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斩邪-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这郭进士衣装上都打了补丁,还得拖着瘸腿下田种地,毫无疑问,应该是在战乱中遇了劫难,才会沦落至此。
  之前听陆景说谷中有三名进士,一个陆清远,第二个,便该是这位郭进士了。


第三百六十六章 酒席问考,一语惊人
  陆家屋舍厅内开桌,入席八位。开始之际,陆景要请陈三郎坐上首,陈三郎推了,挨着他坐了次位。其他五位,都是谷内的头脸人物,再加上郭进士,正好满席。
  一盘盘菜肴开始端上来,有兔肉、山鸡肉,还有獐子肉……山间野味为主,辅以两碟青菜,以及一盆热气腾腾的羊杂汤。
  又上了酒,都是陈年佳酿,倒出杯里,色泽清亮,酒香渗人。
  这一桌酒菜称不上珍奇,但诚意十足。要知道现在可不是太平年间,而是饱受劫难的乱世,寻常人等能吃饱便是莫大幸福,不敢奢求太多。
  只是一众座客,郭进士年纪稍轻,也已四十左右,别的不是五十就是六十开外,须发多白,俱属于老头子范畴。倒不是陈三郎不敬老,而是总感觉这样的筵席老气横秋,除了吃之外,别无多少兴致。
  几位老者不曾想如此,三番几次,刚要举杯敬酒,却看见那状元郎正埋头猛吃呢。
  而那位郭进士似乎也不怎么合群,坐在一旁,许久不言语,慢慢举筷吃着东西,别的人也不见如何招呼他。
  筵席的气氛有点冷清,陆景干咳一声,开口问道:“陈公子,你入主府城,可曾上奏章请功了?”
  陈三郎一边吃肉,一边回答:“上了,不过等圣旨回复,恐怕还得等待些时日。”
  “那是当然……嗯,请恕老朽多嘴,当初你离开泾县,为何不去京城,反而到雍州来呢?”
  陈三郎呵呵一笑:“因为雍州是好地方呀。”
  闻言,众人眼睛都鼓了起来,腹诽不已。蛮军未入境前,雍州也只能说一般,浩劫爆发后,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简直人间地狱。
  这样的地方,也能当个“好”字?
  若非安土重迁,又担心逃亡过程中遭遇变故,只怕能逃的人,都要逃之夭夭。
  陆景干笑一声,赶紧转移话题:“老朽听闻,那苏镇宏将军受到修罗魔女迷惑,幸得被陈公子识破,故对公子委以重任。但不知公子入主府衙后,准备如何治理此地?”
  陈三郎放下筷子,慢慢道:“无他,但求平安二字而已。”
  他回答得简洁,但仔细掂量,却能品味到一些难能可贵的东西出来。世间万事,唯独“平安”最经得起推敲,耐人寻味,永不过时。
  世道平,民心安!
  然而说着简单,但要做到,不知经历多少才行。
  陆景嘴里咀嚼着“平安”一词,脸色有了几分动容。
  那边郭进士也是睁着眼睛,很认真地打量着陈三郎,似乎要看出些什么东西来。
  陆景叹道:“陈公子胸有块垒,我等佩服。记得《岳阳楼记》有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仁者之言也。今日与公子一席话,果然名副其实。”
  当《岳阳楼记》传诵之时,许多文坛老人读文惊叹,又觉疑惑。盖因此文老练,所表达的那种胸襟绝非一介年轻人所应该拥有的。
  但这文章横空出世,之前世人从未见过,又是出现在岳阳楼上,署名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没有丝毫疑问。如此一来,众人只能认定是陈三郎才气所然,妙手偶成了。
  此时席间有老者问:“陈公子,今蛮军屯集于边界,不日将与镇国大将军一战。这一战,你如何看法?”
  在这宴席上,众人有言在先,事先沟通好了,要好好考陈三郎一番。既是为了打探底细;又是觉得有些不服气,要轮流问考。正所谓筵无好筵,会无好会。
  陈三郎毫不思索:“这一战,不管胜负,结果都一样。”
  闻言众人一怔,大感奇怪,陈三郎的回答明显自相矛盾嘛,胜就是胜,输就是输,怎么会结果一样?
  莫非陈三郎根本毫无研究,就胡乱回答?
  那老者哦了声:“陈公子此言何解?”
  陈三郎瞥他一眼,一字字道:“胜,扬州起事;负,扬州起事。”
  啪!
  却是一个老者听着心一惊,失手打翻了酒杯,酒水洒落下来。
  陈三郎忽而长身而起:“抱歉诸位,陈某喝多了几杯,有些口不择言,这就告辞了。”
  不等陆景等人挽留,拱手做个礼,迈步走了出去。
  喝多了几杯?他分明一杯酒都还没喝好不。
  只是等陆景等人追出去时,陈三郎已经带领部众出谷了。众人晾在后面,面面相觑,总觉得这位状元郎行事总不按路数,别人很难跟得上。
  一会之后,有人发问:“其言可有道理?”
  没人回答,大家都还沉浸在惊慌之中,思绪乱糟糟的。
  过了一阵,才有人接话:“蛮军胜,乘胜追击,长驱直入。若扬州不起事,便会错失良机;当蛮军败,朝廷有力挽狂澜之机,若元文昌不动,同样错失良机。所以他才说,不管胜负,结果都一样。元文昌反,势在必行!”
