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照溪顾不上许多,一气之下拿起手中的东西就冲四爷爷的头上砸了过去,砸一个还不解气,又拿起桌上的杯子扔了过去。
“哎哟哎哟,岁哥,你咋打人啊?打人犯法的,我要去告你……”
“你混帐!”一声怒吼响彻了整个院子。
周围的邻居,都探出了头。
文照溪看到三爷爷脸色先是变红再变白,嘴角慢慢涌出了殷红的血……
ps:再次求收藏求推荐。谢谢。
第四十三章 名誉党员
“长啊,房子的事儿咋样了?”爷爷问父亲。
“快好了,”父亲回答道,“我在想在老十字路还是新里巷那里?”
父亲最近忙着找房子,看样子房子也找得差不多了。他说的这两个地方,文照溪都有印象,一个是老县委办事处附近,一个是后来繁华的步行街。
文照溪说不上哪个地方好,就算说出来,也没有她说话的余地。
爷爷想让父亲选古塔那里,那里比较繁华,县里的戏院还有学校都在那里。父亲也不是不想选那里,只是那里太贵,并且出租或者卖的人少。
按文照溪想,这几处哪里都是不错的。都是在县中心,地段都不错,就新里巷差了一点,但是在后来发展下也是很不错的。只是看父亲做什么了。
爷爷思考了几天。其间文爱华又上门的几次,故作天真地表达她的意思:向村子里要祖宅的钱或者拿那河附近的地来换。
文照溪觉得很奇怪,文爱华是怎么知道那个宅子的?前世听说的?不太可能。
文照溪的爷爷去的早,走时什么都没有留下。至于三爷爷,前世都没有听说有这个人,她也没有见过这个人。不知道这个转变是哪里出的差错。目前看来,这个差错估计是和四爷爷家有关。不一定是文爱华,但是肯定有他们家的人在里面。
文照溪没有想错,确实是和文爱华他们家有关。确切地说是和文爱华有关。前世时,文爱华是一个正正常常的小女孩子。而这一世,这已经不是文爱华的第一次重生了。她先是重生到了那个小姐身上,就是重生在了被赶出去后的时候。然后她使手段又回来,和文照溪的二太奶奶还展开了一场争斗。
前世的时候,因为没有她在其中搅和,二太奶奶的日子还是比较舒心的,只要了两个孩子。没有人逼迫,二太奶奶是休养了好几年才又要的,之后难产就没有再要。文爱华重生到那个小姐身上后,她从不因为那是她的奶奶而手下留情,反而变本加厉。二太奶奶上有人压着,接连的要孩子,中间的这个就是文照溪的三爷爷,落下来身子就很差。文爱华又看到和她的爹一点也不像,又逼着二太奶奶要孩子。等到文辞信出生,感觉这就是他爹,这也罢休。
这就是前世时,没有文辞修这个人,而这辈子有了这个人的原因。也是文爱华知道很多他们家的事情的原因。
那天的事情,最后以文辞修爷爷生气带内疚后吐血为终止,文辞渊爷爷也是满脸的羞意,他喝止了还要闹的文辞信,匆忙地把文辞修爷爷送进了医院。事情虽然不了了之,但是爷爷明白,如果他不快点做决定的话,这只是一个开始。
爷爷想了又想,最后还是决定找族里把祖宅给分了,毕竟隔阂已经出现了,再怎么修补也还是会留下伤疤。与其以后闹得反目成伤,不如现在直接分了。当然,祖宅已经捐出去了,捐出去的东西是不能要回来的。祖宅当时是私人的,太爷爷当时捐了房子,把房契也给了村子里。谁都不知道,地契是在太爷爷手里的。包括文爱华。
爷爷找到村支书,先是商量了一阵。村支书选了一个日子,把村子里大部分的人都聚在了一起。文爱华眼中是掩也掩不住的得意,她奋斗了小半辈子,要把太爷爷压下去的念头想法此时就要实现了。
看到人都来得差不多了,村子里的村支书站到中央说道:“今儿个喊大家来是为了一件以前的事儿。”
大家小声地嘀咕了几句,疑惑地看着村书记。
村支书等大家注意力都转到他身上后,才又大声说道:“就是关于分地的事儿。”
此话一出大家都炸开了锅,此时家庭联产承包现任制才刚刚开始,村子里还没有拿出一个具体的章程,现在族里这样一说,大家都议论起来。
“分地了?”
“要分地了?”
“是啊是啊,没听错……”
“咋分啊?”
“对啊,也咋分啊?”
……
大家从一开始的惊讶到后来的关注如何分。一时七嘴八舌地说起来了。
村支书等大家议论的声音小了一点后,又咳了两声,接着说道:“大家静静,静静,都别说话,先听我说。”然后村支书示意爷爷上前。
村支书等爷爷走到身边就拉着爷爷对大家伙说道:“分地是肯定会分的,并且是按政策走,按户按人口分……”
“啊……”
“太好了……”
“主席万岁……”
……
大家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阵欢呼声。村支书也很理解大家的心情,笑着等大家情绪平稳下来。
“本来这件事儿,我想再等等,把啥都弄妥贴了告诉大家伙。”村支书等大家都不吵了又说道,“不过,辞岁告诉了我一件事儿,让我改变了想法。大家猜是啥事儿?”
