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如今有孕在身,本就不宜舟车劳顿,倒也不必太过自责。”云瑶劝慰道,“找玉王结盟一事,已经是势在必行,咱们没有合适的人选,便只能是我去。不管怎么样,总得是你相信我,才会将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我去办。”
“你是我身边最重要的人,我又怎么会不相信你?”6映泉轻笑,“其实这样也好,凭着顾将军的本事,他要保护你一个人是绰绰有余的,以你的聪慧和他的身手,这一路北上我也不用太过担心。”
说完这话,6映泉便让丝丝把她放在柜子里的包袱拿过来。
她从包袱里面掏出一方印玺,那是属于宜国王后的凤印。看似小巧,却代表了宜国王后的身份和地位。
6映泉也没犹豫,直接将这凤印放在云瑶的手中,再次开口:“这东西你暂且拿着,到了玉国都城,少不得要用上。如今我身子不利索,凤印留在我身上也是毫无用处。”
云瑶感受着自己掌心的重量,心中微微震撼。她感念6映泉对自己毫不迟疑的信任,竟是将这般重要的东西也交给了她。
“你放心,我定然不会让你失望。”云瑶紧紧地握着小巧的凤印,承诺着,“年底之前我肯定回来,到时候咱们就能一起回宜国了。”
6映泉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可是眼神中的神色却不言而喻,那是对云瑶的感激,还有恳请她完成结盟任务的祈求。
在离开之前,云瑶照旧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外面购买了足够的药材制成药丸,而且一口气开了三十几张药方,将6映泉孕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一考虑到,为的就是方便丝丝他们对症下药。
当然,云瑶不会天真的以为,有了这些药方,就能确保6映泉肚子里的孩子万无一失,她也着重打听了黄昏城中那些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的大夫,吩咐丝丝若是6映泉有任何问题,便去找这些大夫看诊。
在云瑶的估算中,6映泉只是因为水土不服而造成的身体不适,引孕吐而已,并没有什么大碍,所以有黄昏城的这些医者也就够了。
丝丝和阿琛自然是被留在这栋宅子里,照顾6映泉的起居,并且保护她的安全。而通过顾清铭之口,云瑶还了解到其实他们这一路从景国到玉国,暗中还跟了不少武功高强之人,这些都是孟逸杰派来保护自己妹妹的。
当然,丝丝是个重情重义之人,万一有什么突然状况,这些隐藏在暗中的人,肯定也是要连6映泉一起保护的。
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之后,顾清铭和云瑶便离开了黄昏城,朝着更北方的玉国都城而去。
他们并没有再乘坐马车,为了节省时间,他们改成骑马。由于云瑶不怎么会骑马,顾清铭便与云瑶同乘一骑。
顾清铭一手绕过云瑶的腰,抓住马背上的铁环,一手执马鞭,绝尘而去。
没错,这就是云瑶和顾清铭商量好的计划,由她和顾清铭继续北上,留下阿琛和丝丝在黄昏城保护6映泉。
毕竟北境的局面估计也只有顾清铭去,才能有所缓解,而宜王所求的同盟也还没谈妥,只有他们两个去玉国都城,才能解决目前的困境。更何况,西南边陲的兵马还需要借道玉国北上,抵御北狄,这也需要玉王的同意。
云瑶他们走的时候,6映泉强撑着虚弱的身体,到院子门口去送行。
她看着那一对男女绝尘离去的背影,心中忽然间闪过一丝慌乱,毫无来由,却让她的心有些堵,却说不出来为什么。
而她没有看到的是,就在顾清铭和云瑶离开不久,她所居住的宅子周围,便出现了许多陌生的面孔,这些人扮作普通百姓的样子,衣着打扮与寻常人一般无二,可是仔细看去,却见这些人下盘稳当,脚步稳健,一看就知道身手不俗。
这栋宅子,已经被盯上了,只是6映泉素来不如云瑶警惕,又怀有身孕,难免分了神,所以一点儿也没察觉。
“禀告太后娘娘,有重大现。”躲在暗中的人扭头吩咐着,眼神中闪过一抹嗜血的杀意。
这天底下,能把手伸这么长的太后娘娘,除了宁宫的秦太后,不作他想。虽然这些人当初接到的命令是“杀无赦”,可如今眼前女子的身份,以及她那明显凸起的肚子,让这些人不敢贸然下手,只能再次请命。
不过,幸运的是,这些人来晚了一步,并未现顾清铭和云瑶的离开,而单单以为这宅子里只住了6映泉和几个下人。
一场风波,在素来平静的玉国土地上展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蔓延开去。
云瑶坐在马背上,被顾清铭紧紧地抱在怀里,她整个纤弱的身子几乎都被顾清铭强有力的臂膀包围着。
