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景耀却在这时开口,一句话又听得孙明辉目瞪口呆,四年?这太长了吧。
“明辉,景耀说的很对啊,现在你真不用急着出售,我知道你是怕辜负景耀的好意,但定个期限这方法就很不错。”
“说的是,四年这期限也合理,因为你这期间还在读书,还在学习进展中,以你的天赋,学习四年恐怕在能源学上也不比我差了,其他学科也差不多,到时候才是你的小巅峰,你还是在我们东大读书,东大离景耀这里有这么近,一个小时车程都不到,再在现在的基础多研究,多学习,以你的天赋,做出下一次突破后成果也会比现在更大,到时候你想回报景耀,也能比现在更有力度。”
……
孙明辉还在惊讶,李教授几人也纷纷开口,他们在一起呆了好几个月,也知道孙明辉的心性如何,只是一开始的时候这小子心下有主意,他们不好规劝,只有黄景耀主动开了口那么说,他们才方便开口。
各种言语下,唐文静两女也插了话进来劝说孙明辉,这小子才点了点头,算是应下了这方式。
最后,孙明辉和李教授几人一起离去,离去时那个造价五万多的腕表式充电器却留了下来,算是送给黄景耀的礼物。
这礼物也让黄景耀感觉很不错的,造价虽贵,但实用啊,至少他以后电话忙碌时,带个腕表就不用怕中途快速没电,而不是像以往那样只能守在充电器身侧。当然,更关键是的这份礼物,至少在目前的全世界来说是独一无二的,还是孙明辉的心意,这才是更贵重的地方。
第371章 这才是重点
周六,也就是六号上午时,谭伟明等人迎来了假期可以随意休息或者游玩,黄景耀却一大早就坐在家里整理起了资料。
五天时间2400名面试者,虽然时间还没到最后关头,没办法直接决定谁能留在景文,他也要提前划掉一批了。
按照计划,景文一千多学生,到现在报名的已接近一万,等报名人数正式抵达一万时黄景耀也准备对外停止报名的,万里挑千已经是不错的挑选,而且谭伟明等人的面试也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他们也要腾出一定时间为新学期教学计划等工作。
按照目前效率,五天2400面试者,面试完一万学生都要近一个月了,那时候接近八月份,必须终止了。
到时候决定名单还需要时间,决定后入选的学生要来东华省,可能也牵扯到不少事,陆陆续续基本就把时间排到开学前了。
抓着2400名学生的资料和各个面试官的评价,还有他自己总观全局时的印象和评价记录,黄景耀用了一个多小时才刷掉一百多人。
这一百多个学生就是面试时给他留下了一些不好印象,比如一名叫周扬的学生,长得高大帅气,衣着名贵,给人第一眼印象很不错,但梁升面试他的时候,几个问题就让这学生给人的好印象全部崩塌。
梁升第一个问题是他来景文目的是什么,对方回答不出格,第二个第三个也差不多,第四第五个问题,梁升却突然问周扬,从你进来后一直盯着身边的女同学看,是不是对她有意思?如果最后景文只会从你们两个中录取一个,你会不会谦让一下对方从而主动退出?
这问题让周扬呆了,和他一起进来面试的那个女生也呆了,而严格说起来,这两个问题也没有标准答案,不管周扬回答是或不是,会或者不会,都无所谓,黄景耀组织梁升等人筹备面试时就说过,问问题不在关键,关键是学生的反应。
周扬回答对那个女同学有意思,也可能是一种坦诚表现,回答不是,也最多让人觉得他少年人羞涩些不好意思,从这些可以判断下他性格而已。后续会不会谦让主动退出,也是这方面的事。
可周扬的反应却是呆了后,脸色一变反驳梁升这不是故意刁难他么,呛了梁升几声,他又委屈不已的看向黄景耀,说自己不是想和梁升这面试者对抗,只是问题太刁钻,解释中他还隐晦点出他父亲是谁……
这样的反应,黄景耀想留好印象都难,所以周扬就是被划掉的第一批人选之一。
换了以前没有自我选择能力时,不管什么样的学生他都得接受,也会尽力去调教培养,性格中有不好一面的也会主动引导改变。
但现在选择那么多,有大批量底子性格更好的学生,真没必要留这样的人。
除了周扬外,其他一百多被划掉的,也是面试中被突然的问题刺激的展现出各种不好一面,给人印象恶劣的。
黄景耀能在两千四百名学生中挑选的这么快,也是每天面试完就会做一些记录,哪些该重点优先照顾的,都可以尽快找出来。
处理掉一批,又花了几个小时,他才把另一沓子资料摆在了身前。
对比前一批,这些学生就是可以优先进入景文的,在面试中表现很不错,哪怕还有七千多人没面试,他就有了把这些收入校园的打算。
比如一个叫吕杰的,在被谭伟明面试时,一开始几个问题也是中规中矩,并不怎么出彩,可谭伟明接下去的一问,直接让几个老师都动容了。
谭伟明问的是,对于王亮在成功以后把左半球的五成股份主动送给黄景耀,这里面黄景耀是不是捡了天大的便宜,毕竟当初他对王亮的支持,如果用物质计算的话,其实所有加起来也就几万块顶天了,现在王亮的回馈却是以亿计,这合适么?
