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城还要高半格。
高半格也就算了,毕竟只是副厅,而且还不是百城的直属上级,但是白鹤经济特区这个称呼却足够让白鹤跻身国内最高级别的城市序列了。
有这个名头在这里,百城就是拍马也难及,现在已经有人在不断提起让白鹤将百城也吞并的方案了,这个方案到底行不行得通先不说,从这一点上就足够看得出百城人心里的想法了。
马云和蔡崇信都是见过大世面的,自然知道这里面的缘故。
这一路走下来,百城和白鹤相隔不到三十里地,但是无论是发展的速度还是程度,都不可同日而语,相差的简直就不是十万八千里能够形容的。
而且现在按照白鹤的发展势头,地价上涨也是必然的。地价上涨直接受益的不用说肯定是手里面有地的当地居民。
要说百城那边不羡慕肯定是不可能的。
按照这位出租车师傅所说的话,可以推敲的出来,现在白鹤的地应该炒得很热。一路上看到的各种商铺的楼盘都在开建,不过很诧异的是似乎没有多少商品住宅楼在建,这倒是令人有些费解。
“你们这个白鹤区,应该有不少人吧,为什么没太有住宅楼呢这边?”
出租车师傅似乎对这个问题一点也不奇怪。
“这你问我可问对人了,我告诉您二位啊,刚才路上瞧见那些新建没几年的社区没有。这都是当初白鹤村跟白湖湾集团签合同给本村居民建的房子,现在这边的地都在白湖湾集团手里,外面来的开发商根本就拿不到地。更不用说要盖住宅楼。”
“政府不管这事?”
两人的兴趣愈发地浓了,照理来说,政府通过卖地盖楼既能够促进发展又能够得到大量的资金,为什么会让一个企业垄断这里的地皮。这的确有些令人费解。
“这个你们二位就想得差了。整个白鹤用来发展的第一笔投资都是人家白湖湾集团给的,当年张湾这边搞改革搞建设的时候,听说白湖湾集团投入了几千万,修路盖房子,搞蔬菜大棚,现在我们走的这条白鹤大道就是张湾张家捐的钱修的。”
“张湾张家?”
马云听到这里,心里立马突兀地一下联想到了什么,转身往后座的蔡崇信看了看。两人对视着笑了笑似乎都明白了什么。
“对,就是张文林。这可是真正的有钱人,没有张文林,白鹤改革哪里能搞得人模人样的,哎,所以说人家白鹤人就命好啊,碰了这么个人。
我就跟二位说说吧,这事啊要从当年张文林做张湾队长的时候说起…”
两人一路听出租车的师傅说了十来分钟,虽然只是听了个大概,但是也算是听明白了大致的情况。
“看来那个神秘的投资客肯定跟这个张文林有关,只是他怎么就知道我要自己办企业了?”
马云暗自在心底念叨了几句,有些想不出头绪,这事也有些太玄乎了,不过作为一个还在创业路上的创客,他对这位“张村长”却是顿时生出了几分钦佩。
能在一个村长的位置上,把一个村子建成半座城,这可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光是有钱恐怕还不行。
车子行了大概不到十分钟后,总算是出了张湾的新社区,进入一片很是壮观的绿化园林中。
一路上各种树木见得很多,鸟雀也不少,倒是一片好去处。
“师傅,这一大片地不用可浪费了,我看这块地可不小,光是盖房子住人住个一二十万没一点问题吧,怎么用来种树了?”
蔡崇信倒是比较喜欢这个地方,很安静,也很环保,在国内这种地方不多见,但是在国外尤其是日本有很多。
如此高的绿化面积的确很少见,尤其是作为一座即将崛起的新城,而且他们也了解了,这个叫做张湾的地方是白鹤将来最重要的商业区之一。
从刚才看到的那些地段来看,这一带的建设的确很好,不管是居住区的布局,还是道路交通的规划都很符合最前沿的城市建设理念,甚至是这一大片绿地,虽然看起来是在浪费土地其实很不错。
只是在商业中心位置搁置这么大一片地方用来搞绿化,这在进行规划的时候还是需要一定的魄力才行的。
只不过这一次,两人都想差了。
“这你们可就想错了,这一片树林可不是普通的树林,你们都仔细瞧瞧,仔细瞧瞧,里面可有不少好苗子,听说里面进去还能看到不少珍惜树种。
这是我们南江省农业大学的专家和张湾合作搞的一个生态实验基地,听说是培育什么濒危物种什么的,平时不让人进去,而且白鹤这边最早搞改革的地方,人人都在里面栽了改革树,听说树上都挂了牌子写了名字,家家户户每年都要料照料。
这树林的作用可不小,现在这边被树林遮住了你们看不到,一会儿车子开上坡了就看得到,这树林后面就是白湖湾。
白鹤这边为了保护白湖湾的水质不受污染,周边的几个村,也就是现在的社区都不会搞产业种植,全部是绿色林园,现在白湖湾住的人应该不多,除了张文林一家,估计就都是外面的工人,现在那边在搞建设,你二位怎么要去那个地方。好看倒是好看,就是现在还没建好。”
说话时,车外面又是一连串十几辆大卡车往外开出去了,满满的拉的都是土方,说是在建设应该是不错的。
166白湖畔的明珠
“这就是白湖湾?”
