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百三十九章。藏中宝
当着众人的面儿,林逸竟然说“众人皆醉我独醒”,并且说要拿出证据证明这部古籍真的是“价值连城”。
黄昆,迈克李等人笑了。
牛皮人人会吹,可是像林逸这样吹这么大吹这么响的,却少之又少。
迈克李更是不忿地嚷嚷催促林逸赶快拿出证据来。那意思是想看林逸快些出丑。
林逸依旧那副不急不慌的样子,忽然会头对陈老太爷说道:“老爷子,您说这是您的传家宝是吗?”
陈老太爷点了点头,“当然,这可是我们陈家传了几代的宝物,虽然只是一部古书,我却视若珍宝。”
“那么不知道可不可以把这珍宝暂时借给我翻看一下?”
“有何不可天朗,把这本书给他。”陈老太爷命令道。
陈天朗就走上前,把那部书捧过,递给了林逸。
林逸小心翼翼地接过。
这本书属于那种较大开本的古籍,捧在手里差不多八开左右,开本显得很是宽阔。
林逸收藏无数古籍,像这种八开左右的线装古籍并不多见,刻工如此精美的更是少之又少。
林逸翻看着手中这部《宋徽宗御制道德经解》,揩了揩鼻子……
“没错,就是从这本书中传出来的,那股怪异的书香。”林逸心中喃喃自语。
原来,在这部古书亮相之前,林逸一开始闻到的只是这部书淡淡的墨香,根据这种墨香气息,林逸早就看出了这部清刻本的大致价值,也正如迈克李所说,最高八十万左右。
可是陈老太爷却一口咬定这部书是传家宝,并且价值连城。这就让林逸觉得奇怪了。因为和陈老太爷本人接触过,林逸也知道这老头的性格,不是那种随便就夸口说大话的人物。因此这其中一定有什么蹊跷……
就在林逸猜不透其中奥妙的时候,一股浓重而又怪异的书香竟然从这部古籍中飘溢出来。
“怎么会这样?”当时林逸就大吃一惊。
要知道,林逸可是具有那种“闻香识珍本”的能力,书香越浓越怪异,就说明这书的价值越高越大。
可这明明只是一部清刻本,怎么会有这样的奇香?
于是林逸就和以前一样,对这部古籍有了一个非常大胆的猜测。
按照他的猜想,林逸首先征求陈老太爷的同意,把那部古籍亲自拿在手里。
翻开来,他逐页细看。
看得很认真,也很仔细,甚至连这古书的每个书缝都要仔细地看一看,摸一摸。
旁边黄昆,迈克李等人不明白他在做什么,捧着一本书,装模作样,以为这样就能显得自己很能耐是吗?扑街!
……
林逸细看手中古籍,很快,就有了决定。他抬头又看向陈老太爷说道:“老爷子,我相信你所说的话,这部古籍价值连城也可以证明它价值连城,不过您信得过我吗?”
陈老太爷就哈哈一笑说道:“连我这半条老命都你给治好的,我又怎么会信不过你!”
此话一出,旁边人听了就觉得怪异,忍不住看向林逸
什么意思?陈老太爷的病是他治好的?
他到底是鉴定师,还是医生?
黄昆皱着眉头,迈克李面色阴沉,在他们看来,林逸真的有些让人看不懂了。
不过没关系,会看病治病又怎样?现在我们谈论的是这部古书。
想到这里,众人就又收拾心情,紧盯着林逸,看他到底要做什么。
林逸将那部古籍捧在手里,然后笑着对陈老太爷说:“接下来我可能要做一些事情,还请您理解!”
说完,就见林逸从身上取出一把小刀来。
众人看着他,傻愣愣地,不知他要做什么。
林逸直接拿了那小刀挑断线装古籍的古旧穿线!
“啊,你做什么?”陈天朗忍不住叫道。虽然他把林逸看成是朋友和恩人,但是林逸这样做太令人意外了。这可是他们老陈家的宝贝啊。
陈老太爷却摆了摆手,示意稍安勿躁。
其他人也都瞪大眼睛,甚至有些幸灾乐祸。要知道,古书最讲究原装原线。很多时候,就算古籍的线头断了也不能随便替换,因为穿线的年代和质地都不一样,一本古书的书页和穿线是融为一体的,是不可分离的。甚至于在修复古籍中,为了找到合适的穿线而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必须做到“还原”。
可是现在,林逸他在干什么?
竟然把这本陈家传家宝的穿线给挑断了!
这分明是在搞破坏嘛!
不理会众人狐疑的目光,林逸拿了小刀继续慢慢地拆分这部古籍。
别人不理解,林逸却很清楚地知道,线装书的装订一般分为“打孔”,“包角”和“穿线”。
其中打孔又分为“四目装”和“六目装”,包角则是用丝织之物把古书的边角包裹起来,省的磨损。至于穿线,其方法有很多种,如“四目骑线式”、“太和式”、“尖角四目式”、“龟甲式”等等。
眼前这部古籍就是最常见的“四目骑线式”,并且锦织包角。
林逸挑断线头的角度很准确,这样可以非常轻松地将穿线取下来,不损伤书页,甚至还可以用续线的方法把这穿线续起来继续使用。
看着林逸小心翼翼“拆书”的样子,所有人都心生疑窦,不明白他为何要这么做。
甚至连海棠也有些诧异,心说,难道这古籍中还藏有什么秘密不成?
