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旧书大亨-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宋岛就在菲律宾,和那里的菲律宾人干架,似乎很痛快,他在日记里写道:“那些菲律宾人敢骂我们是猪仔,真是气死我了。为了这口气,我们直接三个人打他们五个人。他们都很瘦小,看见我们人高马大就怕了,却不跑。我随便比划了一下,他们更怕,怕我们会中国功夫,实际上我以前真的学过大圣劈挂,可惜开打以后就用不上,大家都是用脚踹,用手挠,甚至直接抱着摔跤……”

“其中一个混蛋咬了我一口,我一拳下去,把他嘴角打出血……警察来了,我们知道必须要逃走,菲律宾人很是喜欢偏袒他们自己人……这次打架打得很舒服,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自豪,看以后谁还敢骂我们是猪仔。”字里行间,这个周传龙竟然还是个香港愤青,民族意识很强,林逸喜欢这样的人。

……

实际上,现在有很多人喜欢收集一些老的日记本。而日记本的收藏大致分两类,一类是空白日记本的收藏,就是收藏爱好者有“洁癖”,喜欢那种没有画过,没有写过的日记本,主要喜欢日记本中漂亮的插图,例如,1956年美术日记本《甲种本》布面精装带原装盒套未使用,因为里面有名家刘旦宅等人的作品,就可以卖到1800元。

另外一类日记本收藏,则正好相反,专门收藏那种使用过的老日记本。而这种收藏者才是真正“懂行”的老手。

那些使用过的日记本,像五十年代土改时候的日记,基本上都被收到很多大学的档案馆里做“土改运动时期”的学术研究了,如果字迹好,内容丰富,就可以卖到八百多块,甚至上千。

还有六十年代“文革”时期的,也深受淘书爱好者欢迎。这时候的日记除了有很特别的样板戏插图外,还能够通过这种日记,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情况,以及私人事情,好品相好内容的最低上千。

除此之外,像那种六七十年代,传抄了黄色《少女的心》之类的特殊日记本,也都成了收藏者的最爱,一本至少三四百块。

说白了,凡是喜欢收集日记的人,大多数都有“窥私癖”,喜欢窥探人家的隐私。

而在众多日记收藏中,名人日记,以及民国时期的日记更是一本难求,往往一出现,就会被人花大价钱买走。

比如1958年版,翦伯赞赠杨济安《建设日记本》,因为内有翦伯赞赠言,就在去年拍出了8500元的价码,而一本详细记录了民国26年(1937年)南京事件的女学生日记本,则在瀚海拍卖会上拍出了23000元的天价。

由此可见,日记本收藏已经开始趋于大势变得火热,而很多人还没意识到这里一点,以至于很多好的日记本在书摊上都可以找到,8块钱,10块钱,20几块钱,就都能买到一本很不错的老日记,这些老日记本只要拿到网上或者卖给那些识货的老手,就能价格翻上十倍,对于很多淘书爱好者来说,绝对是“有利可图”,淘书的时候,赚钱小钱花花,何乐而不为?

……

此刻,林逸翻看着这本《航海日志》,忘记了时间,周家华那小子就不耐烦了,把抽完的烟掐灭,说:“大佬,你看什么啊,我阿伯的日记有什么好看的,你要是喜欢就全买了去,拿回家想怎么看就怎么看。”

林逸知道这小子不耐烦了,就说:“才看了这些,那一箱还没看呢。”

周家华就说:“那箱我也没看,谁知道里面是什么鬼,你要是要的话,随便给点钱,拿走!”

靠,败家子啊。

林逸正要开口,忽然,他的鼻子耸了耸,一缕书香从那未开封的纸箱中传了出来。

林逸不由一怔,难道这里面有好东西?

见林逸发呆,周家华这个败家子就说:“1000港币啦,都给你!”

林逸回头,“当真?”(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章。港版金庸武侠(三更)

1000港币,当面付清。

周家华豪爽道:“大佬,全是你的了。”

林逸笑笑,“有刀吗?”

“刀?裁纸刀OK?”

林逸接过刀子,蹲下,用裁纸刀把那箱子拆开,周家华说了不在意,却还是忍不住伸出脑袋朝里看。

林逸也看向里面,依旧是用牛皮纸包裹着的旧书,也不知道是什么。

林逸拿出一本,薄薄的,不太厚,翻开一看

竟然是……《书剑恩仇录》!

金庸小说么?林逸直接把那牛皮纸剥开,一本崭新的书露了出来

墨绿色的封面,一本书,一把剑,交叉在一起,书名《书剑恩仇录》,金庸著,翻开里面有很精美的云君插图,林逸记得内地宝文堂版本中也有云君插图,而云君则是为金庸画插图最多也最好的插画家,被誉为“武林第一茬花圣手”,凡是有他插画的武侠小说,价格都能翻上一番。

再看那版权页,香港三育出版社,九龙城弥敦道五七三号,1965年,8月。

这竟然是香港早期的金庸武侠?!

