飞早听过刘伯温的分析,断定杨大眼是过来诈降的。因此横枪立马拦住去路道:“既然是投降,为何带着兵器?”
杨大眼拱手道:“我等是来投降不错,但我却不知道陛下是不是真心要收降我等,带着兵器,不过是以防万一!”
“陛下乃是天子,说话一言九鼎,从来没有更改的道理,他说你们投降便会赦免你们的罪过,哪里用得着带着兵器防身?既然是投降,便将兵器交出来,带着兵器入营,简直是痴心妄想。”岳飞冷哼一声,对着杨大眼大声说道。
杨大眼道:“陛下向来贤明,难道还信不过我们吗?若是这点胆量都没有的话……”
“哼,是信不过你们,如今你为鱼肉,我为刀俎,若是不想投降大可回去!且看看你们的家小还能活得几日。”岳飞说完便不耐烦的摆了摆手,准备离开。
“将军,咱们不如回去吧……”杨大眼身边一个校尉低声道。
杨大眼眼睛一瞪低声道:“回去干什么?咱们先交了兵器,骗取皇帝的信任!你们不要怕,听我指挥便可。”
“是,将军!”众人点头应诺,杨大眼翻手交出镔铁斩马刀说道:“我等真心实意投降,还请将军带我们去见陛下,以安军心。”
一万袁兵纷纷交出兵器,岳飞见此才说道:“校尉以者随我来见陛下,其余人等在这待着。”
岳飞带着十余个将校进入军大帐,杨大眼望着大帐央高坐的男子,心一阵激动。
“杨大眼拜见陛下!”一行人在帐下拱手行礼,杨大眼弓着的身子紧绷着,常说刘辩礼贤下士,自己投降,他应该亲自下来相扶了吧?一但他过来,杨大眼自信自己能够一招制服刘辩。
“起来吧!”首的刘辩摆了摆手,却没有亲自下来相扶的意思,杨大眼心不由得有些失望。却自己安慰自己:“刘辩肯定是还不相信我,我只需要按兵不动,过几天他放下警惕,自有我接近他的机会。”
杨大眼刚刚站起身来,便听得刘辩说道:“杨大眼,朕听说你对袁绍忠心耿耿,更何况你又无妻儿老小,当为袁绍效死命才对。怎么会由你带头投降于朕呢?”
杨大眼听着刘辩这满心怀疑的话,静下心来辩解道:“陛下,我虽然没有妻儿老小,但冀州将校与我情同手足,我焉能坐视不管。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如今袁绍已经灭亡在即,我又有什么理由,继续跟着他呢?”
“原来是贪生怕死的小人,杀了故主而求活命,陛下,这种人可不能留啊。”刘伯温向着刘辩建议道。
“嗯!”刘辩听了点了点头,手指敲打着桌案,看着杨大眼的眼神,满是考量。
杨大眼一听吓了一跳,连忙辩解道:“陛下容秉,我没有杀袁绍啊。先前众将病变,我好不容易说服众将,但他们声泪俱下的模样,也让我心痛不已,我只好带着他们前来投降陛下。只是祈求陛下放过袁绍一命吧。”
“哦?这么说你还是个忠肝义胆之辈了,不错不错,你切说说,如今邺城的情况如何了?”刘辩沉声问道。
“如今邺城之,所有士兵已经准备投降,只有少数人忠心于袁绍,还在抵抗,崔浩也于乱军之被杀。众将士让我先带人来求见陛下,看看家人的情况,待明日城安定,陛下在进城不迟!”
“呵,朕怎么会伤害你们的家人呢,这一点你们大可放心,如今他已经被朕运送到荡阴后方,不如你们跟着他们一起过去团聚如何?”刘辩笑着说道。
“什么……”听着刘辩这话,杨大眼如坠冰窖,他此次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