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边有勾结之人早就已经商量好了,申时打起仗来自然是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鲁直似乎也看出自己奈何不来大容的骑兵,便将自己手下兵士的指挥权交给了申时,而申时出现在东门关城头上的时间也是越来越多。拓跋珪眼见此情,猜出只怕离自己获得东门关的时间不远了,因此便加紧命令手下军队进攻东门关,却又以更快的速度败下阵来。
如此又过了两天,鲁直几乎已经不在城头上露面了。拓跋珪也就收了大军,撤出了东门关外的山谷,命大军扎营休息,生活造饭,好生休养一天,以准备接手东门关之后大军迅速南下,将大哲捣成一团烂泥。一向严于律己的拓跋珪也忍不住即将得到天下第一雄关的欢喜而小酌了几杯。
于此同时的大哲东门关里却是灯火通明,东门关守将鲁直的宅子里正高朋满座,作为东主的鲁直正端着酒杯站起身来大声道:“来!大家举杯,为申时将军干杯!”
府里众人便都举起手中酒杯来,唯有周言却是端坐不动,冷冰冰的脸上没有半点表情,手中筷子却是丝毫不歇的不停夹菜。众人早就听说过周言目中无人的大名,鲁直脸上虽然有些尴尬,却也不以为意,笑道:“申时将军此次功劳甚大,如果能够消灭这些胆敢来犯我大哲虎威的贼人,未来前途定然不可限量。”
申时连忙谦逊,道:“这是亲王大人指挥有度,驸马爷计策高绝的原因,末将是半点也不敢居功自傲的。”此时他脸上神情端正一脸严肃,又哪里有半点在拓跋珪面前奴颜屈膝的样子。如果让拓跋珪知道了他所作的事情,只怕会大呼上当,想不到这大哲的偏将竟然将一个自私自利的小人扮演得如此惟妙惟肖。
文子符笑道:“计策虽然是我出的,但是要如何骗过拓跋珪却是申将军自己的演技使然,你的功劳自然是最大的。来来来,满饮此杯!”说罢便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见他都已经率先干了,众人便也跟着将酒喝下。
原来这申时投诚大容是假,根本就是文子符的计策。当初文子符在苏城定下计策,便带着周言一路赶回大哲皇都,将自己的计策跟鲁仲道和鲁悳说了,立即便取得了这两人的支持,众人也不将这消息传开,由文子符带着周言又赶到了东门关,将鲁悳的旨意拿出来,跟鲁直一说。鲁直虽然没什么大本事,但胜在对鲁悳忠心,一见了皇帝的圣旨,半点怀疑都没有,便按照文子符的计策行事。这才有了偏将申时寻了拓跋珪做那假意投诚的事情。
众人坐定之后,申时便问道:“如今拓跋珪必然已经中计,只是还要辛苦亲王大人让末将绑上一次了。”他呵呵的笑着,如今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申时便敢跟鲁直开开玩笑了。
鲁直也是呵呵笑着道:“哪里,只要能将大容二十万大军歼灭,莫说只是绑上一次,便是砍了本王的脑袋,本王也是绝对不会皱半下眉头。”他转向文子符问道:“只是如今拓跋珪虽然中计,却不知到底应该什么时候大开关门,给他来个瓮中捉鳖呢?”
他虽然贵为亲王,却是半点也不敢对文子符失了礼数,不说他高强的实力,便是他为大哲出谋划策有机会消灭大容二十万骑兵,那也是只得他尊重的。
文子符摇头,道:“大容骑兵二十万,如果尽数放了进来,即便我跟周言出手,也必定阻不住这二十万大军四散流窜,到时候为大哲带来的损失也是不小,我心中已有了计较,等后天便依我计策行事便是。”
第二日大容和东门关相安无事,觉得东门关即将到手的拓跋珪也没有让大容骑兵再来攻城。到得第三天天蒙蒙亮的时候,正在酣睡的拓跋珪便听到门口士兵禀报道:“启禀元帅,那东门关中烽火已起,关门已经大开了!”
拓跋珪立时便顾不得再睡了,大声道:“来人,给本帅背马,待本帅亲自去看看。命令大军整备,一旦入了东门关,一路直奔大哲皇都去!本帅今次便要将大哲的江山统统给打下来,为我大容开疆拓土!”
第114章 中计了!
