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由于异能空间非常大,利用异能空间拉出通道瞬移的方式,也能实现类似空间之门的穿梭效果,只不过距离稍长一点而已。
……
南半球,南极冰盖。
南极冰盖现在处于扩张阶段,直径约两千公里,将来可能会扩张到五千公里以上。
海浪稍小,但随随便便也有十几米高,小船依旧无法平稳停泊。
天明来到这里以后,开始思考,如何寻找一个稳定的好地方,把舰队停靠下来,而且不用再进行多次迁徙。
找人讨论了一番,他还是决定开辟一个较为封闭的海湾出来。
来到冰盖面上,张开异能空间,先是挖出了一个面积为50平方千米、深度为10米的“冰坑”出来,盆地型,围出一片封闭海域。
然后,他把异能空间内的五百艘蓝星人生活船拿了出来,放在了海面上。
可能是温度有点低,船上的蓝星人们不太适应,一个个冻得全部缩进了船舱。
天明也知道,这里的气温可能都有零下二十度了,为了防止温度过低,他想了一个办法:去周围的冰盖取雪挖冰。
然后,他把大量的冰雪,堆到海湾的四周,堆的很高,大概有一百多米高。这样,这个封闭海湾的四面八方,都不会有风透进来了。
盆地地区四季如春,就在于构建出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产生了热量堆积效应,虽然里面的温度仍旧很低,但至少比外面暖和多了。
这个海湾,天明将其命名为“冰盆海湾”。
通过空间之门,又跑了两趟,终于把所有舰船从北边。带到了南边。
东离号舰长李剑找到天明道:“司令,这个地方不好搞航母试航实验啊,太封闭了,外面的风又大,温度又低,飞机很容易出事故的。”
天明想了想道:“蓝水星这边的环境,现在并不是特别适合做试验,外面的浪太大,冰盆海湾太小,要不还是把你们送出去吧。毕竟现在还处于末日期。”
“外面哪有这边方便。这边可是多了两倍的时间呢,士兵们的上手速度都快了很多……只是飞机起降试飞实验不好做了,如果是在这边。”
参谋长何向东对天明道:“司令,其实可以这样,您再帮忙挖一条长50公里、宽500米的冰道,让航母上的飞机在这条冰道内试飞,这应该能解决问题。”
李剑插入道:“才500米宽,这是不是太窄了?飞机连转弯都转不了。”
天明脑中突然灵光一闪,道:“可以在冰道后面。再挖一条转弯环道啊,就像环岛公路一样,这样不就解决了飞机转弯的难题了么?”
李剑、何向东俩人也是眼前一亮,这个方法很巧妙。完全可行!
想到就干,仅仅用了半天时间,天明就在冰盖上,把航母试航冰道给挖了出来:长度60公里、宽0。5公里。形状有点像一个阿拉伯数字“8”,中间拉长,头尾各有一个转弯环道。战斗机从甲板起飞后,在转弯环道内掉头,然后去另一头的环道再次转弯,来回120公里,才能完成一次起飞、着陆实验。
而且,为了防止冰盖外的强风,吹进来影响飞机飞行,天明在冰道两侧堆砌的冰墙高度,超过了200米,只要战机的飞行高度不超过150米,一般不会遇到高强寒流,最后出现飞行事故。
这个试航冰道,就在冰盆海湾旁边,用一条交通水道相连,天明将其命名为“18号冰道”。
其实命名为“8号冰道”更形象一些,但东离号的舷号名为18,为了赋予这条冰道以特殊意义,故而命名为“18号冰道”。
天明把小鹿号空天航母舰长郝志刚找了过来,对他道:“小鹿号修好后,带上战龙号,去18号冰道一起训练训练,跟东离号上的水兵学习学习,早日形成战斗力。”
“是,司令!”
郝志刚站的笔直敬礼道。
……
蓝星人这边,几件事也基本处理好了。
水晶神像这次天明没有自己制造,而是拿出一堆水晶出来,合成了一大块完整的水晶后,叫了一批蓝星人长老和珠宝师过来,弄了一个1:1的真人模型。然后指着这堆东西和模型对他们道:“我希望你们能造出一座更精美的神像出来,重新矗立于方舟船头,你们能不能完成?”
