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完美人生-第5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很快,他抬起头来,问:“你说……想让李谦出道发专辑?跟他说了吗?他怎么说?”
  谢铭远闻言无奈地探口气,“没说呢,你看看他现在,天天扎进九楼就不愿意出来,我怎么开口?”顿了顿,他无奈地探口气,“等回头吧,据说那部电视剧快做完了,等他做完了,也等周嫫跟何润卿的演唱会都差不多了,抽个闲时候,我好好跟他深谈一次。”
  何威闻言点点头,也感慨道:“公司在男歌手这一块儿,的确是弱了点。而且……”想了想,他才又皱着眉头继续道:“这连续两个新人推出去,市场反馈都有点略低于我们事先的预期,这个情况似乎也有点不大对头?虽说专辑都是我做的,但都是李谦听过了,给出意见,我们又重新调整过很多遍,一直到最后他认可了才算完成的。按说……不该呀!”
  谢铭远闻言,脸色严肃起来,缓缓地点了点头,然后才道:“前几天一起吃饭,我也提到过这个问题,当时是我,李谦,齐总,还有廖辽。当时李谦说了一句话,我倒现在都觉得有点摸不准他到底什么意思,直到刚才你进来,我还在回头寻思那句话。”
  何威闻言忍不住问:“他说什么了?”
  谢铭远的眉头微微地皱着,带着些犹疑地道:“他说,是时候出点新玩意儿了?”
  何威闻言也是皱眉,“新玩意儿,什么新玩意儿?”
  谢铭远道:“当时我也不大明白,就问他,他说,他能明显感觉到最近几年国内音乐市场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和市场的丰富,始终在加速,所以,老一套的东西,吸引力和新鲜程度,都在慢慢的下降……说到最后,我觉得他说得挺有道理,但回头自己寻思,才突然发现,他根本就没回答我的问题,所以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他嘴里的所谓新玩意儿,到底是什么新玩意儿!”
  何威闻言耸耸肩,但突然,他眼前一亮,凑过去小声道:“这话说起来有些时候了,还是今年刚过完年那会子,大概正月里吧,那天不知道是不是他做电视剧剪辑做累了,跑到乐器室去了,去弹了一阵子琵琶,还唱了一段,一开始我没在意,等我觉得不对,跑过去的时候,他已经唱完了,我好奇呀,让他再来一遍,他说什么都不肯,说回头做专辑的时候我就知道了。你说……他会不会其实早就给自己写好了新专辑的歌了?就等着时候到了再发?”
  谢铭远闻言扭头看看他,眸中有些神采飞扬,“听你这么一说……我好像有点儿明白了。”
  顿了顿,他又道:“怪不得那次说到王靖雪的新专辑,他少见的有点犹豫,说直接让王靖雪第一个出头吃螃蟹,有点不大稳妥……”
  说到这里,他眸中生光,“这么综合一看,好像是他要亲自出头吃这第一份螃蟹?走新路子了?”说到这里,他略显激动地看向何威,“你还记得那天他唱的大概是什么风格的东西吗?”
  “呃……”何威犹豫了一下,蹙眉苦思,但最后还是摊摊手,“我真是没怎么听清楚,就是路过门口的时候,听到了那么几句,似乎有点R&B的风格。”
  “R&B?”
  谢铭远的眼睛,微微地眯了起来。
  片刻之后,他才缓缓地笑起来,道:“说到音乐才华,说到对各种音乐种类的驾驭,包括对市场的判断能力,他的天赋还是不容置疑的,看来,他心里应该是有底了。”
  说到这里,他突然站起身来,笑道:“我突然有点等不及了!不行……他现在就在上头呢,我上去探探他口风去!”


第198章 它要是不火,还有天理吗?
  七楼,明湖文化图像处理中心。
  在被明湖文化内部称呼为“影像特效部”的一号工作室里,李谦已经呆了足足两个小时了。
  而他所做的事情,其实就只有一条,那就是:验收!
  回国之后那么多天,虽然也有何润卿的演唱会要参与,六月还有电影学院的期末考试,然后还要为了综艺节目的事情,一再的跟华夏电视台、顺天电视台不断地谈,但其他的时间,还是被他给尽量地挤出来,全身心地扑到了后期的剪辑上去了。
  终于,在七月初,他基本完成了这部电视剧的全部剪辑工作。
  接下来,就要等影像特效这一块儿从头到尾把他的最终剪辑版都处理过一遍之后,再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一些小细节上的微调,然后加上片头片尾和字幕,再把音轨整理一遍,就可以彻底宣告这部电视剧的制作完成了。
  而事实上,字幕什么的,那都比较简单,这部戏的后期又是一边剪一边在做特效,所以,他这头彻底完成了剪辑的时候,事实上特效那边也已经做完了差不多三分之二了。
  最关键的是,几个大的技术难点,都已经被攻克,接下来的工作,其实只是为还没有进行画面渲染的地方加入渲染就可以了,工作难度已经很低。
  所以,如果不出预料,这部电视剧的最终彻底完成,大概就在七月底。
  工作人员在一边陪着,李谦自己拉动进度条,把刚才那个片段又重头看了一遍,尤其是法海的袈裟在天空中旋转,一块块红砖随之洒落地面、自动砌成砖墙挡住洪水的那一段,他每播放一两秒钟,就按下暂停,然后把图像放大了,仔仔细细地去看那砖墙和洪水的接界处。
  然后,等这一遍过完了,他终于长出一口气,笑着点了点头,扭头对图像处理中心的主任卢明道:“不错不错,做到这个程度,真的就挺细腻了。”
  卢明闻言满腹自豪地笑道:“不要说电视播放的那个水准了,就算是做成最高规格的DVD格式,让观众买回去用最新科技的等离子电视看,咱们这个分辨率,也确保是没有任何颗粒感的!”
