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寻宝美利坚-第6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野田佳彦,这时候也没有推让,直接就张口说道。
  “事实上,我觉得那些说木匠皇帝是个文盲,荒于嬉,不关心朝政的说法,完全就是污蔑,是在歪曲历史。”
  他这话说的可是掷地有声,不光是三井贵和哥俩还有小林恭助听了为之一愣,就连站在远处办公室里的金沐晨,听了这话也当即就愣住了。
  关于这木匠皇帝是个文盲的说法,也不知道是从哪里传出来的,但是关于这一点,确实是有很多争议。
  有很多人都说,就算那万历皇帝,再不喜欢朱常洛父子,可他们这么说也是皇家苗裔,怎么可能连老师都请不起,沦落到皇孙都不识字的地步呢?
  这根本就不可能!当然还有很多人,就是睁着眼睛说,你没看那个家伙登基之后,就荒淫无道的,只知道到处做家具,根本就没时间去朝堂之上理会朝政的吗?
  这么一个荒唐的家伙,还不就是个文盲吗?
  “而事实上,这些都是污蔑,赤裸裸的污蔑。事实上关于这位明熹宗可信度比较高的记录,应该参考明朝的《明熹宗实录》,那本书中就有记载,天启皇帝在文华殿讲读的记载更是几乎比比皆是,而且对于军国大事亲自发表议论更是不绝于书。所以从真正严肃的史料来判断,天启皇帝文化水平还是很高的,而且头脑也是很聪敏,他对军事、对用人的许多意见往往比他的臣下更高明。”
  野田佳彦说出这样的判断,可是把三井贵和哥俩给彻底镇住了,因为他们通读的史书里,关于这位木匠皇帝的描述,大多都是昏庸,荒诞什么的,至于有能力,而且还很聪明,这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那你野田佳彦又为什么敢这么说呢,而野田也没有让他们失望,很快就给他们解释道。
  “关于天启皇帝因为做木匠而不理朝政的说法,其实是起源于清人王士禛的《池北偶谈》……”
  “有老宫监言:‘明熹宗在宫中,好手制小楼阁,斧斤不去手,雕镂精绝。魏忠贤每伺帝制作酣时,辄以诸部院章奏进,帝辄麾之曰:‘汝好生看,勿欺我。故阉权日重,而帝卒不之悟。’’而王士禛的《池北偶谈》记载的源头,又当是出自明太监刘若愚在崇祯年间写成的《酌中志》一书。而这刘若愚一个太监而已,这样写明熹宗,难道他不要命了吗?而后来经过查证,这家伙写这本书的时候,正好是因为魏忠贤倒台,而被关进了牢里,当时刚好是东林党的人在耍威风,清算旧账的时候,所以他为了迎合负责他这个案子的东林党人,所以难免就会写一些东林党人爱听,爱看的书,来迎合那些东林党,所以才会拼命地给明熹宗身上泼脏水。而到后来,清朝人王士禛来写明朝的历史,又怎么可能去仔细研究史料,当然是哪个史料黑明朝的皇帝够狠,他们就用哪个材料。所以才会在历史上,给天启皇帝留下了那样难看的骂名。”
  野田佳彦的解释,让三井哥俩和小林恭助总算是明白了,他为什么敢那样说。而这时候,这些人对那天启皇帝的兴趣也算是彻底被勾引起来了,这次还不等三井哥俩问话,小林恭助就率先站了出来问道。
  “那么这个木匠皇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到底为什么会被黑的那么惨呢?”
  “其实天启皇帝应该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皇帝,甚至比起他那个刚愎自用的弟弟,要聪明的多。如果他能多活几年的话,明朝也许真的不至于就那么亡在那些满洲人的手里,而他却偏偏就那么早死了,这也只能说明,是他老朱家气数已尽。”
  野田佳彦发出了一声慨叹,然后就开始继续给这帮人讲解这天启皇帝的过往。
  “原来明朝的史书里,真实描述记载了这位天启皇帝情况的可不止有那本《明熹宗实录》,甚至《孙承宗传》里都有记述,按照这本书的记载,孙承宗就当过这位木匠皇帝的老师,而每当他给天启皇帝上课的时候:‘帝每听承宗讲,辄曰‘心开’,故眷注特殷’这都已经说的明明白白了,你们说那天启皇帝怎么可能是个文盲?”
  野田佳彦讲到这里的时候,情绪有点激动,看来也是深谙那段历史,所以对某些古人的手段,非常的不齿。
  而这时候三井他们几个,果然就觉得这里面的故事,果然是相当有意思,就听得更加的聚精会神了。
  “那本《孙承宗传》里还有这样的记载:‘帝好察边情,时令东厂遣人诣关门,具事状奏报,名曰‘较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天启皇帝,不管是对学习很认真,同时对当时闹得很厉害的野猪皮,和边情也很重视。一般来说,皇帝对于边情,听官员的奏报也就可以了。但天启皇帝显然对军事边防的兴趣并不仅仅限于例行公事的听奏报,而有更大的主动性,积极性。甚至会专门派遣东厂人员去探听边防情报,而这种积极主动的情报意识可能是大部分明朝文官都不具备的,看看后来袁崇焕、王洽等人在情报工作上的麻木无能就可见一斑了。那时候的天启皇帝也不过十六岁而已,换现在也就是一个高中生差不多。所以你说这样的一个皇帝,会是一个昏庸无能之辈么?那样的谎言,谁能信呢?”
