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资源帝国-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后面那些车床、钻床、镗床、磨床这些机床的专家,涵盖的东西就更多了。而这还不是终点,后面还有机床设计专家,也就是说,只要是工业机床的设计专家,刘东都不放过,后面还有材料科学,矿业学。
  这么多的分类,这么多的专家,刘东这哪里是去帮助苏联人,这纯粹就是去断苏联人的命根啊!要真让他把这些人才都弄来一些,苏联绝对会大地震。这样的事情漫说是刘东一个私人,就算是国家来做,都有可能出现大问题,断交都是小事儿。惹毛了别人,能和你直接发动战争。
  刘东这胃口,实在是太好了。而老爷子还没有把下面的那些东西看完,仅仅是看了个开头,他就被刘东吓到了。而后面,谁知道会出现什么东西?这简直就是在大搬家,比当年苏联对德国都还彻底。
  “老爷子,我这不是准备去帮苏联的人民群众么?这些专家,这几年可不怎么好过,就连面包都买不起的也大有人在。我不忍心让这些高级人才白白的浪费光阴,所以才罗列了这么个名单。本着友谊万岁的意思,难道这也有问题?”刘东装傻充愣道。
  “岂止有问题,这问题大了。你别给我打马虎眼,你真不知道这样做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就算你所推论的那些东西正确,但如果你这样大的动作,绝对会引起苏联的大力反弹。就算他们再弱,也不是你一个小小的资本家能撼动的。你口气倒还不小,这也要,那也要。你就不怕被撑死?”老爷子没好气的说道。
  “我当然知道苏联人的利害,我也没有说这纸上的事情,会一步到位,那样事情就闹大了。我只是把我们公司要从苏联弄的东西大略的整理了一下,哪些该弄,哪些不弄,做个统计。要不然,什么都往公司拉,岂不是乱套了?我们公司又不是收废品的,哪里能什么东西都看得上。”刘东解释到。
  “这还好,你的脑袋还没有被门挤过。但就算是从长计议,你这涵盖的东西也太多,太复杂了点吧?你有那么多精力来搞这些东西么?别到时候样样会,样样稀疏,那可就闹笑话了。就像你那个环亚特钢,如果仅仅是能炼粗钢,你以为会引起那么大动静?”老爷子教训到。
  “这个我自有分寸,就算我用不上,难道其他人也用不上。只要这些人才在我的手里面,那样我就会获得主动权。这样总比以后我上别人门去要人才好很多吧?”刘东很有气势的回答到。


第185章 对苏联的野望
  葛老师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那就是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有了人才,公司的发展才会正规化,有了人才,再依靠刘东自身的经济实力,想要干什么干不了?
  正是知道人才的重要性,刘东才会作出这个大包大揽的动作。不论自己到底能不能用到,也先要把这些人的归属权拿到手中。这几年,苏联一直在走下坡路。
  别的地方刘东不知道,但关于人才方面的事情,他却知道得很详细,有赖于后世很多解密资料,让这些外流的人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走的都介绍得清清楚楚。
  苏联的科学家专家一类的人才,有的地位很高,有的地位却不怎么样。而那些地位不怎么样的人才,日子过得就不那么潇洒。就好像这年月华夏的那些搞科研的人才,做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人有七情六欲,别以为做科研的人个个都能像华夏两弹一星那些前辈一样,拿手摇计算机都能把原子弹给弄出来,而且不怕吃苦受累,这样的人才可以说是比大熊猫还要稀少。
  大部分的人才,都是希望自己有个优越的环境来搞科研,不但事业有成,还要生活优越。可现在苏联的情况,却不可能提供得了这么好的条件,那些一直很苦逼的人才,自然要想些方法,来摆脱贫困的生活。
  外派,就成为了他们的出路。只要是外派的专家,到了国外,无论是在多么贫穷的国度,他们的生活环境都要比在苏联本土好太多了。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很多时候,那些人才在外派了之后,就不会想要回去。
  而那些能够得到外派指标的国家,能有这么些人才安心在自己国家里面待着,当然不会往外推。于是和苏联打马虎眼就很正常了。苏联家大业大,又是两极的其中一极的老大,多几个人才不多,少几个人才不少。那些国家又会做事儿,于是很多不想回去的外派人员,就稀里糊涂的留在了那些国家里面。而这些人,就能算得上是最早的一批外流的人才。除了那些能在苏联挂上好的人才,其他的人才想要留下,其实不是想象当中的那么困难。
  正是知道了这样的情况,刘东就把主意打在了这些人才的身上,他们需要舒适的环境,需要绿油油的美元,这些东西刘东都可以提供。只要把这些人弄到华夏来,然后拖个几年,等到苏联解体后,这些人才就可以为自己所用。
  一次一点点的弄,然后再让列夫捷特他们在苏联活动活动,到最后能挖到多少人,实在是计算不出来。有了这样的算计,刘东再次去苏联的目的就非常明确了。
  “老爷子,我准备这次再去苏联,就和列夫捷特他们一起开一个公司,这个公司就是为我纸上的这些东西服务的。有列夫捷特在,我们的目标会小很多。”刘东说道。
  “又开公司?你到底准备开多少公司?就不怕自己管不过来?”老爷子听到刘东又要开公司,脑袋明显的大了一圈。别人一个公司都够忙活半天了,而刘东倒好,是能开多少就开多少。至少老爷子就知道,前几个月,刘东就把他的一个公司,分成了很多个,甚至连银行,都有计划。这样的动作,实在是越来越像资本家了,搞不好就要被刘东弄出一个托拉斯。
  “这个公司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按照我们这边的说法,就是一个皮包公司,他的主要作用就是挖掘人才。那些苏联人才们现在过得太苦了,我不忍心他们在一个糟糕的环境下研究自己的事业,所以准备资助他们。这样的公司,我们在日本都弄了一个,现在再加一个苏联的,也不算多。”刘东解释到。
  听了刘东的解释,老爷子敲了敲桌子,然后问道:“你这样做,那个列夫捷特,会答应么?这样的公司不可能带给他利润啊?”