当头的长老跪下道:“神王陛下,我们一定雕刻出一尊完美的神像出来,无损于您的神威。”
天明点了点头,经过艺术加工的神像,包含着蓝星人们的想象力,这应该比他自己用异能简单复制更好。
另外,上次的袭击事件导致的伤亡,结果已经统计出来了:阵亡6名议事长老,普通蓝星人死亡17。1万人,受伤34。6万人,可谓伤亡惨重。
天明举行了一次隆重的葬礼,将死者骨灰收集,存放于立冬号方舟,将来到了陆地,安葬于神国墓园中,并记名造册。对于神国贡献突出者,不仅可以立神像、进入神殿供人瞻仰,其亲属后代也有荫庇补偿,可谓神恩倍至。
葬礼当日,恸哭哀嚎声不绝于耳,受此感染而流涕者不计其数。即便天明这个神王,也是悲容满面,留下了数滴眼泪。
天明发表了一番“灾难与安宁”演讲,阐述了团结与强大的重要性,希望所有蓝星人团结起来,不能因为短暂的安宁而忘了潜在的威胁,时刻居安思危、努力工作、刻苦训练、保持警惕,将神国建设的越来越美丽,并不惧任何挑战。
这番演讲,让蓝星人的凝聚力增强了,产生了很多正面反响,至少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了。
由于有6名在神国中有重要领导地位的议事长老阵亡了,剩下的7位长老还有4位在红巨星,所以天明让蓝星人进行选举,选出11位德高望重,并有一定管理才能的新议事长老出来,可能蓝星人还是第一次经历“选举”这种新鲜事,每位成年蓝星人都能投出一票,他们感到新鲜之余,稍微拖拉一些。三天之后,才把新的11名议事长老选举出来。
……
第428章去外面发展
红巨星,红岸山脉,红岸基地。
刚一出现在基地内部,天明眉头一皱。
空气中的味道有点怪。
温度似乎也有点高,感觉一股燥热。
“怎么回事?我才离开十几天,环境变得这么糟糕。”天明找来管理基地事务的负责人郑宏米道。
郑虹米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精干中年人,从非国家处招募而来的管理人才,能力出众,能把一艘大船上的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
出于对他能力的肯定,天明便让他负责管理红岸基地的大小事务。
“老板,可能是基地内的人太多了,生态圈系统无法维持这么多人的运转,所以最近基地内的空气氧含量在不断下降,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而且因为用电设备过多,能量不断堆积散布出去,气温也上来了,你要是再不来,我们都准备断电降温了。”
天明这才想起,他离开之前,基地内的生态圈建设工作,才完成了一半左右,后期又加了那么多人进来,不崩溃才怪。
“我来解决问题吧。”
三天之后,问题解决,红岸基地进入了正常运转。
实际上,按照正常程序,天明得多运点些绿色植物和土壤进来,安装几百套的氧循环设备以及大量散热设备——这些工作要完成,起码要忙活十天以上,天明想了几个简单的办法,就把问题解决了。
首先是散热问题。
基地内部的城市空间内,有一座发电功率500兆瓦的核反应堆,为整个基地供能。一天释放的能量等于燃烧上万吨煤产生的热量,而基地又是比较封闭的,温度不升高才怪。
这个问题也好解决,安装一些对外连通的降温空调就行了。
一百台采用液氮降温的空调,很快安装完毕。
另外就是水和氧循环系统。这两个系统还没实现自给自足式的循环。所以,为了解决缺水的问题,天明直接在山体内,开辟了一个容积为100万立方米的水空间,放进一个银钢制的大水箱,充入100万吨的淡水……这足够基地内的18000余人用上百天了。
基地内部需要的新鲜空气,天明也去蓝水星弄了很多过来,压缩后,储存在了一百个空间大小为1万立方米的空间箱中,由蓝星人祭司控制。一旦基地内的空气质量不达标,只要把废气排出,再把空间箱内的新鲜空气放出,一天释放一箱,也能用上百天了。
一百天,足够红岸基地内的专家和工程师,建成一个完善的生态圈系统了。
还有一些专家拉着天明道:“司令,这个基地现在是封闭的,不能去红巨星外面考察。你能不能帮忙造一间隔气室出来,让穿上航天服的人员去外面考察。最好,再弄几辆登陆车过来,让考察人员去基地附近采集土壤、岩石样本。研究这个星球。”
天明点了点头,他也需要了解红巨星是否具有改造潜力,道:“我可以先帮你们把隔气室造出来,考察车的话我会找国家说一说。国家应该能提供这种车辆。”
“好好,谢谢司令,谢谢!”老专家龙鸣诚拉着天明的手不断道谢。
隔气室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红巨星大气中的有害成分,跑到基地内部。
当基地内的人要出去时,需要先进入到这个隔气室,把内部的门关掉后,再打开通往外面的门——这有点像宇宙空间站中的轨道舱,主要功能就是隔舱换气。
只用了小半天时间,天明就把密封性不可能出现一点问题的隔气室制造出来了,面积大约有40平米,可一次安排100名星球考察员或者两辆登陆车出去……暂时是足够用了。
“忙完了,接下来该干什么呢?”
这些天在小空间、蓝水星、红巨星三个地方来回忙碌,威胁基本清除了,现在要他忙活的事情很少了。
“老板,基地内的粮食快吃完了,应该补充一批了。水果蔬菜,也只能用五天了。”郑宏米匆匆走过来道。
天明摇头叹了口气,真是想停下来都难呢。
正好,小空间的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收获期就在这两天成熟了,他便去了一趟小空间,先睡了一场大觉,醒来后将三个粮食空间内的粮食全部收割完毕。
粮食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