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层在国内很多事情上的看法都有问题,但对于国外的事情了解,完全不是现阶段那些国内官员能够比拟的,即便是陈洁她老爸陈忠华也不行。
陈忠华听完了陈洁的话以后,又对刘东问道:“你们环亚真的在东南亚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就连陈先生他们,你们都能说得动?”
陈忠华说的陈先生,在东南亚就是一个传奇,尤其是对国内高层来说,陈先生在他们的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要知道,当年抗战的时候,陈先生就和那个时候的八路有联系。到了现在,即便陈先生去世了那么多年,但陈先生的家族,在东南亚的地位也是数一数二。
在陈忠华的眼中,环亚想要依靠南洋那边的华人势力让自己上去,第一个绕不过去的,就是陈家。所以陈忠华一开口就是问刘东他们环亚是否能够影响到陈家。
“只要我们环亚舍得付出代价,陈家也会点头。对于他们来说,和他们接触的官员是哪一位,他们并不是很看重。他们最为看重的,仅仅是利益。我们环亚能够给予他们利益,他们自然就能给我们说话。要说起国外圈子来,经济上的交易比起政治上的交易还要重要。
在他们那边,有了钱才能有权。而没钱,即便是有权,那个权利也未必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面。所以,伯父你在认知上,是有一定错误的。相信如果你真的选择这条路以后,自己都能琢磨明白。”
刘东和陈洁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陈忠华哪里还不明白,他们是真正有能力让自己上去,而不是在胡言乱语,信口开河。但越是知道这是真相,陈忠华的心里就越是不那么好受。
要知道,他在华夏官场上面,也算是矜矜业业大半辈子了。仅仅依靠自己的能力,还有一些父辈的荫蔽,就能达到副部级,绝对是一个了不得的成就。
但现在再和刘东陈洁这些年轻人一比,那就完全不够看。在他自己对自己上去都完全不报希望的时候,陈洁,自己的女儿,却和刘东讨论怎么安排自己上正部。虽然看起来,从副部到正部级,仅仅是一个台阶。但这个台阶当中的鸿沟,其实比从最小的股级到他现在的副部级之间的鸿沟还要巨大。
这其中的差距,既表现出了自己的女儿也算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虽然没有在官场上面晃荡什么,但她却可以从局外拨动这官场上的琴弦。比起身在局中,更加的难得。
好半响,陈忠华才算是消化掉了这番消息。张张嘴说道:“你们之前不是说,除了这么一个位置,还有另外一条路么?既然要说,你们就说得更全一些吧,也好让我这个老头子知道,你们环亚到底有着什么样的能耐,而你刘东,又对陈洁有多好。”
虽然在刘家那边,刘东要和陈洁在一起的必然条件就是让他陈忠华上到正部级,看起来是和他陈忠华有关系,但实际上关系却并不大。虽然直接受益人是他陈忠华,但这件事情上,他陈忠华压根就谈不上有什么话语权。他升职,不过是刘家对于刘东的考验。
但不得不说,这样的考验,也确实能够证明刘东对陈洁到底是不是真心的。如果陈忠华站在局外的身份上来看,那么这份考验,就是在证明刘东到底舍不舍得。是宁愿娶一个权势滔天的大佬女儿,让自己的事业更加顺畅,还是宁愿娶一个并不那么门当户对的人家女儿,让事业更加坎坷。
刘东娶了陈洁,不但得不到任何支持,还会付出更多的额外代价,如果不是真的爱陈洁太深了,那只有真正的白痴才会做出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举动。这份考验,完全能够衡量得出陈洁在刘东心中的地位。
既然阻止不了,陈忠华现在也想看看刘东到底准备得多么的充分,只有看到刘东的条件以后,他才会知道,陈洁和刘东,到底合不合适。
“伯父,第一个选择是去统战部,这个选择,其实也是算一个无奈之举。毕竟那里的条件,并不是那么好。至少现在是这样,至于以后会不会改善,实际上和伯父你也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在那边,也最多仅仅是给您解决一个身份的问题,想要让陈家得到更多的照应,基本上不行。
而第二个选择,在我的眼里,却是非常合适的一个地方。如果您去了这个地方,不但能够解决您的级别问题,还能够让你们陈家,获得更多的人脉,或许经营得好,完全能够恢复你们陈家当年的荣光,甚至还会超越。”刘东拍马屁的说道。
其实说实话,即便是当年陈家最为辉煌的时候,在刘家看来,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儿。因为陈忠华父亲当年虽然也是有一班人马,但势力上,和刘家完全没得比,同样是正部级的领导,但实际上的权利却是天差地别。
当年国内政治上的领导任用,最为吃香的,要么就是军转干部,这样的干部,到了正部级这个级别,那基本上在军方都不是小人物。所以一开始能量就很大,办事很有效率,当初刘老爷子,也算是其中一员,而且他还是军方当年比较重视的军工出生,这人脉上,绝对不是一个容易忽视的东西。
而陈家的老爷子,不过是当年反正的人物,虽然反正的时间也算不晚,四六年就反正了,比起那些四九年才反正的文职官员来说,还是要好上那么多。
但反正的人物,终归是反正的人物,虽然一开始因为国家需要这样的人才处理工作,并且加以重用。毕竟他们自己是没有这方面的人才,但徒弟教出来了以后,这些人的日子就不是那么好过了。等到被打倒了以后,就更不用说其他,如果坚持到现在,或许还会有一些机会,但他并没有坚持到现在,那什么机会都没有了。
虽然同样是平反了,但这平反其实也是分三六九等。最好的一种平反,就是军转干平反,这种即便是老人走了,后人也能活得很滋润。第二种平反就是一直都是自家培养出来的政治干部平反,虽然没有军转干部那么好的待遇,子女也能有一个好安排。而最差的一种平反,就是像陈家老爷子那样的平反,虽然有平反的政策,但实际上子女们得到的好处,并没有多少,谁叫他们算不上根正苗红?
