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本来就火药味十足的个人电脑市场上厮杀的各方,被圣诞销售旺季刺激得眼睛都红了。根据专业IT媒体的统计,进入12月后,各个厂商在广告上的开销,总和达到了上亿美元,由此可见竞争气氛多么疯狂了。
IBM在推出拥有微通道架构的新一代个人电脑PS/2后,瞪大了眼睛,就等着第一个冒出来的仿制品,好杀鸡给猴看。
但IBMPC兼容机厂商早就吸取了之前康柏曾经惹上官司的教训,康柏之所以能够全身而退,那是因为有空子可钻,现在这个坑则不同了,里面铺满了竖起来的钉子,跳下去只有死路一条,谁敢啊!
见此情景,蓝色巨人别提多得意了——攘外必先安内,指日可待了。
一向以技术跟随者角色存在的IBMPC兼容机厂商,短时间内无法拿出和PS/2类似的山寨解决方案,只能继续打那张老牌——性价比。
要知道,以CPU速度、内存容量等直白指标,做为评判标准的同样配置个人电脑,IBMPC兼容机的价格可以做到,只有IBM正牌机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凭借灵活的运作机制,IBMPC兼容机虽然便宜,但厂商们可以做到薄利多销;相比之下,官僚习气严重的IBM,长久以来都是靠着垄断得来的丰厚利润过日子,很难适应这样的生存法则。
做为IBMPC兼容机阵营里的老大,康柏竭尽所能地发挥这一优势,其花出去的市场推广费用高居榜首,颇有一种背水一战的意味在里面,而收到的效果也不错,消费者竟然真的开始认同它的观点了。
康柏宣扬的论调,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PS/2的微通道架构确实可以提供更快的速度,但对用户没有意义,不足以拉平价格上的差距。
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被这个价值观影响后,唐焕有点坐卧不安了。他啪地一声把文件摔在办公桌上,皱起了眉头。
区区一个PS/2,竟然会被形容为“快而无用”,那更快的方圆个人电脑,岂不是有名声被带臭的危险!
IBM个人电脑的性能无法完全发挥,主要原因还在于那个有利也有弊的机制——包括软硬件分家在内的代工合作模式,而微软提供的操作系统MSDOS,不说多任务功能了,光是本身的品质,就不敢让人恭维。
事实上,IBM个人电脑平台上的操作系统,并不是只有微软的MSDOS一家。被盖茨抢了这门生意的数字研究公司创始人加里·基尔代尔,一直都在试图重新夺回操作系统市场。其推出了CP/M的Intel8086版本——CP/M86,来和IBM钦定的微软操作系统MSDOS展开竞争。
虽然加里·基尔代尔通过MSDOS近似CP/M的程度到了就是侵权、足以发动一场法律诉讼的威胁,得到了IBM的许可,CP/M86登陆了IBMPC平台,可蓝色巨人收拾这样一个刺头还不轻松。
买断性质的PCDOS,也就是MSDOS,售价为40美元;而CP/M86的售价则高达240美元。两厢对比之下,消费者如何选择,显而易见。
后来,加里·基尔代尔给CP/M86增加了支持多任务的特性,试图以此说服用户,6倍的价格绝对物有所值。
IBM可不希望个人电脑过于强大,免得影响了自己利润丰厚的大型机业务,于是进一步扶植微软,增强MSDOS在IBMPC平台上的统治地位。
到了现在,CP/M86确实被排挤得只剩一口气了,但IBM也自作自受地被微软拿捏住了,操作系统成了自家个人电脑平台上的一个瓶颈,无法和那些同样采用这一操作系统的IBMPC兼容机区分开来。
当IBM决定顺应业界的大趋势,和微软联合开发一个支持多任务的新操作系统——OS/2后,这个新软件表现有些差强人意。
活干得不漂亮的一大原因就是,双方的工程师相处不愉快。微软这边的程序员都靠着股票,轻轻松松地拥有了几十上百万美元的身家,而拿着死工资的IBM程序员,想当然地认为,水平不怎么样的微软,不抱上IBM的大腿,成不了暴发户。
在这种矛盾下,OS/2如期完工就相当难得了,那里担得起尽善尽美的期许。到了最后,操作系统还是一块短板,无法完全发掘IBM个人电脑的效能。
毫不客气地讲,现在IBM被康柏用“快得没有意义”抓住了痛脚,那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可谓典型的活该。
但唐焕希望这个价值观的影响力,只在IBM个人电脑阵营里到处肆虐就行了,别蔓延到外面来,牵连了自己的得意之作。
唐焕把自己的意见,直接批复到了那份传真上,然后转到了市场部门,要求其在产品宣传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反击,不要让顾客被康柏愚弄。至于IBM可能因此受益地缓上一口气,那就算施舍给它的好了。