林逸不由吃了一惊。

要知道,自从金庸成为文坛武侠大神以后,无数疯狂爱好者都在收藏和收集他早期的武侠小说。在内地,三联限量版的一套,已经被炒到了两千块左右,林逸对这个清楚无比他可是卖过的。因此对于香港版的,他也曾经研究过,知道这种六十年代早期金庸武侠,那更是价格高的离谱,往往一套就是五六千,甚至上万。如果记得不错,像这种“三育”版本的,应该是八本一套才对。

想到这里,林逸急忙把另外一些旧书的牛皮纸剥开,一本,两本,三本,四本……

三育版《书剑恩仇录》,全了!

八本崭新的旧书就在林逸面前,林逸的心激动无比。如果不错的话,如此品相,单单这八本,最低也能卖到6000块钱。

旁边,周家华好奇地看着这些武侠小薄本,忽然说:“切,我原来是金庸的小说,我还以为是什么呢,没意思!”

不识货呀,这小子。

林逸懒得和他解释,继续去看其它书,下一套出来了,还是金庸旧武侠……竟然是60年代香港娱乐出版社出版的《射雕英雄传》,12册大全套,林逸不知道这套书价值多少,不过参照上面那套《书剑恩仇录》,比起6000块来,只怕最少也要9000块。

……

还有

林逸迫不及待地继续去剥开那些旧书的牛皮护封,很快,第三套书出来了,却是香港武史出版1961~1963年出版发行,金庸《倚天屠龙记》28册大全套,每集都有云君插图,美轮美奂。

林逸的心脏忍不住跳动,这种品相的大全套,他倒是清楚一些,貌似曾经在网上拍卖过,1999元起拍,最后10549元成交。

无疑,这又是一个大漏。

……

继续剥,继续整理

60年代的《神雕侠侣》,香港邝拾记版,28册全。如今旧书售价可达12000元。

60年代的《天龙八部》,香港武史出版社出版,35册全。如今旧书售价可达15800元。

70年代《鹿鼎记》,香港武功出版社出版,厚6册全。如今旧书售价可达6500元。

……

没有了,就这么多。

一共六套金庸武侠小说,合计117本,一本不差。

分别是《书剑》,《射雕》,《神雕》,《倚天》,还有《天龙》和《鹿鼎记》。

六套书全部都是早期港版武侠,放在一起现在售价高达6万人民币,按照汇率换算港币则将近7万元。

也就是说,林逸花了1000港币,买了7万的书,一转手就翻了70倍。

……

可笑周家华这个坏小子还不知道自己走了宝,看林逸忙的满头大汗,脸色苍白,又看这些书都是过了时的金庸武侠小说,周家华认为这种书烂大街了,连电视剧都没人看,谁还看书,于是就很怕林逸反悔,说:“我们可是算清了账的,不准赖皮。”

林逸莞尔,心说,是我怕你反悔才对。

不过在周家华没注意的时候,林逸还是偷偷地在这小子枕头底下多塞了1000港币,能够这么遇到也是缘分,这些钱,就当是红包吧。

……

两大箱子旧书,重达近百斤,林逸一个人是抱不动的,所以只有请周家华帮忙。

却没想到这小子趁火打劫,又索要了200块的搬运费。

林逸无语,后悔自己塞红包是不是太早了。转而又想,这小子不上学都这么聪明了,要是好好上学,准能成才。

200港币给了周家华,两人这才像搬家一样,把两个大纸箱子从七楼,搬运到一楼。

不用说,下楼梯的时候真的很辛苦。尤其周家华更是满嘴的倒霉,说这要是搬下去还不把人累死。

林逸就问他,以前是怎么搬到旧书店的,坏小子说,花了二十雇了一名同学,两人抬着去的。

经过楼道的时候,原本空空如也的楼道开始人多起来,算算时间,差不多晚上七点了,很多人已经开始下班回家。

林逸和周家华很苦逼地在楼道中抱着大箱子躲避着一波波的人流。

一个上完补习班回来的小男孩指着林逸他们问:“妈咪,他们在做什么?”

那女的就现场教育道:“他们是搬运工……明仔,你可要好好学习哦,要不然长大后会和他们一样下苦力。”

小孩握住拳头,大声说:“妈咪,明仔一定会努力学习,长大了做牙医,做律师……绝不做搬运工。”

“好孩子,回去给你做好吃的,呵呵。”女人欣慰地笑了。

林逸也笑了,熊孩子,这么小就懂得骗女人,长大还得了。

……

经过一番折腾,林逸和周家华总算把两大箱子旧书搬到了楼下,到此,周家华彻底罢工不干了,按照他的话来说,自己拿多少钱就干多少活儿,香港劳动法可是保护自己权益的。林逸不懂什么法,却懂得有钱能使鬼推磨,一百块钱下去,周家华马上又鼓足力气,把大箱子搬到了路口的士站。

林逸叫了的士,那司机大佬见他搬运两个大箱子,就乐呵呵地看着,也不帮忙。

问题来了,箱子太大,两个一起塞不到后备箱,就算勉强塞进去,后备箱的盖子也合不上香港车辆行驶很是严格,不允许后备箱打开行驶,被查到要罚巨款。

于是那司机大佬就说:“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