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创办于1801年的《纽约邮报》,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之一,1976年底,被默多克买下,报纸风格随即大变样,开始增加暴力和性的有关新闻,以及丑闻和案件的报道,并通过渲染和夸张的语言来吸引读者。
这种小报的风格,各种没下限简直就是家常便饭,那里在乎唐焕的不满——“我们背后可是站着一个庞大的媒体帝国呢,有本事你为这种小事来咬我啊。”
唐焕见自己要求《纽约邮报》道歉不成,便不废话了,直接一纸诉状,将其告上了法庭。
本来,读者们已经对《纽约邮报》的不着调习以为常了,毕竟美国的黄色报纸又不止这一家。但没想到,唐焕较真了。
但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开始觉得,唐焕的坚持有道理,某些底限不能突破,必须敲打一下《纽约邮报》这样的小报了。
一时之间,口水满天飞,而《纽约邮报》则死硬倒底,丝毫没有低头的意思。
……
在这种夹带着不和谐音符的喧嚣中,时间来到了1983年1月14日星期五这一天,万众瞩目的方圆电脑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了。
这时候,记者们发现,这帮硅谷的家伙,又弄出了新花样,上市钟并非由唐焕,或者约翰。钱伯斯等其他高管来敲,取而代之的是八名方圆电脑公司的中层和基层员工。
在欢呼声中,象征着财源滚滚的钟声响了,方圆电脑公司的股票开始公开发售,发行价为30美元,不到一个小时,5000万股便被抢购一空。
当日收盘时,方圆电脑公司的股价报收于42美元,整个公司一下子成了市值200多亿美元的庞然大物。
而且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个上升势头丝毫不减,俨然一个小IBM。
这一波财富神话,让追随唐焕的几位元老级人物成为了千万富翁,至于百万富翁,则像雨后春笋一般涌现了数百位。
个人持股接近百分之四十的唐焕,身家陡然暴涨了几十亿美元,一举成为坐拥百亿身家的世界第一富豪,越发坐实了硅谷暴发户的名头。
方圆电脑公司的上市,打破和创造了诸多让人瞠目结舌的记录,尤其首轮融资得到的那10多亿美元,会如何花,让人好奇得抓耳挠腮。
于是记者们守在方圆电脑公司投资人和媒体答谢晚宴所在的华尔道夫阿斯托里亚酒店,等着唐焕来答疑解惑。(未完待续。)
第0463章成为香饽饽的奥妙
见如此多的人咸吃萝卜淡操心自己好不容易圈来的这点钱,唐焕感觉十分可笑。
不过他还是耐心地解释道:“方圆电脑公司的产品,不止个人电脑,还包括超级计算机、服务器等等高端产品。遥想一下,当初IBM研发System/360大型机的时候,可是投入了50亿美元。不难想象,方圆电脑公司在此类高端产品的研发上所消耗的资源也不会少了。这次融资所得,除了用于偿还一些债务之外,还要在研发、生产之类的环节上继续加强投入。所以,并不是你们所想象的那样,钱多得花不了。”
说到这里,唐焕和气地摆了摆手,“这个宴会的目的就是为了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久以来的支持,所以大家暂时放下工作任务,尽情享受吧。对了……”
唐焕转头对服务人员吩咐道:“你们辛苦一下,注意别让和《纽约邮报》相关的人混进来。”
听到这话,记者们集体无语,心说这位超级大富豪可真够记仇的,连一点掩饰都不做。
但他们随即便释然了,现在的方圆电脑公司类似高速成长阶段的IBM,而唐焕就像掌控股份从来没有超过百分之五却被华尔街奉若神明的老沃森,锋芒毕露,声望无两,哪里还需要遮掩对《纽约邮报》的喜恶。
不过这样也好,《纽约邮报》后面可是站着默多克,两个富豪扛上了,大家今后就有了追踪报道的素材。
这帮默契十足的媒体精英们,不再纠缠唐焕,立刻各自散开了。
……
致辞完毕的唐焕,首先和约翰。温伯格、约翰。怀特黑德、理查德。费舍尔等人举杯相庆。
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如愿以偿地成为了方圆电脑公司的股票承销商,除了赚进上千万美元的佣金之外,还由此赢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界声望,可谓皆大欢喜的局面,乐得这些高管们都快找不到北了。
轮番打着招呼,唐焕最后来到了香江投资者所在的区域,其中包括一些当初收购置地与怡和的时候选择换股的普通投资者代表。
虽然有专门的信托代理,但唐焕还是专门把他们请来感受一下投资回报的喜悦,以感谢其之前的支持。
可以说,相比于目前阶段香江经济整体形势的愁云惨淡,这帮选择信任唐焕的投资者,绝对是赚大了。
见唐焕笑眯眯地走了过来,众人赶紧停止议论宴会上所出现的美国金融界头面人物,起身相迎。
“各位父老乡亲,不要客气。”唐焕从侍应生那里拿过一杯红酒,“咱们之间只说实在话,一起发财。”
这番言语瞬间消除了双方之间的疏离感,大家喜笑颜开地举起了杯子。
欢声笑语当中,一位中年女士腼腆地说道:“唐生,冒昧地问一句,您有香江的身份证吧?”
