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电影巨匠-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今天的重点不是兰斯,他不打算把话题继续围绕在自己身上。所以,兰斯以打太极的方式带了过去,紧接着说到。“但布拉德却没有告诉你,这个角色是为你量身打造的,目标是奥斯卡小金人。”

    听到前半部分的时候,汤姆十分淡定,因为以他现在的位置——每一个上门的角色都是为他量身打造的;而听到后半部分的时候,汤姆笑了,“亲爱的,有人告诉你,好莱坞是一个很小的一片区域,但同时也是很大的一个世界吗?”

    潜台词就是:不知天高地厚。

    “汤姆,如果现在所有人都告诉你,嘿,你永远都不可能拿到奥斯卡小金人了,你会如何反应?认为他们说的是事实,你的演员生涯也就止步于此,永远都和奥斯卡无缘了?还是讥讽回去,用你的实际行动来证明你的实力。告诉我,在你的演员生涯里,你面对过多少挑战、面对过多少低谷、面对过多少质疑,而后你又重新站起来了?”

    兰斯的这一番话说的不疾不徐,但却铿锵有力,洋溢着强大的自信和坚定。汤姆没有出声打断他,可是等兰斯说完之后,汤姆却淡定地喝了一口杯子里的红茶,彷佛在享受着红茶的清香一般,“兰斯,激将法对我来说没有效果。老实说,你不是马丁…斯科塞斯,你为什么就认为自己的作品能够赢得奥斯卡演技小金人呢?”

    “上帝之城”虽然闪耀奥斯卡,但和演技奖项无缘,当然,主要原因是因为这部电影的主角是上帝之城,而不是任何一个独立的角色;“后天”就更不必多说了,纯粹的商业爆米花电影,想必也和演技无缘。

    兰斯对于演技的调/教功力,许多人都看不出来。

    事实上,真正的演技专业人士就可以从“上帝之城”里品味出一些迹象来,兰斯面对的是一群没有任何演戏经验的孩子——其中甚至许多人根本不识字,更不要说阅读剧本或者观察镜头了。但他们在兰斯的调/教之下,却奉献了真实而凌厉的演出,这份功力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达到的。

    显然,汤姆也没有看出来。

    客观来说,汤姆的天赋真的不在演技上,布拉德…皮特也是如此。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倒是有天赋,但却早早陷入了瓶颈,始终无法走出自己的桎梏,在原地不断踏步,追求小金人多年,却屡屡缺少了一点运气——为什么?因为每一次都会有人比他的表现更加精彩。

    不过兰斯自然不会直接说出来,他从自己随身的公事包里拿出了一份文件,然后放在了汤姆前面的茶几上,“因为我撰写了一个兼具难度和深度的角色,希望你能够真正地对角色进行剖析、理解、深入,进而演绎。当然,这需要庞大的工作,还需要我们的配合。重点始终不在我这里,而在于你到底有多少潜力,你又能够发挥出多少潜力,你愿意付出多少努力。”

    兰斯使用的还是激将法,但这一次汤姆却没有开口反驳,而是认真地打量着兰斯,试图从兰斯的眸子里探询到更多的信息。兰斯也不着急,只是从容地坐在沙发上,坦然地迎向了汤姆的视线,不卑不亢,毫不退缩。

    这让汤姆忽然想起了奥斯卡之夜上,两个人的那次玩笑话。“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站在那片舞台上。”

    这,仅仅只是玩笑话吗?

    作为目前好莱坞金字塔顶端的一员,汤姆几乎可以说拥有了一切,但他始终都没有办法真正甩掉“花瓶”的影子,他试图用实力去证明自己,他试图在演技方面取得更多突破,其实早在1989年,他就依靠着“生于七月四日”赢得了个人首个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随后又分别凭借着“甜心先生”和“木兰花”赢得了两次奥斯卡提名,但却从来没有人真正地肯定过他的实力。

    这对汤姆是不公平的,但这就是好莱坞,人们只看到评论界对女演员的苛刻,似乎女演员永远都定格在“花瓶”的位置上;可事实上,在表演方面,评论界对女演员往往比较宽容,似乎一个花瓶有稍微不的演出就可以赢得满堂喝彩了,但评论界却对男演员无比严苛。每一年想要在奥斯卡的影帝争夺战笑到最后,都难于登天。

    汤姆始终在寻觅着自己的第一座奥斯卡小金人,但残酷的现实就是,他就连拿到一个提名都无比困难,从“大开眼界”到“香草天空”再到“最后的武士”,其实这些作品之中他的表现都不,也都在不少影评人协会拿到了提名,可最终都倒在了奥斯卡提名门槛之前。

    那么,兰斯会是他的下一次机会吗?

