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公司联合在一起,同样声势浩大,包括了美国的英特尔、摩托罗拉、AMD、Seeq、美光、希捷、3COM等,日本的爱普生、佳能等、以及欧洲、东南亚地区的其他公司。
唐焕特意吩咐手下为方圆电脑标准联盟安排一个巨大的媒体墙,所有合作方的徽标都会印在上面,这让前来采访的媒体看得眼花缭乱,而刺探情报的那些家伙,则心中凛然。
正如媒体所分析的那样,唐焕用“1秒钟10万美元”疯狂砸出来的广告,已经让方圆电脑这个品牌稳居同行业榜首,能够引来如此多的合作,并不奇怪。
不过,唐焕把自己辛辛苦苦研发出来的方圆电脑授权给第三方生产兼容机,势必培养了同类相残的竞争对手,很可能让产品的价格下滑,那么赢利点在哪里?
另外,唐焕曾经宣称,“目前大家所看到的个人电脑市场只是冰山一角,随着个人电脑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市场空间简直可以说是无限的,面对如此大的空白,方圆电脑的内部竞争,不会像旁人所想的那样急迫和惨烈。”
对于这个论断,各方反应不一,但媒体达成了一致,认为方圆电脑标准联盟的成立,势必引发个人电脑市场新的一轮竞争,很可能会像录像带格式Betamax和VHS大战一样,上升到行业标准之争的高度。
唐?埃斯特利奇看着报纸上形形色色的分析,不禁摇头苦笑。
做为最直接的竞争者,深有体会的唐?埃斯特利奇敢断言,唐焕这是点燃了个人电脑标准之战的大火。
IBMPC如何应对?好像只能继续跟在二代方圆电脑屁股后面,有样学样,实在太被动了。
说到底,唐焕在自己创办的企业里威望实在太高了,因此,他敢于做出任何疯狂的举动,而无需担心别人指手画脚。
按理来说,如此不受监督地乱用权力,公司将会受到很大的伤害,可唐焕却每次都能押对宝。
就像这次据说一次性花了2000万美元的英国王室广告吧,在全世界7。5亿人面前露了一把脸,刺激的媒体争相传诵,连带着方圆电脑标准联盟也搞得轰轰烈烈,简直给人一种个人电脑就是方圆电脑的错觉。
为了宣传IBMPC,总部共计批下了几百万美元的广告费用,这已经是史无前例的恩典了,但和人家那笔一掷千金的2000万比起来,明显不够看了。
或许,方圆电脑会被唐焕的疯狂之火烧成灰烬,但在那个时刻到来之前,IBMPC估计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了吧。
“疯狂……”唐?埃斯特利奇喃喃自语着,眼里闪过一丝狠色,“要是把IBMPC的全部技术细节公布于众,唐焕的方圆电脑技术联盟应该会黯然失色了吧。”
脑海里闪过这个念头后,唐?埃斯特利奇顿时吓了一跳,IBMPC不属于自己一个人,他无权那么做,而且总部也未必会同意投资了一年多的项目,倒头来为他人做嫁衣。
换而言之,他唐?埃斯特利奇无法和唐焕去比较,没有如此疯狂的资历。
唐?埃斯特利奇眼中的锐利光芒慢慢黯淡下来,遗憾地摇了摇头。
“我无权那么疯狂,但想一下总可以的吧。”唐?埃斯特利奇心有不甘地嘀咕着,“现在还不知道方圆电脑技术联盟的合作细节,但以唐焕的精明,不可能不留下后手来控制兼容机授权商。”
唐?埃斯特利奇仔细地推敲着,“照此推断,将IBMPC的技术细节公布于众,也未必需要拿出全部,比如可以保留最核心的BIOS程序。”
想到此处,唐?埃斯特利奇眼前一亮,“这么一来,没准能够说服总部同意我的想法呢。”
唐?埃斯特利奇正沾沾自喜着,总部打来了电话,让他火速过来向IBM的管理委员会述职。(未完待续。)
第0333章BBS和MUD
为了保证方圆电脑标准联盟的执行力,唐焕可谓是亲力亲为,倾听了每一位合作者的计划,尤其那些第三方的ISA扩展卡厂商,当面确认了它们的产品不会晚于今年11月份的秋季COMDEX面世。
总而言之一句话,唐焕要给方圆电脑标准联盟一个尽可能大的初始加速度,只要这辆战车跑起来了,谁也别想将其拦住,甚至包括自己在内。他能控制的也仅仅是通过操作系统、BIOS、南北桥芯片,来引导一下前进的方向。
这些事务处理起来,难免枯燥无趣,但他抽时间出席的几场活动,还是非常有意思的。
哲儒、方圆电脑、EA联合构建了两个网络平台应用——BBS即电子公告牌系统和MUD即泥巴网络游戏,并利用暑假期间,征募大学生们进行测试。
就硬件架构而言,后台使用了易鹏/Holder服务器样机,前端为方圆电脑和苹果电脑,网络则毫无其它选择地采用了公共交换电话网。
前端的个人电脑,通过调制解调器,拨号连接到公共交换电话网上的后台服务器。
现阶段的网络速度大致在150bps到300bps之间,和将来的宽带条件不可同日而语,而且费用颇为昂贵,但做为研究项目的必要支出,还是物有所值的。
BBS和MUD都轮不到唐焕来原创,它们的技术原型和应用范例早就在1970年代应运而生了。
