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说“厚势不围空”,不过棋下到最后,厚势总归是要转化为实空了。什么时候转化?李小强对其中的时机,其中的火候当然还掌握不好。他现在也管不了这么多。他现在的想法就是:
  “撑”。
  先把模样撑起来再说吧,撑得越大越好。有破绽也没有办法。反正李小强认为,是模样总是有破绽的,连吴清源那个快“实空化”的模样都有破绽,自己本来就不会围模样,干脆就顾一头。先把模样撑大,等你来破。你要是来破我的模样,好坏先不去说他,起码我还有个目标,这个我会。
  李小强暗自得意:
  “你跟我玩乌龟流,不给我攻击目标。我就非要制造一个攻击目标出来……”
  棋局进行到80多手,对手小林觉在长考。李小强干脆往背后一靠,开始闭目养神。是真的在闭目养神。这个时候,中腹是形成了一个模样。李小强必须老老实实的承认,这个模样,连纸糊的灯笼都算不上。人家纸糊的灯笼,至少表面上还是严严实实的。自己这个……简直就是到处漏风,破绽实在是太多。多到李小强懒得去想白棋会从哪个地方下手。
  “与其想你会从哪个地方下手,不如我先养好精神。等你选择好怎么动手再说吧。”
  对局室出现了诡异的一幕,年长的小林觉在埋头思考。而他的对手,一位12岁的小孩,居然在闭目养神。
  研究室中,在小林觉长考的同时。大家也停止了研究,他们和李小强的想法一样。与其研究白棋会从什么地方下手,不如等他下手后再研究。
  加藤正夫苦笑一声:
  “看来治勋说得对,昨天真不应该帮小林师弟想什么办法。”
  “是的,小林师弟的棋风不是这样,谁知道这个孩子对宇宙流的理解这么深刻呢?现在白棋反而是左右为难。”
  张志东实在受不了日本棋手在那打哑谜,他抓住刘大锤:
  “大锤,现在的形势到底怎么样?白棋怎么就左右为难了?”
  刘:“呵呵,开始白棋选择了坚实的下法,而且拼命抢实空。把黑棋逼到了围模样的境地。没有想到这段时间小强下得这么好,现在反而是白棋左右为难了。”
  张:“怎么会左右为难呢?白棋的选点也太多了吧,现在连我上去也知道怎么下。好像从什么地方破模样都可以吧?难道是幸福的烦恼?因为可供选择的点太多了,反而不好选择。”
  刘:“哈哈,现在绝对不是什么幸福的烦恼。那是真正的左右为难。按白棋的本意,当实空的平衡被打破后,黑棋心里会发慌。肯定是要用前面形成的厚势围点空的,这样才能保持实地的平衡。没有想到黑棋更狠,他根本就不去围空。只是在那拼命的扩张模样。这一点肯定出乎小林觉的意料。”
  张:“小强不怕自己的空不够吗?”
  刘:“我们简单的判断一下形势吧。前面白棋虽然拼命抢空。可他又顾忌黑棋的力量,所以棋下得很坚实。棋下得坚实效率就不会太高。你看白棋全盘也就60目左右。黑棋的基本空也有30目左右。中间的这个模样规模都超过80目了,虽然说到处是漏洞,不过要围一半起来还是不难的。这样黑棋就有70目,盘面10目的优势还是有的。”
  张:“白棋后面不会涨目吗?”
  刘:“哈哈,白棋为难就为难在这里。他要是浅削吧,自己是能够涨点空。不过黑棋肯定也不止才围一半。围到50目甚至60目都有可能的。”
  刘:“那要是打入呢?”
  刘:“白棋要是打入,黑棋还是可以围一半起来的。也就是说黑棋的实空也会达到70目以上。白棋呢,哪怕是就地做活也只能是两眼苦活。也就是只能增加两目。如果他外逃就更不用说了,那只能走一串单官。所以说后面一段时间,白棋很难涨空。”
  张:“这么说来目前黑棋优势?”
  刘:“盘面10目左右吧,黑棋优势无疑。”
  张:“奇怪啊,黑棋根本就不去围空,怎么反而有10目左右的优势呢?”
  刘:“哈哈,围棋就是这样,你要是刻意去围空,反而越围越小。你不刻意去围,自然而然的就能形成实空。”
  张:“那么说现在小强赢定了吗?”
  刘:“现在说赢定还早。中腹的攻防是一门高难度的技术,谁都没有把握。现在的选择权毕竟在白棋手中。不过现在小林先生必须拿出点手段来才行。”
  张:“呵呵,真期待啊。”
  刘:“你期待什么?”
