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云直上-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郑来找他的目的就是这个,听到他的话之后就没有说话,叶平宇便拿起桌子上的电话打给谢良山,谢良山是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与他也有了一定的交情了,让他手下留情,看能不能行。
  一接到叶平宇的电话,谢良山非常的高兴,叶平宇正处于上升期,谢良山不能不给他面子,一听到他提到老郑的事,便表示这事有点难办,当事人一直在告,不过他可以从中给斡旋一下,看能不能把事情给了了。
  得到他这样的回答,叶平宇连声表示感谢,让他尽力帮忙,这事不全怪老郑,那个女人不是什么好女人,如果因为此事就处理老郑,就太不公了。
  听到叶平宇为他的事而求情,老郑心里头非常感激,叶平宇这人年龄虽然不大,但是还是比较爱护自己的人的,只有这样,别人才会死心塌地跟着他。
  本来以为事情能了的,但没过几天,谢良山突然给他来了一个电话,说这事有县委副书记郭明海的批示了,要严肃处理,杨龙部长接到批示后就交代给他,让他拿个处理的意见,他现在正在为难这事。
  一听到这种情况,叶平宇大感不好,把老郑叫过来商量这事该怎么办,一听到情况有变,而且是郭明海作了批示,他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还是赵元功在搞他,郭明海是赵元功的靠山,现在郭明海对这事进行了批示,明显是故意在搞他。
  叶平宇不能因为这事去找祝子船,毕竟郭明海的面子谁都要给一点,而且老郑不过是一个副乡长,是死是活没人太关心,祝子船肯定不会为了老郑而去与郭明海搞出什么矛盾,而且说不定知道这事后,认为老郑生活作风不好,而加大处罚他。
  这事只能由具体办事的人给周旋,然后在向领导汇报的时候拿捏地轻一些,最后处理地轻一些。
  叶平宇又给谢良山打了一个电话,让他从中多为周旋,谢良山也是给答应了,结果过了有一个星期,在郭明海的干涉下,老郑被免去党委委员职务,但保留了副乡长一职,在乡里头,党委委员是重要职务,相当于县里的常委,现在被免去,那党委会就不能参加了,在人事问题上他就没有了表决权,但副乡长的职务也是杨龙和谢良山两人的帮忙才保留下来的。
  老郑本人也感到能保住副乡长的职务就不错了,如果职务全给他免去,他也没有办法,叶平宇感到这个处分也是比较轻的,看来谢良山给他出了不少的力,但主要是王芳云的告状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两人之间的事从一开始都是王芳云勾引的老郑,当然老郑也是意志不坚,犯了错误。
  老郑被免去了党委委员职务,在赵元功的支持,张伟递补成为党委委员,理所当然地就成了常务副乡长,老郑就成了普通的副乡长,这样一番变动,两人的分工就要发生变化。
  赵元功看到当前乡里的农业让叶平宇和老郑两人搞得风生水起,他现在感到有必要将这方面的工作抓在手里,他故意抓住王芳云这事做文章,就是想把老郑给拿下,同时也让叶平宇在这方面失去一臂膀,现在可以说是达到目的了,因此有必要重新分一下工。
  对于赵元功的心思,叶平宇是知道的,在乡里头,常务副乡长一直分管农业,形成了一个惯例,现在老郑不再是常务副乡长,他要是再分管倒是显得不大符合惯例了,所以赵元功一向他提出这个问题,虽然明知道他的目的,却是不好反驳他。
  不过张伟即使分管了农业,一切还得由他这个乡长做主,如果想跟他作对他也是不会答应的,既然赵元功想耍这点小聪明,就让他耍好了,看张伟能搞出什么动静来。
  经过两人之间的协商,然后召开两委会,对张伟和老郑之间的分工作了一个调整,老郑去分管交通等工作,而张伟则分管农业工作,虽然分管农业在别的乡里不算是什么好的分工,但在草岭子乡却是重要工作,毕竟草岭子乡没什么工业,是农业大乡。
  张伟心里非常得意,这次不但当上了常务副乡长而且还把农业工作拿到手,金湖贡米那档子的事就要落入他的手里了,他一定要听从赵元功的吩咐,把这方面的事搞好,让叶平宇从中不得劲。
  张伟在搞事方面有两下子,叶平宇上来没怎么在意这事,反正现在金湖贡米一切步入正轨,张伟就是想搞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杨诗莹的五百万马上要打入爷爷的账户,只要一打入,这碾米厂的资金可是就要大了,以后全乡的稻米差不多都能吸纳生产,不过要让其他村的群众都种金湖贡米才行。
  赵元功知道杨诗莹要投五百万到碾米厂里,那脸上就是十分惊讶的表情,这可是一笔巨款,但如果由她来投资了,那这个厂子恐怕就不属于乡里的厂子了,将会变成私人的厂子,这样做符合不符合政策?


