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电影巨匠-第3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十二月三日前后的档期为例,在十一月最后一周,投资一亿五千五百万的“亚历山大大帝”将冲击市场,这部即使放在暑期档里也毫不逊色的作品绝对是万众瞩目;十二月第二周的“刀锋战士3”实力强劲,依靠原著漫画粉丝的支持和续集累积的口碑,票房数据令人看高一线;十二月第三周则将会迎来迪士尼年度大作“雷蒙…斯尼奇的不幸历险”,这部作品被认为有希望复制“哈利…波特”的辉煌,在假期档里具备横扫千军的实力。

    换而言之,无论“十一罗汉”放在任何一个档期,都将面临强大的竞争对手;对于“借刀杀人”来说也是同理。所以,人们并没有太过在意——他们关心着“偷心”全面扩映之后的口碑表现,他们关心着“飞行者”举行电影之后的专家口碑,他们关心着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新作品到底如何……却不会关心票房市场再正常不过的竞争。

    消息的最开始只是一个巧合——但是,在好莱坞,真的存在巧合吗——这个巧合发生在雅虎社区,有一个帖子开玩笑地聊起了“十二罗汉”和“借刀杀人”这两部作品。

    “克鲁斯和皮特两个人二十年前是相爱相杀,二十年后依旧相爱相杀,只不过,之前是同框,现在是隔岸相见,真的是太残忍了。现在,克鲁斯身边站着施特雷洛,皮特身边则站着克鲁尼,岁月流逝,物是人非。”

    这原本只是一个吐槽的帖子,下面很快就有人回复了,“拜托,施特雷洛和克鲁尼是好朋友,之前克鲁尼还出席了‘后天’的首映式,主动为施特雷洛拉票。说不定是施特雷洛是间谍,联手皮特和克鲁尼一起对抗克鲁斯呢?”

    这条回复顿时引爆了所有人的讨论热情,有人强烈表示,“难道你们都忘记了吗?施特雷洛今年夏天才和皮特厮杀了一场好不好,‘后天’把‘特洛伊’打得都找不着北了,皮特现在肯定要恨死施特雷洛了。”

    紧接着就开始歪楼了,“所以,这是施特雷洛对阵皮特第二轮吗?这一次你们支持谁?”、“不对,这是不一样的对决,施特雷洛这次是演员,作为演员,他和皮特差得远了,估计要被完爆得妈妈都不认识了”、“肯定是皮特,你们没有看到皮特找了十一个伙伴打手吗?施特雷洛和克鲁斯就两个人,要被打成猪头了”……

    “你们都弄了,这哪里是施特雷洛和皮特的对决,拜托,施特雷洛是什么级别,皮特是什么级别,根本没有可比性。这是克鲁斯和皮特的对决,二十年前,克鲁斯真的是太惊艳了,皮特完败;不知道二十年后,结果会怎么样啊,有点小小期待。”

    虽然其中也不乏理智的网友,“一群神经病,这些人说不定全部都是朋友,只是自己的作品刚好打对台而已,真正对决的是站在背后的华纳兄弟和派拉蒙好不好,和演员一点关系都没有。”但帖子很快就被刷掉了,因为人们都彻底兴奋了起来。

    “‘夜访吸血鬼’,当年克鲁斯和皮特真的是颜值爆表,太帅气了!那也是唯一一次两个人的合作啊,真的好怀念!不过这一次两个人的对决,感觉好有趣啊!我原本对‘十二罗汉’不感兴趣的,现在也打算去看一看了,至于‘借刀杀人’,啊啊啊,我绝对要看,克鲁斯和施特雷洛的搭配,会不会比当年的吸血鬼更加精彩啊!我已经开始激动了。”

    “‘夜访吸血鬼’,真的好久远了……‘借刀杀人’难道又是想要遵循这个套路吗?我记得施特雷洛在‘美国周刊’接受采访时,提到这部作品更多像是‘盗火线’,不过,‘盗火线’也是二人转啊,我突然就开始对‘借刀杀人’充满了期待!”

    “‘借刀杀人’?我呸,施特雷洛上一部电影‘后天’简直难看到一个极点,我绝对不会去看这部电影的,克鲁斯估计又要扑街了。”

    “我支持‘十二罗汉’,当初‘十一罗汉’就很好看,这次全明星阵容真的好期待啊!”

    “‘借刀杀人’,必须是‘借刀杀人’,仅仅只是为了克鲁斯,我就一定会去看!”

    “乔治…克鲁斯,我的男神。”

    “布拉德…皮特伤害了詹妮弗…安妮斯顿,他不值得我的支持!”

    “滚,不就和其他女人有染了,难道你们没有看到布拉德诚恳道歉的姿态了吗?詹妮弗却还在那里摆谱,不愿意接受道歉,真是婊/子。”

    “你才是出来卖的贱/人!你巴不得布拉德过来草/你吧,难道你没有看到他对安吉丽娜做的事吗?草完之后拉起裤子就翻脸不认人了,再想象一下他对詹妮弗的所作所为,真是令人作呕!”

