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猛见刀艺大师生气,也是无语,没想到鉴定个刀还有那么多讲究。本已经做好了另想办法的准备,却又发现刀艺大师的异状。于是刘猛静下来,耐心的等刀艺大师看完照片。
刀艺大师已经拿起刘猛的手机,翻找出其他的户萨刀照片,等到将几张户萨刀照片都仔细研究完,他已经难以抑制激动地情绪了。
手机都没还,刀艺大师便目光灼灼的看着刘猛道:“这把户萨刀你真的有?”
刘猛见似乎有戏,也高兴起来,道:“当然,照片都是前天拍的。怎么,您认出了这把刀的出处?”
刀艺大师道:“这么多年了,没想到我又能见到这种纯手工技艺的户萨刀,而且制刀技巧比我先前见到的那把高出一大截!”
经过刀艺大师的解释,刘猛才知道,原来现在的户萨刀一般都是工业炼钢刀坯打制成的,而不是像以前的户萨刀那样,从选矿石开始就是由制刀者亲自完成。所以,现在的户萨刀叫做手工制品,而以前的那些则叫做纯手工制品。
不过,这些并不是刘猛所感兴趣的。打断了刀艺大师滔滔不觉的兴奋解说,刘猛直接问:“大师,这把刀到底透露了它主人的哪些信息?”
刀艺大师道:“如果我没看错,这应该就是传说中七彩刀的极品银河刀。一刀使出,犹如一道银河,绞杀一切。这种刀,也只有最善制刀的腊撒寨能够制出来了。”
终于听到有用的信息,刘猛几乎立即激动起来,但他还没失去冷静。想了想,接着问:“那有没有可能,是别人从腊撒寨得到这把刀的呢?”
“这把刀的主人应该还有一个三叶箫吧?”刀艺大师反问。
“没错。”刘猛干脆将三叶箫也拿出来,递给了刀艺大师。
刀艺大师翻看着三叶箫,感叹道:“没错,确实是复古的三叶箫。也只有几十年前的阿倡男子,才会将自己制作的户萨刀和三叶箫常带身边,这就跟他们手脚一样贵重,绝少赠人,更不会买卖。所以,不出意外,这把刀的主人应该就出自腊撒寨。”
终于打听到甘成的部族,刘猛忍不住看向身旁的甘双双。
这时甘双双已经出神的喃喃自语:“腊撒寨,会是爷爷的老家吗……”
第131章 都是造不出人的错
第二天一早,在户撒镇找到了去腊撒寨的向导,刘猛便带着甘双双,跟着向导前往腊撒寨。
腊撒寨虽然也属于户撒镇管辖,但穿山越岭用去了半天的时间,过了中午,一行三人才到腊撒寨。
在腊撒寨外面等候的时候,三十多岁的男向导道:“腊撒寨是个大寨子,路已经算好走的了,如果去其他偏僻的寨子,一天都不一定能到。另外,几十年前腊撒寨规矩还挺大,现在也基本上算是开放了,你们只要别惹事,不会出什么事,他们很好客的。”
腊撒寨是个大寨子,有近千人。刘猛想要寻找甘成的消息,自然找的是寨中的老人,至少也是和甘成年龄相差不大的。等待了大概十几分钟,腊撒寨的寨主便带着几位老人将刘猛一行三人迎了进来,而刘猛则是送上了带来的酒水、糖果等礼物。
天气晴朗,在一处寨中常用来聚会的大岩石旁,寨主款待了刘猛三人,为三人补上午餐。
吃罢饭,刘猛直接道明来意:“我来主要是想问一下这里的老人家,知不知道甘成这个人?”
“甘成?”在场的几位老人听到后,都疑惑的摇了摇头。
刘猛问了下,在场的这几位老人家,年龄都是六十多岁,和甘成差不多,并且都是一直住在寨子里,影响力比较广的人物。如果甘成真是腊撒寨的人,那么这几位老人家不可能不知道。
想了想,刘猛拿出了甘成的三叶箫,递给了寨主,同时道:“这是一位阿倡老人的遗物,他大约是在三十多年前,因为一些事,带着妻子离开了腊撒寨。”
那老寨主听着刘猛的话,仔细看着手中的三叶箫,忽然瞪大了眼睛,惊呼起来。
刘猛听不懂,却听向导翻译道:“他说:居然是‘成’!‘成’的三叶箫!”
刘猛一阵惊喜——功夫不负有心人啊,看来甘成就是腊撒寨的人。
接下来,经过向导刘猛和老寨主展开了交流。
原来,三十多年前甘成是腊撒寨最好的制刀人,声名远播。后来有个神秘的外族人请他前往族里制刀,在难以拒绝的条件下,甘成去了。而这一去就是三年,三年之后回来,甘成带着一个美丽的妻子,匆匆的交代一番就走了,从此音信全无。
想到两个女孩的妈妈都是孤儿,如今更是无亲无故,刘猛问道:“甘成在寨子里有没有亲人?”