所以,刘东刚才那翻解释,也算得上是给陈家脸上贴金。实际上,在刘东心里面想的,如果陈忠华这个老丈人真按照自己的方法做,恢复他们陈家的荣光也仅仅是等闲,更加辉煌才能算得上是平常。
当然,这样贬低陈家的话,他自然不会当面就说,那实在是没脑子的人才会做出来的傻事儿。
刘东心里是如何想的,陈忠华并不知道。但他听到刘东说如果按照他的安排来做,能够恢复他们陈家当年的荣光时,就已经开始有些坐不住了。
第656章 老丈人态度的转变
要算起来,老刘家在解放前,只能说是泥腿子。刘老爷子当年虽然是搞军工出生,看起来好像很有文化一样。但实际上,在华夏这片土地上,尤其是在传承上面,搞理工科的,在文人眼中,本就算不上文化人。
即便是清朝搞洋务运动的时候,虽然看起来风风火火,但是那些实际做事的人,待遇并不怎么高。尤其是一线的人员,在那些官老爷面前,根本就和农民没有多大的区别。
而这些因数,直到民国了,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像那些实业救国的人,他们能在那个时代混得风生水起,靠的并不是他们那些机器的名头,而是靠他们有钱,或者说是他们有自己的文化渊源,即便没有文化渊源,在那个时代,他们都会想方设法的弄到一个文人的背景。
真正单靠自己的技术能力闯到上层社会的,压根就没有。而刘老爷子当年出生虽然算是地主,但其实家道早就破败了,要不然,也不会是去学的手艺,而会去学文科。虽然后面依靠自己的聪慧,在机械工业上面有了自己独到的理解,并且还有管理上的天赋。但在那个时代文人的眼中,像刘老爷子这样的人,压根就算不上文人,也不能算是闯入了上层社会。在那个社会当中,刘老爷子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名气,说是泥腿子并不为过。
但陈家却恰恰相反,在民国的时候,陈家的势力,远远比现在大很多,陈忠华的老爹,当年那是真正的上层社会的人物,后面走了仕途,也算是正经的路子。
只不过当年站队没有站对,即便是后来反正了,那也逃脱不过某些事情,等来回刷了无数遍以后,陈家也就剩下那么一些人,这还是陈家在对面的支脉在对面混得也不算好过的前提下,才有的待遇。如果当年陈家的某些人在对面混得很好,那么当初陈家或许更加艰难。
现在,在部委里面也算待了大半辈子的陈忠华,其实早就对陈家再崛起没有多少想法了。毕竟现在他们陈家能够拿的出手的,也就是他这么一个副部级,而其他的人,最多也就是正厅,想要跨过那个门槛,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而等到他这个副部也退休了以后,陈家基本上在政治上,就没有多少发挥的余地了。
一个是上面没人,另外一个就是陈家的三代当中,也没有几个人,即便是他们很努力,人少了,终归是会吃亏的。像老刘家这样的家族,在高层当中,都算得上是人少的。刘老爷子这一脉,还有其他几个支脉,真正核心的刘家人,也就那么二三十个,这还要算上女眷。
老刘家的核心人算是很少的了,但他们陈家,要真正算是自己人的人,其实更少,加上陈洁这一家,总共也就才十多个人。刘家虽然看起来仅仅比他们多一倍的人,但刘家有帮忙的人,他们陈家却没有。老刘家如果没有合适的自己核心人员能用的位置,还可以让刘家那些附庸顶上去。但他们陈家,却没有这样好的待遇。即便是他们争取到了位置,也未必能够给到合适的人。
这才是陈家基本上没有太大发展的主要原因,自己没人,也没有能够推出去的人,造成了现在陈家如果没有特别的机遇,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