唐焕和颜悦色地点了点头,“1976年的时候,我在香江呆了几个月,那时候抵垒政策还在,办身份证很容易的,所以就有一张。不知道张太为何有此一问?”
“原来电影上说的是真的。”这位张太欢喜得直念阿弥陀佛,“香江有您这样一位超级亿万富翁,大家的心里总算安稳了一些。”
原来,这位张太的八卦,源于已经开始正式运营的梦工厂院线在圣诞期间上映的电影——林清瑕的那部《师姐英姿之地产风云》。
对于林清瑕的这部转型之作,唐焕的要求除了量身定制之外,还有国际范儿。如此一来,剧本上的严苛程度可想而知。
好在有着唐焕这位世界富豪做后盾,梦工厂的编剧们从来不会被限制住想象力,最后以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佳宁诈骗案为原型,推出了一个反映香江地产业和股市黑幕的故事,而林清瑕就扮演其中那个办案抓坏人的女警,导演则是林岭东。
结果,这部电影一经上映,便引发了轰动,毕竟这个故事影射的是当下已经崩盘的香江地产,而且其中的设定也非常专业,连行内人士也挑不出大毛病。
稍有不足的是,故事结构略显复杂。要知道,现实当中的佳宁诈骗案便牵扯了众多势力,除了当事人佳宁集团、陈松青、益大地产、钟正文,还有马来西亚的裕民财务、汇丰的获多利,以及相应的香江监管机构等,甚至其中还夹杂了数起重要当事人的命案。
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个故事留给了人们议论或者二次走进影院的空间。
当林清瑕抓住楚原所扮演的大反派后,为了打击其嚣张的气焰,她放下了狠话,“唐亿万比你有钱不,可他也得归我们管。”
当对方叫嚣着“不可能,你少哄我”的时候,做为电影结束的一个彩蛋,林清瑕拿起的文件上一闪而过唐焕的照片。
一开始,这个桥段只是让哈哈大笑的观众觉得好玩,感觉梦工厂这帮人太胆大妄为了,竟然敢拿自己的大老板来编段子。
不过,随着寰亚电视财经栏目,以及各大报纸,对太平洋对面方圆电脑公司上市的深入报道,香江人在心理上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毫无疑问,方圆电脑公司IPO的融资额是一个天文数字,完全碾压香江这边的任何公司;本来身家就已经40亿美元的唐焕,势必成为百亿美元级别的超级富豪,这实在太有震撼力了。
而现在的香江人,不仅陷入前途不明的迷茫,还面临不少尴尬的局面,比如复杂的身份问题。
早在《1962年英联邦入境法令》生效之前,所有英联邦公_民都可以自由地进入或定居于英国。
但随着1960年代大批来自前非洲及亚洲殖民地的人士涌入英国定居,英国便有针对性地先后通过了《1962年英联邦入境法令》及《1968年英联邦入境法令》,收紧联合王国及殖民地公_民入境或定居于英国本土及其外岛的权利。
之后生效的《1971年入境法令》,首次引入居留权即居英权的概念,致使部分英国国民丧失自由进入英国的权利,。
从1983年1月1日起,变革巨大的《1981年英国国籍法令》,也开始正式生效了,其将公_民身份分成英国公_民、英国属土公_民、英国海外公_民三类。
香江人没得到什么特殊照顾,除了被不断收紧进入英国的许可外,身份还被归入了英国属土公_民一类。
人都是趋利的,现阶段不用比较,也能知道哪国护照含金量高。
香江人眼见着自己的利益不断流失,失落之情可想而知。
在这个情绪处于低谷的阶段,强势崛起得让整个世界都为之瞩目的唐焕,自然成了一个可以拿来作为门面的金字招牌。
一时之间,唐焕还无法琢磨明白自己成为香饽饽的奥妙。
见这些香江人分外热情,他就一边招呼寰亚电视台的记者为大家拍集体照,一边笑道:“接下来在旧金山举办的宴会才算家宴,到时候再和诸位详谈。”(未完待续。)
第0464章对IBM施展离间计
相比于纽约的投资人和媒体答谢会,唐焕之所以把旧金山举办的庆功宴形容为家宴,盖因这里是他的大本营。
到处撒钱、圣母一样的神农基金会,总部就位于旧金山。
花巨资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那里收购来的美国通信业明珠——太平洋电讯,总部也位于旧金山。
掌控着EA、孩之宝、RadioShack、联美、米高梅、猎户座、KTVU、奥克兰突袭者、奥克兰运动家、金州勇士的燕乐娱乐集团,总部同样位于旧金山。
至于硅谷和旧金山之间的距离,说是近在咫尺也不为过了。
正是因为具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在洲际马克霍普金斯酒店举办的庆功宴,几乎云集了旧金山湾区的所有名流,从洛杉矶等其它地方赶来的客人也不在少数。
让唐焕略感意外的是,个人电脑市场的最大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