村支书的声音高了许多:“大家都记得咱们的学校是咋来的吧?”
大家伙的眼睛一下子都集中在了爷爷身上。
“没错,大家伙想得没有错。”村支书又大声说道,“文辞岁完全继承了他爹爹的好品质,一切都是为了人民。为了不让咱们村子的人再受穷,他把祖上的地给拿出来要分给大家……”
哗——下面的声音根本听不到了。
“祖上的地给咱?”
“我没听错吧?”
“是我想的那样儿……”
“分给个人就算是我的了……”
“应该是这吧……”
……
大家都热切地看着爷爷,其中一道目光和大家的完全不样一,还特别的严重,恨不得把爷爷当场烧死。那个人就是文爱华。
她狠狠地瞪着爷爷,面目狰狞。
村支书等大家平复下来,说道:“做人不能忘本,这几年灾难以来,文辞岁对我们村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我决定,推荐文辞岁入党,并以集体的名义授于其荣誉称号。我们集体还决定,在学校的里立一个牌子,刻上他的名字。让他的后代可以免费读书……”
ps:求收藏求推荐。麻烦大家看的时候支持一下,这些都是免费的。谢谢了。
第四十四章 耳光响亮
村子里这几天炸开了锅,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喜色。
村子里的人可能怕爷爷反悔什么的,在几天内飞快地分好了地,并且飞速地弄个牌子立在了学校的大门处。还弄了个牌子送到了爷爷手里。称号也是没几天都批下来了,能这么快地下来,肯定村支书找了不少人。
这一次分地,不但家里的人都没有落下,就连还没有进家门的哥哥的份儿也有。村子里的人对爷爷客气了很多。本来啊,祖宅捐了,周边的地可还属于文照溪她们家的,并且祖宅的地爷爷也一并捐了,以后就成了集体的了,三进的院子,那可是不少的地。
爷爷的话,就算是不捐,估计村子里的人占着也是不会还的,闹开了在村子里呆着会很困难。爷爷捐是捐了,但是也提了一个要求:如果某天,这地和宅子村子用不着了,或者是要改建,一定要先经过他们家同意,并且他们家有优先购买权。当然,这个他们家,特别注明了爷爷的名字。
村支书与村子里有头脸的人听到爷爷提的要求,对爷爷更是感激了,他们都认为这是爷爷在帮扶村子。哪有自己的东西再自己掏钱买的。他们不但立了契约,加盖了集体的公章,做出了无数在后来无比占便宜的纸质承诺,还大肆宣扬爷爷的功德,直接把爷爷说成了一方大善人。村委会还直接拍板把父亲弄进了村委里面,村里集体也都觉得很是应该。
风向转变,因为之前哥哥的事情,村子里的风言风语一下子变成了赞美:说是祖上积的德,上天给送来了一个男孩儿……
这次的事情圆满落幕,爷爷名利双收,还给子孙后代谋了福利。村子里到处一片喜乐,人人走路都带着一股风。
这种情况肯定不包括文爱华她们家的。在这件事情上,爷爷的处理完美漂亮,狠狠地扇了文爱华她们家一个耳光。硬生生地把文爱华营造的劣势转变为优势。文爱华气得牙痒痒,看到爷爷,不,是看到她们家的人,她都目光冰冷。文照溪看到了,爷爷也看到了她面目的阴沉。
爷爷像是没有看到一样,根本没有放在心上。还教育文照溪说:“夕啊,你可别学她,只看到眼前那针尖大儿点的地方。天天没事就想着惹事儿……不过,事儿来了咱也不怕……要向长远的地方看,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
这些话爷爷也不管文照溪听得懂听不懂,反正他也只是表达下他自己高兴的心情。文照溪本来还想着以后要和文爱华对着干呢,听了爷爷的话,发现自己狭隘了:一个跳梁小丑般的失败者,也值得自己花心思?她还不配。
母亲在分地时回来了,回来时脸色虽然还不好看,但是已经比着之前好了太多了。母亲回来了,姐姐肯定也跟着回来了。母亲这次回来是为了和父亲看房子。大概父母亲想着,以后的家就要安在县里了,所以要好好的商量一下。
爷爷的本意是想让父母亲先租个铺子做个小生意,过了这段时间再谈。父母亲很明显的没有明白爷爷的意思,或者是明白了,为了面子故意视而不见。
这一点上,父亲没有遗传到爷爷胸怀与豁达。父母亲都太在意别人的眼光,所以活得特别的累,什么事情都会先说别人怎么说怎么说,别人笑话等等。好面子其实也没有什么错的,但是如果太过,就像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