……
林逸小心翼翼地将这部《宋徽宗御制道德经解》拆散,摊开,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只见他取出一张筒子纸清代的线装书大多数都是用筒子纸制成的,慢慢地将那筒子纸展开
“啊,这是什么?”
“怎么可能?”
“不会吧!”
所有人惊呆了!
只见在那筒子纸里面,竟然张贴着一张上好的锦织手卷!!!
陈老太爷也动容了,以至于坐在轮椅上的他竟然忍不住抬起屁股,拿眼使劲儿张望。
陈天朗也傻住了,他没想到这古籍里面竟然“内有乾坤”。其他人更不必说,似乎看到了一个魔术师在施展魔术,眼前的一切,实在是匪夷所思!
作为林逸的老对手,迈克李更是神色怪异,看着眼前一切,嘴里喃喃道:“书中藏宝,怎么可能?!”(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章。技高一筹
看着众人惊讶的表情,林逸一点都不吃惊,因为这种表情他见多了。
如果他的好基友老曹在这里,一定会嘴巴一撇,很牛气地说:“这种场景我见多了!”
是啊,只要跟着林逸,想不见这种场景都不行。林逸就像是一个魔术师,总是能够非常神奇地从一些旧书中找到更加高级的珍宝。
用老曹的话说,“这家伙就是长了黄金眼,总是让你大吃一惊!”
不过这次吃惊的却是陈老太爷,黄昆,迈克李等人,他们全都瞪大眼睛,看着林逸从线装书的筒子纸中搜出这么一卷织锦来。
黄灿灿的织锦,非同凡响,为什么?因为大家全都真切地看见这织锦上面竟然绣着“五爪金龙”!
中国是一个龙文化盛行的国家,尤其作为皇帝至高无上的象征,龙,尤其五爪金龙只能用于皇宫大内,民间不可使用,你要是用了,是要掉脑袋的。因此,这卷织锦无疑大有来头……
不过这还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是这织锦上面所写的东西
瞄一眼上去
“瘦金体!”
怎么可能?
要知道,瘦金体为宋徽宗赵佶所创,是书法史上的一项独创。
瘦金体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
再看那书写的内容,“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所写的竟然是《道德经》!
……
瘦金体,
金龙织锦,
难道是
深呼吸!
所有人全都深呼吸!
他们的表情激动起来,眼睛都快不够用了,眨也不眨地死盯着这卷“瘦金体”手写《道德经》。
只见这卷《道德经》并未写完,只是选择了其中最精妙的一些语句,差不多千字左右;整幅手卷的字体结体疏朗端正,下笔尖而重,行笔细而劲,撇捺出笔锋而利,横竖收笔顿而钧,整体道丽瘦硬。
再看这段文章的起首结尾处,竟然有宋徽宗“赵”、“赵氏”印章。
众人都是鉴定高手,一眼就能看出真假,何况此印章所用印泥为水或蜂蜜调朱砂而成,色泽相比油印较黄。
要知道,水蜜印泥干后极易脱落,元以后逐渐为油调朱砂所取代,《道德经》中“赵”、“赵氏”二印历经千年色泽仍清晰明快,绝对令人惊叹莫名。
落款为:“天会庚戌岁五国城书”。显示出这件书法作品是宋徽宗被俘虏后在金天会八年五国城手写的《道德经》。
……
就在众人颤抖着双手,激动无比地观摩着这卷隐藏在古书中的惊人手卷时,林逸在一旁轻轻地解说开来。
他并没有开口直接说这卷宋徽宗手写瘦金体《道德经》到底价值多少,是否真的价值连城,而是侧敲旁击,缓缓说起了近几年宋徽宗存世珍品拍卖的各种盛况和争议。
其实,对于宋徽宗作品的争议,早在2005年的时候就已经发生。当时北京一家拍卖行拍卖宋徽宗《桃竹黄莺卷》的时候,起拍价为880万元时,立即让场内已经有些疲惫的买家骚动起来。拍卖师的话音刚落,数位买家便迅速举拍频频。经过20多轮的竞价,《桃竹黄莺卷》的价格已经抬升到3500万元,此时只剩下98号买家和另一买家竞争。志在必得的98号买家为了甩开对手,一次竟加价600万元,而不甘示弱的对手也紧追不舍。又经过十几次白热化的竞争,最终98号买家以5560万将《桃竹黄莺卷》收入囊中,据称是来自上海一家大型收藏机构。而这次拍卖,也彻底震动了整个收藏界。
随即到了2012年,也就是去年的时候,一件被称为宋徽宗赵佶瘦金体《千字文》的书法作品在深圳上拍。
而这件宋徽宗书写的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