  顿了顿,他又道:“虽说还比不上《泰坦尼克号》那么高,但咱们在国内,绝对是最好的!”
  李谦闻言笑着点了点头,然后继续往后看。
  跟泰坦尼克号那种完全看不出一点假来、一切都如在眼前的程度相比,应该说,明湖文化这帮特效师所做出来的效果,肯定还是要稍逊一筹的,不过如卢明所言,在当下的国内,这绝对是最最顶级的水准了,而即便是放到好莱坞去,虽说跟最好的两家特效公司不好比,但也够资格立足,去接一些电视级的,或电影上要求不太高的散碎活儿了。
  坦白说,这是此前李谦所能预想到的最好的程度了。
  要知道在当下的国内影视圈,不要说电视剧了,就连对画面水准要求更高的电影,国内所做的所谓“特效”,其实还有很多只是停留在后期把画面上的威亚给抹掉,或者某大侠发功了,给他身上添点红光什么的——真的,这种级别的特效,在经历过十几年之后好莱坞特效电影那种画面轰炸的人看来,简直是LOW爆了!
  但是,之所以停留在这一步,并不是国内真的完全不具备技术水平,只是因为很多的电影公司、很多的导演和制片人,都是打从心底里不怎么看重特效这一块儿。
  只有少部分的一些商业片导演,对特效这一块儿是早就已经有了清楚认识的,但他们手里的力量有限,也不大可能牵动影视公司制片公司砸钱办特效公司,所以他们拍出来的片子,往往都是拿到美国、日本等地去做后期特效,甚至有些对画面要求比较高的导演,干脆连冲印都是跑到国外去做——李谦、曹霑和郁伯俊他们这帮人坐一起闲聊的时候,都觉得国内影市自98年年初以来的断崖式下跌,且直到今年仍然在集体萎缩的这个情况,跟国内这些个制片公司、影视公司对硬件——包括了故事硬件和技术硬件——的不够重视,有着相当大的关系。
  简单来说就是,观众已经不是井底之蛙了,大家都看过人家国外的片子,尤其是好莱坞的大片的制作是有多么的精良了,所以,以前随便拍部武侠片就上线赚钱的好时候,已经过去了。
  也因此,今年的暑期档到目前为止,呈现出一个叫国内电影人们分外脸红的状况——你说电影市场不行了吧,《泰坦尼克号》开场就爆满,直到现在上映快一个月了,在很多地方还仍有高达四成、周末甚至可以达到七成八成的上座率,而偏偏,同时上映的国产片,也不乏大导演和“大制作”,但总是面临上座率极低的情况,赶得巧了在工作日去看,甚至可能遇见一个人包场的状况!
  对于此前一致唱衰国内影市的电影人来说,这简直是一记无比响亮的耳光!
  当然,哪怕是把成绩异常亮眼的《泰坦尼克号》也算进来,今年的暑期档仍是表现不佳,比照去年惨跌之后的数据,今年或许不至于再大幅度下跌了,但那只是因为本身就已经到了谷底了,而且还有一部大红大紫的《泰坦尼克号》来托底救市。
  总的来看,今年的国内电影市场,甚至比去年还有不如。
  最近曹霑去参加了几次小规模的电影沙龙,其实就是一帮老朋友坐一块儿喝着酒聊电影,而根据他反馈回来的信息,国内似乎有相当多的电影人,在这样惨烈的失败面前,终于开始静下心来反思一些事情了——比如李谦刚穿越过来那时候就看到的曹霑写的那篇有关于国内电影的硬件升级的文章,在最近的一些电影圈内人组织的小规模沙龙上,就开始被人拿了出来。
  而且据曹霑讲,有那么一次,国内一家大制片公司的一位副总,还特意提到了特效的问题。
  这些情况反馈回来,真的,李谦心里特别高兴。
  当然,国内做特效做的够水准的公司,也并不是真的就一家都没有,比如说国内的著名导演刘承章,就自己斥巨资开了一家特效工作室,当时才94年,他那家工作室就开张了,当时他投入了几乎是全部的身家,据说足足一千三百多万。可结果呢,最高水准的那种,他做不出来,需要那个水准的,连他自己的片子,都还是要跑去美国做,而低水准的,他要价又太贵——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