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贵人的帷帐之中丝竹悦耳,只隐隐闻声,帷帐之外,少年踏歌,少女踏舞,笑容目色都热烈有如盛夏。
嘉言寻声而去的是一处里三层外三层的热闹地,隔老远听到的欢呼,近了反而没了声音……或者说,没了嘈杂声,就只剩鼓点铿锵。安平安顺护着嘉敏、嘉言姐妹,从人群里挤出道来。
往里看时,原来是有人在跳舞。
弦鼓响得急,根本看不清楚人,只听得双足踢踏,玲珑作响,响声应节,而衣袂飘飘,裙幅盛开,快如旋风,却轻捷如一朵红云冉冉。
莫说嘉言,就是嘉敏都看得入了神,这样好的胡旋,可不多见。
这当口,却听得有人煞风景——是个少年懒洋洋的声音:“枉你素日出众,却教个丫头抢了风头。”
这一声来得突兀,不止嘉言、嘉敏,观舞众人不少侧目过去,却是两个锦衣华服的年轻人,皆已束冠,身长玉立,腰中佩剑。其中穿白衣的笑道:“人家小娘子也不容易。”
蓝衣少年嘿然一声,却道:“十一郎这是甘拜下风么?”
“未曾比过,如何甘拜下风?”
听得这几句,有好事者便鼓噪起来:“这位郎君,下场斗舞啊!”
又有相识的笑道:“十一郎,可别光说不做!”
有激将的:“这位小娘子胡旋舞得已经是很妙,郎君莫要大言欺人。”
有不看好的:“少年人,剑舞也就罢了,论胡旋,哪里比得上这位小娘子的身段!”
也有辩解的:“你如何知道就比不上?方才就是这位十一郎君吹的好笛子!十一郎,下场来一个!”
更多叫嚣的,吵嚷的,笑话的,唯恐天下不乱。
杂声嘈嘈,若非那鼓手不凡,恐怕连鼓点声都被压了下去。饶是如此,那红衣舞者脚下已然踌躇,片刻,鼓点声停,红衣舞者的身形也停下来,却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女,眉目描画得精致,难得并不是金发碧眼的胡儿。
少女朝白衣少年走过去,气鼓鼓的面颊绯红,显然大是不服气,也不言语,微屈膝侧身,一个邀请的手势打得异常优雅。
白衣少年微一沉吟,却摇头:“……不好。”
他身边那个蓝衣的小伙伴却不是省油的灯,一发叫起来:“哪里不好!再好没有了!十一郎你去,我这就开堂口设赌,我押、押我这把剑——有没有人一起来!”
好事者毕竟多,又趁着春光明媚,图个热闹兆头,那蓝衣少年一句话喊出去,竟有三五十人踊跃相应,连嘉言都忍不住扯着嘉敏的衣袖道:“这个好——阿姐,你说我们押点什么好?”
嘉敏:……
“人家还没答应呢,你们倒好,一个两个的都急吼吼的,要押了注他不下场,难道你们下?”
嘉言兴冲冲只道:“押注的人一多,他就不下也得下了。”
嘉敏摇头道:“那可未必——”正要拿前朝某个坚决不肯喝酒的将军做例子,忽又想起那将军姓王,一时闭了嘴。
嘉言已经在认真清点家当:“这支珠钗怎么样?”
嘉敏见那珠钗样式也就罢了,珠子实在莹润有光,正要可惜,忽然场中嘈杂一时都息了,却是那个白衣少年发话道:“要我下场斗舞,也不是不可以。”
蓝衣少年笑道:“你还有条件了?”
“正是。”白衣少年也微笑。
“说来听听!”说这个话的却不止蓝衣少年,至少有三五人在叫嚷——包括嘉言在内,当然毫无疑问地,又被嘉敏瞪了一眼。
白衣少年镇静如常,连语速都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说的是:“这位娘子有人给她搥鼓,我也须人为我伴奏。”
“这容易!”蓝衣少年随口应道,就要唤人,白衣少年却又摆手制止了他:“我这里有笛。”
蓝衣少年怪叫了一声:“你故意的罢——要说琵琶,羯鼓,铜钹,箜篌,我就没有不会的,偏这笛子——”
“我阿姐会!”不等蓝衣少年说完,嘉言就叫了出来。
嘉敏:……
她还真是养了条白眼狼。
一时目光都朝这边看过来,嘉言唧唧呱呱同嘉敏咬耳朵:“别扫兴嘛阿姐——今儿天气多好,你怕什么,咱们都戴着帷帽呢,没人认得咱们!”
认不出才怪!
嘉敏心里腹诽:这里离南平王的帷帐虽然有些距离,也没远到打听不出来,便打听不到她们两个,还有安平、安顺呢,他们又不是不出门了!虽作如此想,也知道嘉言并非恶意,才艺类的名声,于她并无坏处。
只是——
她犹豫了一下,周遭人又闹了起来,反是那白衣少年笑道:“各位不要强人所难,小娘子学些才艺,只是自娱,并非为娱人。”
那少年这等见识,她再推三阻四反而小家子气了,实则也没有必要敝帚自珍,嘉敏于是微微一笑,说道:“无妨。”
竹苓会意,上前取了笛子过来,却是支白玉笛,笛上缠绕的忍冬花纹,与她常用的青玉不同,嘉敏略试一试音,点了点头。
白衣少年又道:“可有人带球来?”这一干人既是出门踏春,自然诸般玩物俱备,不多时候,就有人送了只红色绣球过来,少年拿在手里,掂了两下,冲红衣少女说道:“还请娘子多指教!”