  张:“以前都是看小强耍手段对付人家。现在正好看看他是怎么应付别人的手段。”
  刘:“哈哈。”
  对局室中,李小强静静等待着小林觉九段的手段。


第157章 吃亏换简明
  对局室中,小林觉还在长考。李小强虽然表面上优哉游哉,燃起的斗志却愈发旺盛。他现在已经差不多知道,小林觉所说自己的“弱点”是什么了。
  自己的“弱点”,如果用比较官方的语言来说,就是“这人对目数不够敏感”。其实在骨子里,还是看不起自己这样的“斗蛮力”棋风。
  没有人愿意被人看不起,李小强也是。所以他现在的斗志在燃烧。
  要说起来,“对目数不够敏感”在有的时候确实会成为弱点。后世的古大力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对目数不够敏感”其实是一种围棋的思考方式。在下棋的过程中,无时无刻的想到战斗,无时无刻的想去抓对手的弱点。这样就没空去考虑目数问题。有的时候,确实会“用力过猛”。特别是在官子阶段。
  有一些棋局到了官子阶段。特别是到了中小官子阶段,确实可能已经没有什么战斗了,这个时候就应该以“抠目”为主。如果这个时候的思维还停留在“战斗模式”,那就是还没有转过弯来,就是“用力过猛”。所以古大力后半盘被人逆转的棋也比较多。
  当然这个“比较多”是和同一级别的棋手相比,例如和李石头相比。古大力被人逆转的棋就要比李石头多多了。比起古大力用“蛮力”翻人家的盘,这个“比较多”还是显得小儿科。
  特别是对孔二杰来说,如果他看到,有人认为古大力被人逆转的棋都“比较多”,那他肯定是一把辛酸泪。他的“控制流”,如果不保持很高的竞技状态,确实很容易被人翻盘。
  李石头为什么被人逆转的棋比较少呢?这个估计和围棋天赋没有什么关系,更多的是和他的成长环境有关。他是在曹燕子和李石佛两位前辈的锤炼下成长起来的。所以他在对局中思维更容易转换过来。
  在小林觉他们看来,李小强的“弱点”肯定不是“转不过弯”来这个问题。他们还是在骨子里看不起“力棋”。这个不仅是对李小强,就是对他们国内的“力棋”他们也是看不起的。
  例如日本的“古三圣”,丈和是公认的力棋。日本人对他的评价就没有对其他两位的评价高。同样,后来的“不败之名人”秀哉,这位也算是力棋,日本人对他的评价就明显没有对另外一位“厚实行棋”的秀荣那么高。
  人们为什么容易对“厚实行棋”的棋风高看一眼呢?这其实还是神秘主义在做怪,或者说,这也是一种“距离产生美”。
  围棋是一种比目的游戏。要争夺目数,简单可以划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厚实行棋就是间接获取目数的典型。“厚味”本身是没有目数的,它只能通过各种手段和技巧。慢慢的把厚味“转化”为目数。
  这样转上一个弯或者转上几道弯。一般人看上去就会觉得更厉害,觉得更高深,觉得更玄妙。自然而然也就对“厚实行棋”高看一眼,觉得这样才是“有境界”。
  其实直接法也好,间接法也好。只是围棋中的一种手段,没有什么高下之分。刻意抠目不好,刻意取势也没什么好的。如果为了追求“境界”去刻意取势,那就是叶公好龙,那就是走火入魔。失去了围棋的自然之道。
  在李小强看来,小林觉这盘棋的选择才是真正的落了下乘。才是真正的失去了围棋的自然之道。他为了“抑制”自己的力量,刻意的选择了那样的开局。虽然在一时间让自己陷入了困惑,不过现在看来,他想不通过战斗,兵不血刃的解决自己是不可能的。
  李小强在心里鄙视小林觉的选择,他一点都不会脸红。李小强当然知道,自己下的棋,好像就从来没有“自然”过。不过李小强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自己一路碰到的都是高手,不用上一点“高科技”的手段。每盘棋都是自自然然的去下。那自己早就“自自然然”的牺牲N次了。
  “我下棋不自然,那是因为我一路都碰上比自己高很多的高手。那么小林觉先生您呢?您是不是也觉得碰上了‘高手’,才选择这样不自然的下法?”
  “高手”在那沾沾自喜。
  在李小强的胡思乱想中,小林觉长考结束。落下了一颗白子。李小强集中精神,重新把心思放到了棋盘上。小林觉下了三步棋后,李小强也陷入了长考。
  李小强虽然在心里“鄙视”人家小林觉用了“下三滥”的手段。可是并没有狂妄到认为这盘棋自己能够稳赢。甚至优势意识都没有,最多就是认为自己“充分可战”。
  “中原大战”对自己来说也是未知领域。李小强甚至连目数都没有去点,白棋的目数倒是简单的点了一下。自己的目数……李小强根本不会点。嗯,那30目左右的确定目数还是点了一下的。当然更不可能像刘大锤判断的那样,认为自己有“盘面10目”左右的优势。
  对接下来的战斗,李小强是一点把握都没有。他唯一的信心来源就是:
  “我看不清楚的地方,你也不一定就看得清。”
  不得不说,这是下围棋当中最好的心理调节方法。
  棋谱传到研究室,这张棋谱的手数很少。只有5手棋,白棋3手,黑棋2手。
  加藤正夫看了一下棋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