第157章 龚胜来乡里
  赵元功在这个问题上打起了主意,试图抹去叶平宇此去宝岛取得的成绩,只要这钱无法投到碾米厂子里,这五百万将没有任何用处。
  当叶平宇在乡两委会上提出这个事情的时候,张伟首先表示反对,他要充当赵元功马前卒的角色,这次他能提拔为常务副乡长,全亏了赵元功的支持,现在有了赵元功的授意岂能不立下一功?
  现在老郑的情绪比较低落,叶平宇把投资的情况一说,张伟就气势汹汹地说道:“碾米厂是我们乡里的企业,属于国有资产,现在让外来的投资投这么多钱,他们占了大头,那我们企业的性质到底是什么样子?还属不属于乡里的企业?谁说了算?如果他们愿意投资就让他们单独投资,不要投到我们这个厂子里,否则这事说不清!”
  张伟的表现出乎叶平宇的预料,他以为投资这事绝对是一件好事,县领导都在想方设法吸引来投资,现在一个小小的草岭子乡人家杨诗莹愿意来投资,还是看在他爷爷的面子上,怎么还有人反对?这个张伟怎么每次都会扮演搅局者的角色?
  叶平宇听了之后,表面上不动声色,但心里头却是非常的恼火,这个碾米厂是他设法搞起来的,但是搞成之后,倒是有不少人在打着碾米厂的主意,在此之前怎么没人关心碾米厂的事?
  扫了会场一眼,其他人没有表什么态,叶平宇事先没有预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因此没有安排其他人来配合他,所以此时只有亲自上阵,在这件事上表一个态。
  想了一想,叶平宇朗声说道:“张乡长的这个意见我不敢苟同,现在无论是什么性质的企业,都需要加快发展,吸引投资,现在一些国有企业都在进行改革,别说我们乡里这种小企业,就是县里市里的大企业,都在进行股份制改造,将一些效益不好的企业关停并,我们这个碾米厂虽说是乡政府的产业,但是当初不过是利用贷款建起来的企业,现在有投资进来,扩大生产规模,这绝对是一件好事,怎么会还有什么问题?”
  叶平宇气势如虹,强硬的表态将张伟给说得哑口无言,赵元功一看,便也亲自上阵说道:“叶乡长说的有道理,但是张伟乡长的担心也不是没有理由的,如果由外人来投资了,而且投的钱这么多,那以后这个企业乡里还能不能说了算?原有的资产我们还有没有权处置?这是个必须考虑到的问题,我们不能光顾着经济发展,而不注重维护我们自身的利益,否则是会犯错误的!”
  赵元功站到了张伟的立场去了,听了他的话,张伟的腰杆明显直了起来,看到这种情况,叶平宇就知道他们是想在这个事情上搞出点事情了,但是他们如此做法,一点也不利于乡里的经济发展,难道他们为了个人的私利而偏要阻挠这项投资?
  “那人家这五百万的投资我们就不要了?不投了?”叶平宇反问了一句。
  赵元功道:“也不是不要,但是得由我们说了算,不能由投资人说了算,如果由我们说了算,他们愿意投就投是的。”
  一看到赵元功如此不讲道理,不按照市场规则来办事,叶平宇本来没有把谁说了算当作一个重要事情来对待,因为这钱是杨诗莹让他爷爷来代持的,而他爷爷又是交由他来代持的,所以最后还是他说了算,他说了算,实际上还是乡里说了算,但赵元功现在如此计较,他倒是不愿意不搞得清清楚楚,就把钱投下去了,也不能答应赵元功所提出的由乡里来说了算的要求,如果由乡里来说了算,赵元功说不定会把这权力拿到自己的手中,这是让他不能容忍的。
  想到这里,叶平宇表情一肃地道:“既然赵书记是此种意见,我们需要与宝岛方面进行联系,该笔投资只好暂时不投了,等协商好之后再说。”
  叶平宇当机立断,不在这个问题上多费口舌,免得让他们两人牵着鼻子走,反正这钱已经打了过来,到底怎么投不是赵元功所能说了算的,这事还有祝子船和张铭顺两人的支持呢!
  一听到叶平宇不再讨论这个问题,赵元功一时感到心里空荡荡的,没和他预期的那样争来争去,以便谋取更大的利益,也出乎他的预料了。
  其他的两委成员看到后,便觉得现在一二把手之间越来越不合拍了,叶平宇的威势越来越大,而赵元功的威势却是越来越小,赵元功的表现明显没有原来那般的自信,看样子要出昏招。
  赵元功悻悻地摸了摸鼻子,半天没有说出话来,叶平宇便转移话题,研究其他的事情了。
  会后,叶平宇没有和别人多说什么,直接来到县里,向祝子船报告了他要将杨诗莹的钱投到碾米厂的计划,祝子船听了之后连连赞同,让他尽快去实施这项计划,不过他却转而将赵元功的态度讲了出来,说明乡里有阻力,如果他强行投入,恐怕会引起矛盾。
  祝子船没想到赵元功会在这个事情上采取不支持的态度,同样也完全出乎他的意料,现在都在提解放思想,加快发展,而赵元功居然还在抱着过去旧有的思想,反对外来的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