这个问题都让黄景耀脸色微黑,办公室里好几个老师则忍俊不禁,也很好奇看着吕杰,看他会怎么回答,结果吕杰的答案,至今还在黄景耀脑海中清晰无比。
吕杰说他不是王亮,所以不清楚也不懂这合不合适,但他想举一个例子来印证这个问题,他在初中时曾经误入歧途,经常跟着一群哥们逃课打架,各种学校里不允许的事,他都做过,他原本以为那样的日子才是精彩,才是青春飞扬的表现,然而一次在街上和几个朋友打一个街上的混混时,一个扫大街的清洁工看不下去过来拉架,却被他们一群人嚣张的推搡恐吓,他还是出力很大的,推搡中没留意到让那位腰撞上墙角,差点至瘫。
吕杰以为自己要坐牢了,感觉人生的一切都要被埋葬时,却没想到那个清洁工并没有报警。
对方说,他这一辈子无儿无女,孤独了大半辈子,也就那样了,即便真瘫痪了也不过早走一些时间,吕杰则不一样,他还年轻,他看得出吕杰心性不坏,不然在那次推着他撞上墙角伤了后不会吓哭,还主动打电话求助等等。
所以,他不忍心看他一辈子大好青春因为一次意外全毁掉。
就是那件事给了吕杰极大触动,从那以后,他才痛改一切,不止学校里表现越来越好,课余假期等也一直在打工赚钱,以更好照顾那个清洁工。对方当初也只是差点至瘫,后来也好转了,但即便好转后,吕杰依旧和以往一样,已把对方当做了一个最重要的长辈亲人。
讲述完这件事,吕杰在面试用会议室里哭的泣不成声,声泪俱下的说他的事和王亮并不相似,但他想说的是人生的导师,对一个人真的很重要,能轻易引领出不同的人生道路,所以在他看来,很多事是不能用物质金钱去衡量的,而是要看心。
这个回答别说讲述者痛苦流涕,几个面试者一样无言以对,尤其是谭伟明,他一开始只是跳跃性随意性很大的一问而已,而吕杰的事也并不是假的,对方就是同州人,黄景耀当天面试结束一个电话打出去,一切都被证实是确有其事。
这样的学生,的确让他心动的想收,不是因为吕杰知恩图报,而是他在那么做的时候,对人生的感悟已经远远走在了很多少年人前面,成熟的多,那份心性值得赞扬鼓励。
不过像吕杰这种能在面试时就给人极好印象的,只是极少数,五天下来只有十多个。
前面一百多,后面十多个,分好资料后在看着2200多学生资料,黄景耀又头大起来,剩下这些,就是没多大特点的了,不看分数,只看面试情况,还真难以区分谁优谁劣。这些也才是面试筛选工作的重点和大头。
第372章 我的感冒三天就痊愈了
2200多名学生,整个面试过程都是中规中矩不怎么出彩的回答,黄景耀是可以从这里面甄辨一些学生性格,内向型几百人,开朗阳光几百人,成熟稳重的几十个,自信心表露十足的上百个……
林林总总,不少学生都是同一类型,抛开以前的考试分数,只从性格筛选,是很难下手的。
按照比例,一万人最终录取一千零几十,那么这2200多也大致要刷掉九成,以什么样的标准去刷,就是一个难题。
“每种性格的学生都要保留一部分,那样子多种类学生的融合更适合大家成长。”
“还有就是科类,一千多学生是饱含文理科,高一不分科,但高二高三里,要大致保证两科对等的数量。”
“除此外家庭环境也是一个因素,按照之前计划,官二代三代一成,富豪子女一成,其他都是留给普通学生,这个比例也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还有省内比例,省外比例,国外比例。”
……
虽然筛选是个难题,但认真思索后黄景耀还是把以前本就有底的方式罗列了几种,才开始大致筛选分类。
这里面,省内生源比例是一个大数据,新校区一半学生都要是省内的,这也不只因为黄景耀自身是东华省人,有家乡情结要多照顾自家人,还有一个原因则是高考招生本就是区域性招生,不管是清华北大还是人大复旦等,在一个省招生人数是大致固定的。
所以如清华北大只在东华省招生几百人,黄景耀有仙宝在手,学生们来了只要努力,只要被激励的不错,就能拿到很好的分数,这就是最大问题,去年两个班120人出了40多清华北大生,今年按照去年那样,文理科六个班,如果出120多人,几乎占了清华北大总招生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