于此同时,在大宋苏杭松三府外,也聚集起了大夏和大容攻击约五十万的大军,大夏统帅顾彦成手中长剑挥下,早有准备的大夏和大容军队便潮水般涌向了苏城。而城墙上的杨桂英杨大元帅却是镇定自若,有条不紊的指挥着大哲和大宋的将士们将滚油檑木之类的守城武器一件件丢了下去。
顾彦成会在这个时候率兵攻城早就已经在杨桂英计算之中,前几日大哲传调兵命令,当然只是听了文子符计策的鲁悳颁布的假命令。但是所谓做戏做全套,杨桂英也就故意在元帅府里大吵了一场,然后闷闷不乐的将手下士兵一批批的往外调,几日间便调了二十万军队出去。这样的大军调动自然瞒不过一直关注着大宋最后三府之地情况的顾彦成,而且他也已经往苏杭松三府安插了不少探子,也得到了杨桂英在元帅府里大吵一场才不情不愿的调兵的消息,顿时便打消了心中的怀疑。
又过了一天,顾彦成果然便收到了拓跋珪传来的书信,说是大哲东门关偏将愿意献管投诚,自己一待进了东门关便要将大哲搅个天翻地覆,要顾彦成配合他攻击大宋三府,这样双管齐下,必然可以一鼓而尽全功!书信里还将申时如何前来投奔的详细经过一一说了,饶是以顾彦成的小心谨慎也没看出半点破绽来,当即便决定聚集大军准备攻击大宋最后三府。
顾彦成以为苏城已经调出差不多二十万大军,必然城中缺兵少将,便决定将所有的攻击都放在苏城,只要攻下了苏城,对大宋士气的打击必然是极大的。而且他已经从探子那里得到了消息,似乎大宋皇帝赵德如今就在苏城里,如果运气够好能够将赵德一举成擒,那么大宋剩下两城自然便不攻自破。但是他那里想到,杨桂英派出的二十万大军在夜间化整为零,又悄悄的潜回了苏城。
原本按照计划,顾彦成是要比拓跋珪提前两天攻城的,但是拓跋珪也没想到申时竟然真的只用了五天便将鲁直给绑到了城头,因此顾彦成指挥大军攻击苏城几乎是同时与拓跋珪拔营前往东门关同时进行的。顾彦成原本以为苏城缺兵少将,大宋皇帝又在苏城,大宋军队和宗室必然会护着赵德突围,他早就将军中的符箓师大半都调往了苏城与杭城之间的通路埋伏,却不想苏城的抵抗竟然比他想象的要坚决得多,而且看样子大宋人根本就没有要突围的意思,他手下蜂拥而上的大宋灵咒符箓师的活靶子。
要知道大宋符箓师本就极多,而且宗室中强者也是不少,仅仅是大宋宗室便有十数位紫级符箓师,再加上大宋其他的符箓师,这些人一起攻击的威力绝对不小。大夏密集的队形立时使得他们损失极为惨重,即便有侥幸冲到苏城城墙下的士兵,也很快就死在了大宋军士泼出的滚油和巨石之下。
眼见己方损失惨重,顾彦成连忙指挥手下大军后撤,准备重整攻势,却在这个时候苏城城门大开,一员骁将领着数百骑便直向败退的大夏军队冲杀了过来。大夏军队虽然悍不畏死,战斗力也极为强悍,但撤退之时一片混乱,这骁将只领着数百骑,却将杀死杀伤了无数大夏的士兵。
顾彦成连忙调集大容骑兵冲锋掩护,那骁将见得不了什么好处,便领着手下的骑兵一阵风似地冲回了苏城。顾彦成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杀死了他无数士兵的一队人优哉游哉的进了苏城,几乎咬碎了一嘴的钢牙。顾彦成早就看出那骁将正是让他和拓跋珪都吃过不小的亏的大哲秦重,只是让他想不到的是,明明苏城里大哲军队都已经调走了二十万人,这秦重却是依旧留在了大宋。
眼见第一次攻击便吃了大亏,顾彦成也是极为头疼,这一下损失惨重,对士气的打击也是不小,以后再要攻城便要难上许多了。顾彦成连忙调令通讯兵将埋伏在苏城和杭城之间的大军调回来一些,但是为了防备着大宋突围,他也依旧留了不少的兵力在原地。
第一天攻击便吃了亏的顾彦成只得暂时放下了再次攻城的打算,免得再成为大宋符箓师的活靶子。而几乎与他们同时拔营的东门关外大容骑兵,也已经遇到了极大的危机。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正安睡的拓跋珪得到士兵来报,说是申时已经将鲁直绑上了城头,将东门关门打开,让大容骑兵进去。这些普通士卒不知拓跋珪跟申时之间的勾当,自然不肯轻易上当,便回来向元帅禀报。得到消息的拓跋珪大喜之下,哪里还顾得上睡觉,连忙命大军饱餐一顿,自己则趁着这个时候带了些亲卫来到东门关城下。
来到东门关城下的拓跋珪果然便见到鲁直被申时五花大绑,束缚在了城头上。担心有诈的拓跋珪命手下亲卫率先入城,果然没多久,这些亲卫便回来说东门关中如今激战正酣,忠心于申时的手下紧紧守住了关门,不令东门关被关闭。而以上城头的道路战斗最为激烈,他们进城这么一小会儿便已经看到不少大哲士兵被从城头上打了下来。
拓跋珪知道机会稍纵即逝,申时虽然是东门关的偏将,又有忠心于他的手下,但是实力必然还是不如鲁直的,只怕再耽搁些时候,东门关大门便会本鲁直的手下夺了回去。他一边命令跟他一起来的数十名亲卫冲入关内,帮助申时守住关门,自己却是打马一路直奔回了大营。
好在他起身之时就已经命令麾下将士们用餐集结,这些大容军队乃是最精锐的骑兵,兴起军令来极为迅速,他打马在东门关和自家大营间一个来回,他手下的将士们早就已经准备就绪了。拓跋珪也不多言,只大喝一句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的机会就在眼前,便领着手下大军一路直冲向了东门关。
二十万骑兵奔行起来,那可真说得上是铺天盖地震撼人心,拓跋珪心中焦急,生怕申时已经抵挡不住鲁直手下的攻击,不停催促大军快行竟是连侦察斥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