  说话的是那位郭进士。
  说罢,他低头叹息一声,拖着瘸腿,慢慢朝着自家屋舍而去。他这条腿当然不是天生,而是在逃难的时候被蛮军流矢射中,这才废的。他姓郭,名“楚”,出身郭氏大户,论起来,雍州刺史郭宏图还是他远方表兄。不过他一向不认同这位郭表兄的作为,极少与之来往。
  战乱爆发,郭楚举家逃亡,但在途中遭遇变故,家人失散,只剩下他一个,拖着伤腿流落崂山一带,幸得有人搭救,这才活了过来,住进梅花谷内。
  经此大难,郭楚变得沉默寡言,他又不喜老受人接济,就一个人摸索着挖田种地,自力更生。只是舞文弄墨与挖泥种地实在天差地远,学了许久,依然学不过来。
  他曾官至同知一职,宦海沉浮,阅历丰富。然而眼下落难,加上身残,形同废人,妻离子散,落魄得已经不成样子。在谷中若没有接济,只怕都饿死了去。
  回到简陋的茅屋,推开虚掩的门扉,举步进去,抬头一看,不禁愣住。屋中那张粗木桌子上,整齐地摆放着三口礼盒。
  走过去,解开礼盒,见到了里面的东西。一盒药材,药味浓郁;一盒砚台,古色生香,品相不俗;还有一盒,却是白花花的银子,一锭锭,散发着柔和的光泽,让人看见,都忍不住伸手去抚摸。


第三百六十七章 进士投奔,任重道远
  在离开梅花谷的时候,一众部下都满腹疑窦:公子此行,不是来请人的吗?怎地人没请到就走了呢?
  不过当下陈三郎威信日增,众人哪里敢开口询问,只管服从便是。
  陈三郎也不言语,骑在马上,悠然而行,准备先返回矿藏营地一趟,嘱咐些事,然后便启程返回府城。
  来的时候,听逍遥富道提及修罗魔骑一事,终究放心不下。这趟进崂山,主要是请人不假,但请人不是求人,梅花社的人态度已经摆出来了,过多纠缠于事无补,也完全没有那个必要。
  他进入梅花谷,绝非单纯闲逛,见人,观物,看牛……正所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隐约也能知道些谷内的人事生活状态。
  对方顾前瞻后,想要观望,那便由他们去。毫不客气地说,都是些上了年纪的老头子,为人做事,早形成了一套习惯,很难更改过来。而这些人,亦非陈三郎所希望要用的。
  梅花社俨然一个团体,上百人口,想要一下子把他们全部挖到府城去也不现实。这么多人的团体涌进城去,反会破坏某些平衡。既然如此,不如先把目标放在某些个人身上,撬动过来就好了。剩下的事,再徐徐图之。
  他的态度,也已表达清楚。就看别人能不能下决心,会不会做出选择。
  矿藏营地一片忙碌,虽然现在驻扎的人手不多,但几位老师傅都得了陈三郎的面授机宜,要尽早把矿藏开发出来。他们做事的酬劳不菲,甚至还有机会回城当官,实在稀奇!
  在原先的王朝制度里头,工匠一类地位低微,颇受轻视,即使技艺精湛者,也混不出头来。相反的是,本来同样地位不高的商人们,有了钱后,却能荣华富贵,甚至还能买官帽子来戴,很是风光。
  现在陈三郎不拘一格,对工艺人重用,他们自然高兴,做事劲头十足,根本不用驱赶吆喝。
  负责管事的耿全今年已经六十有五,但眼下做起事来,虎虎生风,比一些后生青壮还要利索得多。
  陈三郎见到,暗暗点头。
  “公子,你们要返回府城了?”
  耿全过来行礼问道。
  “嗯,此地的事,就交给你们了。”
  耿全忙道:“公子放心,我等必将竭尽全力,不敢有半点差池。”
  陈三郎又勉励了几句,启程出山。到了山路口处,见到一人站在那里,身板笔直,其衣装朴素,只背负一口包袱,可不是那郭进士?
  陈三郎仿佛早有预料,一点不奇怪,翻身下马。
  那郭楚赶紧上前一步,躬身施礼:“郭楚来见公子!”
  既然下定决心出谷投奔,名分称谓当然不可含糊。
  陈三郎扶着他,笑道:“郭进士愿意出山,乃崂山之福。”
  郭楚语气坚定:“郭楚身残体弱,蒙公子青睐,才是福气。”
  一番寒暄后,陈三郎让一名骑士带上郭楚,扬鞭策马,驰骋回崂山府。
  ……
  崂山府衙,公人进入往来,很是忙碌。
  公房之中,周分曹放下手中笔,伸手揉了揉额头,一股疲倦之意不可阻挡地涌上心头。
  昨晚,一大堆文案要处理,几乎做到东方发白,这才趴在桌上睡。也没睡多久,约莫一个时辰就醒了,继续投入工作。
  “周兄,先喝粥。”
  宋志远来到,手里捧着一碗粥,粥面热气袅袅。
  周分曹赶紧接过,不无埋怨道:“这等事岂敢让宋兄来做?”
  宋志远笑道:“顺手为之耳。”顿一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