  “怎么会没有利润?只要他能忽悠到那些苏联的专家教授到公司签订了合同,那我们这边完全可以高价买过来嘛。这样的交易就是私人之间的交易,不会扯到国家的问题上,比直接从苏联的国家部门挖人,要温柔许多。”刘东又回答道。
  “你这样岂不是相当于人口贩子了?”老爷子脸色古怪的问道。
  这样的操作模式,和贩卖人口完全没有任何区别。只不过这样卖的是高科技人才,但实际意义都是差不多的。被刘东这么冠冕堂皇的说出来,老爷子还真不太适应。
  “当然了,其实就是那么回事儿。反正那些人才在苏联过得不是那么好,要是让我买了过来,至少要比以前的生活条件好吧?而且三方得利,我又为什么不这样做呢?比起当年苏联从德国抢人,那是文明太多了。”刘东嘀咕到。
  “三方得利?你这三方是哪三方啊?”老爷子没想到刘东把这么一件难以启齿的能说得那么伟大,于是非常好奇,这得利的三方到底是哪三方。
  “这些人才对于苏联来说,是可有可无的吧?要不然,这些人才不会在苏联待遇那么低下。对苏联来说,这些人才就相当于鸡肋,而我现在把这些人才都消化了,对于苏联来说,不是很有利么?而对于那些人才本人,他们能重新拥有一个舒适的生活和科研环境,不是也很有利么?而我得到这些人才,可以推动公司科技的发展,一样也很有利。对苏联、对那些人才、对于我,都有好处岂不是三方得利么?”刘东一脸认真的说道。
  刘东这翻强词夺理,要是换一个人可能就被他忽悠住了,但老爷子是什么人,风里来雨里去,什么东西没有见识过,刘东这套说辞,对别人或许有用,但对于老爷子来完全是多余。
  什么叫那些人才对于苏联来就是鸡肋?虽然老爷子知道刘东现在能挖到的人,肯定不会是苏联很有名的那些专家,但是这些人也不是真的就那么没用。在科学研究上,每一个项目,都需要无数人一起协同合作,一个人的能耐就算再大,精力也有限。
  而刘东要挖的那些人,就是这些项目的基石,虽然可能不出名,但是要真的挖到大规模的这类人才,那实验室什么的就肯定玩不转。这是对苏联有利?这就是在挖墙脚!
  好在刘东这一手,是对苏联人,要是对国内的那些科研所耍这样的手段,老爷子肯定得发火。
  但老爷子对于刘东能不能把这事儿办好,还是心存疑虑。他能看出这里面的问题,难道苏联人就看不出来?刘东虽然说他会慢慢行动,但要是达到一定的数量后,肯定会引起苏联情报部门的注意,那样刘东岂不是会很麻烦?
  苏联人不是那么好惹的,虽然老爷子听了刘东对于苏联分析之后,知道苏联会有大麻烦。但这仅仅是刘东的猜测,虽然这猜测非常可靠。但这事儿依旧没有太大的把握。而刘东现在要做的事情,很明显,有很大的危险性。
  要是老爷子不知道刘东对刘家的助力到底在哪儿,可能还会让刘东尝试一下。但现在既然知道刘东的价值,再弄这样危险的事情,就不那么划算了。其他的都还好说。关键就是在于人才这东西,实在太敏感了。
  对一般人来讲,敏感的东西可能是技术。但对于老爷子这样的人来说,敏感的东西就在于人才。有了人才,才会有技术,但有了技术,没有人才来弄这个技术,也就只有白搭。
  一个国家的强大,最基础的东西就在于人才上面。不论你是教育强国,还是思想强国,或者是工业强国。这些东西都得有一个大的前提,那就是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