在张湾入口处的公路边上。
一辆深绿色的出租车稳稳地停在路边的景观台上,因为张湾这一带是湖畔区,所以地势比东侧要低上十几米的样子。
这样一来,在这一块坡地上修建一条宽达百余米的景观台,视线掠过月半弯和坡地之间长达几公里的农田(现在已经变成了后备用地),刚好能够看得到整个月半弯被白湖包围的全景。
月半弯是一块凸起来深入湖心的地皮,以前这个地方穷的时候并没有人注意得到这一边独特的地势,但是后来洼地杂乱的树林和住房都被揭掉之后,才变成了现在这种如梦似幻一般的样子。
站在观景台上,视线由近及远,大片的园林下面,地势陡然变低,就像进入了一片林海一样。
远处蔚蓝色的天际线下面是灰白色的湖水,看不清水波泛起涟漪的样子,但是却看得清四周飘荡在湖面上的舟船。
在北侧是一大片被整齐的围坝分割的渔业养殖基地,隐隐约约地看得清成排的柳树条。
最远处一道很长的灰色线条横跨白湖湾,将白湖湾和白湖分隔开,连接到对面的毛领社区。
如果这算是一道令人心颤的风景的话,那恐怕目光所能看到的正前方,一座座隐隐约约泛着焊接火星的楼层,一台台高高竖起的吊架,一辆辆来来回回不停运转的重卡。还有一个个如同蚂蚁一般忙碌的身影,这些东西组合出来的图景更让人震惊。
借着午后斜拉的烈日光线,马云和蔡崇信两人甚至能远远看到离地数十米的的楼面上。建筑工人挥手的样子,虽然只是一个几乎能够忽略不计的小黑点,但是却令人难以忘记这样一幅画面。
如果这就是张湾,那有理由让人相信这是一个奇迹之地。
“怎么样,我这几个月拉了几十趟车来这个地方,但是每一次来都觉得这里将来会成为像黄浦江畔一样的地方。
以前在沪市打工的时候常想什么时候我们这里也能有这么一天,没想到现在真有了。时间过得快啊,一晃就是好几年了,再过几年这个地方就好了。”
没有多做停留。
出租车一路向下。越过中间已经平整出来的农田,一路往白湖湾渔业养殖中心驶去。
不过十分钟不到的路程。
老远就看得到在月半弯的最外侧,靠近白湖湾的地方,一栋漂亮的小别墅静静地趴在那里。小别墅正面朝向白湖。屋顶上隐隐约约是飘扬着一面红旗。
“那就是张文林家里,不过我只能送你们到这里了,前面养殖中心设了路障,出租车进不去的。”
两人下了车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一丝惊讶,诧异还有几分期待。
这是一座城,一座了不起的城,能建成这样一座城。他们很好奇张文林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一个能够将一座城建成如今的模样,却又能够果断抽身而出退居幕后的人。如果在商场上碰到这样的对手,很难想象会是什么结局。
以蔡崇信在美国和日本的经历,见过的商业家族执掌人或者优秀的继承人绝不在少数,但是能够做出这样的成绩,除了上一代的家族创始人和一二代继承人以外,也绝无仅有。
“走吧,去见见我们的大金主!”
张晨很意外,也很激动,因为进门的这两个人中,有一个实在是太面熟了。
当然,只是久仰其名未曾谋面。
即使是面熟,那也是后来铺天盖地各大媒体的头条都是被这张脸覆盖的时候,才让他记忆深刻,犹在眼前。
当然,这两位自然不认识张晨,但是张晨的第一句话就让他们惊讶到了。
“您好,马先生,没想到您这么快就找来了,我有点意外,我就是张晨!”
张晨!
张晨!
这两个字犹如在耳边嘣地敲了一声,将两人吓了一跳,那封信不仅仅是马云一个人看过,蔡崇信也看见了,自然都知道信文最后面的落款正是张晨两个字。
前面两人都在猜测张晨跟张文林到底是什么关系,甚至想到了张晨和张文林是不是同一个人,但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个领着他们走进来的、看起来只有十几岁的少年竟然会是张晨,这如何会不让他们震惊。
马云甚至已经想到了自己是不是做了一回傻子,跟一个孩子玩闹了大半天最终还是会一无所获。但是脑子里立马又想到了那五百万的汇款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