    “从质量上来说,史蒂文…索德伯格就是保证,而且前作那么精彩,‘十二罗汉’值得去电影院看一看。”

    “切,就看一群男人在赌城里瞎转悠,你以为能够转出朵花来?我觉得‘借刀杀人’的立意就精彩多了,难道没有人注意到,施特雷洛这次担纲编剧吗?‘上帝之城’拿了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我觉得实至名归,这次很期待!”

    “狗/屎!施特雷洛偷走了‘魔戒3’的最佳改编剧本小金人!无耻!”

    ……

    桃乐丝不断往下拉动着页面,原本以为很无聊的帖子,但却越看越有趣,而且开始津津有味起来,如果搭配一包薯片加上一瓶可乐,打发一个下午都没有问题。可是桃乐丝滚动鼠标的手顿时就愣住了,一个帖子里说到,“没有人注意到,这个帖子的楼主是板岩公关公司的工作人员吗?这完全就是一个公关策略,只是不知道到底是‘十二罗汉’还是‘借刀杀人’的谋略。”

    桃乐丝被吓出了一身冷汗,整个后背都湿了,她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去澄清,但脑海里却浮现兰斯的话语,“无论帖子里出现什么言论,都不要反驳,听之任之!无论什么发展方向!”这让桃乐丝停住了动作,想了想,继续往下浏览起帖子。

    幸运的是,再看了三百多楼,发现根本没有人注意到那个帖子,很快就被淹没在灌水大军之中,这才让桃乐丝彻底冷静了下来。

    最初开始听到兰斯的计划时,桃乐丝觉得荒谬不已,虽然“上帝之城”已经见证了博客作为网络媒体对现实生活的强大影响力,但严格来说,作为新兴媒体,网络还是有太多不确定性了。所以,桃乐丝根本不觉得兰斯的计划可行,但兰斯真的太有说服力了。

    可是,仅仅只不过四十八个小时过去,整个事情的发展就开始超出桃乐丝的理解范围了:她仅仅只是让助理发了一个帖子,然后在前一百楼的时候,引导性地发了十几个帖子——按照兰斯的嘱咐,有说“借刀杀人”好话的,也有支持“十二罗汉”的,最重要的是将二者之间的对决引导出来。然后……然后事情就变成这样了。

    四十八小时之后,这个楼层已经累积破万,登上了雅虎社区的首页热门,引爆了更多讨论,桃乐丝甚至来不及浏览完毕,转眼之间留言已经突破三万条,并且依旧正在发酵中。网民的热情着实是让桃乐丝大开眼界。

    可是,接下来呢?接下来又应该如何将这片帖子的影响力辐射到现实生活中呢?

 384 对峙之局

    哈维尔…尤利尔现在完全可以说是步入了轨道,从里约热内卢回到纽约不过短短的一年时间,他就已经在“纽约时报”的娱乐版面站稳了脚跟,虽然他依旧正在努力摸索,虽然他依旧正在拓建自己的人脉,虽然比起那些资深记者来说他差距依旧不小,但得益于博客的快速发展,他在“纽约时报”内部的地位十分特殊。≧,

    博客,这是一个才新兴不过三年的媒介,这两年得到了飞速发展,个人博客犹如雨后春笋一般疯狂冒头,甚至陆陆续续还出现了一些“权力博主(per…blgger)”,其实就如同大众传媒学之中的舆论领袖一般,权力博主也具备着一定的权威性,能够非正式地影响别人的态度或者一定程度上改变他人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

    权力博主这一概念在十年之后已经成为了传媒学之中的全新研究项目,真正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几乎每一个人都具备成为“权力博主”的可能——比如说微博上粉丝过千万的博主,比如说视频网站上订阅过百万的网络红人,诸如此类。

    可是,在24年的现在,权力博主却是一个新生词汇,权力博主大部分都是生活之中就具备一定影响力的人群,比如大学教授,比如专业律师,比如权威医生,诸如此类。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网络新媒体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所有一切都是新鲜的,甚至是颠覆的,每个人都在小心翼翼地探索着。

    哈维尔在里约热内卢参与“上帝之城”拍摄时,曾经和兰斯讨论过博客以及网络的许多可能性,这不仅使他成为了历史上第一批权力博主。同时还使他让“纽约时报”走在了时代前沿,成为了编辑部里最为特别的存在。

    哈维尔的博客现在依旧是以个人名义运营,不过身份却标注着“纽约时报”的官方记者,这使得哈维尔在保持了个人主观意见的同时,也具备了官方的权威,尤其是在新闻的即时性上。保持了第一时限的优势。目前博客的固定订阅人数已经达到了一百二十万人,这对于社交网络还没有诞生的现在来说,几乎就相当于216年的五千万粉丝,毫无疑问是目前网络的第一博主。

    今天,哈维尔发布了一篇个人博文——区别于“纽约时报”官方社评或者报道,标题为“二十年的轮回,当记忆已成往事”。

    这篇博文的开篇十分有趣,“对于美国的婴儿潮一代(特指二战之后,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人)来说。他们经历了美国电影最黄金的时代,在那段美妙回忆之中,‘星球大战’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这套电影几乎颠覆了我们对宇宙的认知、对科幻文化的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