    汤姆细细地打量着眼前的兰斯,说实话,兰斯没有太多的资本让他相信,不是吗?“上帝之城”是唯一的一部证明而已,在好莱坞,兰斯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新人菜鸟;可是兰斯那坚定不移的眼神和从容不迫的态度,却让汤姆脑海里的质疑发生了变化——从对兰斯的质疑演变成了对剧本的好奇。

    汤姆犹豫了一下,把茶杯放在了桌面上,弯腰拿起了桌面上的那个剧本,然后翻阅了起来。可出乎他意料的是,这不是一个剧本,而是……而是一个故事,一个叫做文森特的人的故事,开篇就写着,“文森特,原名文斯…瑞佛(Vin…Rivr),1962年出生在明尼苏达州,文森特出生的那一天是一个晴天,明媚的阳光夹带着森林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居然是一个小小的传记!汤姆不由抬起头来,看了兰斯一眼,显然不太明白这个故事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借刀杀人”是一部传记电影?可是就他从经纪人那里得到的信息来看,这是一个惊悚犯罪电影,难道,兰斯把文件带了?

    兰斯却彷佛根本没有察觉到汤姆的眼神一般,缓缓地靠向了椅背,端起了自己的红茶茶杯,慢条斯理地开始品尝起下午茶的悠闲来,从容而惬意;汤姆顿了顿,发现兰斯根本没有回答自己疑惑的打算,那胸有成竹的姿态让他不由愣住了,脑袋细细地转了两圈之后,他又一次低下头,继续翻阅起手中的故事来。

    主动权的掌控似乎在悄无声息之中发生了变化。

    

 194 剧本功力

    “借刀杀人”的剧本可以说是十分不俗的,剧情起承转合的控制以及整体架构的格局都值得称赞。那么,整个剧本的差距在哪里?兰斯仔细思考了之后,觉得终究还是在台词以及人物塑造方面。

    可以看得出来,“借刀杀人”的编剧斯图尔特…比蒂试图为电影注入一种哲学思想,包括了关于当代社会邪恶与正义的模糊界线,不仅罪恶黑暗横行霸道,就连正义势力也开始被腐蚀入侵,更为可怕的是,类似于二战种族灭绝的惨剧居然又一次在卢旺达爆发了,而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的人们却冷漠以待;包括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正在逐渐拉远,大城市背景之下的小人物因为生活疲于奔命,漠视灾难、漠视苦难、漠视陌生,让生活仅仅沦为生活,不再具备意义,更不具备人文深度,彷佛又一次回到了钻木取火的原始社会。

    其实,“借刀杀人”的剧本核心是十分庞大的,故事主线是一个黑帮大佬为了逃避法律制裁,买凶杀人,将所有的证人都直接消灭,但却跳过了这条隐形主线,以职业杀手文森特和出租车司机麦克斯之间的互动、对决贯穿起整部电影,继而以小见大,将电影里那种现代都市里命运的悲怆和道德的沦陷展现出来,最后突出人类的渺小和社会的冰冷。

    但问题就在于,斯图尔特的台词功力差了不止一个段位,人物刻画也徒留框架、毫无灵魂。这其实是一个连锁反应,人物形象不够深刻和具体,导致文森特和麦克斯之间的对话充满了张力,却始终缺少火花,更加缺少深度。台词仅仅只是苍白无力的片段结合,没有来自角色,更没有发自内心。无法与人物融为一体,更加无法与剧情合二为一;台词无法进一步推动、深入剧情。以至于影响了整个剧本核心思想的挖掘。

    真正见证一个剧本功力的,恰恰就是台词。

    所以,在拿到剧本之后,兰斯认认真真、反反复复地思考了许久。

    其实,“借刀杀人”完全可以成为“上帝之城”之后的后续,思想核心承上启下。“上帝之城”讲述的是在人们所不知道的另一个世界里,罪恶和黑暗横行,人们原本以为那个世界距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但兰斯却赤果果地将其拍摄了出来,展现在了人们的面前;“借刀杀人”讲述的就是与“上帝之城”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却无视了“上帝之城”苦难的人们,冷血、疏离、自私、残酷、漠然,他们对上帝之城、对卢旺达的无视,他们对身边犯罪的纵容,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漠视、对陌生人的冷酷,他们对自己生活之外的所有问题的不在乎……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滋生、纵容、甚至推进黑暗的降临。

    也许,不久之后,第二座上帝之城就要诞生了,而且更加黑暗、更加堕落、更加混乱。

    兰斯甚至已经想好了。“上帝之城”和“借刀杀人”是系列的前两部作品,而第三部作品就是“罪恶之城”,完成属于他个人的犯罪三部曲。

    当然。这仅仅只是一个构想而已。“罪恶之城”是改编自漫画的作品,而改编版权牢牢握在原著作者弗兰克…米勒(frnk…miller)自己的手里。如果兰斯没有记,罗伯特…罗德里格兹(robert…rorigez)是这套漫画的狂热爱好者,一直都希望能够将这套漫画搬上大屏幕,也许现在这个时间点,罗伯特就正在努力说服弗兰克中;也许即使没有罗伯特,兰斯也根本没有办法说服弗兰克,没有办法拿下改编版权……

    总之,这些都是未来的事。目前兰斯最大的任务还是完成“借刀杀人”的剧本。兰斯的构思就是为“借刀杀人”注入一个哲学核心。并且添加一个更大的命题,将罪恶与命运联系在一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