让唐焕这位大老板没想到的是,当天下班前,部下就做出了响应。原来,他们早前就有了一个创意,即自家的金州勇士队球星、成为NBA最佳球员的迈克尔·乔丹,其所得到的那个“飞人”的称号,触发了灵感。
在唐焕“谁说快没有意义,那是因为康柏这些蠢货没有想象力!”的句子下,市场部门给方圆个人电脑续上了“有了速度、才能飞起来”的点子。
唐焕对此大为赞赏,第二天特意找来约翰·钱伯斯等人开会道:“我们要在这场个人电脑标准之争里,突出性能的意义,进而加大内存成本对整台个人电脑售价的影响力度。”
约翰·钱伯斯当即闻琴声知雅意:老板这是要把竞争对手往死路上赶啊。要知道,现在动态随机存储器芯片的采购成本,已经起来了!(未完待续。)
第0743章日子反而难过的MCI
……
在个人电脑标准终极大战的各种勾心斗角中,1986年被送走,1987年姗姗而来。
相比于硅谷的红红火火,好莱坞越发地低迷。这从1986年美国票房最高的电影,是一亿8000万美元的《壮志凌云》就能反映出来。和前几年相比,美国本土票房两亿美元都不到的水平,又掉落了一个台阶。
让人跌破眼镜的是,好莱坞也出现了“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特例现象。
比如,二十世纪福克斯拿到了一部澳大利亚喜剧电影《“Crocodile“Dundee》——《“鳄鱼”邓肯》的发行权,结果美国票房超过了1亿7000万美元,都快要赶上《壮志凌云》了。
另外,哥伦比亚影业发掘的美国功夫片《TheKarateKid》——《小子难缠》,在1984年拿到9000万美元的票房后,趁热打铁地于今年推出了续集,票房超过了1亿1000万美元,而拍摄成本只有1300万美元。
大体而言,目前的好莱坞,一边往电视等横向领域发展,一边在电影的主业上,挖空心思地围绕着利润做文章。
在这种情况下,电影行业空前繁荣的香江,难免会涌现出来几部作品,迎合到了美国观众的口味,复制当初华纳从李小龙的《龙争虎斗》那里,所取得的85万美元投资、2200万美元美国票房的投资回报奇迹。
毫无疑问,好莱坞没耐心、也不可能有闲心培养香江电影的发展,在李小龙之后无法快速搞出名堂、榨到油水后,便失去了兴趣,进而使得别无选择的香江电影各路人马,人心所向地聚拢到了唐焕身边。
围绕着李连捷打造的、完全华人阵容的功夫片,基本上每年都会有作品问世,并被运作进美国院线,到今年的《太极张三丰》和《中_南_海保镖》为止,票房保持稳步上升态势,两部加起来倒也能比得上《小子难缠》了,而且投资回报率更受一筹,毕竟相比而言,香江那边的拍摄成本更容易控制。
不过,嘉禾寄予厚望的《龙兄虎弟》,就有点命运多舛了。主演程龙在补拍镜头的时候意外地受了重伤,一年之内别想派上用场了。
本来按照嘉禾的意思,既然《龙兄虎弟》已经基本完成了,那就赶紧上映,能赚多少就赚多少吧,尤其日本那边正是当地影迷大为痴迷程龙电影的行情。
唐焕看出来了,邹文怀等人对程龙的未来心里没底,这才表现得有点急功近利,程龙都无法配合着公开露面地宣传《龙兄虎弟》了,他们还急于把这部电影的油水榨出来。
唐焕为此少有地开口表态道:“就算等上一年,《龙兄虎弟》的水准,在亚洲还是一等一,大家没有必要急着套现。何况今年香江院线集团手里掌握的优秀片源不少,而程龙这个主演又无法协助宣传,票房表现恐怕很难把握,不如等到1987年下半年、成龙可以公开露面了,在运作上映的事情。”
眼见唐焕对程龙的未来还是保持信心,这个建议也就被接受了。
至于大有席卷亚洲之势的《英雄本色》,在美国反应同样不错,吴宇森开创的英雄热血类型,确实迎合了这个时代的欣赏观,而表演最为出彩的周闰发,风头竟然直追辛苦积累了好几年的李连捷,光是他在电影里用假钞点烟的那张宣传海报,就被大呼够酷的影迷一抢而空。
借着这股热潮,由周闰发主演的《忠犬八公的故事》,也开始小范围试映了,唐焕便抽空看了一下送过来的拷贝。
事实上,《忠犬八公的故事》拍摄进度有点耽误了,问题出在扮演忠犬八公的三只秋田犬身上,导演许鞍华这个团队对于动物演员还是有点不习惯,“沟通”上出了纰漏,有几次狗狗就是不在状态,镜头进行技术处理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好在大家工作努力,最终完成了这部以忠诚和信任为主题的作品。
唐焕没指望该电影商业表现如何出色,以文艺片的角度进行对待,没准还能有意外的惊喜。就像张蔓玉主演的那部由亦舒同名小说改编的文艺片《玫瑰的故事》,香江本埠票房也能超过1000万。
显而易见,《忠犬八公的故事》的背景理所当然地从日本搬到了香江,周闰发扮演的男主角成了香江大学的一名教授。
接这部戏对主演的挑战可不小,毕竟要和狗狗配合默契,才能体现出来那种真挚的感情。而且这个阶段,周闰发出演的大多角色,都是一些玩世不恭、透着一股痞气的边缘人物,教育程度有限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