如果甘成有亲人,那么也算是甘双双、甘飞飞的亲人,两个女孩也算是有了亲戚。
然而老寨主却说,甘成的家族向来一脉单传,甘成这一走,寨子里就没有这一家了。
听到这个消息,刘猛发现甘双双明显有些遗憾,便安慰道:“别多想,我们直接打听你奶奶的消息吧。”
方婆婆送甘成的骨灰归乡,肯定来过腊撒寨。
所以,刘猛接下来描述了下方婆婆的样子,问这些人是否见过方婆婆。结果所有人都摇头,表示都没见过。
线索到这里断掉,让刘猛很蛋疼。他心想,难不成真找不到方婆婆的消息?连这次的系统任务都要失败?
就在刘猛往最坏的地方想时,一位老婆婆赶来了。她跟老寨主等几位老人交流几句后,刘猛就见老寨主几人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这时,旁边的向导也有些兴奋的道:“这位老婆婆好像是甘成的旧识,她说见过方婆婆,并且知道方婆婆去了哪里。”
于是,刘猛又通过向导和这位老婆婆一阵交流,这才知道,老婆婆当年是寨子里最可能和甘成结婚的姑娘,虽然后来甘成带着妻子回来,并且逃离,可她却一直为甘成单着。甘成当年对她也是很愧疚的,所以逃离之前,跟她解释过,让他知道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当年请甘成去制刀的部族是一个非常神秘的部族,名为娲族。族中以蛇为图腾,据说是女娲的后人。在这个部族制刀的过程中,甘成与他们的巫女相爱了。娲族的巫女,身份与部族首领相等。
娲族的巫女虽然没有不能结婚的狗血规矩,但结婚的条件却更加让人蛋疼。巫女如果与族内男子婚配,结婚一年之后没怀孕的话,就取消巫女身份。巫女如果是与外族男子婚配,结婚一年之后仍旧没怀孕的话,不仅会取消巫女资格,更会与外族男子一起接受蛇刑!
蛇刑,就是投入蛇窟被众多毒蛇咬死。说实话,这个惩罚虽然残酷,但娲族多少年都没有用到过,因为他们规矩其实是很宽松的。
想一想,一对正常的青年男女结婚后,努力的话,怎么可能一年都造不出人来?
别说是在娲族,就算是在普通人群中,碰到这种情况都该去医院检查了。
可是,尽管甘成和方娆在结婚后一年里几乎日日夜夜的造人,却就是没有动静。一年之后,为了避免蛇刑,甘成、方娆不得不逃离娲族。甚至为了防止娲族追捕,逃离了南诏。
听完了老婆婆的叙述,刘猛总有种听到黑色幽默的感觉,但在细思之后,联系下普通人的家庭问题,却又有所明悟——不管在哪里,造人真的很重要啊。否则,结婚的好事很可能就会变成坏事。
不过还有个地方刘猛不解——甘成、方娆最后不是有孩子了吗?怎么不回去呢?
这个问题,老婆婆也不清楚,腊撒寨的其他人同样不明白。
想不通,刘猛干脆回归正传,问道:“那你们知不知道娲族在哪里?”
老婆婆点了点头,表示知道。
原来几个月前方婆婆回来,偷偷地葬送甘成的骨灰后,和这位老婆婆见过面,请她代为照料甘成的坟墓。另外告诉她,日后如果有她的后人来寻,就请他们去龙漩峒。
旁边的腊撒寨老人听到龙漩峒的名字,都变了脸色,纷纷表示,那个地方的环境很险恶。
但显然,娲族就在龙漩峒!
刘猛要想寻找方婆婆,就不得不去!
了解到刘猛的决心,又考虑到甘双双是甘成的孙女,身上也有部分腊撒寨族人的血脉,老寨主留下几人在这里过夜,准备明天派几位精干的族人,送几人前往龙漩峒,寻找娲族。
听到这些阿倡老人都说龙漩峒的环境险恶,刘猛第一想法就是将甘双双留在腊撒寨。但经过老寨主和老婆婆的提醒,却不得不改变想法,在第二天带上甘双双一起赶路。
根据这些见过方婆婆年轻时样子的人回忆,甘双双的模样与方婆婆年轻时有五六分相像。因此,带着甘双双或许更加有利于找到娲族,或者说,进入娲族。
第132章 娲族挖的坑
行走在险恶的山涧之间,两名精干的阿倡男子频频回头往后看,瞧见刘猛背着甘双双,仍旧稳健、轻松地跟在身后,不可思议的感觉越来越多。
这些年,来到户撒镇这边的游客不少,两名男子从十几岁就开始兼职导游,算是那种没证的本土野导游。见过的游客多了,两人都清楚外地人一般都不适应这里的山路,不要说过这样危险的山涧,就是多走几步都会喊累。
所以,刚开始答应寨主送刘猛师生去龙漩峒寻找娲族时,两人是不大乐意的。后来刘猛主动提出付足够的报酬,两人也是勉强答应。
至于说带刘猛到腊撒寨的向导,当天下午就回户撒镇了。腊撒寨的阿昌族人都听得懂普通话,年轻人里会说的也比比皆是,比如说这两个男子。
龙漩峒是个危险的地方,假如带着两个累赘,怕是更加的危险。所以两名男子对于此行并不看好,来的时候就打定主意,一遇到危险,或者“困难”,立马带刘猛师生返回腊撒寨。
但刘猛攀山越岭时矫健的身影让两人知道,今天怕是非要找到娲族,才能有交代了。
龙漩峒其实距离腊撒寨并不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