十月份的西北地区,一如既往的干燥且风大,从未踏足北地的云瑶在行进过程中也有些不适应了。顾清铭身上披着宽大的黑色披风,将云瑶整个人裹在里面,阻挡了风沙的侵袭。
顾清铭习惯了长途跋涉的行军,所幸有他在,云瑶也不觉得辛苦。
虽说是有任务在身,又马不停蹄的赶路,可这却是云瑶头一次与顾清铭两个人单独远行,撇开金刚山的同生共死不谈,这一路两人倒也顺顺利利,没遇到什么突状况。
终于在快马疾行了九天之后,两人进入了玉国的都城。
看着这座位于西北的封国都城,少了宁宫的巍峨大气,少了宜王宫的细腻精致,却有着西北地区独有的特点——高、大、辽阔。
玉国地广人稀,每座城池修建的都十分辽阔,宽广的街面看起来井然有序,让人感觉很舒服。而且由于玉国西北部多沙漠,每年风季都会遭受风沙侵袭,所以城池修建的比较高,可以阻挡一部分风沙袭击。
“都说玉王殿下体弱多病,不宜太过操劳,可这玉国却被治理的井井有条,即便地形气候条件不善,可百姓的脸上却并没有半点凄苦之色,反而其乐融融,可见玉王殿下手段不俗。”顾清铭牵着马走在大街上,看着道路两旁的百姓和商铺,不由得感叹着。
“可我怎么听说,玉王殿下是个不理朝政的,玉国所有的政务全都由玉王妃代为处理?”云瑶闻言,便想起昔日秦太后对她说过的话,于是说着。
“是与不是,得见过玉王殿下之后便知道了。”顾清铭笑了笑,“我总觉得,这天底下不是所有女子都如同你一样聪慧机敏,若是玉王妃真如你所说,代理玉王处理朝政,倒也是个巾帼不让须眉之人。”
两人边走边说着,不多时便来到玉国都城最繁华的一片区域,找了家客流量比较大的客栈住下,自此安顿了下来。
这一路走来,为了保护云瑶的安全,两人以夫妻相称,同吃同住,到了玉国都城更是如此。左右两人已有了肌肤之亲,成亲是迟早的事。
顾清铭把马交给小二去喂养,两人到房间放下了为数不多的行礼,便到楼下大堂吃饭。
本来为了安全起见,两人在屋子里用膳更为妥当,而这一路走来他们也是这么做的,可如今已经到了玉国都城,能打探到的消息也比之前多了不少,所以他们才在大堂用膳。
虽然不缺银子,可两个人吃饭也不需要点太多,很快就点好了菜。
在等上菜的过程中,邻桌几个人的谈话声吸引了云瑶和顾清铭的注意——
“唉,你们听说了吗,北狄人贼心不死,又对咱们开战了。”其中一个男子压低了声音说着,“每年秋冬之际都这样,妄图抢走咱们中原的粮食。”
“谁让朝廷把北境军调走了呢?这不是给北狄人可乘之机么?这下子咱们玉国的老百姓又要遭殃了。”另一个人开口说着。
“我听说宜国的宜王殿下起兵造反,朝廷逼不得已才调走北境军的。”
“什么造反?听说是起兵勤王!当今太后把持朝政,外戚专权,宜王殿下迫不得已才反的。再说了,宜王殿下是自己人,北狄人是外人,这太后娘娘为了打自己人,任凭外人欺负咱玉国百姓,也不应该啊……”
第051章 妄议国事
云瑶和顾清铭对视一眼,没有说什么,认真的听着隔壁桌子上的人谈话。
“李兄,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照我说这事儿还得怪宜王殿下,要不是他突然起兵,太后娘娘也不会调走边境的守军,让北狄有可乘之机了。”
“宜王起兵是名正言顺,你怎么能这么说呢?”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声音不算大,在客栈大堂这熙熙攘攘的说话声中,也不显得突兀,如果不是云瑶和顾清铭正好坐的近,根本主意不到他们。
云瑶稍稍侧过头去,看着隔壁桌子,坐着六个秀才模样的人,看起来便是儒生打扮,衣服虽然干净整洁却并不算新,倒显得有些陈旧。
只微微思忖,云瑶便知道这些人大抵是纯粹的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不能行军打仗,也不懂军事策略,然而也没能有那个机会入朝为官,对朝中局势更是有些混乱,只能凭着自己的臆测来判断事情的真相。
“听起来,这些人对宜王殿下的行为也是毁誉参半。”云瑶低声对顾清铭说道。
“并非所有人都能理解,更何况玉国离京城最为遥远,秦太后的所作所为对他们的影响最小,自然也不指望他们跟着一起匡扶沈氏皇族江山,只要他们不添乱就行。”顾清铭想了想,说着。
云瑶正欲说什么,这时候小二把饭菜端上来了,道了声“请慢用”,便又端着托盘离开,去招待别桌客人了。
隔壁那六个读书人也没有再说什么,一时间被大厅里其他人说话的声音掩盖,仿佛刚才什么都不曾生。
两人一边用膳,一边压低了声音,商量着下一步的行动。
“不管怎么样,要想办法先见到玉王殿下或者玉王妃才行。”顾清铭眉头深锁,“北境战事等不了了,吴老将军的旧部即便是再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