  野田佳彦说到这里的时候,三井贵和不由得一拍大腿,特么的,中国那帮写历史的家伙,果然是够无耻的,难怪有很多前辈说,中国的史书不能信呢。
  这里面果然又很多猫腻哈,幸好我那时候对明朝的历史,不太感兴趣,所以就是大概扫了一眼,要是真看得多的话,搞不好,我也那帮无耻的刀笔吏给骗了呢。
  “而关于天气皇帝只会做木工活,对朝政不感兴趣,甚至数天不上朝,那就更是荒谬了。在《明史熹宗实录》里就有这样的记载,天启元年十二月的时候,内阁首辅叶向高曾经给天启皇帝上疏说……”


第770章 真相
  野田佳彦继续说道,这时候三井贵和和三井光良都来了兴致,都想知道更多关于这个木匠皇帝的真相。
  毕竟他们这时候了解的更多的话,到时候就可以在炫耀这把木匠皇帝亲手制作的玉龙椅的时候,有更多的说辞。
  而野田佳彦为了让这哥俩上钩,当然也就说的更加的卖力,毕竟当初他和金沐晨沟通完毕,制定了这个计划之后,他可是又亲自收集了很多关于那天启皇帝的资料。
  他也知道,这时候自己说的越多,三井哥俩就越不会怀疑这把玉龙椅的真实性,到时候花钱的时候,才会越是肯松口。
  “在那本《明史熹宗实录》里就有这样的记载,天启元年十二月的时候,内阁首辅叶向高曾经这样说:‘我皇上聪明天纵,朝讲时临,真可谓勤政好学之主矣。但今之尝朝,既是套数具文,无关于政事。而日讲开陈,时刻有限,亦恐不能洞悉于义理之精微,古今政治之得失。’而这些话的意思也就是说天启皇帝很勤奋,经常上朝,也经常听讲。而接下来他又担心皇帝退处深宫,会荒废时间。但看见天启批阅奏疏的时候,会经常传谕,说明天启即便在宫内都是非常留神关心国事政务,所以他有记载说:‘尝见皇上发拟本章,每多传谕,以此仰窥圣心留神庶政’。光是这些记载就已经说明了,那天启皇帝不但不是一个荒诞无理,荒废朝政的皇帝,反而还是一个非常勤于朝政,发奋图强力图改变现状的皇上,这完全是一个明君的典范啊!”
  野田佳彦说到这里,那三井贵和和三井光良已经是频频点头了。
  索瑞斯内……原来是这样啊,原来我们都被那些无耻的东林党,还有清朝的史书给骗了啊,原来那天启皇帝,不光不是想大多数史书上记载的那样昏庸无能,反而还是一个勤政图强的好皇帝呢哈!
  哈哈,那这样的话,我们如果拿下了这把椅子,回头在和别人吹嘘的时候,岂不是更加有料可以宣传了吗?
  “而且这天启皇帝,不光是勤政,他还非常聪明。他的洞察里非常强,而且在军事方面,他还非常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就比如在对后金蛮军的对策方面,他就非常有见解,比起他那刚愎自用的弟弟,要强得多。尤其是在用人方面,他对那袁崇焕就比他弟弟清醒地多。比如袁崇焕曾经上书给他吹牛只要在关外依托城堡,修城屯田,就能够让后金投降,还给给魏忠贤大拍马屁:‘由此行之,奴子不降,必为臣成擒矣。况厂臣魏忠贤与阁部诸臣,俱一时稷契夔龙之选,臣所遇非偶,故敢卜事之必成。’而这位从来没去过前线的天启皇帝,却从始至终都保持着非常清醒的头脑,针对袁崇焕的这条上疏,他连发六条质问,把袁崇焕给批的是体无完肤:‘得旨:向以防守方殷,故着从容议行。但向后作何给授,使军民不相妨?作何分拨,使农战不偏废?作何演练,使农隙皆兵?作何更番,使营伍皆农?作何疆理,足以限戎马?作何收保,不致资盗粮?一切事宜,该抚悉心区处具奏。这本内说,奴子不降,必定成擒,诸臣诸不乐闻。以朕计之,奴未必降,降不足信也;战必能胜,胜无轻谈也。蹈实而做,需时而动。正也,奇在其中矣。该抚饶为之,亦善为之。以朕计之,奴未必降,降不足信也;战必能胜,胜无轻谈也。’光是看他的回复,就能看得出,他的头脑可远远要比他那刚愎自用的弟弟要清醒的多,如果他要是能活的时间长一点,崇祯皇帝又怎么会,被那袁崇焕给忽悠的晕头转向,最后还杀了毛文龙?失去了对后金的钳制?还失了孔静忠等人的军心?”
  野田佳彦这段关于天启皇帝的历史,可是研究的非常通透,句句都是引经据典,一下就把这天启皇帝的形象给描述的清晰了起来。
  而通过他的这番从史料上查找出来的真是记录,三井贵和和三井光良他们也就明白了,感情这天启皇帝还真就不像史书上描述的那么昏庸。
  而这时候他们在看那把玉龙椅的时候,神情也就变了味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