蓝衣少年“啪啪”拍了两下手,鼓声立时响起来,红衣少女足尖轻点,腰肢一扭,长发,长袖,连着一身嘤嘤轻鸣的金铃——也不知道是几时挂上去的,落在耳中,只觉心上有弦,微颤不已。
听得嘉言忍不住皱眉:这少女与鼓手显然搭档已久,默契非常,那还有她家阿姐什么事!
嘉敏却没功夫留意嘉言这点小心思,眉尖微蹙,玉笛凑到唇边,良久,才疏疏吹出第一个音。
这音来得慢,去得也慢,莫说一众旁观的,就连白衣少年也略略露出失望之色。
“呔!这小娘皮,不会吹不要逞强啊!”
“完蛋了,这回输定了,我可是押了一千个钱呢。”
“胡老三,这就怂了?”有人哭,自然有人笑,“一千个钱都输不起,趁早回去抱孩子去!”
“你——”
“吵什么!这才刚刚开始呢,小郎君都没开始跳,急什么!”
“就是就是——不说话会死啊?”
一轮吵吵闹闹过,嘉敏唇边已经吹出第二个音,这个音仍然来得极慢,慢得叫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世人皆知,胡旋舞,是越快越好,唯有快,才能体现出那鼓点里的铿锵与激烈,但是慢——
十一郎的眼睛忽然就亮了起来。
他忽然意识到了慢的好处。
“快、快看!”又有人叫道,“这位郎君这是做什么?”
“这是、这是——”一干人睁大眼睛,张大嘴,偏说不出话来。
第264章胡旋
只见那少年把球往上一抛,滴溜溜就落了地,少年纵身踏上去。
那绣球不过巴掌大小,堪堪能容少年一只足尖而已,光这一点,已经足够把众人看了个呆。偏那少年立足于球上,左脚换右脚,右脚换左脚,白衣飘飘如新雪,而球红似火,红白相映间,分外好看。
众人中爆出一声:“好!”
笛声随之上扬,仍然是慢,慢得就好像一江春水,浩浩汤汤,柳枝空翠,慢慢铺展开来的画卷,有蝶憩莺飞,有漫天飞絮,草丛里毛茸茸探出一对耳朵,两只红宝石一般的眼睛——是兔子。
笛声慢,胡旋转得便慢,那少年像是全部的力气都花费在如何站稳上,一只靴子踏到老,换了另一只,长身摇摇,每时每刻都让人为他捏一把汗,生怕什么时候,眼中脚下有个不稳,就摔了下来。
然而并没有。
众人只看得他一袭白衣,或岩岩如孤松之立,或巍巍若玉山之倾,到这时候,莫说是叫好,就连大气也都不敢出了,哪里还分得出神看边上旋转如轮的红衣少女,那鼓点声,银铃璎璎碎响,都缀在笛声中,也恰到好处。
到这时候,外行只觉声色悦耳悦目,稍通音律的已经觉察出好来,嘉言更是暗搓搓地想:阿姐行啊。
就在众人暗暗称奇这当口,笛声一转,动如脱兔。那画卷就在兔子的奔跑中延展开来,是青的草地,草尖润的涩香,是新开的花,有红的,粉的,金的,紫的,是警觉的风声,风里花香馥郁,有轻轻重重的脚步声,是人的笑语,是狗的狂吠,是小鹿轻快的跳跃,也是狸猫转动的眼珠。
绣球上白衣少年的衣袂也随之快起来,快得像风,像电,像火,像山林里追逐的小兽,有矫捷的身姿,这样快,竟不让人觉得慌乱,反而异样的从容,从容如闲庭信步,风姿皎皎,在举手回眸间。
莫说是嘉言,就是之前起哄的蓝衣少年,也看了个目瞪口呆:他与十一郎是打小的交情,可没见过这样精彩的胡旋。这个少女……他目光转过去,鲜花嫩柳一般的衣色,虽然戴了帷帽,依稀可见的明眸如水。
唔唔,不知是谁家娘子。
这转念间,笛声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快得就仿佛一线儿银丝往上抛,越抛越高,越高越险,高比九重,险如一线天,上到最顶端,只觉周身寒凉,却猛地定住。这疾如风,徐如林,不动如山,动若雷霆,倒是很得兵法三味,蓝衣少年心想。
笛声一定,白衣少年又换了个惫懒的形容,左脚换右脚,右脚换左脚,慢如踏春,只是不离那绣球。
又缓声慢起,少年徐徐转动,如走马灯,衣袂飘飞处,恍然如画。
良久……不知道过了有多久,众人才从这笛声中、这旋舞中挣扎出来,要叫好,都只觉得一个“好”字不足以形容,那红衣少女早停了舞,这时候姗姗前去,莺声道:“郎君好舞,妾甘拜下风。”
白衣少年这才从绣球上下来,足尖一挑,绣球稳稳就到了手中,微微笑道:“是这位娘子伴的好曲。”