被大家认为较早运行的,面向公众的拨号BulletinBoardSystem——BBS,是1978年WardChristensen——沃德?克里斯滕森和RandySuess——兰迪?瑟斯创立的ComputerizedBulletinBoardSystem——CBBS。
其诞生背景是1978年发生了北美五大湖区的大暴雪,由于通讯上的不便,沃德?克里斯滕森和兰迪?瑟斯联想到创立一个公共BBS。
BBS提供的服务是非常实用的,包括布告栏、分类讨论区、新闻阅读、软件和游戏交流、用户线上对话等等。
哲儒、方圆电脑、EA就正式地提供BBS服务,来做为自己产品支持上的一环。
而唐焕也向西海岸的各个大学赞助了BBS研发和应用的费用,致使BBS文化蔚然成风,他的ID也在圈内极有名气。
BBS系统研发过程中,网路通信协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目前,TCP/IP还没有在ARPA网中取代旧的NetworkControlProtocol——网络控制协议即NCP,自然还轮不到它来坐老大的位置。
但与之对应的问题是,开发网络应用程序,想要找一个现成、可靠、好用的网路通信协议,往往不那么容易。
唐焕利用一个现实当中看得见摸得着的BBS项目,便带动了哲儒研发中心的若干技术课题,从而让他节省了大量的笔墨和口水去阐述自己的要求。
MUD也是基于这个拉动效应的目的,被唐焕推上台面的,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78年在英国出现的一个名为MultiUserDungeon——多用户地牢的连线游戏。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MUD算是几十年后网络角色扮演游戏的原型,只不过交互方式非常原始,完全依靠文字来进行。
而在原本时空里,其被诠释了不同的含义,包括MultiUserDimension——多用户层面、MultipleUserDialogue——多用户对话、MultipleUserDomain——多用户虚拟空间等。
当唐焕摆出来这些叫法后,EA选择使用MultipleUserDomain——MUD,做为正式运营的名称。
在BBS领域,唐焕属于老鸟了,他主要利用其阐述计算机技术,结果吸引了不少信众以徒子徒孙的名义自居。
但对于MUD而言,唐焕还是第一次以玩家身份参与其中。
当一个命令被敲入后,系统提示:你来到了一个广场,但这里除了你自己之外,别无他人。
这时候,系统广播了唐焕登陆的消息,但唐焕没太在意,随手敲了gowest,打算来个一路向西。
可没过多久,系统提示人潮汹涌而来,出现大量的问候表情,接着就当机了。
见此情景,霍金斯无奈地耸耸肩,“我都让管理员们不要发广播了,可他们还是捣蛋。你的号召力如此大,吸引了这么多人发出系统请求,服务器不崩溃才奇怪呢。”
唐焕笑着摇了摇头,“这帮家伙,就是利用我来测试系统极限呢。”
总体而言,MUD的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从测试者的热情就能看得出来。
不过,由于目前网络费用昂贵的客观限制,相比于功能实用的BBS,社交娱乐的MUD,要想普及起来,可没有那么容易。
但不管怎么说,通过MUD这个项目的检验,哲儒的网络技术储备,得到了非常明显的加强。
……
唐焕接下来最重要的行程,当属大陆之行。这次可不像以前那样,只在南方的城市打转,他要正式进京了。
做为交流的重要调剂品,体育项目的地位不容忽视,唐焕特意把涅利金从苏联的莫斯科请到了旧金山,打算让这位奥运冠军助一下阵。
上次以商务考察团的名义去宝岛的时候,唐焕带的是棒球职业大联盟的球队奥克兰运动家,这回唐焕带的是NBA的球队金州勇士。
虽然时间上略有冲突,但唐焕已经和NBA方面沟通好了。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就这么一件芝麻大点的事情,让NBA的执行副总裁DavidStern——大卫?斯特恩,亲自跑了一趟。
通过交谈,唐焕倒是猜到了大卫?斯特恩如此热情的原因所在。
实事求是地讲,相比于橄榄球职业大联盟、棒球职业大联盟的强悍吸金能力,NBA一直都表现得比较弱势,何况它的进一步知名度提升,也要等到未来几年的乔丹那个时代来炒作。
原本时空里,大卫?斯特恩坐上NBA总裁的宝座后,在其长达三十年的任期内,为了NBA的发展壮大,可谓殚精竭虑,甚至其中不乏争议。
比如1985年的NBA抽签选秀中,代表七个队伍的七个信封被放在圆筒里并旋转,然后由大卫?斯特恩依次抽出信封,以决定1到7号签位的归属。
结果录像视频显示:两个信封被重重地放进去,另外五个信封则被轻轻地放在圆筒底部。
当圆筒被旋转了三四圈后,大卫?斯特恩拿起几个叠在一起的信封,并选择了最下面的一个。
于是乎,纽约尼克斯队得到了一号签。
这让许多人怀疑,NBA在抽签的时候做了手脚,有意把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